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來自超過廿二個國家的七十二個表演場館及藝術組織會員,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可說是亞太地區重量級的表演藝術組織。在暌違十一年後,國家兩廳院再度主辦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年會,以「亞太連結」為主題,反映趨勢、架構亞太地區的發展現況與合作網絡,並探討區域網絡所扮演角色、藝術中心及創作之間的關聯。而在三天講座所探討的方向中,最令人深思的是,廿一世紀的亞洲表演藝術,要如何定義亞洲,進而在全球文化中標示鮮明的文化定位?
廿一世紀的網路時代,資訊整合連結成為主要課題之一,各方經濟體擴展市場之際,表演藝術如何在其中呼應變動?而台灣由於島國的地理條件,在節目成本與製作執行等方面較之他國更為受限,如何與其他區域連結交流或共製節目,亦成為近年來表演策畫的重點趨勢。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ssociation of Asia Pacific Performing Arts Centers,簡稱AAPPAC)成立至今十六年,擁有七十二個表演場館及藝術組織會員,分布所在超過廿二個國家。今年的年會,在暌違十一年後再度由國家兩廳院主辦,於十月廿五日至廿七日,集結亞太地區近百位人士於一堂,以「亞太連結」為主題,反映趨勢、架構亞太地區的發展現況與合作網絡,並探討區域網絡所扮演角色、藝術中心及創作之間的關聯,以及當今表演藝術產業所面對的關鍵課題等,以尋求建立更廣且密切的交流合作平台。
為期三天的講座,大致提出的方向有:強調軟硬體結合之重要,亦即人才創意與場館條件;各地藝術中心的對當地藝術發展之責任與品牌建立;新世代人才的培訓與未來延續;區域連結下,節目共製的意義。其中最令人深思、但龐大難解的是,每個地區都自問,廿一世紀的亞洲表演藝術,要如何定義亞洲,進而在全球文化中標示鮮明的文化定位?
林懷民:「東方文化在哪裡?」
首先是由林懷民在其「如何在廿一世紀烹飪米食?」的演講中提出此問,指出亞洲國家的表演藝術有哪些展現文化的可能。雲門舞集的作品向來被視為融合東西方舞蹈與身體觀念的成功典範,儘管擁有諸多輝煌肯定,林懷民依然在巡迴世界的經驗中強烈感受到,西方人所固著的東方想像。曾被甫觀舞完的西方觀眾問道:「作品的中國文化在哪裡?」林懷民了解這起因於現實與藝術創作的差距。
尤其是當代劇場以西方為主,亞洲表演藝術創作者在面對世界與認同問題時,為了定義創作中的文化根源,常擺盪於傳統與當代之間。林懷民以一連串的影片介紹,迅速拉出亞洲當代舞蹈的輪廓。探討亞洲創作者在不同時期選擇之方式,如八、九○年代的編舞家多選擇:以傳統融合當代表現手法、以傳統技巧為基礎另創之舞蹈語彙、以當代語彙表現傳統概念,或反之。過渡期之基礎建立與尋找的意味濃厚。
新一代編舞家則嘗試擺脫傳統束縛,另創當代的自我表達。有的回歸與土地之間的聯繫、新詮部落傳統,有的與科技藝術結合,探尋當代身體命題。對此,林懷民認為,現在各國藝文界的交流往來頻繁,其中必定會觸碰到世代的差異,當我們思考「如何談論亞洲」時,也必須與年輕世代的創作者和觀眾對談,才能開啟藝術中心的未來展望。
藝術中心的品牌建立與節目共製
現任澳洲阿得雷德藝術中心主辦之澳亞藝術節總監Jacinta Thompson,和韓國策展創意製作人Kyu Choi有密切的節目共製合作關係,在「連結創意與場域」的講座中,兩人特別分享跨國合作的經驗與看法。
澳亞藝術節是一獨特的表演創作平台,提供給亞、澳兩洲藝術家做跨文化的合作創作。由於表演藝術的作品創作過程已十分複雜,當其牽涉到不同傳統、文化、語言時,兩方製作單位如何將各方觀點整合為一,使之順利於不同國家上演,更需要積極溝通與友誼信任。
在澳亞藝術節的經驗中, Thompson認為場地資源和傾聽彼此文化是跨國製作順利的關鍵。由於各國表演場地在規格和硬體設備上不盡相同,製作節目時便要注意到這點,或是接待其他國家的表演藝術團隊,要幫助對方依場地限制調整適應。此外,了解彼此文化是交流的另一重要基礎,例如,印度觀眾認為一齣戲一定要長達三小時才能把故事說清楚,這是他們的劇場文化,然而一樣的長度到澳洲卻行不通。共製節目就要針對不同區域的民情剪裁改變,也成了導演和製作人的重要挑戰。
網路資訊便利快捷的今天,Thompson覺得更需要像澳亞藝術節這樣強調面對面之重要性的藝文活動,不但是國家間的政治交流,也有跨文化的探索。為此,藝術節特別製作亞洲白皮書,以定位澳洲與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可能。
