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戀馬狂》中飾演心理醫生的李立群及靑年尹昭德。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東尼獎最佳戲劇《戀馬狂》

繼前年楊世彭導演與表演工作坊完美組合演出《推銷員之死》後,國家戲劇院特別力邀再度合作,於今春推出另一齣劇力萬鈞的年度大戲──《戀馬狂》。 《戀馬狂》Equus是英國當代劇作家謝弗(Peter Shaf-fer)成名傑作之一。本劇曾在美國百老匯連續上演一千二百場,榮獲一九七五年百老匯「東尼獎」最佳戲劇獎。謝弗的另一名作就是《阿瑪廸斯》。 本劇描述一個極端愛馬的年輕人,卻在一夜之間戳瞎了六匹馬的眼睛,引起社會的嘩然。年輕人在心理醫生抽絲剝繭的治療過程中,將帶給觀衆相當的衝擊與省思。年輕人的父母性生活極不和諧,但仍在社會傳統的束縛下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道貌岸然的父親、事實上卻常私下光顧三級電影院。看似「正常」、「成功」的專業心理醫生,廣受大衆推崇敬重,卻對年輕人的精神世界十分嚮往。而原本充滿熱情、想像力極豐富的年輕人,最後被「治癒」,導入社會「正軌」,「循規蹈矩」地做人。這樣的結局到底是幸或不幸?是社會的福氣還是損失?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即將上場 生活藝訊廣場/即將上場

中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團

少數民族器樂於中國音樂體系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現在所用的笛、琵琶、胡琴、腰鼓、羯鼓、銅鈸等,據說就是漢代以後相繼由各少數民族傳入的。 由於地域、風俗、民情及歷史的關係,各少數民族的樂器,無論其類型、音色、神韻等都各有特色:在竹林遍布的西南群山(川、滇、桂、黔等地),其間的民族即流行各類竹製或木製吹管樂器,如蘆笛、侗笛、俄比、吐良、葫蘆絲、巴烏等;而在西北的民族,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交往,故其拉弦樂器與彈撥樂器異常出色,如馬頭琴、熱瓦甫、冬布拉、艾捷克等,而敲擊樂器,如維吾爾族的手鼓、苗族的銅鼓、傣族的象腳鼓等,更是琳瑯滿目,別具一格。這些不同的樂器及其樂曲大大地豐富了中國音樂的色彩。 中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團是由內蒙古、廣西、吉林、湖南、新疆、西藏、北京等地的專業藝術表演家所組成,共十一個民族二十五位成員,四月上旬,爲大家帶來難得一見的少數民族器樂饗宴。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音樂 即將上場/音樂篇

樂色繽紛的十月

十月的燦爛輝映此起彼落的音樂演出,眞是內行看門道,外行凑熱鬧。聯管傾力演出的《復活》交響曲是馬勒迷不可錯過的盛會,至於尙在馬勒門外徘徊的樂迷則不妨先參加劉岠渭博士特闢的講座。舒伯特的聯篇歌曲《美麗的磨坊少女》也有同樣體貼的導賞及現場聆聽機會。此外,仍有許多音樂節目,都是急於向讀者推介的。

文字|徐淑鈴
第12期 / 1993年10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