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性格,決定了愛情和命運
我一直覺得張愛玲是把「中國男人」看得最透徹的作者,她寫的雖然都是三、四十年代的人,但通過她的觀察描繪,我們仍舊可以清楚看見今時今日的中國男人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癥結所在。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演出「張愛玲」,顛覆「顧曼璐」
想到和林奕華排戲的初體驗,心中的惶然仍讓丁乃箏記憶猶新。不過,從合作《張愛玲,請留言》的忐忑到如今詮釋《半生緣》中顧曼璐的優遊自在,丁乃箏的演員生涯不僅打開另一扇窗,同時對於演員尋找角色的過程似乎更有一番新體驗。
-
戲曲 古代呆伯特智慧1─如何不得罪老闆又要說真話
《李世民與魏徵》寫君臣間的愛恨糾纏
有沒有搞錯?怎麼會有人用「戀人」來形容唐太宗和魏徵?不是應該用「千里馬與伯樂」來形容嗎?他們倆又不是同志!不過,在王牌編劇陳亞先的眼裡,他們的君臣關係恰如男女談情,一個欲迎還拒,一個欲去還留,相互愛慕欣賞。於是他把這番男人之間的糾纏加以描寫,並在治國宏願中摻入深層隱私,成為新編京劇《李世民與魏徵》最引人入勝之處。
-
戲曲 古代呆伯特智慧2─書縫裡看歷史中的男人
探尋陳亞先劇作「心理留白」的魅力
五二○總統即將就職,內閣改組之際,官場裡常說上台靠運氣,下台靠智慧,當下看不懂現世內幕,但歷史或可提供參考,劇作家陳亞先從小處看男人,沒有所謂的是非對錯,唯處理失當便難以收拾。《李世民與魏微》演出前,PAR邀請專家解碼劇中君臣間的言語機鋒,表演身段,官場、職場中人可得看仔細了。
-
戲曲
演出新訊:戲曲篇
月老許諾,年齡不是問題 《再世情緣》演出難得一見的歌仔戲「老少配」 台灣的野台歌仔戲團裡,「春美歌劇團」的歌仔戲名小生郭春美擁有戲迷無數,俊美的扮相,據說男女通吃,無不拜倒。而其所領軍的「春美歌劇團」,成立三年多來,一直試圖在歌仔戲的題材與曲調上進行現代與傳統間的融合,並不斷嘗試突破,每次的作品都十分有話題性。 繼《鴛鴦遺恨》、《恨鎖天倫夢》深獲好評後,此次推出新編的愛情浪漫喜劇《再世情緣》便融合時事,由電視歌仔戲名編劇江佩玲將「老少配」的話題引入劇中,可說是歌仔戲界的一大創舉。 劇情描述一對前世無緣的夫妻雲卿與月梅,新婚之夜因為雲卿的驟然離世,讓月梅痛不欲生,月老於是許諾兩人「前世夫妻‧後世相會」;十八年後,雲卿投胎轉世,縱使夫妻對面不相識,但唯一不變的是月梅信守能與雲卿再重逢的堅定信念,也帶出本劇獨特的老旦與小生的老少配情節。 這次製作,也是向來以外台演出為主的該團首次的劇場售票演出;該團行政經理劉佩玲表示,由於該團今年入選為文建會扶植團隊,有較充裕的資金來支援此次製作,該團也希望藉此測試票房實力,若反應良好,也不排除未來巡迴加演。 文字|施昱伶 掌中偶唱南音,溫雅細膩古味濃 《觀音收五百羅漢》請出人瑞級藝師來「復古」 相對於北管的熱鬧通俗,南管疏淡含蓄的音樂性格,更能贏取老者和文人雅士 的心。亦宛然掌中劇團這次所推出的年度大戲《觀音收五百羅漢》,便是以曲風 舒緩優雅的南管古樂為表演主軸,搭配老藝人們濃厚的泉州鄉音。在劇本方面,則透過中國傀儡戲大師黃亦缺的
-
音樂
NSO的音樂魔法秀
愛看電影的人,請看這裡!愛聽故事的人,請注意聽!為了吸引更多聽眾進入音樂廳,國家交響樂團(NSO)連法術都使出來了。五月底,先是不遠千里把大眾音樂王子康澤爾請來,硬是聯手把音樂廳變成了聲音夢工廠!到了六月,連格林童話中的神奇吹笛人都附身在長笛首席安德石身上,用他的魔笛來迷惑大家。
-
音樂
演出新訊:音樂篇
