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鑠齊
-
嚐鮮
美學訴求多元,「產值」仍可期待
許多有心的創作者不但從性別理論、人性剖面與生命現象來看同志題材表演,,深具前衛與邊緣特質的同志表演藝術,未來仍有各種「產值」的可能。
-
嚐鮮
搞怪導演又出招,讓你來「聽」戲
王嘉明說,這次來看戲的觀眾可能看不到什麼畫面。原因是,他希望觀眾用聽廣播的方式來「聽」這齣戲。
-
戲劇
難感痛養的語言交鋒
劇作者似乎無意將這三個人的衝突向外再作擴張論述,因此,現代主義、藝術市場、婚姻儀式這些具有辯證趣味的話題,就只能成為角色相互攻防的矛與盾,言語交鋒的趣味,也逐漸從節奏感十足的打擊樂章,變成喋喋不休的牢騷與毫無意義的相互指責。
-
舞蹈
議題嚴肅,舞現趣味
卓庭竹是目前台灣極少數能夠思考舞蹈本質的編舞者,以細膩的情感、感性的動作特質見長,而被喻為最具女性特質與最具潛力的年輕編舞者。
-
舞蹈
風,舞在形與意之間
在獨舞展中我們看到有別於雲門風貌的吳義芳,芭蕾、現代、武功、太極導引等動作元素,在他的搓揉下合成自由多變的身體風景,而閱讀各首舞作標題,可看出他想摒除純舞蹈的展現,而去觀照檢視自我的生命面向;於是戲劇性的肢體表演及聲音影像等元素被適切地運用到舞作之中,整體而言他是成功的。
-
舞蹈
點子漫天舞,期待更深耕
這九個作品呈現了幾個共同現象:創意不成問題,但離成品還有段漫長的距離。點子夠多,對議題的探討卻不夠深入。對劇場元素、多媒體等素材的注意與運用明顯提昇,但用與不用?如何使用?還欠斟酌。九個編舞者,可視為新生代舞蹈創作者的切片。但在前往藝術的道路上,新生代缺的不是創意,恐怕最需要的反而是深耕雕琢、藝術精練時所下的死工夫。
-
戲曲
新舊並進,永保津津有味
國光的歲末公演,從舞台、表演程式、文武場等都儘可能保留傳統,而在敘事節奏上加以緊湊化,這是對京劇藝術嚴謹的堅持,值得肯定。
-
專輯(一)
戲曲人作主,小劇場有大用
由戲曲人主導、在小劇場空間中進行的「小劇場戲曲」,在台灣的確是少見。《王有道休妻》在紅樓劇場引起年輕觀眾的熱烈回響,為這種創作模式博得了好頭采,未來,尚待每個劇種、劇團和創作者以各種企圖心的實驗去賦予小劇場戲曲在台灣的現時內涵。
-
崑山、蘇州
不以遺產自居,崑劇新編尋生機
本屆崑劇節的重點當屬全本戲的展演,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則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永嘉崑的《殺狗記》和浙崑的《暗箭記》。由於劇種特質的限制,崑劇新編戲經常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但在本屆藝術節上,多數崑劇團仍然願意推出新戲,可見得崑劇從業人員為這個古老劇種在現代社會尋求生機所做的努力。
-
現象‧現場
堅持以「肉身」批判!
