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與卑微 締觀縱覽看崑劇
對於戲曲,尤其是傳奇,或許要通過「縱覽」與「締觀」兩層視角來觀賞,才能得到盡情的享受吧。當然,其中除了劇作者的經營外,也有歷代演員的加工創造,更多的則是二者的相輔相成。
對於戲曲,尤其是傳奇,或許要通過「縱覽」與「締觀」兩層視角來觀賞,才能得到盡情的享受吧。當然,其中除了劇作者的經營外,也有歷代演員的加工創造,更多的則是二者的相輔相成。
很明顯的,在紀辛準確完美技巧和龐大音量的鋼琴彈奏中,承傳與展現了俄國式鋼琴彈奏風格與特色:一切均爲感覺與表情的具形展現;而非德奧風格所追求,超越形體的抽象 精神象徵,與哲理省思的詮釋。
明明是一齣寫實的戲,我們也看到了工作人員爲了「重現」那個年代的味道所做的努力,但綠紗窗像新換上的、食物紗罩像是剛買的、沙發好像從來沒人坐過,爲什麼只是「物品」寫實,而「質感」及「時間流動」不也一起寫實呢?
一樣是旅行,有人盤算著離去的速度,有人卻念念不忘著歸航
魏瑛娟長期躲在小劇場的童話世界裡,《KiKi漫遊世界》的突破劇場格局,是一大喜訊,但相對地她也將面臨更大、更複雜的劇場挑戰。
《KiKi漫遊世界》讓我們看到了在本地劇場中少見的想像力、細膩迷人的抒情,在其他許多粗糙媚俗的製作對照之下,編導獨特的美學更讓人感覺難能可貴。這樣的抒情小品,或許可以讓我們暫時逃離現實的規範壓迫,讓我們暫時安心
「新浪漫」是台北芭蕾舞團今年的演出精神與特質,整晚的節目表現雖未臻完美,但在各方面均已成長了許多,尤其舞者的表演是値得肯定的。
芭蕾演出經常是八〇年代藝術季的開鑼主要節目,但好景不常,隨著社會風氣、文化政策的改變、本土藝術受到重視,相對的芭蕾的演出減少了活動空間。筆者認爲如果能適切地將本土文化注入芭蕾創作中,演出和推廣並重,必可爲台灣芭蕾創出新的環境。
定居於紐約藝術家謝得慶做過多個以One Year Performance爲名的行動藝術作品(編按),兪秀靑再將其作品透過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做了不同的詮釋,她的作品可說是在反叛中尋覓出路。
在看過魏瑛娟的幾齣戲下來,喜見她在導演手法上的掌握益見成熟與精進,不過一個非劇場界的朋友,卻說她的戲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我不嘵得有多少人這樣覺得?
亞維儂藝術節的特色及魅力何在?其代表意義爲何?參演團隊是否從中得到激發與啓示?就藝術節本身,我方政府的交流政策、表演團隊的藝術風格等方面來看,整個活動突顯「藝術節行政組織」、「國際交流意義」、「表演團隊創作」等省思議題。
達利歐.弗以現代人演出後現代事,在後現代社會的劇場表達現代的社會關懷,對於審美造景的傳統規範依然有所堅持,這種「批判性實踐」,或許是弗的戲劇所能帶給當代台灣劇場最可貴的啓示。
達利歐.弗在一九七四年完成的《絕不付帳》一九七〇年的《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具有相聯性,也是對當時義大利政局的反應。台灣版的《絕不付帳》也充斥對當前政壇、社會的嘲諷。
在《靈魂的圖像》記錄下,具體完成了陶馥蘭由內向外的尋索,其中一再強調舞蹈在人類集體文明與個人心靈成長的儀式性功能。
在一波波從美國回來的人群中,出現張恆莉這樣來自歐洲的學習成果展現,敎人覺得難能可貴。
整場音樂會的主軸是在現代樂曲,五首全新的現代曲,分別代表外國作曲家和本國作曲家對琵琶運用的嘗試;集這麼多首不同現代風格的樂曲於一場演奏會,在國內還是首見。
九月十一日演出證明,成軍僅十二年的N.S.O.,正如稚齡小童需要父母的關懷一樣,不僅要有好指揮,還需要好指揮「多陪他一段」。
默劇是馬叟傳達自我意念的主要方式;他以默劇表演印證了他的偉大,但是他的偉大實來自他對時代的體認、眞情的執著及對所有藝術深入的了解。
卓別林始終都是他的偶像,這不僅在馬歇馬叟單人默劇「畢普」(註1)中常見到卓別林的影子,此次演出的《帽子奇遇記》更是他的寫照,嚴格地來說,其實《帽子奇遇記》就是爲卓別林而作的。
在這些敎人眩惑的表相之下,整齣歌劇的本質表現是否和它所呈現出來的華麗場景一致,是否充份地展現出歌劇中的音樂與戲劇性,是頗値得商榷玩味的事。
張藝謀爲走進太廟廣場的觀衆製造了一個東西方藝術交界的海市蜃樓,他使觀衆不加理智地確信這個正義、溫暖、愛情的故事永恒地發生在這裡,永恒的歌聲早就在重重深殿中湧動。
蘇州彈詞在淸代末葉流入上海,到了本世紀二十年代,隨唱片及廣播事業的興起,進入鼎盛狀態,主要是靠藝人的語言聲態來描寫環境、製造氣氛、刻畫人物、摹擬人物的言談和思想情感,這些都要傳神,才能感染聽衆。
基於九歌兒童劇團在台灣的兒童劇界有著元老級的地位,又因其對台灣的兒童劇場、戲劇敎育的推動,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我們期待他們能藉著對過往作品的重新省思,打破社會認爲「兒童劇就是簡單劇」的刻板印象,呈現戲劇「眞實」的美。
針對《中華民國八十六年表演藝術年鑑》中〈官方主導或市場機制〉乙文有關「表演團隊扶植計畫」的觀察論述,台東劇團提出了在地經營觀,以爲回應。
優劇場的《海潮音》歷經了國家劇院、木栅山上老泉劇場等不同版本的修訂後,終於在法國的亞維儂找到了他們的知音,可是在備受國外觀衆稱譽的同時,它又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呢?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