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宏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侵犯同志隱私?行動劇場藝術? 柏林HAU劇場新作惹爭議
HAU劇場邀來荷蘭行動藝術家凡厚芬製作的新作《要玩嗎?愛在Grindr蔓延時》,因為利用線上交友軟體「釣」出男同志,並完全呈現對話內容,引爆侵犯隱私爭議,也掀起同志社群的憤怒,為此HAU劇場提早結束展演,並對外公開道歉。除了被迫出櫃的男同志受傷,原本HAU劇場的優質形象也大受傷害。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 新總監領軍即獲選「年度劇場」
去年由雙人搭檔雪敏.朗霍夫與彥斯.希列接下新任藝術總監的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在二○一三到一四年表演季推出的新製作,都與身分、族裔、移民、城市議題息息相關,掀起非常可觀的討論聲浪。被《劇場今日》雜誌宣布獲選為二○一四「年度劇場」,表示全新的雙人總監搭檔把這個劇場帶到了全新的境界。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布雷根玆藝術節 《魔笛》眩目上演
以在湖上搭建巨型舞台演出歌劇聞名的「布雷根玆藝術節」,今年延續去年劇碼《魔笛》,三隻巨大的噴火龍矗立在水面上,主舞台寬達廿二公尺,炫麗奪目;戶外演出即便碰上風雨,台上歌手與雨奮戰,麥克風失靈也不放棄,台下觀眾也支持到底。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劇團遭水患 打亂演出計畫
現代戲劇史上聲名卓著的柏林劇團,最近發生了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水災。因為正值暑假休戲,劇團所在的古蹟劇院趁此時整修,卻因工人失誤引發灑水系統噴灑,劇院頓時成為汪洋,這一來許多布景、器材真的「泡湯」,也讓劇團暑期後的演出計畫整個打亂!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龍應台柏林文化考察 孫尚綺適推新作《攝影師》
台灣與德國的藝術交流一直保持友好關係,文化部長龍應台六月到柏林考察,關切柏林當地的表演藝術政策,並與德國藝文人士及在德發展的台灣藝術家進行對談。編舞家孫尚綺在龍應台訪柏林前夕推出新作《攝影師》,雖然演出成功,但申請到的當地文化補助緊繃,更顯困境。藝術家們非常樂見文化部在柏林這個表演藝術沸騰的城市成立重要單位,這對於他們的創作絕對有實質助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歷史回顧
柏林「戲劇盛會」 無可取代的自由
一九六四年,柏林「戲劇盛會」創立,獨立評審團圈選上季十齣最精采的劇場演出,把這些劇團通通邀至西柏林演出,開創出自由的劇場風景。每年五月,大約兩週的時間,十齣德語劇場精選會輪流在柏林接力上演。這些作品規模有大有小,導演風格各異,一整季的各地精華集中在柏林,絕對是難得的舞台盛宴。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入選常客
入選常客 翻轉經典不手軟 狂野批判登殿堂
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對德語區的劇場來說,絕對是輝煌時刻。維也納城堡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入選的常勝軍,成績傲人。當然有些劇場已經走入歷史,有些則是似乎無法再攀藝術顛峰。近幾年戲劇盛會國際名聲愈來愈顯赫,是推廣德語劇場的重要推手。透過每年的十齣精選,觀眾可以見證,德語劇場完全不商業,直接批判我們所處的社會。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2014柏林戲劇盛會 精選與醜聞齊發
劇場菁英聚集的柏林戲劇盛會猶如德語劇場的年度奧斯卡,精選十齣各具特色的戲劇作品輪番上演,名導與新秀同台競演,熱鬧非凡。然而竟爆出抄襲醜聞,戲劇盛會評審之一的丹尼耶拉.慕斯奇歐尼可針對《茫茫黑夜漫遊》所寫的推薦文字,竟然跟劇團當初演出時的本事文宣幾乎相同,引起劇場界譁然,最後這位評審只好退出。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國際觀察—德國
犀利且獨立 自主評論的文化風景
德國的表演評論常見於報紙、雜誌、電視,評論家書寫時,不顧私交,砲火猛烈,報紙也全刊,足見評論者擁有文字獨立性,只要言有據評以理,字字都是銳利刀鋒,無須因人情包袱或商業公關而有所妥協。理性嗆聲是辯證,負評論述非毒舌,劇場人跟評論界都能持續自由創作,直接受惠者,就是觀眾。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藝術獎」頒發 現代作曲家史巴林格獲最大獎
一年一度的「柏林藝術獎」於三月十八日在柏林藝術學院舉行頒獎典禮,除六大類別的得主外,主辦單位再選出現代音樂作曲家馬堤亞斯.史巴林格為「大柏林藝術獎」得主,讓人振奮。而「表演藝術」類別的得主則是位居幕後擔任Dramaturgie工作的女性劇場人,意義非凡。今年的柏林藝術獎得獎名單讓人信服,肯定大師,也鼓勵新秀與幕後工作人員,呈現多元的藝術風景。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機場施工延誤 劇場嘲諷回應
柏林第一座大型國際機場威利‧布蘭特柏林布蘭登堡國際機場二○○六年開始施工,原定二○一○年開幕。但因施工延誤,延遲至二○一二年開幕。然而就在開幕前夕,柏林市政府發出緊急聲明,因消防設施來不及完成,必須再度延遲開幕日期,各界譁然。面對這個依然無解的國際機場笑話,柏林的劇場界開始在舞台上回應,以表演藝術回應荒謬時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歌劇謝幕後,席勒劇場轉型成舞蹈劇院?
