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舞蹈
再造傳統的新古典美學
如何在嚴謹的動作科範中不失精巧且適切地表達角色的心理狀態,如何在劇院空間中清楚地傳遞細膩的動作表情給觀衆,是導演與編舞者面臨的一大考驗,編舞者做了一些轉化處理,「放大」了科步動作,並加入京劇及民族身段,讓整個場面更為活絡。但在反覆的十八科步程式化的動作編排下,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風格化的表演形式,似乎不足以承載文本的重量。
-
舞蹈
發明劇場飛機的萊特兄弟
演出結束之後,克里斯.哈林邀克勞斯.奧伯米爾一同上台謝幕,就如同節目開頭一樣,兩人的身影分別投影在他們自己的身上,之後影像開始旋轉,當影像再度停下來之後,影像的克里斯與克勞斯已經交換了位置,如果你還記得電影《星艦迷航記》之類的科幻電影,將人從太空船傳輸到星球上的片段,差不多就是那個樣子。
-
舞蹈
打破中西界線的新民族舞風
七位編舞家同樣以中國主題作為創作題材,並以古典舞身韻作為肢體語彙,皆試圖跳越舊式的框架,以當代的精神重新包裝原有的舞蹈素材;例如黃豆豆所編排的四首舞有三首使用非華籍人士所創作的音樂;動作語彙不再是傳統的「青龍探掌」、「燕子穿林」等舊有外形,中西舞蹈動作區隔線已經模糊。
-
舞蹈
一場舞展,「演」出多彩
這三檔舞蹈都強調戲劇張力,在劇場媒材的運用上也多樣化。《看誰在看誰》用「看」這個主題貫穿全場,議題特質強過舞蹈;《更衣間》劇場性濃烈,肢體表現反而不是創作者重點;《東方,在時間軸上位移的女人》展現柔美細膩的肢體特質,可惜少了肢體延展性與流暢度,使舞者在描繪女性内心方面發揮有限。
-
藝史探索
跟著移民腳步,演到他鄉異國
這群身處異鄕的華人移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聚落、廟祠、私塾、會館和社團,各自延續著家鄕的方言、生活習俗與文化傳統。遠離了家鄕,海外遊子更需要心理上的熟悉與安定, 因此更加重視家鄕一切的傳承。而戲曲,這在當時家鄉最為熟悉的大衆娛樂形式與流行音樂,就由這一批批來自不同省縣的移民,帶著傳播到了海外各地。
-
劇場思考
回返人間的新「扮仙」
昔日的扮仙戲都是以「官話」演出的亂彈戲,「神聖/世俗」就像「大官/庶民」一樣,兩者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過,時代在變,仙界的語言、唱腔也在變,榮興劇團的《八仙慶賀》運用了三腳採茶戲與京劇武戲的表演程式,重新賦予亂彈扮仙戲新的生命,成為一齣兼具功能性與娛樂性的客家大戲。
-
環球舞台
也是網路惹的禍!
全劇圍繞著因網路而繫合的網民生活,那首風行的《東北人是活雷鋒》僅僅作為轉場音效,而劇名的「翠花」和「酸菜」,卻始終沒有真實地再現。如果不這麼追求名實相符的話,倒也可以把「翠花」一詞理解為是演員,「酸菜」則是這齣戲的情節發展,重點在於演員透過故事,所呈現的表演方式,是否引人入勝?
-
深度藝談
在西方框架中尋找東方現代音樂出路
歐洲作曲界一般對樂曲「結構」的重視,相當程度影響了我創作時的思路。所以是不是非得從亞洲文化本身切入才能為亞洲樂器創作,在我看來不是最重要的,我對一切可能性都採取開放的態度。如果所有將中國樂器入樂的作曲家都得遵循著某種特定的美學,那就太可怕了!
-
現象視察
在這裡,看見創作「進行式」
由原捷運局辦公室變身的台北國際藝術村,於去年十月成立開始運作,迄今已招待過十九位駐村藝術家。此間,多元的交流刺激了創作的發生,成為藝術村最美麗的「風景」。藝術村主任盧健英指出,城市交流是該村主要特色,但接待對象不限國内外藝術家,而該村必須在藝術家間當個稱職的「紅娘」,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與刺激。
-
座談會
文化轉型!表演藝術向前行?
