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蔡詩萍(郝御翔 攝)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有了臺北戲劇獎!

時機成熟了,「臺北戲劇獎」先衝再說!(上)

訪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蔡詩萍

臺北戲劇獎於2024年展開首屆評選,總共設立11個獎項,在作品獎部分設有最佳戲劇獎、最佳音樂劇獎、最佳獨立精神獎,個人獎則有最佳導演獎、最佳戲劇類男╱女演員獎、最佳音樂劇類男╱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劇場設計獎,並設置特別貢獻獎。其中,特別貢獻獎除由看戲觀察團提名,也開放社會大眾推薦,突顯臺北戲劇獎反映社會價值的意圖。因此,本刊在看戲觀察團們走入劇場、觀賞報名作品的同時,訪問臺北戲劇獎的催生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蔡詩萍,談談這個戲劇界睽違已久的戲劇獎是如何誕生的。

臺北戲劇獎於2024年展開首屆評選,總共設立11個獎項,在作品獎部分設有最佳戲劇獎、最佳音樂劇獎、最佳獨立精神獎,個人獎則有最佳導演獎、最佳戲劇類男╱女演員獎、最佳音樂劇類男╱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劇場設計獎,並設置特別貢獻獎。其中,特別貢獻獎除由看戲觀察團提名,也開放社會大眾推薦,突顯臺北戲劇獎反映社會價值的意圖。因此,本刊在看戲觀察團們走入劇場、觀賞報名作品的同時,訪問臺北戲劇獎的催生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蔡詩萍,談談這個戲劇界睽違已久的戲劇獎是如何誕生的。

Q臺北戲劇獎好不容易在今(2024)年啟動,想先問局長的是,臺北戲劇獎的起心動念是什麼?

A以前自己去看看戲、甚至客串演出(註)的時候,就常聽到戲劇界的前輩在聊天——為什麼台灣沒有一個戲劇獎?於是就念茲在茲了這麼多年。另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市長重視戲劇,特別是他去韓國參訪後,首爾大學路的「戲劇一條街」給他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提出在台北做「戲劇一條街」的可能性。但我認為,韓國的戲劇一條街除是政府的大力打造,還得加上市場條件成熟;不過,我們可以走自己的路線,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風格,這時候就連結到了我本來就有的、對臺北戲劇獎的構想。

Q過去的台灣其實一直有相關獎項的討論與聲音,只是沒辦法真正誕生,勢必有很多困難。那麼在這次臺北戲劇獎的籌辦過程中,是否有什麼困難?

A當然有很大的困難。

在局內討論這個獎項時,就有請同仁協助蒐集各種資料,特別是其他國家的戲劇獎。我比較在意的部分是評審機制,戲劇獎跟台灣現有的金鐘獎、金曲獎不一樣,不可能只看、或是聽帶子。戲劇若是只看錄影的話,會牽涉到劇團的資金,可能是單機拍,也可能是三機或兩機拍,然後剪輯,這之間的差別就很大,所以一定要是現場。

同時,也要想是哪些場館,除了國家戲劇院在台北,台北市還有城市舞台、中山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當然台北的表演場館還不只這些,所以我們就盤點一下,大概從大型、中型到小型的都有。選擇的標準也經歷反覆討論,包含3次的大型諮詢會,請了很多戲劇界人士提供意見,包括名稱、評審機制,還有各種條件,所以我們後來制定,至少要連續3個場次以上的演出才能報名——我們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可以「產業化」。

Q能夠報名臺北戲劇獎的作品都必須在台北演出,是否有限制性?

A資料顯示,大劇團把首演放在台北的比例非常高,因為台北往往是票房收入的最主要的一部分,如果台北票房好,中南部也會有口碑。現在的生態可能慢慢有改變,因為高雄等其他中南部地區的環境也有不同,但我覺得基本風貌大概沒變,所以我就用這個說法鼓勵同仁——我們做臺北戲劇獎等於在做全台灣的戲劇獎。

我知道文化部也在觀察我們的模式,如果成功的話,我們當然非常歡迎將這個模式交給中央參考,功不唐捐。不過,即使未來有全台灣的戲劇獎,我們也不會取消臺北戲劇獎,就跟臺北電影獎一樣,就算有金馬獎,臺北電影獎就走自己的風格。保留特色繼續走,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圖為本刊刊登《慾可慾,非常慾》之演出評論,見128期(2023.08),頁46。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Q在資料蒐集的過程中,局長有提到參考過其他國家的戲劇獎,那麼臺北戲劇獎有沒有特殊之處?

A每個地方都一定有完全不同的特殊之處。

要跟國外比較的話,我們的劇場產業規模沒辦法像美國、韓國等國家那麼大,可以有演員工會來發展出一套自己的規則,然後以工會為基礎設立獎項。以台灣來說,劇場相較於流行音樂、電影還是相對小的群體,比較難用自主的方式去撐起一個獎項的作業。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用政府的力量來推動,但是我們仍有借助民間力量,包括與表演藝術聯盟的合作。我們希望在慢慢做起來之後,再看看有沒有什麼機會讓民間的力量更大。

如果要說特色,我認為是在「評審」這一塊。在觀察過幾個國家的評審方式後,我就跟同仁說,我們來組個「大評審團」的概念,至少有50、60人組成,不要限於戲劇界的專家,還有所有戲劇線的媒體,最好能加觀眾進來,這樣評審組成才會多樣化。每場演出都要有一定數量的人去看,看完之後還要有記錄,然後劇團也要在演出後提供錄影,供後續討論時參考、回復記憶,來幫助討論的進行。

但是,我們所謂的「觀眾」評審,必須要先提出相關證明,確認是個重度的戲劇觀賞者,還必須盡義務去看演出,我們會有相關機制來做審核。評審之所以加入重度劇場觀眾,是希望平衡評審機制可能過度菁英、或是過度專家的角度。這也是因為臺北戲劇獎的設置,是希望推動劇場的產業化,並且去填補目前台灣現有獎項的缺口。

另一方面,有獎項也可以帶動「明星化」,屆時可能會出現所謂的第一屆「最佳男演員」、或是「最佳女演員」,我認為這還是很有魅力的。

註:蔡詩萍曾參與過郭強生執導的《非關男女》、《慾可慾,非常慾》及綠光劇團的《結婚?結昏!辦桌》、《黑道害我真命苦》與《人間條件》系列等演出。

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7/01 ~ 2024/10/01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