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婷
-
柏林
疫情、政策變動不明 藝術節轉換形式對應
暑假期間,德國例行有幾個大型藝術節讓觀眾持續參與,但在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下,各種防疫限制中,籌備經年的藝術節活動又如何因應?柏林的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順勢推出「特別企畫」,邀影來自十八個國家的藝術家推出線上及戶外演出;在工業區魯爾舉行的「魯爾三年展」則將原本邀演節目與藝術家的相關影音文字、圖像資料等,建立為線上檔案庫,提供大眾公開閱覽。
-
柏林
紀錄式廣播劇Who Cares? 透過聆聽切入女性主義視角
在疫情持續、人們減少外出的狀況下,廣播劇這種以聆聽為主的戲劇形式也增加了不少收聽率。以女性主義題材為主的劇場團體Swoosh Lieu和導演Katharina Speckmann合作,於二○一八年在製作的廣播劇Who Cares?也被重新推出,該劇是根據田野調查的訪談素材與錄音重新編作呈現,訪談對象是在第一線從事護理工作的女性專業人員,創作者讓聽眾透過女性視角,重新認識「她們」。
-
柏林
為失業藝術人降下及時雨 寬鬆紓困下的疑慮與混亂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五月九日談話影片以「梅克爾確保對文化工作者的支持」為題,簡述聯邦政府重視且將全力支持藝文紓困的決心,「我們想要表達的是:因為您很重要。」在柏林,一位自由藝術家除可由相關協會、工會獲得援助金,還可向柏林投資銀行申請不限資格的緊急援助,申請簡便撥款乾脆,刷新各界對德國機構辦公效率向來冷硬遲緩的印象。但寬鬆撒錢後也有不少狀況,質疑聲浪外,甚至傳出個資詐騙事件。
-
柏林
因時制宜開發線上方案 劇場三策略維持活絡
為了防疫採取的封鎖狀態與社交距離考量,讓室內劇場演出幾成不可能,八月卅一日之前的大型活動也確定全面取消,為了維持與觀眾的聯繫,柏林不同類型場館多推出線上方案,或拿出新舊作影像線上播映,或推出社群媒體上的企畫與觀眾維持互動,或企劃劇場外的替代方案演出。上述發展是福是禍,一時都未有定論,但整個劇場生態及語彙都正在改變,也將持續改變下去。
-
柏林
戲劇盛會名單公布 女性名額、日本導演獲選受矚目
今年「戲劇盛會」的獲選名單近期公布,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從去年確立的50%女性創作者保障名額於今年首度實行,名單首次以六席女性導演╱編舞成為多數,而藝術總監布德霍澤也強調,邀演名單中的女導演作品皆是水準之作,並非因為配額制而勉強入選充數。此外,日本導演岡田利規以在慕尼黑室內劇院執導的《真空吸塵器》首次入選也受到關注,引發眾家討論其中意義。
-
柏林
人工烏托邦《迪亞曼特》 歷史中無所不在的後殖民寓言
由阿根廷作家暨劇場導演佩索提及其團隊Grupo Marea共同創作的《迪亞曼特》去年十一月巡演來到柏林,演出現場如同一處虛擬世界的小城鎮,讓觀眾參與了這個來自於拉丁美洲血淋淋歷史循環拼貼而來的資本主義世界預言╱寓言:人工搭建而成真實生活走到盡頭,無以為繼的安全網被人為崩壞後的結局:觀光主題樂園。
-
柏林
「後戲劇劇場」廿周年 持續提問中
由戲劇學者雷曼發表的《後戲劇劇場》一書迄今已屆廿年,對當代劇場提出連串含有政治與社會性質的提問與歸納,深深影響全球數個劇場世代的創作動機與自我定位。HAU劇院籌辦後戲劇劇場廿周年藝術節,邀當代歐陸具代表性的「後戲劇劇場團體」齊集柏林演出,形式多樣的里米尼紀錄劇團也舉辦創團首演廿周年的慶祝演出,柏林藝術學院亦舉辦為期三天的論壇,在不同的主題下討論後戲劇劇場以來的廿年。
-
柏林
NO LIMITS藝術節 與目標群眾真正「在一起」
柏林NO LIMITS藝術節是德國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身心障礙表演藝術家演出平台,自二○一五年起改為兩年一次,今年邁入第九屆,並首次邀請維也納編舞家圖里斯基為共同策展人,「舞蹈」與「身體」便順勢成為了本次策展論述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邀演作品的所有編創者也皆為身心障礙者,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是自己的主體,他們決定表演者在舞台上被呈現的樣貌。
-
柏林
編舞家Jao Moon新作 延伸酷兒視角多樣性
標榜後移民劇場大旗的瑙寧街劇院,多年來庇護支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讓他們有機會表現個人視角與聲音。舞者暨編舞家Jao Moon剛在此發表了新作Everybody can be everybody can not be,一齣論及異國情懷、反抗能量及顯現自我肯定的「酷兒日常」舞作。五名舞者各自擁有混雜又難以簡單歸類的性別、文化及語言和身體語彙,各自表述又同台共舞,去成為自己想望的任何可能,追求模糊界線的解放。
-
柏林
以文化預算為題 極右政黨AfD介入表演藝術生態