作為表演藝術類的專業雜誌,在主管機關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即將轉變為財團法人的前景下,《表演藝術》要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可能?於迎接十週年社慶之際,本刊特地邀請多位包括立委、文化評論者、表演藝術工作者等關心本刊的人士,進行一次深度的座談,經由大家熱烈討論,提示了本刊所必須正視的行銷通路問題,以及未來在政府BOT的大趨勢下,本刊可能面對的存續狀況。
-
聲、歌與樂
愛與憂傷,世界與夢
正就是這紛雜的人世風景,令人懷疑,沮喪,厭倦,疲憊。又總有小小的喜樂,永恆的憧憬,令人拳拳眷戀,就像馬勒用三個p標示的人聲,從管弦的陣仗中穿透出來。有時是無限綿長溫柔,驟然又有音程的突兀大跳,然而無論樂團如何五彩繽紛,總是清晰地傾訴著純粹真誠的本心。
-
追憶與悼念
落幕
我剛認識王金鳳的時候,台灣沒有「文化建設委員會」,沒有「文化資產保護法」,也沒有「重要民族藝術藝師」、「薪傳獎」的制度與獎項。王金鳳就像所有的民間藝人一樣,闖蕩江湖、吃「鑼鼓飯」,屬於社會卑微的人。他是一名演員,也是戲班的班主,「戲金」是最主要的收入,沒有任何來自政府、基金會的補助與關懷。王金鳳不僅養自己一家口,也要讓戲班近二十名演員、樂師與打雜的一家能夠溫飽。
-
表演視界
光環舞集藝術總監劉紹爐示範養氣的方法
-
專題
赤子心上撒種
儘管特為兒童而發展的演出,向來處於表演藝術光譜的邊陲,然而,誰也不能否認,兒童觀衆所代表的意義,在表演藝術整體的生態中,不容小覷:他們是兒童劇團的「今天」,更是所有以觀衆為命脈的表演藝術團體的「明天」。 尤其値此台灣經濟發展受挫,官方和民間衆多舉措一致示現「若為經濟故,什麼皆可拋」的價値觀之時,表演團體正好勘破國家扶植發展的迷思,重新回歸觀衆思考的原點。無論從藝術或市場層面來看,今天有多少兒童成為劇場的座上賓,絶對是明天這個國家表演藝術需求量的重要指標。 我們從業者的角度出發,審視台灣的表演藝術界一直以來如何接待、經營兒童的觀衆,在缺乏正規體制内的藝術教育協力的大環境下,他們如何在創作、演出之外,兼職兒童藝術教育;如此雙管齊下,試看吾人是否能樂觀來日的收成?
-
專題
瞄準小手牽大手
兒童是一群相當特殊的觀衆,因爲兒童並沒有買票的能力,眞正從荷包掏出錢來的是他們的父母。決定是否看表演時,通常父母扮演的是蒐集資料的角色,由父母和兒童共同做決定,最後父母付費帶小孩進場看演出。有製作、宣傳成人劇經驗的劇團都知道,推銷兒童劇事半功倍,因爲家長不會放心小孩子一個人來看戲,所以賣兒童劇的票是從兩張起跳的,而且比起成人劇,兒童劇受不景氣的影響較小。 兼顧大人和小孩 如果劇團的兒童戲劇顧問徐琬瑩強調,兒童劇的目標觀衆不是兒童,而是親子。所以,經營兒童市場的團體必須雙管齊下,努力吸引兒童的注意的同時,也要讓演出訊息成功地傳達給父母們,付出較多心力來耕耘雙重目標。 除了行銷手法上必須兼顧父母和兒童之外,節目內容的設計也要依循同樣的道理。朱宗慶打擊樂團在這方面的經營,可說是成功的案例。在他們場場幾乎爆滿的兒童音樂會上,常可見父母和小孩掛著興高采烈滿足的笑容走出劇場,這時候,若趁勢宣傳下一個檔期,票房成績想必也不會差太遠。而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辦「出將入相─兒童傳統戲劇節」的時候,辜懷群常遇到小孩的爸媽或爺爺奶奶抱怨孩子太入迷,害他們「每個禮拜都得陪著排隊,好累」。辜懷群說,在這種情況下,節目更必須是大人看得下去的,疲勞如果再加上乏味的表演內容轟炸,誰都不可能再買票帶小孩找罪受了。 明確分齡,差別對待 確認目標這方面,專營兒童節目的兒童劇團應該是最清楚的。例如九歌兒童劇團的市場鎖定四到十二歲的兒童,紙風車兒童劇團是以四到十歳的孩子爲主要觀衆,目標觀衆的年齡層設定在學齡前、後的孩子,乃意在「大小通吃」,現有的兒童劇團普遍有這種想法,然而,以現場反應來看,多半是學齡前、亦即六歲以下的小朋友,對目前劇團所謂的兒童劇較有反應。 掌握兒童在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需求,絕對是成功經營兒童節目的不二法門。事實上,兒童在學齡前後的差異就很大:學齡前的兒童偏向圖像思考,還沒有邏輯觀念,因此簡單、平鋪直敘的包裝造型和故事最吸引他們,學齡後的孩子已經有判斷和邏輯能力,可以使用文字來思考,對人性黑暗面和某些禁忌也會躍躍欲試地想去挑戰。因此,表演團體必須針對不同的目標觀衆,給予不同的對待。徐琬瑩就表示,台灣目前可見的兒童劇,不管是本土自
