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斐嵐
劇評人、翻譯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史茵茵「Re-Birth再生 音樂生日派對」、曾宇謙小提琴獨奏會
冬日裡瀰漫的節慶氣氛中,特別想要推薦溫暖女聲史茵茵「Re-Birth再生 音樂生日派對」。曾與茵茵在○七年的某齣音樂劇合作過,後來在劇場看到茵茵的機會變少了,聽到她唱歌的機會卻變多了。去年茵茵和一群樂手組成了THE YAM PROJECT,嘗試福音、爵士、靈魂、藍調等不同曲風,都可以看到茵茵在「唱歌」這條路上的堅持;這次演出也新增了不少原創曲目,加入Disco元素, 十人樂手的豪華陣容,更令人期待這場音樂會的「聲音」會有多豐富! 另一場想推薦的音樂會是總被稱為「天才少年」的小提琴家曾宇謙獨 奏會。在這個古典樂界開始以明星噱頭捧紅少年演奏家的年代,多次獲得國際大賽肯定的曾宇謙卻以紮實的技巧與詮釋回歸音樂本身。去年底的音樂會無緣參與,曾 聽朋友形容其乾淨俐落的巴赫音色,今年初獨奏會還將演出年底發行的專輯曲目,絕對是末日過後不可錯過的演出!
-
演出評論 Review
跨越三百年的政治「音樂」劇
無論是和《乞丐歌劇》或是《三便士歌劇》相比,《Mackie踹共沒?》與觀眾的關係親近許多。如同大多胡撇仔戲一般,在傳統歌仔調中摻雜著時下的流行曲風,也許正是在這些「被取悅」的瞬間,才讓我們猛然發現「群眾情感」是如何輕易地被操縱
-
演出評論 Review
如果我可以踏入他人之生命
四十八個場景與十七個角色之間的快速轉換,加上演員多次的片刻抽離片刻投射,《金龍》的確讓觀眾很難「入戲太深」;我相信要讓導演與文本、演員與角色建立關係,必定也是同樣艱辛。也許這也提醒了我們,在金龍餐廳之內以及之外,「認同」絕非一趟廉價的旅程。
-
演出評論 Review
是懺情錄,還是和解書?
儘管這是一部出於「記憶」的戲,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主觀的重述,與客觀的追溯。劇中多次在「重現」與「重述」之間交錯,中斷了情感累積的連續性,有時濃郁有時疏離,連帶觀眾也跟著跳進跳出,不知此刻該投入還是該抽離。這樣的定位不明,更讓舞台視覺擺盪在寫實與意象之間,拿捏不定。
-
焦點專題 Focus 他山之石觀察—歐美篇
歷史傳統歧異 國家支持、商業走向各自風華
依循著各國政經歷史文化的發展,歐美各國的「定目劇」也有不同的定義與經營路線。在歐陸德法兩國,公立劇院歷史悠久,各省藝術中心更有獨特發展特色,其定目劇多為該劇院精采劇碼重演,甚至重製新詮。美國則是商業劇場掛帥,只要票房長紅,定目劇可以一演多年。英國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
-
焦點專題 Focus 他山之石觀察—中韓篇
國力推助韓流強力催送 中國崛起市場引人垂涎
這幾年來,新崛起的東亞國家積極整合各方文化勢力、串聯藝文活動與娛樂產業,也為這些現代化亞洲國家帶來全新的劇場面貌。其中早早打起文創大旗的韓國,與經濟蓬勃興起的中國,在定目劇演出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發展。
-
演出評論 Review
瞬間與永遠 記得與遺忘
若說這一年間,在政策推波助瀾下,藝文圈(不得不)瀰漫了一股慶典的氛圍,那麼《Taiwan 365永遠的一天》正採取了同樣的慶典姿態,卻選擇誠懇地數算了我們的日子:那些已發生,我們無力改變的;那些正在進行中,但我們選擇遺忘的;以及那些尚未發生,但似乎不可避免的。
-
回想與回響 Echo
用聲音串起的記憶
曾被視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近幾年來卻大舉站上了國家級的藝術殿堂。它們的角色,不再只是陪襯的背景音樂,而成為創作的主體,以時代記憶的目擊者身分,在這些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些流行歌曲,在文字發明之後的年代,繼續地延續「口傳歷史」的傳統,似乎證明了聽覺作為人體唯一無法自己控制關閉的感知系統,它那令人無法否認的存在。這些聲音也正提醒著我們小至個人歷史,大至國族歷史,都在文字之外藉由「聲音」譜出了另一種樂章。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二:台式「定目劇」出現了嗎?
