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天」計畫提供「社區劇場」的運作模式。(許斌 攝)
九四回顧 系列專題⑥/九四回顧/戲劇

尋求出路的表面張力

一九九四年的台灣戲劇現象,可說是「表面張力」狀態。亦即,戲劇活動飽滿頻繁,似乎有股能量蠢蠢衝撞,但這股能量卻急而不堅,不能一舉決堤,突破新的方向,而蔚爲大觀。

一九九四年的台灣戲劇現象,可說是「表面張力」狀態。亦即,戲劇活動飽滿頻繁,似乎有股能量蠢蠢衝撞,但這股能量卻急而不堅,不能一舉決堤,突破新的方向,而蔚爲大觀。

從橫的方向看,一九九四戲劇界的大事紀爲:社區劇場的大纛豎起;另類劇場的「藝術節」活動旺盛;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舉辦「人間劇展」;戲劇論述的蓬勃等等。

從縱的方向看,一九九四年台灣劇場正處於「缺貨」、「嘔吐」、「質變」的階段。

橫面一 「補天」計畫提供社區劇場模式

在「政治指導文化」的原則下,一九九四年春的文建會爲了「社區文化」的企畫而人仰馬翻。適時適地的,「四二五環境劇場」於此時提出「補天」計畫,「…藉由(劇場)藝術來喚醒社區意識與民衆參與……我們發現以大型傀儡、陣頭、民俗遊藝爲主要元素的社區劇場是縮短城鄕文化差距的有效方法。」(鍾明德)於是從美國敦請「麵包與傀儡劇團」的彼德.舒曼來台成立工作坊,期將「麵包與傀儡」在美國佛芒州演出時「人與人、人與環境、藝術和生活全然和諧如天籟」的「社區模式」,以敎育方式灌入「台灣經驗」中,並由來自全台各地的莘莘靑年帶回「深耕」,於是有了後來的《補天》演出。這齣「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補天》裏,以中國古老的神話(神力)─女蝸,加上族群融合(北京話、福佬話、客家話三聲帶齊鳴),共同對抗社會最大的惡勢力──汚染、惡商、財團,最後燒光壞人;在意識型態上符合社會正義,在手段上則是以淺白方式向民衆宣揚理念,在美學上則是「簡單就是美」,強調人人皆可以爲之,劇場決非艱深之物。

職是,「補天」計畫提供了文建會運作社區劇場(其實更廣義地說,就是社區活動)一個頗値得參考的模式。

橫面二 另類藝術節一新耳目

除了「老小劇場」王墨林的「骨迷宮」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外,去年出現的幾個另類小劇場藝術節也頗受注目。首先是「甜蜜蜜」的演出:在一個沒有任何設備的小Pub中,一群個人及團體,在這裏進行一個月的聯演,包括有裝置藝術、戲劇,和地下音樂等。形式粗糙而自由,活力迸現。後來九月在永福橋河堤的「台北破爛生活節」,可說是「甜蜜蜜」的延續,但「破爛節」更甚於「甜蜜蜜」之處在於:「破爛節」開發了露天演出的處女地。

對比於「破爛節」,在台北市中心都會布爾喬亞型精緻空間「誠品書店」舉行的「男男女女同性戀劇展」,第一次以劇場形式正面面對同性戀議題。而隱於民宅之中的「公寓紀事」也將公寓的僵硬空間異質化,進行了許多的另類表演,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

橫面三 「人間劇展」引發收編爭議

由文建會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辦,於誠品書店天母店露天花園演出的「人間劇展」,引發了小劇場是否被收編的爭議。其主要癥結在於,有人認爲參加文建會掛名主辦的「人間劇展」是向體制靠攏,而有人不以爲然,因文建會並未實質介入,只是提供經費援助。

有趣的是文建會的態度。做爲官方文化意識型態最高機構的文建會,在去年對待一向「批判體制」的小劇場似乎忽冷忽熱。例如文建會對「臨界點」的參加布魯塞爾藝術節幾乎是「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但對標榜新小劇場運動的「人間劇展」卻大施援手;可是在年終公布的「國際扶植團隊」(長期的、固定的補助方案,而非臨時的、個案的)名單時,小劇場又全軍覆沒,沒有半個上榜。

看來,要不要收編小劇場,文建會尙未決定。

橫面四 戲劇論述版圖擴大

去年另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是,戲劇活動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靑睞,一般報紙的藝文版經常花團錦簇,而各類雜誌也都納入戲劇的採訪報導。更可喜的是有些媒體開闢專欄供劇場專業人士發表評介,例如中國時報藝文版的〈劇場風景線〉和人間副刊的〈當代排演場〉等。學術性的《中外文學》月刊也相繼於去年的十月、十二月發表劇場專題;戲劇方面的論述正呈現多樣豐富的面貌。

縱面一 疏於觀摩,忽略本土

「缺貨」,缺進口貨,缺本土貨,是戲劇界去年的現象。去年,除了莫斯科藝術劇院訪台,就再也乏善可陳。與前年轟轟烈烈的「台北世界戲劇展」比起來,眞是寂寥太多了!台灣一向缺乏觀摩外國一流劇團的機會;而國內演出國外的經典劇目,又一向以英美爲主,缺乏歐洲、更遑論世界其他地區的戲劇了!希望有司能夠多引進世界各地的劇團表演,提供給國內劇場學習的機會。

另外,與此可做對照的,是去年的戲劇界仍是「井水不犯河水」,傳統戲曲演傳統的東西,現代劇場做西方的東西,本土的寶藏、表演藝術受到現代劇場的忽略是不爭的事實,亟待有心人能將傳統藝術融入現代劇場之中。

縱面二 邁向自主性的創作

「嘔吐」西方經典,暗示了自主創造的可能性。去年的劇場,尤其是學院派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系統,正亟思將深植腦中多年的西方邏輯做伊底帕斯式的嘔出,尋找自己的方式。而第一步就是捨棄模仿。像藝術學院的《復活(凡尼亞舅舅)》、表演工作坊的《紅色的天空》、果陀劇場的《新馴悍記》,都是試圖拆解經典、尋求原創詮釋的嘗試,不管成不成功,顯示了國內的劇場正一步步邁向成熟。

縱面三 小劇場面臨轉型期

去年的小劇場,一方面掙扎於「非主流」的意識型態之爭,另一方面,在失去體制抗爭的敵人下,企圖轉向更爲「民生」的社會性議題路線。

去年的「人間劇展」,參加的小劇場團體以「滲透而非抗爭」取得「被體制收編」的詰難的正當性解釋之後,其實正是政治性批判的無繼爲力,於是轉向從同性戀、女性主義等議題尋求戰場,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台灣小劇場運動處於一個轉型的階段。

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以上的分析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劇場」的活動上,似乎「非主流」的小劇場成了去年的顯學。但是小劇場是否眞正受到社會大衆的矚目?還是只是由於其「聳動性」及以新的集結型態(名之爲「另類藝術節」)致受到媒體的靑睞?

事實上,幾個中型大型的劇團,如「果陀劇場」、「屛風表演班」、「表演工作坊」在去年仍攫取大多數觀衆的視線;而「表坊」的十周年慶在三越轟轟烈烈地舉行,甚至在西門町來來百貨的電視牆上日夜播放過去的作品,似乎象徵了去年的小劇場儘管衆聲喧嘩,但眞正主流的戲劇仍舊受到廣大的支持,穩定地向前邁進。

 

文字|盧獻馬  劇場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