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Preview 姚淑芬與黃嘉祥聯手
《器官感性》 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編舞家姚淑芬繼《婚禮/春之祭》後,再度踏上女性情慾的探索之路,新作《器官感性》重回擷取繁複元素、組合跨領域的創作路線,與時尚設計師聯手炮製一場時尚舞蹈大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舞台發亮,打造Her/story
劇場,常常是男性編導的天下,但不可否認的,在台灣的劇場發展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亮眼的女演員,讓觀眾留下銘心印象。從早年傳統戲劇舞台,到實驗戲劇、校園科班訓練,不同背景、不同路數的女演員,把台灣劇場的光譜渲染得繽紛多姿,而她們也在舞台,打造了屬於自己的Her/story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鈺玲╳麵包師傅
高中本來唸理組的林鈺玲,卻愛上寫劇本,一頭栽下去,寫到進了臺北藝術大學,從本來主攻的編導轉任演員。林鈺玲把腦中精采萬色的美麗景致,或人或事都精緻雕琢放上舞台。身為演員的她,勇於挑戰各式角色,從林奕華的《包法利夫人》、《華麗上班族》、徐堰鈴的《迷離劫》,到現在正在排練的跨海巡演製作《孫飛虎搶親》,她閃爍著一雙大眼,好奇又專心地看著周邊所有。她靈活穿梭角色之間,嬌小身軀散放著凝聚力十足的能量,有種獨特的靈氣。表演老師林如萍形容,她的表演「以少見的內斂見長」。不論是出國working holiday,學習做麵包,和交往多年的男友結婚,她每一步都踩得踏實,照自己的步調前進。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安琪 ╳ 凡爾賽玫瑰
這一、兩年注目度急竄的王安琪,是劇場新生代女演員中頗令人期待的一位;穿梭大小劇場和螢幕之間妝扮各式角色,她總能牽動觀眾喜怒哀樂的身影。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形容王安琪是「集賢妻與蕩婦於一身的完美女演員」,足見她在表演上令人驚豔的彈性與魅力!近期劇場界的話題作品《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中,王安琪演出陳俊志的妹妹Rose一角,精準詮釋令人揪心的堅毅和女人的無奈,與戲精前輩們同台飆戲也絲毫不遜色,成為每個觀眾心中驚呼的亮點。 小時候的王安琪打開電視被卡通《凡爾賽玫瑰》裡的歐絲嘉(Oscar)所吸引,著迷於她和一般女孩截然不同的特質。王安琪本身也和她聽起來鈴鐺可愛的名字不一樣,她一點都不柔弱嬌巧,也不想成為一個玻璃娃娃;尤其在如此艱辛的劇場環境中奮鬥,她非常明白假使自己不願妥協,那就必須用堅強來磨鍊眼光。因此,她保持虛心與認真,用堅定又平靜的心在接踵而來的演出機會裡衝刺鍛鍊、披荊斬棘,宛如優雅揮劍的歐絲嘉。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俊慧 ╳ 東方不敗
「你就像一條龍。」德國導演卡斯登穆勒總結自己對謝俊慧的觀察,這麼對她說:「就我們所知,中華文化裡的龍,神秘而千變萬化,就像你一樣。」 從小,謝俊慧就有強烈的表演慾。她披上浴巾,戴塑膠手環,把家裡的椅子放倒,旋即開始一人分飾兩角,在洗髮小妹和美容院客人間切換扮演這個「奇觀」,從此成為家人一輩子的話題。 中學讀舞蹈班的她,在一次由北藝大舞蹈系學生分享的經驗談中,對「那些戲劇系」排練的投入與堅持深感震撼,於是報考戲劇系,人生踏上新的方向。 北藝大畢業後,謝俊慧曾離開劇場,在廣告公司上班;也曾遠赴中國大陸參加《紅樓夢》選秀,整整三個月每天從早到晚排練折子戲。現在,她正和大陸導演吳曉江工作《孫飛虎搶親》。謝俊慧說,她非常喜愛古典文學,自小便傾心於林青霞詮釋的東方不敗,更直言:「真想挑戰男性化的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世緯 ╳ 福爾摩斯
