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歡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悲劇經驗與跨文化融合的交會
世界劇壇的盛會「戲劇奧林匹克」於去年底於北京舉行,大師雲集,更不約而同以多齣經典作品傳遞存在於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裡的悲劇觀念與悲劇經驗。而另一個關注課題,則是許多表、導演藝術家在將目光轉向戲劇的源頭與各民族戲劇遺存的同時,也不斷地探索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消遁的主體與荒誕的生命
七月中、下旬,香港話劇團先後在大會堂劇院和壽臣劇院推出兩台新戲:一是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的《三個高女人》;一是馬丁.昆普(Martin Crimp)的Attempts on her life(直譯是:對她生命的多種企圖。香港話劇團演出時改名《安.非她命》)。別開生面的劇作手法與舞臺呈現,給觀眾帶來嶄新的劇場體驗,也讓人一睹世界戲劇前沿的新趨勢。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在驚世炫目的「無」與「有」之間
被視為「廿世紀表演史里程碑」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四度重製展開最後一次世界巡迴,三月初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在《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中,沒有沙灘,沒有愛因斯坦,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沒有戲劇衝突雖然是卅多年前的製作,於今觀之卻仍令人驚異不已,更引發同場觀眾褒貶殊異的奇妙反應。
-
回想與回響 Echo
易裝的指實與疏離
在將近半個世紀之後,排演《孫飛虎搶親》,作為對姚先生九十周年冥誕的紀念,除了對作者表達敬意之外,弱化寫實與表現兩套語彙的矛盾,突出其舞台表現(尤其是陌生化效果)潛含的實驗意義,便顯得十分重要。僅僅將《孫飛虎搶親》處理成一齣好看好玩的通俗喜劇,就未免有點讓人失望。
-
戲劇
絕望之為虛妄 正與希望相同
《荒原》無疑是王墨林近年來所編導的最為成熟的作品。鋪滿整個實驗劇場台面的廢舊報紙,幽暗而明滅不定的燈光,營構了一種寥落、沉鬱的氛圍;詩性的台詞產生一定程度的抽離作用,防止演員情感過分沉溺於其中;生命行將走到盡頭的緊迫感,促使作者和他筆下的人物,更加急切,更加專注地叩問:何為人生意義?何為終極信仰?
-
專輯(二)
戲曲化、荒謬化與遊戲化
近廿年來,大陸莎劇演出的流變,展現了於急遽轉變中的大陸社會中,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之間微妙而複雜的互動關係。一九八○年代初演出的莎劇,流行「戲曲化」;九○年代初,劇烈的社會動蕩與迅猛的經濟轉型,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荒謬感比悲劇性來得更有時代性,荒謬主義的莎劇表演順時而生。隨著商品經濟滲透進社會的每個角落,經典莎劇也走上粗鄙化、遊戲化之途。
-
專題(一)
另闢一條無人的蹊徑
所謂藝術的先鋒,強調的是藝術家與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精神訴求,與個人操守的必然表現,也在於不斷叩問歷史、質疑當下與顛覆藝術常規的持續努力;先鋒戲劇在形式上的探索、顛覆與解構,皆源於藝術家精神深處的反叛。
-
特別企畫 Feature
眾神狂歡的舞台盛宴
近兩年來,北京演出市場的劇烈競爭,表面上觀衆似乎有了更多的選擇;但以潮流、時尚與觀衆口味為 取捨的市場化,並沒有導致真正的民主化,官方和市場資本正共同分享著中國社會所有領域的經濟利益,國家和市場的雙重介入,正導致國家行為市場化和市場行為國家化的嚴重後果。
-
大陸劇場
痛苦因笑聲而冷峻
每一層面的扮演,在其自身之内,都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於是就成了所有的扮演都是真實的,所有的真實只不外是某種扮演。荒謬就產生於這種難以確定真實身分的模糊感,產生於扮演之外沒有真實的恐懼。
-
大陸劇場
抵觸與互滲
在趨近世紀末的同時,九八年大陸劇場在現實的運作中,主流文化與大衆文化旣緊張對峙又暗中結盟,先鋒戲劇與商業戲劇旣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這種複雜的文化衝突與文化糾纏,正是舊的已去、新的未來的過渡時期的文化表徵。
-
交流道
詰問與嬉戲
「中國旅程II九八」參與的導演作品,不單拓展了華人戲劇的多元與異質性,也拓展了舞台表現的無限可能,然而也走向極端的個人化。儘管「百無禁忌」是當代藝術家所夢寐以求的,但事實上,這種百無禁忌的權利同樣也未經質疑。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道無解的謎
