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演出評論 Review
眼花撩亂的慶生會
蘇安莉的《安提卡書簡》,可能是這次表現最為完整的作品。切分清晰的光區、舞作進程的考量、不拖泥帶水的肢體,有二○○一年《24》同樣冷靜處理感性的成功因素與迷人超脫特質。極簡主義的音樂、男聲唸詩,聲音本身的音韻及文本在破裂片段中透露的訊息拼湊,舞蹈尚未展開即已異常豐富。
-
演出評論 Review
SHOW一場視聽兼具的演藝新貌
「霹靂」整場演出圍繞器樂演奏、歌樂唱頌的音樂軸線為基礎,穿插劇藝舞蹈的形體動作與影像燈光的舞台元素,交織融合而成震撼力十足的音樂劇場風格。「緊湊連貫、多元跨界、古今交錯、絲竹交響、演藝新貌」,簡單二十個字從不同面向的觀察,應該是當晚幾近滿場觀眾一致的感受。
-
新藝見/新銳藝評
持續灌溉台灣藝術的活水源泉
年度藝術界盛事「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於五月三日舉行,這是該獎頒獎典禮首度在台新銀行自家大樓的元廳舉辦,而且入圍特展也首度進入台北當代美術館展出,意義不凡。頒獎當天藝術氣息濃厚,主持人以詼諧口吻說明台灣藝術界的經營不易,點出了台新藝術獎如雪中送炭一般,不但適時為瀕絕的藝術團體注入活水,更肯定了他們的努力。
-
新藝見/新銳藝評
驫舞劇場《速度》 完全顛覆形式的誠懇舞作
決審團主席、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林鶴宜表示,《速度》完全顛覆了形式,如對舞蹈的美之定義、入場出場的表現方式。驫舞劇場的活力和創造力令人看到了創作與表演的真誠,此真誠一方面關乎藝術態度的誠懇,另方面流露出一群純真大男孩的質地。
-
新藝見/新銳藝評
王嘉明《殘,。》 結構多變創造新時空觀
評審們認為,《殘,。》運用音樂與影視語法多維交織,節奏獨特多變,創造新的時空觀。從大架構到小細節,脈絡清晰,材料的發展帶出豐富的藝術表現和情感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搖擺在商業與藝術之間 未來仍「令人期待」
進軍百老匯十五年 迪士尼霸業坎坷
從一九九四年起,娛樂業一方霸主迪士尼,以《美女與野獸》舞台劇版正式跨入紐約百老匯。十五年來,財力雄厚的迪士尼,除了在硬體設施上翻修經典老劇院,讓老街區鹹魚翻身頗受好評外,把「家庭娛樂」的氣氛帶入了一向以成人觀眾為主的百老匯,也製作了像《獅子王》這樣長銷不輟的經典作,但糾葛於商業與藝術之間,作品的毀譽參半,都讓迪士尼的百老匯霸業,讓人「一方面寄予祝福,一方面也拭目以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面具、符號學、偶戲 成就導演江山
茱莉.泰摩 橫跨表演藝術界的女獅王
要能成為一位橫跨偶戲、莎士比亞、歌劇、音樂劇、電影的女性導演,茱莉.泰摩的確是個奇葩,她的命運就跟《獅子王》裡的辛巴一樣,也經歷了一段流浪的旅程,才到主流市場,奪回她的王位。當然,我們都知道辛巴有兩個好朋友彭彭與丁滿,泰摩也在三位奇貌不揚友人的協助下,讓她成為劇場界的女獅王,這三個好友分別是面具、符號學與偶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薇塔》作詞大師 《獅子王》寫景抒情
提姆.萊斯 一則縱橫舞台與電影的傳奇
電影動畫與音樂劇《獅子王》的動聽樂音,結合了提姆.萊斯的精湛文詞,才得以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早年即與洛伊.韋伯寫下多齣經典音樂劇如《約瑟夫與他的夢幻彩衣》、《萬世巨星》、《艾薇塔》,早早地攀上了創作高峰,後來轉戰電影圈,也創造出了《阿拉丁》、《獅子王》這等佳作,過去四十年來,只要說到提姆.萊斯,「流行金曲」或「白金唱片」的影子便如影隨行地跟在左右。
-
特別企畫 Feature 艾爾頓.強+南非音樂+漢斯.季默
三大門派 共同鍛造《獅子王》融合曲風
