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8213肢體舞蹈劇場《極境之旅》
這學期初,在學校的藝文中心再度觀賞了8213肢體舞蹈劇場的舊作《電子》,喚起了幾年前記憶猶新的觀舞經驗。《電子》融合了前衛電子音樂和螢光燈的閃爍,舞者嘗試以充滿機械感和現代感的肢體語言,讓整個舞台上流瀉出一種科幻又詭異的氛圍。例如,舞者會透過肢體重複地抽搐、扭動和顫動,來擬仿電流在全身上下的竄流;途中,他們時而拿起「大聲公」製造在商場中惱人的廣告宣傳噪音,諷刺意味十足,也因此整部舞作呈現出屬於當代消費社會異化和疏離的感覺結構。而這一次8213肢體舞蹈劇場的新作《極境之旅》,依然是編舞家Casey Avaunt、音樂製作陳世興及創意總監孫梲泰的三人合作,在短短宣傳影片中,看見七位舞者在浪上拍打、蠕動和掙扎,最後從浪花中浮現,伺機而動,不知道這一次他們又會實驗出什麼新的感官元素呢?令人期待。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跨界玩樂劇場在紅樓」
什麼樣的音樂會,可以一次將古典、爵士、傳統、世界音樂盡收「耳」底?什麼樣的場面可以見到絃樂五重奏,國樂的阮、柳琴、二胡,中東手鼓、印度西塔琴、塔 布拉鼓與甘及拉鼓、豎琴、長笛、鍵盤、電貝斯,還有不可思議的特色女聲齊聚一堂?別以為這是史汀或馬友友才能排出來的陣仗,集結享譽國際的台灣之光「聲動 樂團」、今年傳藝金曲獎備受矚目的「最佳跨界專輯」得主「世界軌跡樂團」,及台灣世界音樂最耀眼的新勢力縱橫南北印度的「科羅曼德融合樂團」,十一月 的西門紅樓,即將舉行台灣世界風原創樂團史上最盛大的跨界高峰會!如果將古典、國樂、爵士、搖滾這些發展多年的樂種視為口味已經過於講究的經典菜,那麼, 這三場一氣呵成的音樂佳餚就是爽口宜人的創意料理大會串。對於喜愛嚐鮮又對品味有絕對要求的音樂饕客們,這將是令您畢生難忘的一次美好體驗,千萬不要錯過囉!
-
企畫特輯 Special 二胡+爵士鼓+薩克斯風
NCO團慶音樂會 流行金曲打開新「耳」界
以另類的方式詮釋流行音樂是國樂團近年來的嘗試,也是樂迷們喜愛的模式之一。為慶祝今年的團慶,樂團特地以「金曲夜未眠」為節目名稱,邀請規劃了整場的流行金曲。在指揮蘇文慶的策劃與領軍下,除演奏經典國樂創作之外,還特別邀請知名的二胡演奏家溫金龍、薩克斯風演奏家顏慶賢,以及與樂團合作多次的爵士鼓演奏家黃瑞豐共同合作,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
企畫特輯 Special
多國團隊在地精采 淡水處處有藝術
二○一一年的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以「百年好河.藝想淡水夢」為主軸,除延續歷年藝術踩街、《西仔反傳說》環境劇演出斐然的成果,國內外表演團隊更將深入社區、學校與居民、師生進行互動和教學,期待藉由國內外專業表演團隊的展演,以淡水的自然景致、人文風貌為背景,將表演融入淡水各個街頭角落,營造出淡水處處有藝術、處處有驚喜的城市意象。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跨越國界與時空 東西明君舞台相會
與故宮相關特展同步推出的歌劇《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將於十月中在故宮戶外廣場舉行世界首演。這齣歌劇以東西方兩位知名的君主為主角,動員四十五位演員、四十五位樂師和前後台超過上百位演職員的工作團隊,由吳興國執導、許舒亞作曲,吳興國與法國巴洛克聲樂家Jean Franois Novelli分飾康熙大帝與路易十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台灣之光 桃園獻藝