雖然翻修工程延宕,但暫居席勒劇院的菩提樹下大道邦立歌劇院終究會有離去的一天,之後這個百年老劇院又將何去何從?曾經是德國最大的話劇劇院,席勒劇院幾經波折,才又回到柏林人的劇場版圖,不當歌劇院暫時據點之後,有人建議將它轉型為舞蹈劇院,讓舞蹈創作豐富的柏林有一個舞蹈人真正的「家」。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莎夏.瓦茲舞團喊停 震驚德國表演藝術界
二○一三年歡慶舞團廿周年的德國知名編舞家莎夏.瓦茲,在一整年慶祝活動的尾聲,丟出驚人的震撼彈,解雇所有舞者,此後只接委託創作,不以舞團型態創作。創作成就斐然、跨界規格驚人的莎夏.瓦茲表示,因柏林文化單位無法承諾給予長遠經費挹注,因此難以好好完成作品,既然經費不足以建構理想,不如就解散舞團。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土裔女藝術總監上任 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展開新章
柏林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的新任雙總監於十一月上任,其中雪敏.朗霍夫既是女性又是土耳其裔,備受矚目。朗霍夫早先在瑙寧街劇院即以「移民後裔劇場」打造劇院特色,接任新工作後則宣布要帶領劇場走向一個更開放的城市劇場,多元包容。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畢希納兩百歲冥誕 劇場延續革命烽火
今年適逢德國文學家畢希納兩百周年冥誕,強調階級平等與革命意識的他,比馬克思《資本論》更早提出政治革命理念;他的劇本殘編《沃伊采克》廣為世人所知,除了貝爾格的歌劇,更有許多現代劇場詮釋製作。為替畢希納慶生,除柏林的邦立歌劇院推出歌劇《伍采克》,還有「丹欽格五十號」藝術中心也推出小劇場製作《畢希納的沃伊采克或者:為何他媽的他要殺了瑪麗?》,革命思索,劇場延燒。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舞在八月」廿五周年 現代舞經典揭幕
知名的「舞在八月」舞蹈節浩蕩邁入四分之一世紀,今年的活動從八月十五日起至卅一日止,以回顧過往與展望未來為主題,並邀來現代舞大師崔莎.布朗與史蒂夫.派克斯頓,以經典舊作為舞蹈節揭幕。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外交事務」藝術節 歐陸夏季新熱點
強調實驗性、表演性與前衛性的「外交事務」藝術節六月底至七月中舉行,這次活動聚焦旅德創作的美國編舞大師威廉.佛塞,展現他的多面向創作能量。而開幕演出是比利時編舞家姬爾美可與新生代編舞家夏馬茲合作的《帕琵塔2號》,結合肢體、音樂與空間的實驗之作,令人驚豔。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揚言取消租約被逼演戲 柏林劇團與劇院房東爆紛爭
聲名卓著的柏林劇團最近爆出與劇院房東的紛爭,陷入可能取消劇院租約、無劇院可演出甚而被迫熄燈關門的窘境。作為房東的劇作家霍赫乎特,在租約中要求柏林劇團要演出他當年的劇作《代理人》,但藝術總監克勞斯.派曼一再找藉口推託。這場戰爭上演了數年,今年夏天似乎抵達了臨界點。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夜店Berghain看芭蕾 柏林國家芭蕾《群》青春起舞
柏林國家芭蕾舞團再度與柏林知名夜店Berghain合作,在店內空間演出新舞作《群》,吸引許多年輕族群觀賞。《群》由三齣獨立的全新芭蕾舞作所組成,在畫家比斯基設計的末世場景中,探討群體與個人之間的拉鋸與戰鬥,充滿青春叛逆氣息。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燃燒半世紀的德語劇場豐年祭
德語劇壇最盛大的戲劇節柏林「戲劇盛會」今年歡慶五十周年,這個每年五月舉辦的活動,精選重現上一季的十齣精采劇作,入選者莫不視為無上光榮,如同豐年祭一般呈現當代德語劇場的豐沛活力。今年活動也擴大舉辦,並以柏林「戲劇盛會」執導的希臘悲劇《米蒂亞》作為開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