從製作觀點看音樂設計,首先,要在市場走紅一定要有人氣作曲家領銜,這就是艾爾頓.強。其次,本劇以非洲為背景,少不了非洲音樂,於是引進傑出的南非音樂家Lebo M、Jay Rifkin、Mark Mancina,寫出原汁原味的非洲風格,散發強烈「異國風味」。另外,本劇是動物版《王子復仇記》,自然少不了史詩般壯闊的配樂,由漢斯.季默負責,確是高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涵括世界民俗風情 巧思令人動容
科技之外的百老匯舞台神話
在《獅子王》的演出當中固然非洲基調是貫串在全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非洲圖案色彩與相當大地感的材質。但是詳細閱讀之下,不難發覺其中偷渡著不少世界民俗色彩。舞台與服裝中大量手繪、手染的圖案及編織及仿木刻面具,更讓整體的視覺充滿了一種原始手工的美感。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偶不成《獅子王》 戲偶變化萬千 打破奇想界線
《獅子王》最令人動容的,莫過於那為數眾多、設計精巧的戲偶與面具,戲偶數量超過二百個,花了一萬七千多個小時製作,在在創下紀錄。而創新的偶戲操作與人偶合一的演出模式,都讓人對偶戲的認知大大改觀。《獅子王》最卓越的美學創舉,就在於打破舞台、服裝、戲偶之間的界線,彼此透過表演者,「融為一體」。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扭曲現實才能看見真實
用笑聲反叛的義大利喜劇作家—達利歐.佛
達利歐,佛可說是永遠的反對黨,因激進的左派政治立場,他被貼上異議分子的標籤,演出屢遭政府刁難和查禁,不准上義大利的電視和廣播,不准入境美國,甚至被捕、被打壓,一九九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還飽受梵蒂岡當局猛烈地抨擊,直指為他為「小丑」,但他仍保有中世紀喜劇的演員精神,以樂觀積極的態度,笑看人生。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尤金諾.芭芭的穿越之旅
四月下旬,本刊與江之翠劇場合辦了由歐丁劇場導演尤金諾.芭芭帶領的戲劇大師班;接續去年十二月的第一次工作坊,芭芭與江之翠的南管演員這次持續發展新的表演形式,在傳統與現代中尋覓相容之道。這次的大師班,除了演員之外,並有數位本地劇場工作者從旁觀察。本刊特邀歡喜扮戲團藝術總監彭雅玲為這次的工作坊為文側記。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一人公司的市場藍海(一)
王聖懷 以精選樂音餵養挑剔的耳朵
低迷的音樂市場裡,以品質創造價值的一人公司「前衛花園」,獨立傲然地擁有許多的擁戴粉絲;花園裡散發的魔力,是創辦人王聖懷以自己再挑剔不過的臨界線,為一首首鮮為人知的樂曲代言,讓非主流旋律硬是搶下了耳尖人們的首選寶座,於誠品書店表現的成績也緊追在五大品牌後。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給下一輪兒童戲劇的備忘錄
台灣兒童戲劇悠悠走過了二十個寒暑。從最早誕生的「魔奇」開始開枝散葉,百花齊放的兒童劇團歷經成長過程,以然身處成熟階段,台灣的兒童戲劇界是否到了展開新革命,注入新活水,為下一輪雙十年華創造新高點的時刻?! 本刊特別在此暑假的前夕,首度邀集本地的幾位資深的兒童劇團工作者,與韓國知名兒童劇《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導演朴勝杰齊聚ㄧ堂,以交流座談的方式,分享兩國的經驗與討論未來兒童戲劇發展的可能性。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法國出口到日本
「熱狂之日」音樂祭 輕鬆享「樂」歡樂園
五月初,國家交響樂團(NSO)應日本「熱狂の日」音樂祭之邀,到東京演出,本刊編輯跟著NSO,首度參與這場音樂盛會。這個音樂祭的創辦概念來自法國,卻在日本創下參與人次的最高紀錄,因為這是為了讓所有人能輕鬆享受音樂而設的園地,馬拉松式的各樣音樂會,連綿不斷的周邊活動,讓整個音樂祭充滿了歡樂悠遊的美好氣氛。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葛里霍夫得獎歌劇 歐陸首演掀旋風