Kyu則是於二○○五年展開週期性固定的國際共製與駐村計畫,成功撮合韓國團隊與其他國際藝術家的聯合製作,並積極拓展「亞洲創意製作人網絡」。對他來說,共製的概念,除了國際,也包含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
Kyu指出,製作人關照的面向很多,除了掌握藝術家的創作特色和觀眾期待,也必須考量藝術與市場要產生何種衝撞,以及國家與國際的不同概念,如何影響作品的定位。而各地藝術中心也必須在節目策劃上有清楚的特色,如此,觀眾對場館品牌容易有認同,藝術團隊則更清楚藝術中心的任務與目標。由於「亞洲定義」的問題在年會中不斷被提及,Kyu認為這正是他在國際共製時特別思考的,如何以製作人的角度,協助藝術家意識到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進而從文化層面出發、創造身分與歷史的溝通平台。
歐盟視野、新世代策展人之展望
歐洲節目共製與區域連結的模式由來已久,在「國際合作模式探討:以歐洲為例」此講座中,兩廳院特別邀請前亞維儂藝術節總監費弗爾.達榭(Bernard Faivre d'Arcier)和前歐洲藝術節協會秘書長Hugo De Greef,為與會者提供運作組織與實際狀況之分享。
達榭表示,歐洲自八○年代開始就有三種合作網絡模式,運作至今。第一是歐洲劇場聯合組織:遠從莫里哀時期,歐洲便奠下了劇場的定目劇與巡演機制,成為今天的基礎。而從二○○○年開始,聯合法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葡萄牙、芬蘭六個國家的城市藝術中心組成“PROSPERO”,以共製方式,創作出有歐盟視野、前瞻性的劇場作品。其共製節目便有基本六國藝術節的巡演行程,開放的當代品味受到國際重視,如,曾應邀來台演出的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即是由此發跡。
第二是官方文化單位對聯合製作的資金支援。如英國文化協會、法國在台協會、歌德學院(德國文化中心)、塞萬提斯學院(西班牙語文化中心)等,這些單位都資助並促成跨國的聯合製作。第三種合作網絡,則是有如藝術經紀、劇院間的巡迴合作模式,例如兩廳院與卡菲舞團的合作,加上編舞家莫蘇奇亦是Créteil國家編舞中心的總監,將共製節目《有機體》推上里昂舞蹈雙年展的舞台。此借鏡於巴黎與其他劇院或團隊的合作模式,也成為台法交流的範例。
目前擔任比利時文化部顧問的De Greef,則強調必須要先定義歐洲當前的狀況再做聯結。今日談到歐洲時,要將地理條件、政治現實和藝術現況都考慮進去,尤其是歐盟體是否改變了什麼、國家的概念是否隱退等問題。歐洲現在多以城市的藝術中心作為當地的藝術指標,因此城市藝術節必須展現出領導企圖、建立對話場域。De Greef現為「青年藝術節策展人工作坊」的總召集人,工作坊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世代,以連續數天的規劃、討論策展,並將成果延續至其他國家。他認為這眼前最必要的,透過論壇與組織,以歐盟的角度談論各自的文化定位與特色,並從中試著建議、假設歐洲可能的新未來。
藝術中心的活化與永續發展責任
來自澳洲的連納智(Michael Lynch)長久致力於藝術行政的工作,在「探討場館區域整合」的講座中,分享其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的現職上,於規劃場館時的心得與想法。香港因政治特區的特色,較容易維持藝術表達的完整性,但也是規劃時的最大挑戰,如何考量政治因素,並適時地做一些體制上的革命,是最微妙的拿捏。與中國政府共事,「溝通和交流觀點」成了重要議題。目前西九文化區仍在硬體建設和建立管理的階段,但已廣邀藝術家和表演者提供意見,納入建設的整體思考,以創造人性空間。
與鄰近區域的連結是場館的首要功課,連納智認為,藝術中心的經營必須包含公共開放與民主化,聯合藝術家和當地社群互動,活化教育功能與機構力量。連納智觀察,台北的藝文活動非常盛興,然而離開台北不過半小時的車程,為何就沒有蓬勃的當代藝術發展?於他而言,便是少了如上所述的當地場館經營,而這是非常迫切的。面對場館與區域連結的議題,連納智特別提醒,藝術中心的負責人必須意識到,地球正到處受到破壞,此時,能夠興建大型建築是一種權力。藝術中心必須要對未來的文化趨勢有所前瞻,使其永續發展,這正是場館經營的最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