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ice
生活

官方致詞的所在位置,也是整體開幕慶典的一項重點,必須設法包含在舞台與故事的表演設計之內,如倫敦奧運仿製格拉斯頓伯里山丘。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奧運嘉年華 狂熱起舞吧!

五環開幕秀 門道怎麼看?

奧運開幕演出或許是現今全世界場面最大、動員人數最高、影響力最廣、觀眾數量最多的一種表演型態,它必須融合運用各種創作手法,以現場表演與影像畫面呈現;它必須塑造城市與國族的形象,同時也要顧及典禮儀式的種種流程細節;它有最明確的表演目的:歡迎來自各地的傑出運動員,當然也得用主辦國獨到的方式。

文字|陳茂康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奧運嘉年華 狂熱起舞吧!

讓這一夜,成為歷史的銘刻

大型盛會演出的台灣經驗

從二○○九年的高雄世界運動會及台北聽障奧運開、閉幕儀式,到二○一○年,與建國百年跨年煙火合體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開幕活動,在這些有限且為數不多的經驗中,參與其中的幾位工作者從中指出了許多需要細想、省思的觀點,不只為將來可能舉行的類似演出提供參考,也給所有正規劃演出,接洽商演企畫的人們,一些值得考慮的建言。

文字|陳茂康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巧手泥塑戲劇時刻 「翁仔屏」的舞台世界

現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偶陶畫戲:潮汕彩繪翁仔屏泥塑展」,展出近兩百四十件潮汕彩繪陶偶,組出四十一組故事屏,這些「翁仔屏」指的是一屏一屏成對、或是成組為主題的陶偶人物作品,每「屏」取自戲劇中最經典或最為人熟知的一幕。從其精雕細琢的程度,可看出製作者對戲劇的喜愛,才能精準掌握劇中要角的神情姿態,繼而捏塑出如此巧緻的陶塑藝術。

文字|吳垠慧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緩慢 一種生命的哲學

導演蔡明亮以獨特的長鏡頭,緩慢與沉默的影像,奠立其獨特的電影美學,而這樣的時間性思考,在電影研究者林松輝眼中,不僅標誌著個人美學風格的塑立,實也對應著當代「緩慢電影」的發展。從林松輝《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一書對緩慢哲學歷史化及相關反速度論述的討論,讀者更能理解蔡明亮如何從前期的鏡頭語言,逐步陷入更靜止和更沉默的影像時間,終至宣稱,將不再拍攝劇情電影。

文字|李時雍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廳院迷福利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呷一口,好眠

電視和電影比較起來,電影更接近閱讀。就算電視劇也是說故事,它的章節分段,總不似電影來得簡潔精煉。對白是電視劇的殺手鐧。氣氛的營造,意象的呈現,還有布局的建構,卻是一部電影高下立見的關鍵所在,而當中沒有一項不與「時間如何被巧妙濃縮,思想與情感空間又如何被開天闢地」有關。故此,電影讓觀看的人更主動,到一個地步,它可以是一個我們還未入睡,但已開始在做的夢。

文字|林奕華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喔,海~喲!台下的消暑時光

熱嗎? 那還用說! 去哪? 去海邊! 喔,海~喲! 是那麼近又那麼遠, 近得包圍了這島嶼四面, 遠得在生活裡不可多見。 卸了妝、下了台 舞台上的人兒衝浪、沉潛、觀海、戲水 照樣無一不來 靜靜等待時機,就為站上浪頭; 勤加練習泳技,只想克服恐懼; 內心衝動難耐,定要朝海狂奔。 潮起之後會有潮落, 大浪小浪不一定有其脈絡, 海是如此險惡、如此令人著迷、 如此廣闊無垠、如此充滿魔力。 試著跟海討教,向水學習, 從浪裡懂謙卑,在深海定下心, 或只是任其拍撫身體, 與海靜處,忘卻煩憂。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李靖宜 水面下的提琴手

工作是優雅拉奏的樂團中提琴手,私下的李靖宜卻是興趣多多,運動項目從游泳、衝浪到潛水,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喜歡拍照又喜歡游泳,以為潛水可以一舉兩得,卻是學習後才知大不易,但不輕言放棄的她,仍以自己喜歡的步調和節奏投入潛水,真正開始享受海底的靜謐、水中生物的神秘與可愛,還有遨遊在壯闊的異世界裡,所目睹親蒞的危險與美麗。

文字|陳茂康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李辰翔 浪裡任我行

從十年前開始玩衝浪,李辰翔迄今仍興致勃勃,帶著一長一短兩塊板「藍鳳凰」與「黑白浪君」,工作時間允許的話盡量每週一衝,車上永遠有腳繩、防曬油和換洗衣物,也曾有過開車去海邊,只是觀天觀浪,「這些都是衝浪必須的,安全最重要,如果浪狀況不好就不下去了。」和大海打交道,只能萬分謹慎同時放鬆身心,隨波逐流又能在剛好的時機奮力起身,一如人生。

文字|陶維均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戲繪浮世人生

作為日本文化代表的「浮世繪」,刻繪生動且色彩鮮豔,保留了幕府時期民間文化美學,但難得能見到真跡風采。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展出精采作品百件,除了有經典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更有多幅「上方浮世繪」人物畫,寫實描繪了當時歌舞伎演員的神情。