剛演完《降靈會》,王世緯旋即投入EX-亞洲劇團新作《猴賽雷》的排練。繼《百年復甦》之後,再次與王世緯合作的導演Chongtham Jayanta Meetei(江譚佳彥)說:「她就像是火中的鐵,焠煉出詭怪多變的新形體」。 談表演,王世緯從六、七歲回憶起:一要哭了,就趕緊跑到鏡子前面,看著自己怎麼哭,也看大人怎麼反應。而這些經驗,她一直記得。 朋友眼中「本來就很誇張」的她,負笈美國雙修舞蹈和戲劇,再回台灣,升級為「完全失控的誇張」!有趣的是,聊起美國行,她說:「最重要的是,再重新認識自己了一遍。被偷、被搶、被歧視我都經過,但是後來回想,都能化作開心的能量。因為,我喜歡任何經驗。」 於是,從沒演過男人的她說:「最想挑戰福爾摩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張詩盈 ╳ 女總統
她是張詩盈,以《父後七日》拿下台北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員;她在電影裡粉墨登場亮眼吸睛,電影導演王育麟盛讚她:「張詩盈的表演精準、用心、有力量,是個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的演員!」。她也是張Winnie,在劇場裡搞笑深情性感可愛無所不行,連劇場頑童王嘉明都驚呼:「小心!!不要以為你可以抓住她!定義她!」。 無論影像或劇場,她的表演猶如她那招牌般爽朗直率的笑容,直擊你心。雖然Winnie曾經告別劇場放下表演,度過一段轉職上班族的生活,卻仍因為表演的光芒獲得獎項的肯定而又宿命般地回歸演員的身分。轉了一個彎,還是回到表演這條路,她笑稱卅歲左右這一連串的生命變化像是開啟一扇又一扇的門;最初雖然令人惶恐,但是推開了而立之年那扇厚重的門之後再回首,路上的障礙和疑惑全都化作綺麗風景,盡收在她骨碌碌轉動著的大眼睛裡。
-
特別企畫 Feature
謝盈萱 ╳ 天使魔鬼
「我一直都認為,喜劇演的非常好的演員,才能真正演出悲劇的失序。我想盈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例子來詮釋這個想法。」台南人劇團編導蔡柏璋如是說。 謝盈萱,近期劇場演出作品有《Re/turn》、《愛情放映中2之我是女主角》、《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這是真的》,還有一支讓人在看林書豪球賽轉播時老是笑得東倒西歪的房屋廣告。從喜劇到悲劇,寫實到歌舞,謝盈萱不論演什麼都能讓人耳目一新目不轉睛,甚至有人說她是台灣劇場最美麗的丑角。對她來說,喜劇表演的背後總有深沉思索作為基礎,絕不是瞎搞笑而已。 天使的純善與魔鬼的試煉,是謝盈萱一體兩面。每一場演出都是學習,隨時做好準備全力以赴,雖然知道「最完美」的無法企及,於是更仔細更精練打磨表演的每個細項,朝極限前進謝盈萱的完美主義。
-
演出評論 Review
可以不理通俗劇的文化邏輯嗎?
最後,整個舞台上呈現出一種事不關己的冷漠感,故事愈說愈雲淡風輕,即使也會有像兒子在母親面前「出櫃」這一場戲的高潮出現,卻無濟於大部分時間都讓觀眾靜靜地聽著角色單個兒杵著不動說上一大段心情告白,或無動於衷地看著演員以極度單一化的表演方法落下耽溺在悲傷中的眼淚,而這一切卻使長達三小時的戲竟顯得過於冗贅。
-
演出評論 Review
是懺情錄,還是和解書?
儘管這是一部出於「記憶」的戲,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主觀的重述,與客觀的追溯。劇中多次在「重現」與「重述」之間交錯,中斷了情感累積的連續性,有時濃郁有時疏離,連帶觀眾也跟著跳進跳出,不知此刻該投入還是該抽離。這樣的定位不明,更讓舞台視覺擺盪在寫實與意象之間,拿捏不定。
-
演出評論 Review
因為如此不完美,而致完美!