《淚之泉》緬懷羅卡 林美虹以舞蹈劇場新詮
由猶太作曲家葛里霍夫所作、曾獲葛萊美獎的歌劇《淚之泉》,去年十一月由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搬上歐陸舞台,並由該劇院舞蹈總監、台灣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執導,以創新的舞蹈劇場形式,緊密結合舞者、歌者、舞台、燈光,環環相扣、匠心獨具。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城市劇院 山海塾《帷帳》世界首演
巴黎市立劇院是巴黎指標性的演出場所,也是讓現下世界級藝術家最初能嶄露頭角的舞台,如五月初在該劇院首演最新作品《帷帳》的山海塾即是其一。該劇院日前舉行新舊任總監交接,在該劇院服務了四十年的維歐雷特,把領導該劇院的大任交給了年方卅八歲的導演迪馬西-摩塔,年輕世代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巴黎人正在期待!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翠貝卡電影節 讓社區走出911陰影
翠貝卡(TriBeCa)指的是曼哈頓島上的運河街以南,百老匯以西的三角地帶,過去多是倉儲貨運往來的商業區。九一一事件之後,該區被列為受嚴重影響的主要範圍之一,人氣驟減,商機再次受創。居住在該區的勞勃.狄尼洛和珍.羅森索,持著回饋鄉里的抱負,集資創立翠貝卡電影節。
-
藝壇動態
「興青聯」、「種植藝術」走上街頭,向新政府提文化建言
【台灣】 「興青聯」、「種植藝術」走上街頭,向新政府提文化建言 新政府在五二○走馬上任,針對其承諾在一年內成立「文化觀光部」,並完成「文化創意產業立法」,一群關心文化藝術的青年組成的「興文化青年聯盟」日前走上街頭,以行動劇方式,表示對此政策思維的質疑。興青聯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建設的選項,非全部,除了提升「觀光產值」,文化建設應該具有更深廣的內涵,除了興土木蓋硬體,「軟體建設」更為基礎。興青聯發表了「2008興文化建言」對馬政府提出九大訴求,包含:文化政策應超越政黨意識形態,具備起碼政治抵抗力,維護文化施政自主性、獨立性和專業性,要求下情上達的決策模式,還有拓展台灣文化的市場版圖,通盤檢討現行的文化法令政策及活絡民間資源挹注文化等訴求。 此外,由藝術家湯皇珍發起的「種植藝術」行動聯盟,也在文建會新任主委黃碧端上任的第一天,和一群藝術家從華山藝文中心遊行到文建會表演行動劇,讓藝術家扮演種子並在身上澆水,希望文建會思考「種植藝術」的初衷。湯皇珍強調,當文建會以經建思維處理文化,將導致「經建領導文建」、導致「文建只剩文創」、「文創只剩鈔票」的惡性循環,致使沒有「市場」的藝術創作枯萎,傷害藝術創作者。而大砲級的前衛藝術家與文化評論人王墨林也在網路發起「One People文化對決網路行動」,質疑黃碧端接任文建會主委及「文化觀光部」是項錯誤的決策。 對此,黃碧端回應,對於文化界人士擔心「觀光是包裝文化的外衣,可能耗光文化的資源。」她強調,觀光與文化資源整併後,補助更大,也會帶來更大的收益。她表示,「觀光本來就無法取代文化的內涵,但是結合觀光,藝文團體辛苦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這應該是他們所期望的。」(廖俊逞) 圖說 R-01 「興文化青年聯盟」以行動劇方式表達對成立「文化觀光部」與「文化創意產業立法」的疑慮。(許斌 攝) 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展開徵選 由永豐銀行與愛樂電台共同舉辦的「永豐愛樂古典菁英獎」已經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