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回想與回響 Echo
《棄兒與屠夫》觀後聯想
如果將《棄兒與屠夫》與卓別林的《小孩》放在一起比較,似乎就能看出《棄》中缺少的是什麼──一份對「人」的關懷,而這也是所有眞正藝術不可缺的元素。
-
碟影樂想
當精神科醫師拿起指揮棒 辛諾波里的指揮病理檢析
義大利籍指揮辛諾波里率德勒斯管弦樂團來台演出已吿一段落,但其所帶來的三場曲目及其詮釋風格仍爲愛樂者所津津樂道資深樂評曹永坤特別從辛諾波里的醫學背景來剖析其樂風,作一有趣的探討。
-
德國
向導演挑戰的劇作
想要搬演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的鉅作《亥爾勃恩的小凱瑟琳》,簡直難如登天。通篇充斥「文學性的趣味」,漫天的幻想、奇想,浩大的戰爭場面,童話般的突梯情境,複雜的性別倒錯關係以致長久以來不是遭漠視就是被斷手截肢。直到當代,劇場導演才得以回應克萊斯特層出不窮的挑戰,其中尤卓著者,當推漢司.諾因費爾斯。
-
舞台入門
劇場之旅
劇場藝術因著美學觀點的改變,生活方式的異動,無法也不可能只呈現唯一的形式。不過,我們仍然希望從基礎的劇場語彙中一窺劇場藝術的奧祕。
-
大陸劇場
戲劇詩人所寫的詩人戲劇 郭啓宏的《天之驕子》
王公貴冑、巨富商賈歷史上多少「天之驕子」盡付東流,唯曹氏父子於權奸、於詩心、於人性的水火激盪中,留下永世追索的縋梯。在郭啓宏的詩筆下,曹氏一脈《天之驕子》則「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於蝕骨溶岩般的情節流波中,劇作家詩心所安放的,卻是在釋、道、禪味的語境中。
-
專欄 Columns
顚覆和反顚覆
作爲一個文化評論者,必須掌握的是,在分析旣有現象時,不要因爲承認它的意義也就一併認可了它的價値;另外,則是不要爲了立場之故,而在無意義之處尋找意義。在「顚覆」這個字眼當令的時代,或許這樣的觀點才最中肯吧!
-
專欄 Columns
〈愛樂罪言〉新讀
張繼高先生在年近古稀之際,終於拗不過出版界朋友的勸說,出了他的第一本書──《必須贏的人》。這本書涵蓋了張先生所專擅的新聞、文化、時事等類詳論民國四十年、五十年所發生的當時之事,也保存完好地嶄新呈現,讀來的感覺,不僅是溫故知新,且有即時對照的趣味。
-
專欄 Columns
文化下鄕,媒體分權
文化下鄕,官員最好避開擴音機的麥克風和攝影機的鏡頭,媒體也最好在文字上採取中央和地方分權的策略。否則,官員前去開鑼很難留下餘音,他們不是去點燃文化的火種,而是去放一串鞭炮讓當地人士來淸掃。至於媒體的採訪也只是壯了官員的行色,無助於地方文化根基的厚實。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兩廳院節目甄選 兩廳院「樂壇新秀甄選」即日起接受報名。凡中華民國國民,曾參加國際性音樂比賽成績優異,或舉辦過個人演奏會、作品發表會者皆可報名。最後由兩廳院音樂評議委員會評選,於明年八月十二日國家音樂廳演奏廳演出。九月三十日截止報名,洽詢電話(02)3976635。 (編輯室) 歌我故鄕台中縣譜曲徵件 爲促進各界對台中縣的整體建設發展及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之了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舉辦「歌我故鄕」譜曲創作公開徵稿,藉以推廣本土音樂,豐富台中縣音樂文化資產。收件日期自八十四年八月一結起至十二月三十日止,八十五年三月公佈評審結果,並頒給獎金。 (編輯室) 「影像中讀台灣音樂史」攝影展 「影像中讀台灣音樂史」攝影展係白鷺鷥文敎基金會「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活動之一,將系統展出自一八九五年迄今的台灣音樂發展珍貴照片。展覽內容包括原住民音樂、南管、北管、平劇、歌仔戲、台灣佛道音樂、廟會音樂、台灣民謠、客家音樂、敎會音樂、西樂等。將屬於聽覺的音樂史由靜態的照片來表現,引發更多「在地人」對本土的人文關懷。展期爲六月一日至十四日,於台北社敎館第二展覽室。 (編輯室) 第一屆中華少年鋼琴大賽 財團法人國際沛思鋼琴學術文敎基金會爲帶動提倡國內靑少年學生音樂演奏風氣,特別舉辦「第一屆中華少年鋼琴大賽」鼓勵少年學生參與音樂演出,提供少年學生一個表現學習成果及肯定自我的機會。 比賽採初賽、複賽及決賽進行,六月由評審委員評選出三十位入圍者,參加七月十日、十二日的複賽及決賽。 (編輯室) 南風視聽圖書棧成立於南台灣 南風工作藝術坊利用歷年收集各種藝術錄(音)影帶、戲劇、電影等書籍,成立「南風視聽圖書棧」,成爲南台灣影