獲得文建會「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補助的桃園縣展演中心,在仲夏的環境劇場工作坊、早秋的「百年爵唱秋天聽見鄧雨賢」後,邀請到將傳統鎔鑄出嶄新表演形式的「舞鈴劇場」和「當代傳奇劇場」,前者帶來《奇幻旅程》,後來連演《兄妹串戲》、《李爾在此》等最具代表性、享譽國際的戲碼,並以鼓勵青少年走進劇場的索票專場,以及一般大眾優惠場,持續催生桃園的藝文觀賞人口。 為傳統穿上新衣,驚豔國際代表作 以劇場元素為「扯鈴表演」拓展出多元表演面向的舞鈴劇場,至今已登上卅多國舞台,將這項民俗技藝結合聲光,製造出驚奇繽紛的觀賞經驗。此次,劇團將演出代表作《奇幻旅程》,透過多媒體投影與扯鈴的虛實互動,改變鏡框舞台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三度空間的劇場編排設計,引領觀眾進入超越想像的藝術世界。 而當代傳奇劇場的兩齣戲碼不約而同以演員分飾多角,展現傳統戲曲演員精湛的技巧。《兄妹串戲》以「劇情無厘頭」為主軸,運用年輕人的語彙詮釋京劇經典的橋段、用嘻哈節奏代替京劇數板、用迷你裙皮衣代替傳統戲服,兩位演員在一百分鐘內表演八齣戲、廿個角色,令人對京劇耳目一新。《李爾在此》為當代傳奇劇場復團之作,透過東方京劇身段解構、重組莎翁名劇《李爾王》,吳興國一人獨撐大局分飾十角,不但是當代傳奇劇場受邀出國演出次數最多的劇碼,也是吳興國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 培植觀眾:青少年免費/大眾優惠專場 此外,為了鼓勵青少年與一般民眾走進劇場、認識劇場,桃園縣政府特別推出下午「青少年專場」及晚間「優惠票場」;「青少年專場」針對國中/高中學子,開放憑學生證每人限索兩張票券之入場方案,「優惠票場」則以超低票價(100、200、300元),鼓勵民眾購票欣賞優質演出,藉此吸引民眾觀賞演出,培養潛在藝文消費人口。
-
企畫特輯 Special 兩岸三地表演團隊齊聚高雄
2011正港小劇展 港都戲味濃
「正港小劇展」將讓港都再度散發濃濃戲味,長達一個月的馬拉松式聯演,除了國內優秀的劇團外,更跨國邀請香港、上海團隊共襄盛舉,兩岸三地劇場連線,觀眾不用出遠門,在地就能參與小型戲劇藝術節。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電影╳劇場
最初的戀慕 不斷的情緣
小時候,蔡明亮的家裡開麵館,父母忙不過來,把他交給外公外婆照顧,兄弟姊妹一起玩耍,他則是一個人把童年大部分時間消耗在電影院。 廿歲那年,蔡明亮因為對話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馬來西亞來到台北求學,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他以異鄉人的姿態,一個人咀嚼著疏離與冷漠的都會溫度。 大學畢業後,蔡明亮與班上同學合組「小塢劇場」,發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房間裡的衣櫃》,描述一個失意的男人在房間與自己獨處,因為寂寞而與衣櫃狂想對話。舞台上,只有一個人。 後來,他離開劇場,陸陸續續拍了很多得獎的電影,不過,他的作品卻再也沒有離開那個房間,電影裡的角色,總是毫無交集的孤絕個體,孤獨,成為穿透他的創作與生命的永恆主題。 相隔廿七年,蔡明亮再回到劇場,獨角戲似乎成為唯一能完整表達生命的形式。於是,他帶我們掠過銀幕光影,重新走進那個房間,看著李康生、陸弈靜、楊貴媚三個演員的日常生活切片,一台播放著點歌節目的收音機,播送著李香蘭的老歌〈只有你〉 只有你 你永遠在我心底 只有你 你把我放在心裡 你知道 我受不了痛苦的分離 你知道 我也禁不起相思兩地 只有你只有你 我想你不會把我忘記
