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之聲》(田豫榮 攝 斜槓青年創作體 提供)

斜槓青年創作體《海口之聲》 2021/02/27 15:30 屏東 車城鄉海口港附近

2021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 2021/10/09、2021/10/10、2021/10/11 13:30 花蓮 港口部落Makotaay藝術村(823藝術村)、花蓮山七七高地、光復商工

2021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南濱奔日流》 2021/11/20 05:00 花蓮 太平洋公園南濱段

狂夢藝術《2034:未來鹿港》 2022/09/25 15:00 彰化 鹿港中山路、巷弄、龍山寺及鹿港溪等地

再拒劇團《理想生活》 2022/11/13 16:30 台東 杉原灣建物

On Stage表演藝術工作坊《性の祕密交換所》 2022/11/25 19:30 台北 文萌樓

邀觀眾置身現場,或不坐固定位置漫遊欣賞,此展演形式早已不是新鮮出奇的演出類型。然而,《PAR表演藝術》2020年的觀察回顧曾提及:「移動╱漫步與地方╱空間,是走入後疫情時代的台灣下半年劇場生態的關鍵字。」指出當時因疫情趨緩加上國內旅遊復甦,相關創作似乎替悶在家中的人找到出口,有大爆發的現象產生(註1)。近兩年疫情起伏,去年又再度從高峰緩解,就近期演出而言,過去的觀察於現在來看仍相當適切。

伴隨過往環境劇場(environmental theatre)、漫步劇場(promenade theatre)與特定場域表演(site-specific performance)等形式在台灣已有一定發展程度,或搭上近年創生地方的意識引入與變遷,接連興起另一波在地節慶策辦熱潮。可發現到,遊走式演出與非典型空間的展演創作,近來格外受到歡迎頻繁出現。蓬勃發展之際,可從幾檔製作看出幾項清晰的實踐路徑。

觀眾親臨現場移動,多半不只是單純遊走,而是被納入演出考量,建構觀演意識重要的環節。某些甚或從中連結藝術節策劃宗旨,成為主辦單位、策展人或藝術總監部分的理念落實。致使,為何行走、何處停留、移動範圍及參與模式等規劃,隱含各式各樣先決的條件,考驗著創作者處理空間的切入觀點,及調度觀眾身體與思維協作的能力,以期帶來流暢、連貫並扣合作品命題與演出場域,全面性的觀演體驗。當觀眾不只是觀者,更是投身並交融於演出中,與作品、與節慶、與環境同在的一分子,那麼從「移動」方方面面的布局來反思這類展演形式的現況,將可一探在各種創作路徑下,藝術家究竟如何連結,並回應空間、命題與觀眾三者交互作用的關聯,以重新定義三者合而為一的整體經驗。

路徑一:玩味稀鬆平常的空間

由空間出發,是此類創作常見的起心動念。也許是深耕地方的團隊邀請,或源自創作者長期經營的形式與主題。對焦空間與人的關係,於某特定場域進行文史踏查、住民訪談,或可能在一定時間內蹲點生活,進而轉化當地風土與生活空間為創作文本,部署一道看似尋常卻耐人尋味的遊走路線展演作品。此路徑的曖昧之處,正在於路線沿途可能蘊含演出,更多的是非經排練的日常景觀也將一併納入。

近年活躍南部的「斜槓青年創作體」可謂此路徑代表。2019至2021年間,受屏東縣政府主辦「落山風藝術季」之邀,接續在車城鄉海口港附近依序發表《正港海口味》、《迷走計畫:做伙來去踅海口》及《海口之聲》3部作品,搭上以藝術提振地方的創生列車。除了皆在非典型空間演出,後兩部皆有移動路線安排,一切起自這個地方「日子沒什麼特別」(註2)。然而,愈走卻愈叫人難以忘懷,能感同身受參演居民對將來的殷切期待。

在《海口之聲》裡,除了延續前作架構的雜貨店場景、在地料理品味互動,另有將居民生命體悟,翻轉為Podcast錄製的橋段,於港口一隅上演動人心弦的現場問答。平時生活空間在觀演關係建立後,頓時成為互相抒發的出口,居民表達自我、觀眾內心洶湧,銜接虛實場景的過程,有著主角天天帶領觀眾的移動。為讓遊子消解鄉愁他決定製播節目,需要大家幫忙。一行人離開雜貨店前往錄音地點,路程不算長,然而緊扣移動與夢想的情節鋪排,富足了這段社區小徑步行的心理狀態,讓此處不再只是路過的地方,而是懷抱盼望的前行地帶。

此外,扎根中部、活躍全台的「狂夢藝術」,2022年延續團隊起自2020年的在現地6年編創計畫,於「今秋藝術節」帶來環境劇場《2034:未來鹿港》。扣合藝術節保存、連結與創生目的,演出以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為背景(註3),探問在該事件百年後,未來人們會如何認識及想像鹿港。善於融合馬戲、特技、舞蹈及行為於一體的狂夢藝術,此作一如過去常見形式,以引領觀眾穿梭街巷為基礎,並遴選多處斷垣殘壁及古蹟駐足(如鹿港龍山寺、金銀廳等)。整段路程始於修繕中的古宅,終於鹿港發展源頭——舊鹿港溪。藉由非比尋常的身體表現,令人重新凝望當下與空間,進而展開荒蕪與奇觀背後,前世今生的多重思索。不論是將身體塞入門框、無預警高攀鏽蝕鋼梁、在瓦礫堆裡踩踏漫舞,或只是任意地在屋前嬉戲講述。表演者不只展現技術,更是藉此在平凡空間裡,呈現人的各種精神狀態,進而使現地發人省思。他們總在觀眾移動過程臨場表演完成,將詭異肢體鑲嵌在空間裡,事實上經常不明所以。然而不可否認,觀眾因此有了觀看焦點與途徑。在偌大展演現場,移動總是散焦開端,若能更加紮實地思慮調度,隨興之餘仍可延續著對空間的思辨。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