讓古典音樂變年輕 波士頓銅管五重奏首度訪台 在新世紀來臨的今天,許多樂團紛紛冒出頭,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樂壇上一時百花齊放,不過唯一被樂評及樂迷譽為「廿一世紀樂壇新希望」的,只有波士頓銅管五重奏。 曾獲得一九九二年法國銅管五重奏大賽冠軍的波士頓銅管五重奏,成立時間並不長,最大的特色是將古典音樂年輕化;而且他們致力於將所有音樂改編為銅管五重奏版本,讓大家更加了解銅管之美,因此演奏曲目的範圍也相當廣泛,除古典音樂外,爵士歌曲、甚至加入聲音合唱部分,使他們的演奏會更為豐富活潑。第一次來台的波士頓銅管五重奏將帶來蕭士塔高維契的《快步圓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還有艾靈頓公爵的《旅行商隊》,希望在微風輕吹的五月天,用銅管溫潤的樂聲伴大家度過美好的音樂之夜。 充滿自信的琴音 郎朗獨奏,展現全新曲目 廿三歲的郎朗,是目前北美最熾熱的鋼琴巨星,穿梭於世界各地的音樂殿堂,每年平均演出多達一百五十場,他所錄製的古典鋼琴曲演奏CD更是全美CD銷售量排行榜首,《華爾街日報》因而將郎朗列入「最能改變世界的二十位少年」,音樂界甚至稱其為「霍洛維茲第二」。 郎朗的演奏充滿自信、十指織出多彩音色,熱情澎湃的琴聲感動所有人的心。此次郎朗帶來全新的曲目,包括舒曼《阿貝格變奏曲》、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蕭邦《降D大調夜曲》、譚盾《八幅水彩畫的回憶》、海頓《C大調奏鳴曲》、莫札特/李斯特《唐‧喬望尼的回憶》,要以精湛的技巧及深度的音樂性,讓台灣的樂迷一睹他的琴音魅力。 黑洞意象,霹靂「擊」現 十方樂集首演鍾耀光新作《吸積盤》 最近以《意象繽紛─台灣現代音樂集》專輯、榮獲第十五屆金曲獎六項入圍的十方樂集,將以「擊春」來展現他們的實力與興奮之情,據說連日本的「粉絲」都將組團來台觀賞呢! 此次春季公演的曲目包括鍾耀光《吸積盤》擊樂六重奏、安得烈‧喬禮維的長笛與打擊協奏組曲、周文中《谷應》、布胥諾‧幾內《鼓之印象》等,並邀請長笛家黃貞瑛共同演出。其中,《吸積盤》是
-
藝術節
堅持多姿多采,拉長表演戰線
位在地下室的皇冠小劇場,好像是台灣表演藝術的小小實驗室,許多藝術家從這裡開始玩了起來。皇冠藝術節今年堂堂邁向「十週年」,特別擴大舉辦,從4月份到7月份,計有十一檔演出將熱鬧登場。五月份推出去年被台新藝術獎評為十大團體之一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新戲《哈囉.再見》,六月上旬則推出「密獵者劇團」創團十週年的作品《密獵者六四事件》與「古名伸舞蹈團」的《新地界爭霸》。
-
戲劇
人生何處不見「怪」?!
《出氣筒》原本是個四十分鐘左右的小品,這回則與表坊共同將這個小品拉上鏡框式舞台。故事敘述男主角誤打誤撞加入了「出氣筒」的新興行業,也藉此看到光怪陸離的人生百態。
-
戲劇
閱讀詩人內在的奇幻風景
《疾病備忘》的六個演員分飾六個佩索亞的化身,在塌陷的拳擊舞台上,各自以拳擊手的裝扮出現,而以肢體上的重擊,來象徵佩索亞文字的激烈。
-
戲劇
演出新訊:戲劇篇
黑色的荒謬,錯亂的愛情 《媽在江湖》讓黃韻玲與樊光耀飆戲 《媽在江湖》是一齣大型黑色豪門荒謬音樂劇,光是演員與角色的陣容就已經夠荒謬: 歌手黃韻玲去年在綠光劇團《人間條件》中演出被阿嬤附身的小女孩,演技受到相當矚目,這回卻演起黑幫女老大,和在廣告中為蟠龍花瓶受盡委屈的「唐先生」樊光耀演出對手戲,陳為民與那維勳也分飾江湖上各大幫的頭頭。製作人郎祖筠為了讓黃韻玲專心演好黑幫老大的角色,找來音樂才子黃國倫首度投身劇場音樂創作。另外還有吳義芳擔任舞蹈設計,陳柏維擔任服裝造型設計,陣容堅強。 《媽》劇由單承矩與李建常共同編劇,單承矩執導,將目前各種社會問題的癥結,特別將盜版偽鈔、人蛇走私、毒品濫用、吸金詐財等等黑道幫派所從事的不法情事,運用歌舞音樂劇的形式呈現,在虛擬詼諧趣味的荒謬中,反映出現實痛苦無奈的生活。在劇中,黃韻玲隱瞞黑幫老大的身分將女兒帶大,女兒愛上的男人,卻喜歡她,在複雜的感情外,她的身分即將穿幫,她該怎麼辦? 