-
出版快訊
出版快訊
貝多芬其人其事 O.G. Sonneck著 張冕譯 1995年3月出版296頁/平裝 NT$250元 世界文物出版社提供 對於未能躬逢其時的後人如你我,認識貝多芬的途徑不外直接聆聽其作品及閱讀其傳記、訪談錄等,此書則提供讀者另一種角度,即由曾會晤過貝多芬的同時代人來回憶、口述、勾勒貝多芬樣貌。全書所錄三十餘篇係由一百五十多篇回憶文字中精選集結。 在編排形式上,因非傳記,故未遵傳統傳記年代編排法,而是以回憶去引領讀者認識貝多芬,又因係回憶書寫,年代、詳細情景或有謬誤,甚至重複之處,編者皆予以保留,反成一大特色,於細閱之餘,亦增添不少比較、探索的樂趣。 京劇經典唱腔典藏集CD及卡帶 皇龍文化事業 1995年3月初版 CD一套六張 NT$2160元 卡帶一套六張 NT$864 膾炙人口的京劇精采唱段,總能讓人「一聽回味,再聽沉醉」。今年三月皇龍文化事業即出版了一套六張「京劇經典唱腔典藏集」CD和卡帶。這套京劇選段係由菊壇名伶魏海敏策畫製作,邀集大陸一代菊壇老將及各派傳人做最完美的原音錄製。包括梅派大師梅蘭芳傳人梅葆玖、馬派老生代表張學津、楊派老生傳人于奎智、麒派周信芳門人蕭潤增等。殊爲可貴的是去年逝世的一代老旦王玉敏錄下她生前最後的精采唱段〈釣金龜〉,成爲絕響。 這套京劇精選唱段計有二張爲各派生角唱段,錄自〈借東風〉、〈捉放曹〉等十一齣戲;另二張爲各派旦角唱段,選錄自《霸王別姬》、《掛帥》等八齣戲。此外亦有二張結合老生、老旦、淨角的唱段,一張全係《四郞探母》選段,一張則錄自〈鍘美案〉、〈烏盆計〉等五齣戲。 The Fugitive Gesture: Master-pieces of Dance Photography 易變之姿:舞蹈攝影傑作 William A. Ewing收錄 Thames and Hudson 1987初版 1994平裝版240頁/平裝NT$848誠品書店經銷 舞蹈書籍中,最暢銷的往往是舞蹈攝
-
即將上場
「一九九五台北國際偶戲節」群雄匯集
由行政院文建會策辦的「一九九五台北國際偶戲節」,七月即將熱鬧上場。此次偶戲節活動自七月八日至七月二十一日,爲台灣偶戲戲神田都元帥、西秦王爺生日期間。邀請參與的團體來自世界各地,有越南玉河水傀儡劇院、印尼藝術學院皮影戲團、匈牙利奇洛卡偶劇團、土耳其賽樂比傳統皮影戲團、義大利拿波里劇團、日本佐渡國文彌人形芝居劇團、馬來西亞山瑞安塞皮影戲團、陝西華縣光藝皮影社。 國立藝術學院擔任此次整體規劃與聯繫工作,希望藉此國際交流活動,推動台灣偶戲藝術蓬勃發展,增進全民對偶戲藝術鑑賞的國際視野。六月初在年代售票系統開始售票,單場票價一百元,套票及團體票另有優待,演出場次可洽詢年代售票系統。
-
焦點
淚人兒花旦朱民玲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台北市郊,在飽滿的、無一絲罅隙的風速中,一起車禍,昻藏一七八公分的壯漢,倏爾落地如陳木。 出事了!剛知道時,一片空白。然後整個人是繃緊的,好像給五花大綁地勒著,心裡、腦裡全部只有這件事,慌亂和迷茫交替著溶入淡出、溶入淡出。家人突兀地問起:「要不要演呢?」我錯愕不置,哪裡知道我還有戲呢?我忘了,完全忘記《潘金蓮》了。「明天彩排喔!」家人跟著提醒。 剩下半天的時間可考慮,我想起很多事來──這齣戲張文禮幫忙我很多。起初,當知道要接這戲了,他比我還高興,他眞的以我為榮、為傲。討論、排戲、弄服裝每一細部須臾都有他陪著、參與著。這戲,一直都有他──突然,有股衝動:「一定要演!」「眞的要演嗎?」哥哥很嚴正的説。「我覺得我該演。」「能笑得出來嗎?」哥哥絲毫不放鬆的以他不予置信的態度作提示:「要演,是要對覲衆負責的。」 我們夫妻一向很有默契。