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是近年劇場行銷的重要關鍵詞。在於找尋劇場觀眾的過程中,更加意識到作品不可能滿足所有觀眾的喜好;更甚者,COVID-19疫情之後,觀眾對於劇場類型、內容、形式的訴求,因應年齡、性別、地理位置、收入水平、價值觀、興趣等面向而有更為明確的分類。
若劇場的分眾概念多從喜好切入,藉此去思考製作面與創作面如何對焦,嘗試更有意識的「觀眾溝通」;「分齡」則可能是更為細項的觀眾分類,且是從創作端出發,去塑造現有的劇場生態與市場,成為近年的重要趨勢之一。
也就是,過往劇場服務的觀眾年齡層多以「成人」為主——而「成人」本身就已囊括極為寬廣的年齡層。另一種長期推動的是所謂的「兒童劇」,甚至兒童劇也在持續轉型,在實踐中探索現代兒童的面貌。近年除有勾勾手合作社、陪你長大工作室劇團等團隊,以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場館,致力於作品開發與推廣,導入議題與思辨,更有逐漸成熟且蓬勃的發展趨勢在「寶寶劇場」與「青少年劇場」。
作為前提的是,無論是寶寶劇場、抑或青少年劇場,皆非2024年才憑空出現,皆有各自發展脈絡。以歐陸來說,現代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概念至今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歷史,第一個這種由專業成人創作者演出給年少觀眾看的特殊劇院,成立於1920年代的蘇聯;(註1)而在台灣,同樣有數年累積成績的是影響.新劇場、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等劇團,像是目前由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舉辦的「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因此,在台灣有所積累的青少年劇場,主要是青少年為參與對象的表演藝術活動,包含比賽、工作坊等,這也受到政府、企業等扶植,如影響.新劇場受臺南市政府、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支持的「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就是個明確代表。
至於,青少年劇場的另一種創作方式,也就是「做給青少年看的演出」相較之下就是近年逐步開發的類型。以2024年來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臺北兒童藝術節中明確標示出「青少年劇場系列」,推出《我的初戀是頭鹿》,是他們從前一年開始培育的作品——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動青少年劇場,約莫從2023年開始成形。(註2)除演出外,也與台北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t Taipei)共同舉辦首次「臺德表演藝術國際論壇——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發展的創新與研究」。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亦推出《行動代號獨角獸》,盟主余浩瑋表示,接下來5年,每年都做一部新作品,講青少年議題。(註3)
另一方面,寶寶劇場在台灣生育率下滑的同時,逆向成長,且逐漸成熟。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少子化後,父母似乎更能專心投入於子女的不同教育面向,同時也體現不同世代的教養觀。其中,不想睡遊戲社近年特別致力於寶寶劇場的開發,不只推出作品,也申請相關補助去更細部處理燈光等技術問題,幫助作品成長,達到與寶寶更友善的溝通。
從目前的觀察來看,劇場的更細緻分齡,某種程度是對「兒童劇」的「再分類」,例如寶寶劇場面對的是學齡前的嬰幼兒,而青少年劇場則是銜接了兒童劇與成人劇場的位置,皆與原本的兒童劇有部分重疊。
當然,這可能是大眾對於現代兒童的概念重新翻轉,而兒童權利也更被注重,讓往往被動接收訊息的兒童,可以被更仔細、尊重與體貼地對待。另外也回應前述提及的分眾市場,體現出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劇場觀眾的啟蒙,能引導青少年在找尋適合自己的演出的同時,接合未來的觀眾族群;二是期待兒童劇本身具備的市場性,足夠導入更龐大的資源來進行分類。
作為題外話的是,除前述兩種分類外,目前雖尚未有明確的「熟齡劇場」出現,但近年因台灣人口高齡化,劇場常提供長者開發肢體、活化思維的需求,並有素人參與劇場演出的相關例子。而2024年幾部討論熟齡與死亡的劇場作品,皆獲票房佳績,如綠光劇團重製的《當妳轉身之後》、動見体劇團《美好如此》等。因此,分齡劇場更有規模的建置後,「熟齡」或否成為其中一個面向,有待持續觀察。
註:
- 格德.陶博(Gerd Taube)著、陳佾均、陳成婷譯:〈從兒童與青少年劇場到給年少觀眾的表演藝術:德國給年少觀眾劇場的變遷〉,收錄於《參與未來:當代德國青少年劇場》,台北:書林出版,2024年,頁11-12。
- 吳岸樺:〈臺北兒藝節推出兩檔「青少年劇場」製作 從兒童延伸到青少年 北藝中心嘗試面向「全年齡」觀眾〉,《PAR表演藝術》官網限定報導,2023.06.28。
- 吳岳霖:〈青少年自殺議題 + 喜劇?! 《行動代號獨角獸》 開啟青藝盟全新創作模式〉,《PAR表演藝術》官網限定報導,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