-
焦點專題 Focus
2011-2012國際新樂季.古典樂壇趨勢觀察
開季,宣示著樂團一整年的企圖與團隊的向心力!在各大樂團音樂會一場場地舉行之後,眼尖的樂迷們必定發現,許多曲目的安排與國外知名樂團的走向不謀而合,例如經典的貝多芬作品、通俗的音樂挑戰藝術、東西方的交流、新音樂的推出等等。而您可知道,在求新求變的時代中,虛擬科技、野餐音樂會、教堂系列演出、東方市場崛起,都是國外樂團們想出的新花招? 哪些樂團面臨破產?哪些指揮走馬換將?接續著上一期的國內焦點介紹後,讓我們一起綜覽國際樂壇各大樂團新樂季新動向!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廖末喜舞蹈劇場
舞詩不絕 《飄》再現經典
在南台灣持續經營文學與舞蹈相遇創作的廖末喜舞蹈劇場,自二○○二年推出第一部舞詩作品《台灣詩歌的舞蹈漫步》後,每年亦以穩定頻率推出系列作品,並邀請不同編舞家以南台灣詩人創作進行舞蹈編製,近年並獲得李敏勇、利玉芳等詩人對於文學題材的啟發,從而使舞蹈與文學、詩結合的製作展演形態更趨完整。○八年起更與崑山科技大學藝文產業創新育成中心透過產官學的合作,將詩、舞、樂結合影像科技呈現,賦予舞詩不同的面貌。 今年,舞團延續去年將既往舞詩系列選粹演出,再次從歷年經典舞作中精選四首作品《飄》(陳秀喜詩作/蔡秀貞編舞)、《三位一體》(李魁賢詩作/賴翠霜編舞)、《向婆嚎海》(利玉芳詩作/卓庭竹編舞)及《小鬼湖之戀》(魯凱族傳說/胡民山編舞),以情愛為主軸,體現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間面貌迥異而濃烈的情感。舞作加上視覺藝術、影像科技等創新元素再製改編,延伸創作思維的廣度之餘,也讓當代科技賦予作品新風情。
-
戲劇新訊 動見体劇團《屋簷下》
荒謬筆法,書寫家庭的崩毀
屋簷,象徵著家庭的庇佑及保護;屋簷下,表面和樂無事的家庭場景,說不出口的秘密,卻潛伏在一家人之間。當屋簷的遮蔭消失之後,秘密被揭穿,會造成甚麼樣的衝擊?家人毫不保留的愛,又會造成任何傷害?動見体劇團新作《屋簷下》,由七年級劇場創作者王靖惇編導,劇中藉由因大水沖刷,而失去「屋簷」庇護的一家人,在狹小的空間、隔音極差的組合屋當中,傾聽彼此的慾望和秘密,最終發現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家人真實面貌,影射現代家庭結構的崩毀。 全劇在日常生活題材中,注入詩意魔幻,透過疏離的觀點,揭開人性的隱晦,「水」的意象貫穿,更帶來隱然的對比與多重象徵。在悲哀的家庭氛圍中,犀利、荒謬又不失殘酷力道的語言,大膽直接的對話與動作,節奏轉折明快的情境,形成創作的一大特色。尤其,不同世代間的語言運用,顯露出編劇對於語言的細膩觀察,例如運用河洛語節奏感強烈又力道十足的特點,塑造母親的形象,呈現台灣本土傳統女性的堅強性格;而年輕一代的語言匱乏無力,也突出新世代缺乏核心價值的焦慮,對比兩代間價值認同的差異與衝突。
-
音樂新訊 北市國百鳥朝鳳
郭雅志領軍 嗩吶歡騰為國慶生
嗩吶一直都是國人熟悉的民間樂器,但除了廟會活動和戲曲伴奏之外,您對它的了解還有多少? 以往嗩吶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音量大、音色高亢宏亮,在婚喪喜慶上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在演奏家們不斷改良下,它的表現力增強,不僅能夠渲染歡快的情緒,更能夠詮釋黯淡、沉鬱的情感,或模仿人或動物等聲響。而嗩吶演奏家郭雅志所發明的「活芯」裝置正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在提升樂器性能外,其神乎其技的吹奏更使得嗩吶成為音樂會中最受歡迎的獨奏樂器之一。十月初,北市國即邀郭雅志來台,聚集樂團嗩吶組的好手們齊聚一堂,並且請來國內作曲家賴德和與洪千惠分別創作《奔》及《樂自在.觀自在.心自在》兩首樂曲,後者更加入了青年優人與國樂團共同合作。最特別的是,國樂團還請來了旅德指揮家簡文彬擔任本場指揮。在國慶日前夕,北市國將以最喧騰、最歡慶的樂器,為建國一百年吹出快樂的生日樂章。