四名演員,不論老將、新人,均有相當誠懇、真實的當下感,而台詞的白話貼切,融合在台上台下的交流之中,節奏聽來又有散文的韻味。不管我有多不願將這種種優點,歸功於主角的魅力,但我仍必須承認,主角確實有著台灣劇場少見的懾人魅力!偏偏,這是靠劇場條件的不完美,才得以全然呈現。
-
演出評論 Review
不只是嘻哈的《有機體》
街舞舞者擅長速度、機械關節與彈跳的身體技巧,台灣學院派舞者擅長身體的空間延展性與精準的動作展現,編舞家吸收了兩種舞者的特性,但同時又打破他們的身體使用慣性,這是莫蘇奇最精妙的地方。不管是在高難度的技術表現,或者具有抒情張力雙人舞片段,你不必急於去辨識誰是誰,年輕的莫蘇奇處理的是一個「團隊」,而不是兩種文化的舞者。
-
演出評論 Review
少了反叛嘻哈 只見蒼白身體之美
此次穆哈與台灣合作的《有機體》,以古又文的厚重毛線針織服裝為主題,相當精采地以身體呈現關於編織、雕塑與時尚,舞台流蘇簾幕與從天而降的毛線生物體運用,更是大膽得令人驚豔。可是這場亮點不斷的舞作,放在編舞家過去的舞蹈創作脈絡,卻顯得矯情蒼白
-
演出評論 Review
燕尾服與夾腳拖之進退維谷
平心而論,廣藝愛樂這樣冒險與觀眾硬碰硬的態度與勇氣,已是眾多表藝團體中的佼佼者。但這個熱血青春期的樂團,究竟會成為彼得潘,還是陷入中年危機,端看台灣靚樂能否參透「減的哲學」,不要過分陷入「超限戰」的致命吸引力。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延伸古典美學 滲透現代意識
今年是台灣現代戲劇一代導師姚一葦的九十歲冥誕。身兼理論家、評論家、劇作家、教育家與詩人,他一生共完成了十四個劇本、六本論著、五篇散文、兩部翻譯小說,並偶爾發表古典詩。擁有這麼多樣且豐富的著作,要全面性地理解他作品的美學思想,並不容易。若從他自己的排序來看「劇作第一、理論第二、散文第三、翻譯第四、舊詩第五」,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劇本入門,一窺堂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爆紅不因「大仁哥」 是依循「歷史經濟法則」!?
為什麼烏克麗麗突然流行?根據Hohner公司的研究,在廿世紀二、三○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有兩種樂器的銷售卻是按年升幅,那就是口琴和烏克麗麗。而這兩項樂器都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易學、便宜又便於攜帶。但也因為如此,Scott Emmerman也同時宣示了一個令人無法否定的事實,那就是歷史正在重演。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葡萄牙琴音 化為上帝給夏威夷的禮物
風靡世界的烏克麗麗,大家都知道是出身熱情的夏威夷,其實「她」也不是土生土長的夏威夷樂器,而是由來自葡萄牙樂器製造師,將家鄉的「馬茄琴」改造而成,卻成了夏威夷人最喜愛的生活樂器。其名Ukulele,被當地的麗瑠卡拉尼女王認為應解釋是「禮物的到來」(uku lele),「她」,可以說是上帝給夏威夷的寶物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雲林田野間 打造「她」的美麗倩影
烏克麗麗也有Made inTaiwan!在雲林縣水林鄉的田野中,製琴師陳國明已經以手工打造吉他卅年,這幾年烏克麗麗風潮掀起,他也成為「台灣烏克麗麗」的打造者。因為熱愛音樂,當年他從銷售吉他進而投入吉他製造,儘管工序繁瑣,他仍堅持一絲不苟,「卅年來最主要講求品質,每支吉他均要完整無缺才出貨!」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燃燒生命熱情 不顧一切愛上「她」!
從竹科工程師,到全職的烏克麗麗推廣者,人稱David老師的陳建廷,與烏克麗麗的結緣,就像是來自上帝的導引。因為這項樂器,讓David重燃對生命的熱情,他也想把這份熱情傳送給所有人,他說他的目標是「台灣每個家庭都有一把烏克麗麗。」David認為這就是他這輩子要做好的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David速成班
2 hours!教你學會〈野玫瑰〉
不論哪一種樂器,要學得好都不簡單,但想要在短時間上手,烏克麗麗是從不令人失望。它有多容易呢?只要跟著David老師的腳步,一百廿分鐘就可以將電影《海角七號》中那首源自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野玫瑰〉彈得動人心弦。不信?你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