港味十足的伊歐涅斯柯 改編自荒謬劇經典的《兩條老柴玩遊戲》 荒謬劇場大師伊歐涅斯柯,曾因反共的立場而來台三次,今年適逢他逝世十週年,來自香港的「劇場組合」將帶來改編自伊歐涅斯柯劇作《椅子》的《兩條老柴玩遊戲》。 光看劇名,便可以發現這是一齣香港味十足的劇作:「老柴」在廣東話裡是指沒有用的人,劇情描述兩個日暮途窮的老人,一面回首畢生,一面等待一位全知的演說家來,宣示他們的存在。演說家還沒到,一位一位的隱形賓客卻到齊了。老人面對著滿舞台的椅子,卻在混亂中跳窗自盡。 「劇場組合」以默劇與小丑技巧為主要表演風格,被譽為香港近年來最具活力的專業劇團。該團以身兼編、導、演的詹瑞文及甄詠蓓為首,以「幽默」、「深入淺出」見稱,此齣他倆自編自導自演的《兩條老柴玩遊戲》,曾獲二○○○年「香港舞台劇獎」的喜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舞台設計」以及「十大最受歡迎製作」四項大獎。
-
舞蹈
五月舞風,吹襲國家劇院
五月的國家戲劇院,舞風正熾!你可以嗅到新古典舞團大型舞劇《曹丕與甄宓》的詭譎氣氛,也可以聞到「2004新點子舞展」的清新味道,除了四位獨立編舞者的作品之外,三十舞蹈劇場先《祝你身體健康》,然後台北越界舞團將帶大家《尋找張愛玲》!
-
舞蹈
演出新訊:舞蹈篇
武林風雲,俠氣「舞」現 結合現代舞與武俠元素的「舞俠傳奇‧精華再現」 常看武俠片的人,大概對「舞俠」也很好奇!來自台南的稻草人舞團,自二○○二年起推出《舞俠傳》系列,採用通俗文化「武俠小說」的內容為主題,發展出結合現代舞肢體結構及武俠元素風格獨特的現代舞作品,今年巡迴演出也推出繼續此系列的「舞俠傳奇‧精華再現」。 上半場以「金、木、水、火、土、風、光」七種元素的特色,賦予七位舞者各自不同風格的動作質感,並藉彼此肢體動作的互動與交錯,表現武俠小說人物角色的特性,搬演俠士間的各種錯綜複雜關係。下半場則是將重點轉換成空間及情境的塑造,武俠劇中經常出現詭譎多變的情境氛圍,在舞台上也看得到!一個大型屏風,運用不同的擺設方式,就能營造出各種不同的空間感和場景聯想。 整場「舞俠傳奇‧精華再現」呈現了另類「舞俠」風格,觀眾將會看到許多熟悉的武俠劇元素和豐富的肢體變化,與如雕塑般的現代舞造型所發展出屬於現代舞俠動靜交替、張力十足的獨特風格及視覺變化之美。 創作芭蕾大家一起來 台北首督芭蕾推出《玩芭蕾Part2》 芭蕾在台灣的藝術教育學程中一向佔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創作方面卻有待開發。「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從前年的《玩芭蕾》開始,便鎖定了積極鼓勵創作芭蕾的目標,因此,2004年《玩芭蕾Part2》又誕生了! 「台北首督芭蕾舞團」此次邀請了四位青年編舞者──首督芭蕾前首席男舞者劉啟亞、三十舞蹈劇場團長吳碧容、新古典舞團舞蹈排練林惟華及首督芭蕾的新生代舞者簡逸程一起參與,舞碼有爵士風味的《狂想年代》、流行時尚感十足的《芭蕾賈桂琳》、以馬友友探戈專輯為靈感的《回首探戈》,以及取材自法國劇作家莫里哀作品《紳士夢》的《過門Derive》,精采可期!另外,首督的藝術總監李淑惠也興致昂揚地編了一支《義大利隨想曲》來共襄盛舉。 與台灣壯美風光共舞! 讓人聆賞原音與美景的《峽旅》 你能想像以台灣風光入舞是何種景象嗎?極至體能舞團的《峽旅》透過攝影取景,把台灣舉世聞名的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閱讀契訶夫的六個角度
契訶夫走了一百年了,在他四十四年的人生中,寫下了十七齣戲,六百篇以上的小說,超過四千封的信。這位說故事高手,經由各種形式,百年來仍鮮活地在人們心中留下印記。為什麼是契訶夫?透過其他文學家的對照或說解,或可窺知緣由一二。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透過契訶夫,看見變動時代的本質