-
常客推薦 本月我想看
蔡明亮的三齣獨角戲《只有你》
獨角戲迷人之處便在於,舞台上只有演員和自己,那是非常真實、私密,並且真誠面對自我的經驗。雖是劇場出身,但在電影界發光發熱的蔡明亮,即將在十月份「回家」,應兩廳院節目策劃之邀,回到離開廿七年的劇場舞台,並一口氣帶來三齣獨角戲《只有你》。以五、六○年代的歌曲為主軸,貫穿三位長年與蔡明亮合作的演員:陸弈靜、李康生、楊貴媚的日常生活,這次演員在舞台上,和蔡明亮回了家,關上門,僅僅飾演他們自己:陸弈靜除了咖啡,幾乎不需要任何進食;李康生有魚的偏執狂熱,三兩天去海邊提回一桶桶海水為它們更換,早早死去的魚,用報紙安穩地包起、置於冷凍庫;楊貴媚體質特殊,她能看見超越具體的魂魄。三位演員在舞台上演自己,演自己的最真實卻又最虛幻的日常我不僅也想像,我們所有的生活、與自己的相處,其實也是一齣齣獨角戲與回望。
-
音樂新訊 薛巴柯夫首度訪台獨奏會
薛巴柯夫首度訪台 演繹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被德國評論家彼得.柯塞(Peter Coss)讚譽為「我們這個年代琴藝最佳、最勇於挑戰,彈琴最有興味的音樂家之一」,首度來台的俄國鋼琴家薛巴柯夫(Konstantin Scherbakov)不僅是第一屆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大賽首獎得主,更以他精湛的琴藝被稱為是「當代的拉赫瑪尼諾夫」。他的錄音,不僅是知名音樂雜誌評介的焦點,當他演奏其他作品時,更曾被讚言:「沒有人能夠彈奏出比他更好的蕭斯塔可維奇!」而去年贏得蕭邦鋼琴大賽,在台灣掀起旋風的阿芙蒂耶娃,在多年前就曾經遠赴蘇黎世音樂院拜他為師,並擔任助教。 近年來薛巴柯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所灌錄由李斯特改編為鋼琴演奏的貝多芬九首交響曲全集。雖然說,總譜彈奏是每位指揮必修的功課,但要以雙手在有限的鋼琴鍵盤中彈出整個交響樂團的氣勢、旋律、音色、各聲部的對話等等,是非常艱困的挑戰。此次來台,他除了將帶來由西洛第與布梭尼改編巴赫的《b小調前奏曲》及《夏康舞曲》之外,更有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熱情》以及鋼琴版的《命運》交響曲。想知道鋼琴家如何以十指重新詮釋整部交響樂曲?絕對不能錯過這場音樂會!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能劇?歌劇?! 窺探東風西漸的途徑
七月的柏林「感染音樂節」,以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松風》作為壓軸。這齣改編自日本能劇的歌劇,全以德文演唱,演出樂器也以西方管絃樂為主,但仍營造出東方的幽韻;而相對於靜謐的劇情與聲響,莎夏.瓦茲編創的舞蹈動作顯得橫衝直撞,和能劇中沉緩的肢體語言截然不同。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劇場與電影,無可切割的宿命