文字|吳垠慧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台北電影節 看見亞洲電影新勢力

從六月卅日揭幕的台北電影節,這次因關注新興導演,所以也邀來不少罕見亞洲國家的電影,如尼泊爾的《尋找奇雞》、蒙古與德國合製的《海蒂不分類》、哈薩克的《不歡迎來到卡拉塔斯》與《折翼少年殘酷記事》,還有阿富汗的紀錄片《烽火童年》,透過鏡頭,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亞洲風景與社會真實。

文字|田國平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如歌的行版〉之必要

當看到病癒後又接受採訪又重回舞台的魏樂富,不僅重拾琴藝還重拾了「魏氏幽默」,我們彷彿豁然開朗,那些《聖人與罪人》專輯中的私密性並不專屬演奏者,而是直接訴諸聽眾的交心話語。那絕不是獵奇的、特技表演的、花錢買票或是衣香鬢影的社交活動,而是當音樂浸泡在生活之中,或許共進晚餐後,也許把酒言歡時,這對夫婦就像是我們熟稔已久的老友,撫琴吟詩,都是獻給了我們這份難得的友情。

文字|李永忻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余浩瑋版的《擊壤歌》

「演講」一般說來,有「師」與「生」的藏身,余浩瑋以此形式寫作此書,初讀確實使我困惑,但一路讀下去,讀到他與恩師張皓期來往的故事,讀到他與父親從冷漠相對到慢慢打破疏隔,讀到他對青少年的接觸與體會,或許「演講」同時包含對張皓期的尊敬與對父親的反饋,以及向青少年乃至所有人喊話「我可以,你們就可以」的心情。這是余浩瑋版的《擊壤歌》。

文字|吳思鋒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大暑解悶 微樂,山丘

越過山丘,即使無人等候, 還有星斗成堆的滿天浪漫, 走出戶外,不只看雲吹風, 什麼都不必說也能自己想通。 夏日將至,端午在即, 何不遁入山林野外,避避暑氣, 或者嘗試攀岩抱石,奮力登高。 兄弟登山,各有所思, 看黃健瑋山間露營,重建兒時的家; 聽陳漢金聆賞天籟,遙想宇宙之秘; 跟黃民安一同挑戰,玩出興趣精髓。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黃健瑋 藉營繩繫起一家人

好動又興趣廣泛的黃健瑋,總是能駕馭不同類型的角色,多樣興趣給予的養分,其功厥偉。而從小與家人露營的美好回憶,也讓他在步入為人夫人父的當下,選擇重拾這項興趣,一次次帶著家人與裝備,在野外營區打造「一個家」,他說:「這是我從小就在做的事,現在快中年了,也想用這件事把家人聯繫起來。想讓孩子也有這個習慣,一種傳承吧。」

文字|陶維均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漢金 走回山找回青春

年輕時愛跑步、愛登山的陳漢金,在中斷多年後,最近又重拾當年興趣,再度走向山,還不時在臉書發表「別跟山過不去」的系列小心得,分享他與山相處的點點滴滴。他說:「自從去年開始慢慢恢復登山也正常地跑步之後,我覺得整個心態都變年輕了,如果可以這樣一直在活動、持續跟大自然接觸,其實不管是身體上或者心靈上,不敢說是回春或是脫胎換骨,不過我確實覺得煥然一新。」

文字|陳茂康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黃民安 攀岩是與自己的對話

曾唸過九年軍校,演員黃民安在充滿競爭比較的環境中,鍛鍊出自信與毅力,與對身體和藝術的高度興趣。與劇場友人一起展開身體鍛鍊計畫的他,最近迷上攀岩,過程中有表演領悟也有人生體會:「生活有時需要一些規律,需要寶貴自我相處的時光,誠實面對自己,了解身體。有時候運動很孤單。即使旁邊很多人一起攀,上場之後你只能跟自己對話。」

文字|陶維均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今村昌平 以情色書寫人性

今年是日本電影大師今村昌平的九十歲冥誕與逝世十周年,曾以《楢山節考》與《鰻魚》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他,擅長在電影中以大膽的情慾、強暴、亂倫等極端的手段,揭露人性的黑暗與赤裸。高雄市電影館的「激情日本今村昌平の映畫浮生錄」專題影展,讓影迷重溫大師電影中異色卻深沉的世界

文字|田國平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一隻手的鋼琴奇蹟

天生只有一隻左手,可以成為職業鋼琴家嗎?尼可拉斯.麥卡錫做到了。因為聽了同學彈奏貝多芬作品,他立志成為職業鋼琴家,雖然太多人不看好,但他也讓這些人跌破眼鏡,以堅毅不棄的奮戰精神,「彈」出一片天!在這張專輯《獨奏》中,他以多元的曲目來表現,而整張專輯聽下來,的確是一張讓人聽不出以一隻手彈奏,能夠全然放鬆陶醉音樂之中的職業鋼琴演奏專輯。

文字|歐頭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教你如何像孩子一樣思考、想像

這是八十歲的小野洋子致贈網路世代的箴言,輕薄且寓意深刻。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間,她花了百日,以一天一則的速度進行一個網路行為事件,分享她的觀察、思考,她提供一個情境,予人不只一個選項的選擇,要人打破慣習,重新審視生活中微小的物事,這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的書,而是教人如何像孩子一樣思考、想像。

文字|張慧慧
第282期 / 2016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