:::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對傳統藝術「產品」和「過程」的認知

以往音樂的硏究只針對「產品」,即已經定型的傳統;現在的硏究則側重於其「過程」,即一個樂種是如何因時代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形成的。

以往音樂的硏究只針對「產品」,即已經定型的傳統;現在的硏究則側重於其「過程」,即一個樂種是如何因時代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形成的。

藝術學院第一屆關渡藝術節從五月初開始,長達一個多月的音樂、舞蹈、戲曲節目,的確給台北市外圍的社區帶來了蓬勃的文化氣息。

令人玩味的是幾十場表演節目中,唯有六月五日由光興閣木偶劇團演出的金光戲因觀衆要求而在次日加演一場。然而,這一台節目的安排却曾引起一些質疑,其原因在於以聲光刺激來取悅觀衆的金光戲怎麼能代表傳統而登上學府之堂?主辦其事的江武昌還特別在六月五日的聯合報上寫了一篇文章分辯。這種情形的發生應該是我們的文化界對於傳統和流行的價値取向問題,也就是筆者提過的「雅俗二元論」(見本刊五月號專欄)。

一般對「傳統」的認知是世代相傳,習以爲常的事物;相對的就是現代或外來的事物。以音樂爲例,西域琵琶東傳中原有上千年的歷史,歐洲小提琴引進印度僅二百年的歷史,但都各自發展出獨特的風格,皆成爲各自的傳統。西式流行歌曲在中國興起不過半個世紀,搖滾樂在美國的興起也只有四十多年,而目前兩地都有重唱老歌的情懷,可見得一個傳統的時間和內容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並沒有絕對的標準。說得確切一點,在這個千變萬化的現代社會,今天的創新可能就是明天的傳統。

記得在學生時代,敎授說要硏究傳統的音樂一定要深入偏遠,未受現代文明汚染的鄕下。這一觀念目前仍留存在國內的文化圈內。但是有誰能保證這些我們認定的傳統千百年來沒有改變過,沒有其他因素滲入呢?我們沒有千百年前的錄音和錄影好對照呀。所以美國音樂學者克爾曼(Joseph Kerman)說過:「不論我們害怕它還是歡迎它,改變是我們這個時代任何學科的必然現象。」自從一九六〇年代開始,受到都市人類學的影響,民族音樂的硏究已經從鄕間進入城市,也從異邦回歸本土(當然原來注重鄕間及非歐音樂的硏究也沒消失),城市的流行歌、搖滾樂、電影音樂乃至於政治歌曲都是硏究的對象。而重要的是以往的硏究只針對「產品」(prod-uct),即已經定型的傳統;現在的硏究則側重於其「過程」(process),即一個樂種是如何因時代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形成的。

如是觀之,金光戲,正如流行歌曲,是台灣這幾十年來文化變遷的一個現象。雖然已經是「產品」,却也還在變遷的「過程」中。它有它的時代背景,它有它的愛好觀衆。旣然已經流行了三、四十年,不能不承認它是一個新傳統。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待於觀察它的繼續變遷。這一年來有過幾場台灣音樂先輩作品的音樂會。其實這些作品的西洋因素絕對勝過一般認知的傳統,有的本來就是流行歌曲,却皆受肯定,而此傳統也不過是四、五十年呀!

當然,如果有的人之標榜本土傳統只是一種圖騰心結(如江武昌說的),那麼其他傳統都沒有立足之地,也就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爲那樣的態度不但缺乏學術思潮的新知,也失去文化平等的宏觀了。

 

文字|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所長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