定義紛擾難清 「官」的想像與「民」的掙扎
「定目劇」、「文創劇場」一個個看似打造劇場榮景的名詞,去年在台灣頻頻出現,但這些名詞,卻是官方有官方的想像,團隊有團隊的思考,但無非與劇場的產業式發展發展有關。真正要落實,面對的不只是演出場地的缺乏、目標觀眾的設定不清,更有演員能否負荷長程演出、票房能否持續推動的問題。
-
藝號人物 People 美籍韓裔小提琴家
張莎拉 在矛盾之中,依舊單純專一
從八歲時與祖賓.梅塔及紐約愛樂合作演出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後,美籍韓裔小提琴家張莎拉就走上了職業演奏家的路途,與其他亞裔音樂神童一樣,度過馬不停蹄的演奏兼顧課業的巡迴演奏童年。即便有過疑問,但她也依順地走著音樂的路途,也衷心喜愛古典音樂的世界,甚至視歐陸為她音樂生命的源頭。「一天到晚飛來飛去,在不同的城市演出,當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我的秘訣是,只要你真心享受表演這件事,那就值得了!」張莎拉說。
-
回想與回響 Echo
最血腥、誠實、深刻的註腳與幻滅
《拳擊手之死》中大量運用的聲光效果,拳擊般的肢體動作、帶有時代背景的流行歌曲及綜藝化的媒體,除了在某方面符合了我們對於西班牙「熱情奔放」的想像(儘管這個題材是如此的沉重),卻也暗示了我們每個人都是悲劇的共犯。在熱鬧的歡慶氣氛中,國家用國族英雄主義攏絡人民,人民也樂於以英雄崇拜回報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梨園.南管.傳統之於我/們
這些舞者將各人所學到的南管符碼,內化到自己的身體語言中,不讓身體被傳統框住,反倒用身體凌駕了傳統。這樣的過程,不但呼應了「傳統之於我們究竟是什麼」的探討,也回應了訪談影片中陳美娥所說:「現代的東西做好,以後也會變成傳統。」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讓音樂「合理」說話的魔幻力量
應台灣「瘋戲樂工作室」之邀,美國音樂家、曾任《獅子王》等多齣知名音樂劇音樂總監的約瑟夫.邱吉(Joseph Church),首度訪台舉辦大師班,分為「詞曲創作」與「演員訓練」兩組,指導台灣學員創作與表演音樂劇的訣竅。藉由大師的提點,學員們學到了「在音樂劇中,不只要讓音樂說話,還要讓音樂『合理地』說話」的種種秘訣。
-
焦點專題 Focus 手風琴流浪到台灣
聽的人多 學的人少 流洩街頭的孤獨樂音
不論是源自日本文化的那卡西、來自歐陸/南美的探戈,在台灣還是被視作業餘者的樂器。從日據時代的發展至今,兩股在台灣的手風琴文化也未傳承,反而像兩條平行線般各走各的,更讓台灣的手風琴師至今還是呈現著「單打獨鬥」的局面。也許這就是手風琴的孤獨與浪漫,手風琴師的流浪宿命吧!
-
戲劇
《茶花女》的選擇
現成經典文本的跨文化處理,始終都是一個選擇問題。縱然成敗往往在選擇的那一瞬間就已決定,但探討這些選擇的過程卻變得更有趣。鈴木忠志的「茶花女」,亞蒙腦海中的瑪格麗特,到底是什麼模樣?至少有一個意象是鮮明的、不再受原作所困綁的──那大雪過後繁華落盡的身影。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九:本土音樂劇的春天乍臨
唱自己土地的歌 演自己文化的戲
這一年的本土音樂劇製作,充分體現了「唱自己的歌」的精神,本土文化中的各種音樂風景,都在製作中呈現。除了有直接以台灣歷史題材入戲的《渭水春風》與《金蕉歲月》,更有從根本架構上挑戰了「音樂劇」之定義的作品如《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與《大國民進行曲》,在劇中織就了台灣本土文化中不同脈絡的音樂,更展現了豐富的「台灣味」。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以八度傾斜空間 舞動一一自然
《屋漏痕》是滲入牆壁的雨水,逐漸在壁上浮現的痕跡。也有人說,《屋漏痕》是穿透窗戶或屋舍裂縫,投到房裡的斑剝日光水痕,漏光,乃至懷素(註)提到的夏雲,飛鳥,驚蛇,都是大自然的狀態。醞釀多年,我決定以《屋漏痕》為題編舞,看看自己能不能觸及那「一一自然」的境界。 ──林懷民
-
焦點專題 Focus 取材印度古老「射日」神話
《沒日沒夜》 一則隱喻的政治寓/預言
《沒日沒夜》來自印度東北Manipur省撰寫文學,以詩和散文的方式寫成的古典文學劇本。故事中兩個太陽兄弟輪流執政,人民卻在其中受苦,暗喻人民被兩個強大力量左右拉扯著。詩意中的人物階級關係,利用風格化的演員身體將角色的情緒外顯和誇大,同時代表著傳說中的太陽及現實中的君王,在「預言」與「寓言」的層層鋪陳互相隱喻下,開展出一豐富的文本層次。
-
新銳藝評 Review
一場達辛妮亞與達辛妮亞共同的追尋
達辛妮亞的追尋,並非只停留在各文化中以性別為分野的主體/客體二元論(事實上,這在廿一世紀早已算是老掉牙的議題)。當唐吉訶德建構了一個瘋狂失序的想像世界,對抗當時已具有現代資本社會雛型的原則秩序,達辛妮亞也同樣拒絕再現任何明確的界線與分類。這並可從她如何在劇中玩弄雙關語看出端倪。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沒有機關算盡,只有一片真心
就在這個時刻我才了解到,《很》劇僅僅只是一部單純關於分享、關於互相了解的音樂劇:不同文化都演奏著一樣的旋律,彼此分享著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態度,也在互相了解中改變了自己。不需要機關算盡的劇場元素,卻用一片真心敬了你我一杯令人陶醉不已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