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李小龍的阿砸一聲》編導
王嘉明 打造常民記憶的劇場行李箱
從《麥可傑克森》開始,以「愛玩」出名的劇場導演王嘉明,展開了他的「常民三部曲」旅程,最新的一站來到一九七○年代新作《李小龍的阿砸一聲》,以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為精神主軸,不談人物傳記,而是將當時台灣人作為民族心理依歸的「龍」之象徵,轉化為結構複雜的家族傳說。王嘉明說,從流行文化來看,台灣其實是一個混雜體,而他從流行文化的角度切入談台灣歷史,更能貼近「我們的皮膚」。
-
戲劇
走過,為何痕跡不留?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終究還是和伊恩萊特、莎曼珊的旅遊節目,沒有根本的不同,還是一樣的景點、美食、節慶,至於是六星級旅客或背包客,是感官享受或心靈啟發,是旅人還是乘客,同樣都是獵奇,都是來去不留痕跡的觀光客。
-
戲劇
問號不斷做文章,卻成裝飾一場?
導演以影像及聲音,提出了許多問號,如:這個動作的名稱是否政治正確?這個動作的深層結構和權力有什麼關係?問題是,舞台上體制內的演員,並不真參與問題,自成一個封閉世界,舞台下體制內的榮念曾,欲言又止,完全上不了體制外的梁山,眾多問號成了裝飾,倒形成了一種分裂、壓抑的劇場氛圍。
-
戲劇
深掘軍旅記憶,刻畫身體黑洞
導演刻意經營劇中演員的身體,完全處於一種極度壓抑、找不到出口的苦悶,所以從「身體」的觀點來檢驗,甚至回顧《黑洞》系列作品,這些導演長期以來關心的議題,這些不斷重複的荒蕪淒涼身體景象,讓人不禁要問,是否在劇場中,只有他還極度在意,體制無所不再地對身體進行宰制?
-
藝妙人物事 從電影導演跨足戲曲舞台
林正盛 「女人的命運」讓他與豫劇相遇
電影導演林正盛的劇情片中,總是細膩地呈現女人情感的幽微,這也是他創作上長期關注的主題,而這一回,也是「女人的命運」讓他與豫劇結緣。第一次執導舞台演出,他就顛覆了原來豫劇團習慣的工作流程,他要求演員先用生活化的語言讀本,有了真實的情感基礎,再進入戲曲演員熟稔的唱念程式。他對演員說:「我們來演一部電影吧。」
-
一本藝術經
孫維新 寓教於樂 天文學者打造劇場夢
知名天文學者,現任台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的孫維新,曾經是個愛好舞台藝術的「文藝青年」,從京劇演到舞台劇;當他成為一個科學教育者,他也欣然透過他醉心的表演藝術,來傳授他一樣醉心的天文科學,三年內籌劃三場大型舞台劇,展現科學家的戲劇人生。
-
焦點專題 Focus 手風琴收藏達人
簡阿忠 玩賞研究又改裝 給手風琴一個「家」
手風琴的收藏達人簡阿忠,家中的手風琴收藏多達四十幾台,有西德、東德、義大利琴,有小巧可愛為兒童、女性專用的手風琴、也有左右手都是按鈕的巴揚琴。因為學口琴而與手風琴結緣的他,收琴、玩賞琴、也研究琴,甚至成為台灣少數幾位會維修手風琴的師傅。簡阿忠的家也是琴友們聚會的交流站,在收藏手風琴的時光當中,簡阿忠也同時「收藏」了修琴的經驗與同好的朋友們。
-
音樂
《艾蕾克特拉》 NSO的里程碑
呂紹嘉的樂團處理以及速度的掌握,將這部複雜的總譜轉化成清澈透明的層層音響。當歌者開口唱時,他總能將樂團音量壓低,卻依舊不失清澈。在僅由樂團演奏的段落,無論長短,都能立即接上之前的氣氛,亦能平順地將戲分讓給歌者,完成人聲與樂團的無縫串接,使演出始終維持在一定的緊張度。
-
戲劇
《茶花女》的選擇
現成經典文本的跨文化處理,始終都是一個選擇問題。縱然成敗往往在選擇的那一瞬間就已決定,但探討這些選擇的過程卻變得更有趣。鈴木忠志的「茶花女」,亞蒙腦海中的瑪格麗特,到底是什麼模樣?至少有一個意象是鮮明的、不再受原作所困綁的──那大雪過後繁華落盡的身影。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旗艦的未來 共同的遠景
自從兩廳院邀請日本劇場導演鈴木忠志執導的製作《茶花女》首演以來,引發了台灣表演藝術界與觀眾的熱烈討論,議題從劇場的美學到製作的內涵,更延伸到兩廳院「旗艦計畫」的制度與內容,以至國家資源的公平與否等。為了讓各方對話更有意義地交流,本刊在三月初舉行了「兩廳院旗艦計畫座談會」,邀請了兩廳院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與會。在此刊出當日座談內容精華摘要,以饗讀者。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柳春春劇社導演
鄭志忠 以生活蘊發「劇場」的傀儡師
身為肢障者,人稱「阿忠」的鄭志忠,獨特的身體姿態讓他如同一個能夠操縱自己這個偶身的傀儡師,而在這個看似正常,但所有人的眼光卻都圍繞在他身上的怪奇世界裡,他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者,生活就是劇場。而他的劇場也來自生活,沉潛多年之後,柳春春劇社應邀再現該團舊作《美麗》,這個被劇場人鴻鴻視為「殘酷劇場」的作品,對阿忠來說,其實「殘酷」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