在《Tsou.伊底帕斯》中,編導將古希臘劇作家心目中的本性與命運之謎呈現給觀衆,將人類對自身的疑問,從古希臘時代的追索一直延續到今天。
-
十年演藝
兩岸戲劇交流的多種可能性
雖然不同的社會條件、政治氣候、文化氛圍,決定了兩岸戲劇不同的整體風貌和發展道路,但如今兩岸大多數的戲劇工作者都建立起一個共識:廿一世紀的新劇種,肯定是各種文化交織的產物。尋找彼此之間廣度和深度上的交流合作可能性,成了當前重要課題。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不同的椅子
在「一九九七香港」這樣一個時空裡,一台歷史的大戲、歷史的活劇正掀開大幕。椅子的故事及各種不同的表述,也可以看出是兩岸三地的藝術家對遞轉嬗變的歷史所作出的潛意識的反應。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香港〕 九七舞匯舞蹈節八月隆重舉行 九七年對香港來說,不僅政治舞台上的大戲令人注目,藝術方面亦熱鬧繽紛。九七舞匯舞蹈節將於八月一至十四日舉行。 九七舞匯的前身是自八六年由香港演藝學院發起主辦,至今已有十年歷史,毎年暑假邀集世界各地舞蹈學院學生齊聚。九〇年由前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院長胡善佳發展爲國際舞蹈聯盟亞太中心,由台灣、韓國、北京、東京、馬尼拉等不同地區輪流主辦。並與歐、美聯合爲一個國際舞蹈機構,每年舉辦年會。 此次節目內容包括學術性舞蹈硏討會、舞蹈技巧課、午間示範觀摩演出及舞蹈裝置藝術展、香港舞蹈發展圖片展、舞蹈演出等。國際舞盟亞太中心年會將有四+多位舞蹈學者參與,以「舞蹈在現今社會的價値」爲主題,探討舞蹈在社會、文化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發表的論文將結集出版。舞蹈技巧課程公開讓海外各地舞校學生自費參加。 晚間正式演出以「今日的中國舞蹈:傳統與當代」爲主題,邀請中、港、台三地具傳統與現代特色的專業舞團演出。台灣有原舞者舞團,以及由光環舞集、太古踏舞團、多面向舞蹈劇場三個團體組成的「第三波」共同演出;大陸以山西省歌舞團舞劇《黃河水長流》,及廣東現代舞團爲代表;香港有新一代編舞者梅卓燕、潘少輝等發表新作。國際拉邦動作分析委員會,亦會在香港舉辦雙年會(首次於亞洲舉行)。 如欲參與午間示範演出,請於一月三十一日以前,逕寄PAL或NTSC系統VHS錄影帶至: Dance 97' C/O The Hong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School of Dance I Gloucester Road Wanchai Hong Kong (吳易珊) 〔大陸〕 東北亞戲劇交流 第三屆BESETO(BEIJING.SEOUL.TOKYO)戲劇節,去年十月中下旬在北京舉行。參加演出的有:北京曲劇團的《烟壺》、陝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張騫》、北京話劇界老藝人聯合演出的《冰糖葫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獎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輕輕鬆鬆的將重要議題「消費掉」
關於台灣劇場內的同性戀、扮裝等演出,持續蒐集、硏究台灣劇場史料的林克歡認爲:創作者應該更深入的去探究這些議題背後的文化、思想內涵;而不是去「扣大帽子」。
-
宏觀微調
詮釋與意義 也談現、當代戲劇史的書寫問題
台灣新劇的早期歷史所留下的資料不多,給深入研究帶來一定的困難。大多數當事人已經故去,少量知情者也年事已高,對資料的進一步挖掘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緊迫地步。
-
大陸劇場
戲劇詩人所寫的詩人戲劇 郭啓宏的《天之驕子》
王公貴冑、巨富商賈歷史上多少「天之驕子」盡付東流,唯曹氏父子於權奸、於詩心、於人性的水火激盪中,留下永世追索的縋梯。在郭啓宏的詩筆下,曹氏一脈《天之驕子》則「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於蝕骨溶岩般的情節流波中,劇作家詩心所安放的,卻是在釋、道、禪味的語境中。
-
里程碑 Milestone
鐵板銅琶氣如雷 周信芳和他的麒派藝術
由於海報上誤寫,周信芳得了一個福星高照的藝名「麒麟童」,引領他深入京劇,創造技藝交融、深度刻繪人性的「麒派」藝術。然而,這位台上、台下都表現出強烈風格的錚錚血漢,最後卻印證了政治波詭雲譎的不測。《海瑞上疏》雖然斷送了一代宗師的生命,卻斲不斷麒派藝術的命脈。一九七五年三月八日周信芳含冤謝世,一九九五年的三月,本刊特以文祭。
-
交流道
大陸舞台上的台灣話劇
八〇年代起,台灣劇作家的作品連年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成都等重要都市的舞台上搬演,《紅鼻子》、《弱者》、《遊園驚夢》、《蝴蝶夢》等,雖不能概指爲針砭、但有一定程度反映資本社會世態的劇目,在以社會主義爲背景的舞台上,如何「扮」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