黃建業:劇作家不一定像歷史學家可以看見真實,但卻可以看見本質,而這些本質才是令人反省的。
-
戲劇
催淚與笑彈的節制與節奏
舞台設計所提供的火雲洞裡許多旋轉門,與孫悟空變身鐵扇的角色設定,本是製造層層疊疊喜劇效果的有效工具,然而過於浮濫的進進出出、節奏混亂的變來變去,反而使得「笑彈」變成了「空包彈」。
-
戲曲
傳統戲曲的現代化論述
「聲腔」是戲曲劇種最重要的特質,卻也是戲曲「現代化」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一般觀眾連「劇種」是什麼的概念都沒有的狀況下,「當代」一口氣找來七個劇種──等於直接撞擊了問題的核心,企圖將戲曲創新所面臨的各個問題一把抓過來思考,這不能不說是很強悍的做法。
-
戲曲
休妻羞妻‧休戚與共莫相欺
國立國光劇團以「京劇小劇場」為號召,強調京劇現代化實驗與顛覆精神,由藝術總監王安祈根據傳統京劇《御碑亭》的情節為藍本,新編為《王有道休妻》,在滿場觀眾的期待下登場。 突破行當形象,著墨人物性格描寫 該劇演出形式並未過度偏離京劇表演規範,新編聲腔時而溫婉動人,時而鏗鏘有力,就聽覺而言,依然「京味」十足。表演程式擷取京劇的身段原則,根據情節發展與人物心理重新組合,適度彰顯了京劇傳統身段的美感,但在腳色行當上,則能突破老生、青衣的固定形象而著墨於人物內在性格的描寫。 例如:王有道老生形象的道貌岸然卻身陷男性封建思想的迂腐可笑、孟月華青衣端莊嫻淑且仍保有慾望波動的真情刻畫,御碑亭丑扮但冷靜旁觀地看盡人間風華,都是新編版本具備「嘲弄」的重要現代感表現。而盛鑑、陳美蘭與謝冠生三位年輕演員的表現相當亮眼,適切地切割出生、旦、丑不同的角色形象,都是令人激賞之處。 與傳統版本相較,最大顛覆與實驗之處在於將孟月華的內心掙扎予以形象化,由陳美蘭和朱勝麗兩位演員同台同飾一角,隨著劇情的發展,代表理性禮教的陳美蘭,與代表感性慾望的朱勝麗之間的兩極對比逐漸模糊,在編導相互合作下,企圖將孟月華「精神出軌」的微妙情愫更加立體化。 但是,姑且不論前兩場朱勝麗彷彿現代舞的動作表演,如幽靈般出現在上舞台簾幕後的尷尬突兀,僅就表演本身而言,如此兩人同飾一角的處理,明顯削弱了單一演員千迴百轉心理流動的表演可能性,唱詞和說白雖然保有含蓄美感的想像空間,但是女性主題的「重探」反而失之過白,失去了女性意識控訴的力道與深度,倘若能夠運用王有道與孟月華的夫妻情感基礎作為解套的技巧,當能化解說理過白的迷障。 「御碑亭」擬人扮丑角,輕快且意味深長 另一個與傳統版本不同卻相當成功之處,在於「御碑亭」這座彈指間看盡人間悲歡喜樂的亭子,以擬人化的丑角形象出現在舞台上,對比於孟月華的角色創作包袱,御碑亭顯得活潑輕快且意味深長,時而評論說理,時而嘻笑戲謔,穿梭在戲劇情境的現實與想像之間。其作為旁觀者的身分,代表著創作者對戲劇人物的疼惜,更替代了觀眾對劇中角色投注了關懷,若說實驗,御碑亭顯然更加收穫了實驗的成果;甚至,御碑亭與孟月華若有似無的對話,實
-
音樂
四平八穩的《英雄》
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詩《英雄生涯》,顯現出音響均衡、雄渾壯闊、四平八穩的特質。然而或許由於練習時間不夠,或許由於指揮阪哲朗動作太大、不夠明確的手勢,使得曲中一些細節經常被模糊帶過。
-
音樂
浮光掠影的「清音」與「情韻」
整個節目分成好幾個「組曲」,每個組曲聚集了性質較相近的幾首歌曲,每首歌曲在演唱開頭的一小段之後,就以「串歌」的方式,輕接到另一首曲子去了。儘管整個演出因此而顯得浮光掠影,費玉清高雅穩健的台風,他那著名的「清音」,卻自始至終吸引著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