歐陸近年右翼勢力漸盛,在德國尤其以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為代表,該黨秉持鮮明的反移民難民、反猶太主義和親納粹史觀等立場,更不吝於以其意識形態來企圖影響文化藝術發聲。該黨於柏林的政客即不只一次企圖藉由提案刪減預算,來打壓與該黨不同立場及為移民難民發聲的劇院。
-
柏林
「舞在八月」新服務 推行「觸覺導覽」與「口述影像」
文化平權已成為世界潮流,讓更多人能親近藝術、體驗藝術,是許多藝術界人士努力的方向。今年柏林的「舞在八月」藝術節也首度正式對視覺障礙觀眾提供了「觸覺導覽」與「現場影像口述」,選了三個節目施行。發起人寇帝斯與其團隊推行GRAVITY ACCESS SERVICES計畫多年,他表示合作的口述員都是編舞家或表演者,熟悉身體感及劇場狀況的他們,更能即席發揮。
-
柏林
香港旅歐藝術家余美華 以自身語境介入歐亞藝壇
香港藝術家余美華與法籍藝術家薩維耶.勒華偕同創作的《回顧》,將在八月底於柏林的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展出,這個由勒華開啟的創作已走過多個國家並有數個版本,而與余美華的合作則始於二○一四年。創作散見各大洲的余美華,在《回顧》的柏林版本中與在地藝術家合作發展,爬梳各自的身體語彙,出身移民家庭的她,從自身的歸屬課題出發,期待讓藝術創作中的「共感」與「普世」定義不再平板與單薄。
-
柏林
慕海姆得獎作演出太「白」 引發亞裔劇場人抗議
奧地利劇作家湯瑪仕.庫克講述因戰爭逃難來德後失散的三代越南船民家族故事之作《阿特拉斯》,奪得本屆的慕海姆劇作家獎,但萊比錫劇院的該劇製作,卻因劇組皆為白人,並無任何越南藝術家直接參與,而引爆亞裔藝術家族群的譁然與抗議,在社群媒體開啟了如何定義「文化占有」與「藝術自由」的熱烈討論,也引起了德國劇場界對一向沉默的亞裔族群權益的關注與討論。
-
柏林
柏林FIND藝術節 試圖勾勒當代人類學樣貌
由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舉辦的「FIND藝術節」,今年以「當代人類學」為主題,邀請各地團隊演出探討當代世界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兩齣與亞洲相關的節目,一是由薩尼婭.米特諾維奇執導、講述德國社會中的越南移民故事的《感謝德國》,一是中國導演李建軍與新青年劇團的《大眾力學》。
-
柏林
「戲劇盛會」評選結果揭曉 多樣議題隨之發燒
一月底,柏林「戲劇盛會」公布了二○一九年將受邀演出的十個德語區劇場作品,而七人評審團也隨著名單公布,在主辦單位Youtube官方頻道中或媒體受訪中,各自陳述審議過程中的衝突與和諧,或自行執筆為關注的議題下註解。而德語劇場界的共製模式、資源分配、性別與種族爭議等等議題,也隨著入選名單的公布與評審的發言,再掀熱烈討論。
-
藝號人物 People 萊茵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馬汀.薛雷夫 工藝精神 淬煉芭蕾
出身瑞士的農家,馬汀.薛雷夫之所以走上舞蹈之路,可說是個意外,但一路從舞團舞者、獨舞者、編舞家到舞團藝術總監,卻是令人豔羨的順遂,「若這是個看來很成功的人生,大概只是因為我一直在這條路上直線前進著。」薛雷夫說。而談到身體與舞蹈創作的自由,薛雷夫如此註解:「自由整合了更多的特性,人性的、獨立的,但卻不失去應有的技巧標準、工藝與藝術性上的要求。」可見其一貫信任的,還是那在淬煉之下,累積出來的身體能量與古老技巧。
-
柏林
瑙寧街劇院系列演出 歡慶柏林「後移民劇場」十周年
由現任高爾基劇院藝術總監雪敏.朗霍夫於二○○八年在瑙寧街劇院舉起的「後移民劇場」大旗,發展迄今已經十年。瑙寧街劇院去年底以「持續的擾動」為主題,演出廿三位來自全球的藝術家作品,歡慶這十年的發展。現任瑙寧街劇院藝術總監卡瓦略表示:「有更多非裔藝術家跟酷兒視角的作品進駐了我們的劇場。我們愈來愈少談論身分,談論我們從何而來。」
-
柏林
搞藝術就是窮? 藝術工作者薪資調查報告掀討論
位於柏林的「舞台空間設計師協會」今年九月在其社群網站上轉貼了一篇文章〈失去麵包的日常:藝術家賺得了什麼?〉報導了一項由漢斯-博克勒基金會基金會補助的調查研究,指出四分之三左右的藝術工作者,收入遠低於全德國年收入平均值,又一次在遍地藝術家的貧窮柏林,掀起關於這個話題的熱烈討論。
-
柏林
「無外之境」展覽 回顧六○年代至今的沉浸式空間
這個暑假,湯瑪斯.奧伯恩德與提諾.塞格爾策劃的展覽「無外之境六○年代至今的沉浸式空間」正在舉行,展出自六○年代末至今的沉浸式空間藝術作品。展覽以六○年代後期一系列經典作品開場,後半段觀眾則會隨機經歷到較為當代、不同定義上所謂的「沉浸式」作品,「無外之境」的策展策略意圖要整理這尚在定義中的藝術命題,及其發展脈絡的時間軸。
-
柏林
「柏林對角線」 獨立藝術家的交流平台
在柏林近期的三大表演節慶:戲劇盛會、柏林表演藝術節、舞在八月舞蹈節,都有一個獨立於主要節目之外的支線活動「柏林對角線」,此活動由LAFT Berlin主辦,召集人湯瑪士.艾德表示柏林對角線旨在因應每個藝術節需求調整,創造一個讓各地專業觀眾與柏林獨立藝術家交流認識的空間,強調的是不同領域與文化語境的劇場工作者之間對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