-
專題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扮演兒童與表演藝術聯結的平台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擁有國家戲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演奏廳等執全國之牛耳的現代化展演空間,不過對小人兒而言,這裡並不是一個很理想的「兒童劇場」。兩廳院規劃設計之初,並沒有爲孩童考慮太多:高大的座椅,連對一般成年人觀看表演都會產生障礙,遑論矮小的兒童;四層樓高的觀衆席,聆賞較靜態的音樂演奏不成問題,然一旦上台的是活潑的打擊樂團、音樂劇,或與觀衆互動較多的戲劇、舞蹈,孩童們興奮之餘,便不免險象環生。 在硬體空間諸多的限制下,經營管理人的理念、做法,攸關兩廳院是否爲適合兒童前來體驗表演藝術的劇場。例如,現在兩廳院明確規定演出兒童劇時,大廳四樓不販售座次,寧可犠牲票房也要保證兒童觀衆安全的做法,便深獲家長們的肯定。企畫組節目科科長李惠美表示,劇團所製作的兒童劇一旦建立口碑,票房每每座無虛席,但受戲劇院的舞台深廣,不利觀衆與劇團互動的局限,近來不少兒童劇的案子移駕到大小較適中的新舞臺演出。如何提供劇團良好的演出環境,爲兒童觀衆經營一個合宜的觀賞環境,確實値得兩廳院的主事者多加費心。 爲了鼓勵兒童來看表演,兩廳院規定,只要年滿七歲,隨時可以來欣賞一般性的節目,每年兒童節前後,也一定應景地推出一檔節目,以饗兒童觀衆。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策劃的兒童節目,主要著重在親子同歡,每年春、秋季晴朗的日子裡,還會善用廣場空間舉辦戶外的親子活動,一來有家長陪同,孩子較不易失控;二來無論是大人陪著小孩看表演,或是小孩拉著大人來看表演,對於觀衆的培育都是有利的。 除了提供場地或自製兒童節目外,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近五年來都利用暑假舉辦兒童夏令營,辦過四次戲劇營,一次戲曲營。戲劇夏令營的指導老師徐婉瑩表示:「小孩子來參加這樣的夏令營,不是來學演戲、當一個演員,而是創造力的開發,讓人更自信,也更有可能性。」這樣的方向和施行成果顯然很能滿足小孩和家長的需求,所以每一屆報名的狀況都十分熱烈,今年的「2002兒童戲劇夏令營」更一口氣開辦了十二梯次。由此可見,孩童們除了學校裡有限的藝術課程外,平日實較少機會親炙表演藝術,特別是這種可以手舞足蹈、身體力行參與的表演夏令營。 開發得當,孩子們對表演藝術的熱愛不會亞於大人。戲劇(曲)夏令營供不應求所顯示出來的,不僅是兒童藝術教育的市場量之大,更提醒擁有豐富公資源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應該補坊間劇團之不足,特別
-
現象視察
打開學生視野,迎接新戰場
辜懷群強調,雖然培養明星絶對是正確的戲曲生態政策,但現在更須提升至綜合性與全面性的觀照,及早培育幕後創作人材,而非一味倚賴大陸的編導作品,改革師資與教材;最重要地,要讓學生有健康樂觀的觀念。
-
表演視界
澳洲影戲大師李察.布萊蕭與他的影偶
-
專欄 Columns
你眞的要做劇場設計嗎?
劇場設計者是一個永不畢業的學生,他或她的一生是要把學習、工作、生活揉成一體。一個劇場設計者要以這樣的基礎理念,再富有點浪漫色彩,有份詩的情懷,你才能學習劇場,在劇場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你所要付出心血代價的理由,和追求志業──而非職業(投資報酬率並不高)的方向。
-
專欄 Columns
科技人的文化心意
台積電的晶圓代工產品並不是大衆每天都看得到的消費品,而是隱身在許多電腦通訊和家電的深層。然而,透過台積電對台灣文化事務實際的參與和實質的贊助,大眾卻發現了企業和個人的連結。台灣需要更多的文化義工,科技人可以成為貢獻卓著的一群,而大眾也期待看他們在幕後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