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六年度起「分級獎助計畫」評鑑案,業務由文化部轉交國藝會辦理,之後評鑑和評審的機制,也將進行適度的調整。以財團法人身分,發揮臂距原則,進行藝文補助等專業事項,本就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廿一年前創立的初衷,之後補助業務全責交由國藝會執行將有何新氣象?對演藝團隊及表演藝術生態影響深遠的「分級獎助」計畫,董事長林曼麗表示,國藝會對此進行全面審視,目的要整合國家的補助資源與政策,以建立一個更好的補助制度,讓藝文團體能夠在一個正面循環的生態中發展。
文化部長鄭麗君上任後積極推動《國家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修法,若一切順利,今年九月立法院審議通過,文化部可透過編列年度預算,並以捐贈方式,將補助資源移轉至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其中影響表演藝術領域最深的,要屬「演藝團隊分級獎助」將從文化部交由國藝會執行。回顧國藝會一九九六年創立時,本就擔負中介組織的任務,以財團法人而非公部門的身分,發揮臂距原則,進行藝文補助等專業事項。因此當前的調整,並非開創新思維,而是落實廿一年前國藝會設立時的初衷。
全面審視獎助計畫 期待建立正面循環生態
作為藝文補助的專責單位,國藝會熟知生態,理當更清楚「分級獎助」對台灣藝文環境發展的影響,站在引領政策的角度,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強調,此項業務的移轉,國藝會絕非只是扮演代理執行的角色,而是要進行全面審視,目的要整合國家的補助資源與政策,戮力建立一個更好的補助制度,讓藝文團體能夠在一個正面循環的生態中發展。
「變革」是林曼麗試圖展現的決心和抱持的態度。過去幾個月,國藝會對內對外,召開無數會議,廣納團體、專家的意見,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讓補助的落實更加完善。因為補助機制的設計影響層面不可小覷,如果太過狹隘、缺乏配套,某種角度,補助讓團隊死不了,卻無法讓他活得更精采,甚至某種程度反而制約框限了團隊的發展。
林曼麗指出過去思考補助機制的時候,難免會陷入管理端和行政端的思維,因此設計出許多量化的指標,比如說團隊一年要演出多少場次,年度支出達到多少才能被視為什麼等級,但多數的作品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團隊並非每年都能有新的作品產生,就算能夠產生,可能也是不具完整或成熟的,如此一來又要如何追求卓越。所以真正好的補助政策必須回到使用端和需求端,甚至翻轉量化為必要之惡的思維,「今天把資源放下去,主要目的是要讓團隊更好,因此機制應該更人性化、更便利。」
走向「審鑑合一」 朝「形成性評量」努力
回到實際執行的面向,依據現行「分級獎助」的制度,評鑑和審查兩者脫勾,過程中不免產生矛盾,造成團隊困擾,因此「審鑑合一」是國藝會在變革過程中力求的重點方向。林曼麗指出審鑑合一最大的前提是要把評鑑先做好,對團隊產生真正支持和協助的力量,之後回過頭進行評審時,才有辦法真正整合。
目前評鑑分為「行政評鑑」和「藝術評鑑」兩大部分,林曼麗認為「行政評鑑」主要是以協助的角度提升團隊的營運效能,執行上較無爭議。但「藝術評鑑」牽涉質化部分挑戰較大,得避免太過主觀、形式化或者太過膚淺,尤其評鑑的作用,不應當只淪為單場演出的好壞,因此未來會朝向「形成性評量」努力。所謂「形成性評量」重視過程、細節而非單點,分析的是團隊的優缺點,值得鼓勵或須調整的面向,同時增進評審和團隊的對話。
林曼麗深知,要達到此理想化的構想,有些現實狀況必須先突破,包括扭轉評審委員和團隊的觀念。尤其藝術很主觀,團隊的認知絕非「你來陪伴我,就要聽你的」,但林曼麗有信心,「我覺得這些問題出在對象,我相信每個團隊都在不斷追求卓越、不斷想讓自己更好,他們會有不愉快的經驗很可能是錯誤的配對。」
合縱連橫擴大效益 把餅做大激發活水
在審鑑思維上的突破之餘,國藝會正進行「分級獎助」和旗下原有補助的整合,「分級獎助」主要顧及的是團隊的營運面,國藝會原有的補助重在計畫面,過去分開申請,是因為隸屬不同單位,林曼麗認為如今皆是國藝會的業務,勢必要整合,讓團隊能夠在安定的狀況下發展,在獲得營運補助的同時,也知道有多少經費可以投入創作和未來計畫,「吃一條魚總不能剁好幾塊,我今天吃頭卻不知道尾巴吃不吃得到,這樣的不安定感是讓團隊無法安心創作的。」
然而,一個獎助計畫,要發揮最大的功效,除了縱向整合之外,橫向整合更是擴大效益的關鍵,在國藝會、文化部之外,近年北中南各有新場館落成,加上原有的兩廳院和地方中心等,彼此間的關係,在林曼麗看來,與藝術家、團隊組成一個很大的生態結構。比如,絕大部分的場館決定檔期的時間都很緊,如果要讓生態更活絡,可否提早至一年、兩年前就決定,讓團隊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規劃和準備。此外,她也期待各地的館所在節目引進和委託的占比上,能夠提升國內創作的比例。透過環環配合,整個藝文環境的生態鏈,才有機會更健康。
目前「分級獎助」每年的預算金額不超過兩億台幣,如何把餅做大,讓獎助成為活水而非死水,也是國藝會要突破的現狀。「畢業」機制是過去經常被提及,但又不敢直接觸碰的問題,對於林曼麗來說,所謂「畢業」不是夭折,重要的是如何進行適度的「引流」,否則補助淪為一攤死水,團隊長不大也死不了,國藝會也得負起責任。所謂引流,林曼麗舉例,有些團隊已經走向市場化,便有機會引流到文創產業的領域,且能獲得較多的資源,也是正向的循環。
藝文補助重新定位 二○一八期待踏上新軌
經過長久的思考,和近幾個月的溝通整合,國藝會內部及與團隊間逐步建立起對未來藝文補助的共識。不過礙於行政程序,以及提供團隊適應新制的緩衝期,今年九月國藝會公布的施行辦法還是維持舊的機制。新的執行方式將於明年六月公布,十一月進行申請,期待二○一八年能夠朝向新的軌道邁進。但由於「分級獎助」每年所需的經費,主要還是由文化部編列進行挹注,要讓計畫持續原有效益和規模,同時保持對生態的穩定性,文化部對於預算的支持,仍是國藝會落實政策最關鍵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