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芝苑(許斌 攝)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堅持用音樂詮釋他走過的時代

郭芝苑

台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於四月十二日因大腸癌辭世,享壽九十二歲。郭芝苑一生堅持創作,創作類型及風格多元而廣泛,是台灣第一位寫出交響曲《台灣土風交響變奏曲》,創作台灣第一部歌劇《許仙與白娘娘》,也是第一位寫出台語藝術歌曲《紅薔薇》的作曲家。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曾親自為郭芝苑撰寫《穿紅鞋的人生——永懷祖恩的郭芝苑先生》及《沙漠中盛開的紅玫瑰》兩本書,應本刊之邀,特以口述方式回憶與郭芝苑大師過從的點點滴滴……

台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於四月十二日因大腸癌辭世,享壽九十二歲。郭芝苑一生堅持創作,創作類型及風格多元而廣泛,是台灣第一位寫出交響曲《台灣土風交響變奏曲》,創作台灣第一部歌劇《許仙與白娘娘》,也是第一位寫出台語藝術歌曲《紅薔薇》的作曲家。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曾親自為郭芝苑撰寫《穿紅鞋的人生——永懷祖恩的郭芝苑先生》及《沙漠中盛開的紅玫瑰》兩本書,應本刊之邀,特以口述方式回憶與郭芝苑大師過從的點點滴滴……

一九九三年,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成立之時,我們就明訂要讓本土文化藝術資料的蒐集、整理和研究作為基金會重要的宗旨之一,當時的「臺灣前輩音樂工作者資料庫」建立,也就在這樣的目標下展開。這浩瀚的工程費時費力,但起因卻源自於一個記憶猶新的刺激——我初到巴黎求學時,班上只有我和另一位外國人,第一堂課,老師便要我們介紹自己國家的音樂。但在一九六○年代,「什麼是台灣音樂?」不僅我不明白,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為此我在回國後,便積極從事尋根的工作,做完第一位近代音樂家張福興後,接下來的世代我認為就是郭芝苑了。

在聯絡上郭老師之前,我們並不曾認識、或者有過任何的淵源,因此當我主動找上他時,他感到非常訝異。尤其他在生命歷程中,郭老師常稱自己是活在「象牙塔」中,也感嘆早期政權更迭,從日語、河洛話轉到北京語的障礙,讓他成為「失聲」的一代。所以當我向他說明計畫時,他顯得相當興奮,而我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著手撰寫他的故事,開始了跟郭老師的緣分。

田間散步  如沐春風

為了與他作深度訪談,我拜訪他苗栗苑裡老宅好幾次。翻出所有相關的照片、作品,他認真地解說著年代、創作動機……我想那是第一次,有一個人幫他作全面的整理。事實上研究前輩音樂家猶如與時間賽跑,特別是樂譜的散失及記憶的凋零,讓工作更增添了難度,但令我感動的是,郭老師的習慣絕不苟且,資料不僅保存完善,並且整理得有條不紊。

通常,提出訪問,對方能給的時間大都只有一小時,但郭老師一給就是一整天。所以我都是早上坐火車去,在他家聊上一天,直到晚上才回台北。雖然如此,我卻不以為苦,因為除了能夠探索台灣前輩音樂家的時代、生活、思想觀念之外,苑裡這個地方的好山好水,往往讓我忘卻都市的擾攘。記得那裡有一大片稻田,郭家老宅更是古色古香,當時才老師才七十多歲,身體精神都很好。有時聊著聊著心血來潮,他就會找出許多的樂譜放在鋼琴上彈奏,也會擺出他珍藏的口琴來說故事。田野調查的功夫繁瑣,卻一點也急不得,需要時間才能回溯出那些模糊的記憶,從而慢慢建構。我們常常一起外出吃午飯,或者到農村走走,在散步間他總會娓娓道來,而沒有什麼錄音設備的我,就這樣一面走一面拿著本子記錄,那段如沐春風的溫馨時光,如今想來倍感懷念。

對於郭老師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著實欣羨,也欽佩他對生活與藝術所抱持的「態度」。一位藝術家一輩子執著於藝術,是一種幸福,有音樂作陪、悠然自得,他一點也不寂寞。

字字句句  紙筆抒懷

從採訪、整理加上撰寫文章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我親自完成了《穿紅鞋的人生——永懷祖恩的郭芝苑先生》及《沙漠中盛開的紅玫瑰》兩本書,但這份緣卻沒有因為稿件的付梓而間斷,反而牽起了日後的忘年情誼。郭老師喜歡寫信,自然也就寫了很多信給我,小小的字跡巨細靡遺地告訴我他的理念、計畫,甚至舉辦的音樂會、錄音等等。直到去年底,我都還收到他捎來的信件。很多藝術家都不擅長言辭的表達,郭老師也不例外。他是個靦腆害羞的人,但想法卻在他腦中慢慢沉澱,也許一時說不清楚,但在之後他就會用他擅長的書信,一字一句地寫下來。

台灣早期音樂的活動並不蓬勃,跟現在比較起來,郭老師的學習環境並不優渥。在到日本之前沒有辦法受到專業訓練,到日本的留學又遭逢戰爭,如果不是憑著對音樂的熱忱,他是不可能成為一位作曲家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瓶頸,他沒有學校或老師可以幫忙解決,而是從抄寫作曲家樂譜做起,靠著自學突破、並且終生學習。受到德布西、浦羅柯菲夫、斯特拉溫斯基及江文也的影響,郭老師感受到強烈的民族性與濃厚的現代感,激起了創作的慾望,不斷嘗試台灣的元素、民俗風情、節慶、本土特殊的語言、甚至原住民等素材來創造出他所謂的現代音樂。這完全符合了我們現在常說的——要有原鄉的元素、時尚的技巧,創造出時代的聲音。而他的全心投入,更是把台灣人那種憨厚、認真、努力不懈往前走的精神表露無遺。

執著一生  只有音樂

郭老師的作品類型橫跨了流行、藝術與民謠,以一位音樂人來說,我認為他的音樂定位是「通俗」與「嚴肅」音樂的結合。在早期那個烽火蔓延、物資缺乏的時空下一路走來,可說是篳路藍縷。但他可說是扮演起承先啟後的地位,銜接前人的足跡,並為後來的學院派奠定了基礎,讓台灣音樂史的源頭闢出了一條美麗的蹊徑。從作品看來,無論是藝術歌曲、流行歌曲、交響曲、歌劇或室內樂的形式,他都以一己的音樂創作,為台灣與傳統刻下重要的歷史軌跡,這足以讓我們尊崇他為台灣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

郭老師的一生就只有音樂,沒有其他!他從未因為環境的變遷或人生際遇而中斷過自己的創作生涯,就像舞蹈電影裡那位穿著紅色芭蕾舞鞋的女孩,一旦穿起了紅鞋便無法停止跳舞,一直到生命的終點。堅持用音樂來詮釋他走過的時代,他的傳奇與典範,永遠令後人感懷。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