「亞洲劇場」的面貌依然在西方/東方、傳統/現代的深沉辨證過程中不斷轉變,只是多年前,劇場前行者試圖透過劇場發出亞洲吶喊的悲壯情景,在公元二千年後的今天,出現了新的可能性和出路。堅實而沉重的草根亞洲劇場似乎逐漸不被觀眾所期待,但一個更寬廣的亞洲想像卻正擴大版圖之中。
-
專輯(一)
舞台上的耀眼太陽
從法王路易十四時代開始,男性在舞壇上位居主導,到了浪漫芭蕾時期,男舞者淪為陪襯的「台柱」角色,直到佛金與尼金斯基出現,男性才得以恢復原有的地位和應得的尊重。
-
專輯(一)
噢!這些跳舞的男人們
近年來,在舞台上發光發亮的男舞者很多,他們或因舞作的角色而成為不可取代的經典人物,或因高超的技巧及表現力而令人擊掌叫好,也可能是舞而優則編則導,或實在是太有個人風格與魅力而令人難以忘懷總而言之,這些跳舞的男人們,在舞台上燃燒舞動的身影,烙印下台灣舞壇精采的一頁。
-
戲劇
打開另類感官經驗的舞台之窗
當習慣以視覺畫面來主導自己情緒動作的表演指導者與視障演員工作時,幾乎都要完全推翻原來自己習慣的指導方式,實實在在地以「身體」的接觸。這樣的「第三類接觸」,不僅視障者覺得是一項人際交往的挑戰,對所謂的肢體指導者而言,更需要開放自己,信任這群即將密切合作的夥伴。
-
戲曲
誠懇踏實,印鑑台灣豫劇足跡
劇情並未讓曹謹轟轟烈烈、叫叫嚷嚷地喊著「忠君報國」等「八股口號」,他還是老老實實、誠誠懇懇地把一件任內應該完成的事情做完,然後瀟瀟灑灑、清清淡淡地飄然而去。很少戲曲新篇,敢如此地不賣弄,不浮誇地經營戲劇主題,《曹》劇卻在觀眾料想之外,努力地另闢蹊徑,追求藝術的理想真實。對照豫劇隊在台奮鬥的經驗,曹謹的經歷,似乎又為豫劇的發展歷史做了註腳。
-
戲劇
聯合資源的一種集體創作
這次誠品戲劇節的郭文泰和河床劇團,與其說是策展,不如說他們企圖和四個團體進行集體創作,而資源、人才分享的精神,又有人民公社玩樂兼革命的氣質。在小劇場整體社群資源不豐富,聯繫網絡又相對密切的情況之下,這樣的資源共享也許可以激盪出某些意想不到的火花來。也讓風格不一的每個團體,發揮自己的主場優勢,強調劇團特色,帶領觀眾討論劇場的每個面向。
-
戲劇
藝術和友誼的戰爭
這篇劇本之所以轟動世界劇壇,是因為它觸及了觀眾的敏感點:評價當代藝術的困難。角色、循環故事及語言的抽象化使本劇非常適合演員、導演根據各地的文化與地理背景來革新舞台演出。演員們應邀以他們的怪癖及插科打諢來填滿這個空虛的結構。導演幾乎無法提出一個反駁劇本所暗含論點的演出,只需依照輕鬆喜劇的角色類型,以最好的方式使用它們的身體性,來刻劃人物類型上的細微差別。
-
舞蹈
舞說民族,擺盪在抽象與具象之間
正因為作者在創作企圖上顯然仍希望突出民族意象,故而不斷透過文字、穿著、明確的客家曲調等元素,呼應著「客家」的訴求意向。在元素的引入手法與運用上,這些等喻為「客家」的符號,作者在創作中部分直接以具象的手法引用、模擬,於是乎,必有所謂「像」與「不像」的問題。
-
戲劇
桀驁不馴或撲朔迷離
筆者不認為貝克所使用的元素只是借用戲劇元素豐富了視覺藝術的語匯,而讓作品停留在視覺藝術而已,而是已經跨入了劇場的領域,具有以下前衛劇場手法:不需扮演虛構之角色,不需呈現虛構之情節與情感不需動容等等。由以上看來,我們所看見的貝克並不是真實生活中的貝克,而是扮演中的貝克。因此,即使不是傳統式的扮演──成為某個虛構人物,貝克在觀眾面前仍是在表演。
-
戲劇
打造一個台灣休閒消費的優質品牌
對於藝術總監梁志民而言,專業經營下的「創作自由」似乎是天經地義,而就藝術行政者林靈玉的角度來看,那是「天職與義務」。儘管經常面臨同業不同的評價,行政經營也屢次面臨開發市場的挑戰,「果陀劇場」卻仍是國內經營音樂、歌舞劇小有累積的少數一、二個團體。
-
專輯(一)
散佈讓舞者悠遊的靈氣
現場的舞蹈伴奏不但能隨舞者需要彈奏「適當」的音樂,牽引舞者的呼吸,讓他們置身於滿佈音樂精靈的空間,自在舞動。也因為伴奏的對象如此不同,伴奏者須具備對肢體敏銳的觀察力,對動作情境的想像力,揣摩肢體流動過程起承轉合,拿捏動作蘊含的情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