法國知名導演尚.雷諾曾說:「一個導演終其一生只拍一部片子,其他的影片都是這部電影的註腳或變奏而已。」這個說法相當深刻地提供了我們對蔡明亮作品的理解。他的電影,從不說一個完整的故事,少有對白,有的只是人物的生命和情感樣態。電影的場景多半是大城市的陰鬱角落,一些封閉性的空間,光線晦暗,空氣潮濕污濁。城市提供了一個支離破碎的象徵背景,封閉的空間成為包裹、囚禁人的容器與牢籠,而生活在裡面的人,則像是不存在般、被世界徹底遺忘的幽靈,每個人都是孤絕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無法真正溝通,為了尋找情慾的宣洩出口,凸顯出存在的荒謬,於是,孤獨與寂寞成為蔡明亮電影裡的每個人無可避免的宿命。 熟悉蔡明亮背景的人,便會發現,這些貫穿他電影的母題,早在廿多年前,即已在他的劇場作品中埋下伏筆。一九八一年,他從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後,與同班同學合組了「小塢劇場」,他親自執導三部舞台劇作品《速食酢醬麵》、《黑暗裡打不開的一扇門》、《房間裡的衣櫃》,皆在處理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型態的狂亂等主題,在當時劇場界引起不小轟動。回溯與電影和劇場之間的淵源,蔡明亮說:「自己的養成是從小看電影開始,電影對我來說更具魔幻魅力,劇場的朝生暮死也特別令人害怕,但回頭想,我記憶殘存最初的電影影像其實是一部翻拍劇場的電影、上海製作的紹興戲《追魚》,鯉魚精後花園私會窮書生,我三歲時看的。」或許,電影和劇場之於他,的確是無法切割的吧。 廿七年後,蔡明亮再回到熟悉的劇場,他形容好像要回家走走:「年輕的時候就是想講故事,想做獨特的表現,想博得滿堂彩。現在做任何創作,都只想表達一下對生命的感觸,甚至好像只是要掌握一個跟你熟悉的人再次合作的契機,或者遇上一些新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三齣獨角戲分別從他長期合作的演員楊貴媚、陸弈靜、李康生的生命經驗出發,將簡單的生活動作,化為三齣不同的身體敘事,在蔡明亮一貫疏離的靜謐與壓抑的氛圍中,面對自己的孤單與哀愁。如果說,我們曾在電影中,看見劇場的蔡明亮,那這次,我們是否能在劇場中,看見蔡明亮的光影語言?透過本刊的特別企畫,我們帶讀者走進蔡明亮的排練現場,以文字書寫記錄他與三位演員的工作實況。 上期,本刊先行整理了國內各大樂團新樂季的聆賞指南,這期,我們將聚焦國際樂壇的趨勢觀察。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例如歐美金融危機頻傳之際,歐美的
-
專欄 Columns
月圓之夜
隨著觀眾發出的笑聲,演員愈來愈被鼓勵著,也,愈來愈以為自己演對了,沒有笑的觀眾,在思考和失望的觀眾,禮貌地坐在觀眾席,演員是看不到的,戲被笑聲、簡單的歡樂聲,強迫地再次包裝著,戲歪了,還是薄了,還是幼稚了,還是俗不可耐了,甚至還是根本演錯了!台上的人,都很難察覺了。
-
專欄 Columns
動作隨想
動作的動機的確重要,因為動機,所以動作的生成跟組合會不同;因為動機,所以動作的動力和訴求會不同。身為跳舞的人,特別是打著「即興」招牌的人,我更是不斷質問自己,為什麼要動?動作又來自哪裡?因為我們就是把所有其他的念頭、意識、感官都關掉,身體還是照樣無礙地舞動著。
-
專欄 Columns
我的烏龜朋友——「湯」米
看著牠因為過度奮戰後無力地攤平了四肢,我開始有點擔心,思索著是否要幫牠翻面時,牠突然用力伸直了四條短腿,啪的一聲,成功讓自己翻面了。經過了一陣子的休息,牠又再次嘗試去攀爬那塊木板,當然,牠又再次摔個四腳朝天。在我看來已經七葷八素的牠,居然立刻又挑戰了牠的第三爬
-
專欄 Columns
國
「國」成了政治人物的工具,「或」才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的真正感受;前者努力地定義邊界、煽動對立;後者雖然常被迷惑,但也具備跨越邊界尋求「或」許有更多元自由天空的飛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