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
焦點
超越表演框限的掌中世界
自從五洲園布袋戲祖師爺黃海岱,以「劍俠戲」開創金光布袋戲的突破路線之後,其子黃俊雄以《雲洲大儒俠史艷文》的系列演出,擴展了布袋戲的電視格局。第三代的黃強華、黃文擇兄弟繼承父志,將家族事業轉型爲多元化經營,積極地使布袋戲朝向國際化提昇;八月底更要「攀」上國家戲劇院的舞台,與觀衆面對面地「接觸」。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完全的準備,超越焦慮
舞蹈演出需要舞者全身的每一吋肌肉和神經參與,經由身心的完全投入在舞台上散發出動人的光與熱。舞者面對舞台所需要的是體力、耐力與意志力,每一次完美的演出都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以面對登台的高度挑戰,舞者的焦慮是全面性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是敵人,也是朋友
或許是因爲「緊張焦慮」緊緊伴隨著舞台表演的每一刻,這些戲劇演員們早已和「緊張」成了最好的工作夥伴,進而熟悉到忘記第一次「相交」的過程。不過也正是「登台亮相」的吸引力,讓演員在漫長的排戲過程中不斷面對自己、與人砥礪,以求綻放出最亮的光芒。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身本領挑戰「必然」
與舞台表演如影隨形的焦慮感,幾乎是跟著戲曲演員一齊成長的,經驗豐富與不斷鍛錬的基礎能減低焦慮的程度。即使在台前台後可能發生了影響演出情緒的突發事件,都必須在臨出場前的刹那轉移或化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緊繃到放鬆,化阻力爲助力
不管是性格的焦慮或是情境的焦慮,都必須控制在中等的情況下,瞭解演出所能控制的分際,集中在表演的目標上,就比較不會焦慮,且能進一步有效地將焦慮轉化爲助力,達到最好的表演水準。
-
舞與影的對話
舞蹈采風紀錄 原住民舞蹈
原住民舞蹈鑲嵌在祭儀中,以影像的方式被保留下來, 其精神可被了解、傳達及尊重。
-
舞蹈
在求生與厭世之間
五十分鐘的音樂家小傳,余能盛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在穩健的調度下淸楚地呈現;蔣秋娥的《被遺忘的人》揭露的是另一個迥異的世界,不怕犯錯的冒險精神値得讚揚。
-
舞蹈
將劇場舞蹈化
澳洲表現舞團的舞蹈動作運用及組構如此流暢、活潑、豐富、千變萬化,有如萬花筒般簡單、卻具趣味。
-
戲劇
爲賦新意強說「戲」
且不論《徵》劇有多少問題和疑點,李國修絕妙大膽的角色扮演,實足以自成一齣耐人尋味的喜劇。然而編導偏偏放棄經營強而有力的戲劇結構,大量附加許多了無新意的議題,硬生生地套入「戲外戲」的彩排場景,破壞了全劇的張力與節奏。
-
戲劇
成功的實驗永不過時
近三十年來,跨文化劇場成爲當代西方劇場的重要探索領域,往往以遠古悲劇或民族傳說爲取材對象。《特洛伊女人》組合了美國大瓊斯定目劇團和韓國東朗劇團的成員、羅馬尼亞的導演,以無人能懂的語言演出希臘悲劇,雖是二十年前的版本,搬到今日台北,猶可嗅到濃烈的實驗氣息。
-
回想與回響 Echo
Tsou!鄒? 一個文化角度的戲劇反省
誠如媒體文字所言《Tsou.伊底帕斯》的確完成了許多特殊的成就,留下不可磨滅的紀錄。然而,對人與實驗之間關係若不能有更深的反省,那恐怕也就無法成其眞正的意義。
-
回想與回響 Echo
舞出自己的英雄傳奇
這次參與演出的中壯世代的鄒族演員,做到極具關鍵性的突破;這種現象顯現鄒族族人深切希望本身祭典儀式與表演歌舞分際的釐淸,以及有心者對於傳統歌舞儀式脫胎換骨的殷盼。
-
台前幕後
「藝」樣眼光看A片
此次工作坊不會有任何戲劇「扮演」的練習,也並非要讓學員學到什麼大道理,而是林奕華從香港帶來素材,提出許多議題,在憑靈感隨機設計的課程中和學員們互相討論、思考,進而啓發彼此。
-
名家訪談
無畏無懼無國界
我沒有什麼恐懼。我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一想到什麼我就會去做;自從接觸劇場之後,我會把我的煩惱憂愁寄情於劇場創作。 劇場對我來說就像個大家族,而我就像個父親。
-
特別企畫 Feature
7-11全年無休的創作與愛情
九五年劇場導演魏瑛娟赴美求學,留在台灣的陳宏一正為S. O. S.姊妹拍攝音樂錄影帶,MTV畫面上出現了一行字:「1999年12月31日,我要娶妳」,他把愛意與思念,偷偷藏進了作品,並且深信:她一定會看見、會明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十指纏繞化浪漫琴音
葉綠娜的雙手白皙細小,魏樂富則寛如巨掌, 兩人在雙鋼琴上的演出,更是恰如其分地分配一、二聲部,一抬頭,一個眼波流轉,自然看見了兩人的默契。
-
特別企畫 Feature
鼓舞相遇 自在動靜
優劇場的方向不停幻化,用力的、刻苦的找尋「生命的目的」, 沒有人問阿蘭這種尋覓中的深心寂寞是不是影響了她的婚姻感情。直至黃志文(阿禪)從印度捎來一張明信片,阿蘭才突然有種發現同伴的驚喜。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個政治性的問題
「反劇評」現象其實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議題,這個議題大約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劇場資源分配的權力關係,一是歷史定位與解釋權的爭奪。
-
回想與回響 Echo
跳舞也可以很快樂
相對於悲觀,巴西人所採取的逆向思考──「樂天」表現,令我們驚嘆他們的生活哲思,並且轉化成藝術的呈現,而非只是肢體表演。
-
戲曲
竹林中的探險 觀《羅生門》戲曲演出
《羅生門》令戲曲界欣慰的是 傳統的表演藝術在此並沒有被 完全捨棄,京劇演員可以盡情 發揮自身數十年技藝磨練的成 果,然而,筆者在爲水袖、蹻步熱烈鼓掌的同時,思考的卻 反而是:鑼鼓配合下如此形象 化、外化的表演程式到底適不 適合《羅生門》?如此熱烈熱 鬧的氣氛是否直接影響這齣戲 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