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表演藝術聯盟承辦的「2019文化領導力論壇」於八月廿二、廿三日舉行,邀請國內外人士共聚一堂,分享經驗,探索如何以文化領導力形塑城市的美感特色。而從來自德國、日本與埃及的三位國際藝術工作者的經驗分享,讓人理解:好的文化設施,可以豐厚城市的文化能量,文化領導力則帶動趨勢發展,展現不同思維,或許初期執行不盡如人意,但只要目標清楚,總有撥雲見日之時,進而為經濟與廣大社會帶來活力。
近年來,「文化領導力」成為一門顯學,除了重視組織內部的領導管理之外,也利用領導者關鍵性的影響力,進一步引領城市的文化走向與發展。
隨著國內藝術場館相繼落成,如何帶領藝文機構創造出獨特風格,進而躍上國際藝文場館版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經營策略,都亟待文化領導人才的養成,這不但需要經驗的累積,更要有對未來願景的宏觀規劃,才能開創新的契機。
英國自一九九○年代末期有計畫地透過文化領導相關計畫的推動,幫助改善藝文機構領導品質,並提供不同的視野,回應領導者的需求。而在日前台北市文化局所舉辦的「2019文化領導力論壇」中,則藉由城市生活中各種日常體驗的藝術樣貌,進而探討文化之於城市規劃的領導地位,同時培養文化行政人員開放與創新的領導特質,希望能以台北為文化槓桿,撐起整個台灣。
藝文場館帶動城市發展——易北愛樂廳的災難與榮耀
翻開近年台灣的藝文場館史,可說是好事多磨,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曾歷經變更設計、工程延宕、不斷追加預算的過程。然而看到德國漢堡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從「災難」轉變為「榮耀」的例子之後,我們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
「易北愛樂廳從興建到開幕的過程,就像一齣三幕劇,從開始的承諾,歷經僵局與混沌,最後成為漢堡奇蹟。」來自德國漢堡文化與媒體廳的研究員希爾克.瑪莉特.柏格(Hilke Marit Berger)博士,以一個簡單的譬喻說明她對易北愛樂廳的長年觀察。
易北愛樂廳改建自漢堡港口的廢棄倉庫區,肩負著活化海港的責任。柏格說,初始設計錯估了成本,加上兩年籌備期太短,邊建邊籌備,結果發生問題之後各方推托責任,許多民事調查又讓工程延宕,原本預估五年的建期最後變成十年,預算更追加至七億八千九百萬歐元,比原先的預算整整多出十倍。此時人們開始以「易北瘋狂劇」來稱呼這個計畫,國內外都認為這是個華而不實的建築,還有人認為應該停建。
「但是這些負評在開幕前一年就全部消失了!」柏格說,這不是什麼魔法,而是「頭洗下去就得做好做滿」的決心。二○一六年,政府以一千萬歐元的預算,把易北愛樂廳塑造為「全民參與的音樂廳」,他們開放已經完工的公共廣場,讓各種音樂進駐演出,甚至地下停車場也舉辦DJ音樂會,並針對不同族群,透過網路倒數和贈獎活動與民眾互動,營造「全民」的感受。不僅如此,他們更邀請了兩百五十多名國際媒體記者,讓全世界一同見證易北愛樂廳的成功。
二○一七年,號稱「全球最貴音樂廳」的易北愛樂廳盛大開幕,以每張票十歐元的平價策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並創下六個月內一百萬參觀人次的紀錄。這座曾經不被看好的建築,如今華麗轉身而成為漢堡的新地標,不但讓海港都市增添了文化意象,也在絡繹不絕的參觀人潮中,逐步展現文化建設對城市發展的積極貢獻。
《表演藝術領導力》 實務經驗的珍貴分享
《表演藝術領導力》Leadership in the Performing Arts(註)的作者托比.斯坦(Tobie S. Stein)教授,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曾多次來台舉辦工作坊、講座。其主要研究領域為非營利組織、文化交流和表演藝術管理,兩度獲得傅爾布萊特專家計畫(Fulbright Specialist Program)之殊榮。
本書主要訪談了十一位紐約重要的非營利表演藝術機構的管理者,其分屬於不同類別的非營利表演藝術組織,包括舞團、歌劇院、劇團、工會、學會、基金會和表演場館等。藉由作者所設計一份六十道題目的問卷,分別進行兩至四小時的深度訪談。每位領導者從各自的實務經驗中分析領導者的職能定位與專業成長、領導風格與人際互動技巧、決策制定與溝通協調,以及領導管理將面臨的挑戰等問題。
涉及主題共分十章,包括:成為領導者、領導文化與核心價值、領導者的願景、領導風格與人際互動技能、策略領導重點:規劃與人員、領導決策過程、領導的透明溝通、領導責信度與衡量成功、領導變革,以及最後的總結:成為表演藝術領導者的意義。
在每一章中,作者善用領導者所提及的實踐案例,將寶貴的實務經驗,深入淺出地分享給讀者,足以提供表演藝術領域和所有非營利部門工作者廣泛應用。(游富凱)
註:本書中文版由陳尚盈翻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今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