藝號人物 People 前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現任里昂雙年展主席
費弗爾.達榭:藝術節就是要創造出集中、熱烈的氛圍
曾擔任十六年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現任里昂雙年展主席的法國重量級國際策展人貝拿.費弗爾.達榭,日前應兩廳院之邀訪台。曾於一九九八年邀請八個台灣團隊站上亞維儂舞台的他,認為當年的演出的確為歐陸觀眾開了眼界。作為一個藝術節的策展人,他認為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挑戰,但也可能為未來的大師鋪路,為觀眾打開觀賞的新視野。
-
特別企畫 Feature
碧娜,持續起舞中……
碧娜.鮑許的舞作如同她的人令人念念不忘,雖然碧娜不在了,但她的舞團仍不會讓台灣觀眾失望,將在三月份前來踐履碧娜與台灣之約,帶著碧娜生前敲定的舞碼《水》,呈現巴西式的熱情歡愉。繼任碧娜擔任烏帕塔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的多彌尼克.梅希與人羅伯特.史登,這次也都將隨團來台,這兩位碧娜生前的工作夥伴,也是讓碧娜的動人舞作能繼續舞動的主要力量。
-
回想與回響 Echo
有「跨文化劇場」這回事嗎?
《春琴》在倫敦演出之後的惡評幾乎與《茶花女》在台北的狀況一樣,大家都在問導演到底想要告訴觀眾什麼?在台北也有人在問《茶花女》同樣的問題。日本有劇評說《春琴》是一部用了日本演員及日本戲曲形式演出的英國戲劇,也有很多人覺得《茶花女》跟台灣的審美經驗格格不入。這些問題首要解決的是:我們在自已內部到底有沒有找到跨越境界線的行動力?否則,「跨文化劇場」也不過是政治意圖下的一項文化生產罷了!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旅德舞蹈家
孫尚綺 文本為鑰 開啟身體舞動
旅居德國柏林的舞者暨編舞家孫尚綺,「兼具東方與西方」的當代身體風格,讓他在德國舞壇備受矚目。在以DialogueⅡ獲得二○○七年斯圖加特國際獨舞藝術節編舞金牌獎後,除了曾應邀與威廉.佛塞與莎夏.瓦茲的舞團演出,他的編創腳步也從未停歇,常從令自己動心的文學作品出發編舞,他說:「我認為一個好的文學作品是in body的,會讓身體不斷產生反應;可以說,好的文本就是一個舞譜。」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作曲家
冉天豪 笑言「被動」創作 學習音樂謎題
從小學琴但非音樂科班,大學念的是英文系也從沒想過要走音樂這條路,但卻成為台灣合唱與音樂劇創作的第一把交椅這就是冉天豪,創作了《四月望雨》、《隔壁親家》、《渭水春風》等重演多次的音樂劇,卻還不到四十歲。笑稱自己只「被動」受邀創作,但他靠的都是實戰經驗,邊做邊學,在獲獎、原聲帶銷售名列前茅、邀約不斷的現在,他卻謙虛地說他是「每做完一項就等於多學會了一項才能。」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三:關於表演藝術與科技的對話
政策激情下,尋找新的表演語言?
為台灣帶來繁榮經濟發展的科技產業,是否能如政府的期待順利地推動表演藝術趕上世界潮流?運用數位科技呈現的視覺藝術是跨領域為表演藝術加分還是使其質變?兩者的關係是平等還是主從?答案恐怕還要數年後才會浮現,絕無法從二○一○這股風潮中找到。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五:中生代導演躍上大舞台
被迫「轉大人」 大小空間一樣「好玩」
對照國外演出空間的多元可能,就硬體條件而言,台灣非大即小的劇場空間條件,影響了不同世代創作者的發展可能,或許也是這群劇場中生代編導被迫「轉大人」的現實考量。然而,以創作者的理想而言,大劇場未必只能承載通俗性的內容,也能兼容實驗的空間,小劇場到大劇場不是唯一選項,也不是截然二分的優劣分類。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六:小劇場的重演與加演
小劇場拉長戰線 在創作與市場間拔河?
小劇場的特色除了規模小,另外就是內容的實驗性和創意性高,是劇場藝術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塊。可是這門創意成本高、觀眾少的藝術,如何能夠在「將本求利」的世界中生存?而增加場次、拉長戰線,果然是小劇場發展的必然出路嗎?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之九:本土音樂劇的春天乍臨
唱自己土地的歌 演自己文化的戲
這一年的本土音樂劇製作,充分體現了「唱自己的歌」的精神,本土文化中的各種音樂風景,都在製作中呈現。除了有直接以台灣歷史題材入戲的《渭水春風》與《金蕉歲月》,更有從根本架構上挑戰了「音樂劇」之定義的作品如《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與《大國民進行曲》,在劇中織就了台灣本土文化中不同脈絡的音樂,更展現了豐富的「台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