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劇場工作坊節」中的「與社會批判式的對話」工作坊現場。(陳國慧 攝)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首辦「國際劇場工作坊節」 西九邀請各地藝術家來港交流

八月起,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特地舉辦了香港第一個「國際劇場工作坊節」,邀請多個海外單位,就各種美學議題與劇場形式,在香港舉行公開講座、對談與工作坊。此活動引起香港劇場界的高度興趣與期待,藝術發展主管劉祺豐即表示,工作坊節目的在於「製造更多討論空間,啟發更多新創作,開拓本土表演藝術的新領域」,為「日後雙方合作埋下種子」。

八月起,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特地舉辦了香港第一個「國際劇場工作坊節」,邀請多個海外單位,就各種美學議題與劇場形式,在香港舉行公開講座、對談與工作坊。此活動引起香港劇場界的高度興趣與期待,藝術發展主管劉祺豐即表示,工作坊節目的在於「製造更多討論空間,啟發更多新創作,開拓本土表演藝術的新領域」,為「日後雙方合作埋下種子」。

今年八月起至十一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邀請八個各有特色的海外單位,與香港多個團隊就不同美學議題和劇場形式合作進行公開講座、對談和工作坊,正式啟動第一屆「國際劇場工作坊節」。八月頭炮主題是「紀錄劇場」,由德國團隊「里米尼會議記錄」(Rimini Protokoll)劇團的史蒂芬.凱奇(Stefan Kaegi)與「前進進戲劇工作室」和香港歌德學院合作,團隊過去的創作強調劇場與現實生活的關係,取材社會場景和事件,作品在城市不同空間流動,「非職業」的演員素質更打開作品的開放性。

 啟發未來創作也為合作埋下種子

這次活動一推出就引起香港劇場界一陣轟動,都對西九這次有策略地推動交流,讓香港創作人更廣泛地接觸當代劇場不同形式和美學嘗試充滿期待,凱奇的公開講座更坐滿了整個麥高利小劇場。藝術發展主管(劇場),來自新加坡的劉祺豐在工作坊節的介紹中說這是一個兩年一度的、關於當代表演藝術節目創作方法的長期項目,目的在於「製造更多討論空間,啟發更多新創作,開拓本土表演藝術的新領域」,為「日後雙方合作埋下種子」。

 在不少西九以往與劇場業界交流會中,大家除了對硬體建立的時間表和規模感興趣外,對軟體的配合和發展也有很多討論,特別是本地創作是否能夠在量和質兩方面追上,不過香港創作目前有太多外在條件限制和影響其發展,而在內容、形式、創意和視野各方面的開拓,才是最要面對的問題。

 這次工作坊節的野心很大,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密集式(絕大部分工作坊集中在十至十一月進行)把以往鮮有來訪的國際藝術團隊引介來港,對本地創作人,特別是已經演出、教育、巡迴纏身的一眾前線者來說,要抽出一整週時間參與工作坊需要很多協調和配合,而且有些工作坊是在同一週進行,加上對這些海外藝術家的陌生感多少削弱參與的動力;相對來說公開講座的吸引力便較大。

 如果主辦單位是要透過工作坊節讓本地藝術家有喘息、討論、學習和交流的空間以激發新創作,那麼在策略上便要仔細思考目前客觀環境的現實條件——這不表示要完全「配合」情況,事實上主辦單位也在嘗試開出另一條新的交流和學習的進路——但至少有空間可以讓藝術家可以消化,這對創作的長遠和深度發展才有所裨益。

 多樣化的劇場創作方式來港交流

十月初第二節工作坊是與「香港話劇團」及「易卜生國際」(Ibsen International)合作,剖析挪威著名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的作品,邀請到與福瑟合作多次的戲劇文學指導,來自奧斯陸國家劇院的海格.托瑞森(Hege Randi Torrensen)主持。十月中剛完成的第三節活動主題是「與社會批判式的對話」,約迪.阿赫默.戴祖天(Yudi Ahmad Tajuddin)及奧高雲.柏沙(Ugoran Prasad)來自印尼的「車庫劇場」(Teater Garasi),他們把劇場視為發聲和表達意見的平台,作品對應著社會政治議題,對雨傘運動後的香港來放說,這種研習經驗相當珍貴,亦見主辦單位的心思。

之後陸續登場的包括討論劇場構作的克里斯托夫.萊普奇博士(Prof. Christoph Lepschy,德國),探討形體、文本和舞蹈寫作的安倫.路甘安.奧仁(Alan Lucien Øyen,挪威),介紹感官劇場的晏爾奇.芳卡斯(Enrique Vargas,西班牙),介紹實時表演的楊.法布爾教學團(Jan Fabre Teaching Group,比利時),及自動創作法及自動劇場的安提.漢普頓(Ant Hampton,英國)與基斯頓費.邁奧咸 (Christophe Meierhans,瑞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