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於寫實的仿十九世紀造型與服裝,反而暴露出學生難以復刻那個時代人物的氣質。(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提供)
回想與回響 Echo

易卜生的「晚期風格」

易卜生所投射的索爾尼斯卻不顧現實晚年的局限,他的過去反成為防衛的武器,奮力一搏獨自爬上高塔,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這也是黃建業的最後詮釋,透過底下眾人之口,交相實況報導索爾尼斯從高處摔落的景況,卻用一盞投射燈將他的身影,放在舞台的最高處,化做一尊雕像。

易卜生所投射的索爾尼斯卻不顧現實晚年的局限,他的過去反成為防衛的武器,奮力一搏獨自爬上高塔,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這也是黃建業的最後詮釋,透過底下眾人之口,交相實況報導索爾尼斯從高處摔落的景況,卻用一盞投射燈將他的身影,放在舞台的最高處,化做一尊雕像。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北方來的霧靄——營造大師》

6/1~2  臺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戲劇廳

對於創作者進入晚年階段,咸認為歷經人生的試煉,在藝術的最後階段應該呈現是平和的感知,並與生命達成妥協。但薩依德(Edward W. Said)論及「晚期風格」時,認為這樣的晚期階段,並不一定都是和諧、看透人生的睿智,有時反而充滿不妥協、不情願和尚未解決的矛盾。舉易卜生(Henrik Ibsen)的晚期作品為例,一般人以為這位藝術家晚期應當超越的問題,但他沒有做出解答,反而激起更大的焦慮,使觀眾陷入比從前更加困惑和疑慮的境地。(註1)

不服老的建築大師  對神祇嗆聲

易卜生晚期作品《營造大師》(1892),劇中主角索爾尼斯(Soleness)不因其生命歷練的成熟老練,而顯得安詳平靜,反倒處處顯露憤怒、心煩氣躁,隨時擔心後進之人會取代他的位置。這樣的不安讓他一直處心積慮不想讓為他工作的年輕人出頭,如此算計他人鄙夷的心機讓人難以接受。直到他重新遇見十年前邂逅當時十二、三歲的希爾妲(Hilda),才喚起內在過去的夢想與青春。這不是單純羅莉塔(Lolita)情結的戀情,兩人年紀懸殊的差距,索爾尼斯對希爾妲不完全僅是青春肉體的慾望,更是精神性對沉睡已久的夢想,再度被燃起熱情。

易卜生筆下人物常是被過往記憶所束縛的囚犯,像迴路被燒斷滯留在過去的現在人,往往背負著創傷的悔悟,例如索爾尼斯太太對於過去大火造成失去兩個小孩的痛苦,轉化為自身責無旁貸的枷鎖,最常掛在嘴邊說「這是我的責任」,這亦是斯聰迪(Peter Szondi)點明易卜生形式尚未解決的問題:戲劇行動的現存,常被放逐到過去與個人內心深處;但索爾尼斯不同,他不屑過往所造成的遺憾,甚至膽敢對神祇嗆聲:「偉大的主宰!聽我告訴你。從今以後,我要當一個自由的建築師——我幹我的,你幹你的,各有各的範圍。我不再給你蓋教堂了——我只給世間凡人蓋住宅。」

黃建業導演的《營造大師》,試圖加深索爾尼斯這樣獨斷的氣質。從開頭將三幕戲裁切成前有序幕——利用索爾尼斯身旁工作人員的對談,營造出大師出場前的威權;再經由塊狀建築場景的變換,飾演索爾尼斯的演員就定位時,仍目光炯炯盯著幕後工作人員將道具就緒。

易卜生vs.姚一葦  對抗vs.恬淡面對

可惜的是過於寫實的仿十九世紀造型與服裝,反而暴露出學生難以復刻那個時代人物的氣質,更顯得像小孩穿上大人的衣服,手足無措。黃建業想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藉由燈光透紗的多重光暈,來營造朦朧的意象與象徵性。場與場之間的紗幕上,映照星空燦爛的場景,卻幽微地聯結到姚一葦一九九四年《重新開始》的演出——兩位離異多年夫婦重逢,敘說分別後過往種種。最後兩人走向窗口,觀看大都市的美麗夜景。舞台上妻子金瓊拉開窗簾後,所顯現是超越景片框架的浩瀚星光。

金瓊看著夜景說:「你看,現在的房子愈蓋愈高,已經升到雲端裡去了。有一天人可以直接和神打交道,人不就變成神嗎?」這樣援引聖經內巴別塔(Babel)的比喻,正是易卜生晚期風格相反的對照。姚一葦早年曾在一篇〈論《總建築師》〉(註2)文章裡,討論易卜生到了晚年,看出了屬於他的時代的沒落,然而並不甘於沒落,哪怕是建築「空中的樓閣」,他終於以一種「唐.吉訶德」的精神為老年的一代作最後的努力。

姚一葦並非像易卜生的晚期風格要對抗神的挑戰,而是更為昇華、恬淡篤定地面對人生最後的時光, 夫婦兩人才能前嫌盡釋地相互擁抱,「忘掉過去,讓我們重新開始。」然而,易卜生所投射的索爾尼斯卻不顧現實晚年的局限,他的過去反成為防衛的武器,奮力一搏獨自爬上高塔,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這也是黃建業的最後詮釋,透過底下眾人之口,交相實況報導索爾尼斯從高處摔落的景況,卻用一盞投射燈將他的身影,放在舞台的最高處,化做一尊雕像。

註:

  1. 薩依德著,閻嘉譯(2009)《晚期風格》。北京:三聯書店,頁5。
  2. 姚一葦曾以「袁三愆」的筆名,於1945年4月25日《中南日報》「每周文藝」第八期,發表一篇評論〈論《總建築師》〉。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