在這生死交關的一刻,我相信,他是要我去演出的。他會幫我笑得出來,他會看到,我不要辜負他。 十二月十五日《潘金蓮》彩排。國家劇院的後台,大家默動著。化粧間裡朱民玲的父母、哥哥都在,都無言以對──朱民玲淚流不止,費時好久也「粧」不成型。「旣然要演,就要克服啊!」「何其容易呢?」終於,當她站定在翼幕邊的上場口的一刻,「我的心突然平靜了」。劇務齊復強雙手握著她的肩膀,堅定地推送她──潘金蓮上場。 演出間任何一個空隙都讓我不由地回神想到他,不由地失神若惘 謝幕的朱民玲已是淚眼婆娑;一回到化粧間,完全崩潰痛哭,前去探望的復興劇校校長心驚地表示,不惜停演也不忍難為她。「要演就要撑下去」,「醫生在想辦法,你去無濟於事」,從彩排這天起,大家一再勸阻她去醫院看張文禮,十六、十七、十八連演三天,朱民玲靠服鎭定劑支撑著。 後來,我才知道,他在我演出的第一天,十二月十六日,走了,腦死亡。醫生認為他的身體很好,器官健康,希望能移植救人。他的家人同意,而我,出於我們夫妻的默契──他不是個小器的人,同意。簽署的當天,他的心臟已完好的植入一個需要的活體中,眼角膜、肺等也完好的留存下來。 能不淒然?落幕之後
-
系列專題
古都情沐禮浸樂
歷史上,台南曾為「台灣府」府城。首善之區,文風鼎盛,即使滄海桑田,台灣由淸朝而日本而中華民國,府城古都始終自成格局,舊城雖早被現代化的街道覆蓋,台南人的禮敎風骨卻一如中庸堅屹的孔廟,絲竹不輟於耳。
-
台灣行脚
藝風處處聞 為藝術土壤深耕的府城人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走過十年,雖仍一路顚簸,卻也有聲有色;鄕城文敎基金會在推動、整理台灣文化之餘亦成立了第一個歌仔戲團;「新生態藝術環境」在深耕二年後,已融為台南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功大學鳳凰樹劇場仍以逐年遞減的經費辛苦支撐日益增多的藝術活動在在展現古都蓬勃的藝術朝氣!
-
焦點
讓音樂與肢體共舞
今年七月,適逢卡爾.奧福一百周年誕辰,曾將奧福《布蘭詩歌》編作同名舞蹈演出而廣獲好評的編舞家劉鳳學將再以奧福另一作品《卡圖里之歌》編作新舞並以此作及《布蘭詩歌》向奧福致敬。本刊特訪編舞者一窺其創作理念,並兼及卡爾.奧福之音樂創作與舞蹈之關係。
-
焦點
主流外的震撼 碧洛伯樂斯化現代舞為歡樂果
看過碧洛伯樂斯舞團(Pilobolus)的觀衆,對他們萬花筒般變化多端的演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初嘗現代舞的人也更為其刺激又風趣的作品歡喜不已。要是你沒見過這群活潑的舞者,這次可別忘了和小朋友一同去觀賞他們以神奇的身體所道出的種種故事。
-
焦點
「美女」何以「涅槃」? 兼談朱民玲鑽研花旦表演藝術的歷程
在《美女涅槃記中》,禪的機鋒不多,多的是世俗男女的卑下風情,許多望之儼然的人物,私下之醜陋幾不可聞問。「美女」終於「涅槃」,觀音菩薩渡美女升天;而飾演美女的朱民玲,努力求藝,得師長渡化而習、演益精;於人生巨變上,亦復有其過人的自渡能耐。
-
焦點
再唱一段「馬關」百年,思想起
一八九五年一紙馬關條約的簽定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汗涔涔淚潸潸走過曲折百年路,卻在一步一脚印中台灣累積出了自己的文化足跡。「台灣音樂一百年」音樂會將以音符引領我們思想起這段歷史的抑、揚、頓、挫。
-
焦點
表演藝術與宗敎的第三類接觸
民國八十一年的藝術季,台北市立國樂團與佛光山梵唄研究班聯合演出「梵音海潮音」。當時的音樂會深刻地感動現場聽衆。此次再加上台北民族舞團的合作,將帶來一次兼具藝術震撼力及宗敎感染力的莊嚴演出。
-
台前幕後
把劇場當事業來做 李國修的劇場夢
創團九年,「屛風表演班」在李國修的努力及觀衆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地成長。從小客廳到大排練室,從二位全職行政到十二位,「屛風」踏實築起李國修的夢想。這位劇場的編導演全才誠懇地說:「劇場,是我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