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曹禺

相關文章 21 篇
  • 一開場出現傳統家族合照構圖,眾人手指緩緩移動,僅以眼神與指尖即輻射出慾望的方向。
    企畫特輯 Special

    以無言舞動崩毀的世界

    由香港導演鄧樹榮與編舞家邢亮、梅卓燕於二○一二年共同創作的舞劇《舞.雷雨》,取材自中國劇作家曹禺成名作,不著一詞,完全以肢體敷演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與情節,讓錯亂時代的崩毀世界,驚心再現。《舞.雷雨》將在十月份「香港週2014」活動隆重登場,讓台灣觀眾有機會透過舞蹈肢體,再次認識這個劇場經典。《舞.雷雨》同時為「2014關渡藝術節」的參與節目。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62期 / 2014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演出評論 Review

    導演的《原野》,模糊的曹禺

    因為導演的形象過於高大,處處見其著力痕跡,相形之下,劇作家曹禺的面貌就顯得模糊、淡化了許多。從原劇八萬多字刪節成本劇的三萬多字時,實實地考驗著導演對於劇旨精神的把握、人物厚度的拿捏及時空的處理能力。原有閱讀劇本時對情節發展及人物角色的感動,在看戲時,卻尋它不得,原來它已被對導演藝術手法的驚嘆所取代。

    文字|徐亞湘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繼往開來的華文現代戲劇大師

    一場雷雨,震古鑠今─曹禺

    曹禺先生(1910-1996)過世到這個月,剛好十週年。 中國人一談到現代劇場,沒人不知道曹禺,大家幾乎都讀過或看過他的作品。 文化老人巴金說:曹禺的《雷雨》是一部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 對岸的話劇研究所前所長田本相說:曹禺是中國話劇繼往開來的人物。 透過曹禺,我們可以走進華文戲劇殿堂,順便想想台灣現代劇場的經典在哪裡?

    文字|李立亨、廖俊逞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李寶春改編《原野》為京劇形式演出。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李寶春改編,曹禺學生謝晉執導

    西皮二黃 讓《原野》再「火」一次

    《原野》是曹禺三大劇作中裡命運最多舛的一部。前兩部《雷雨》和《日出》都在掌聲中落幕,唯獨《原野》,上演後沒有幾天就遇到了蘆溝橋事變,槍林彈雨,湮滅了這部新作大鳴大放的契機。對於這部光芒被戰火掩埋的巨作,辜懷群希望透過悲壯的史詩與悠揚的皮黃旋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把《原野》再次演「火」起來。

    文字|廖俊逞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津版《原野》在導演上調動一切非寫實手段,將所有舞台元素都詩化了。
    焦點專題 Focus

    一台表現主義的演出

    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王延松導演的中國近代話劇大師曹禺經典作《原野》,將於十一月登台演出。天津人藝的《原野》,被中國知名戲劇學者田本相譽為「近二十多年來,比較起來最完整最精采最富於創造性的話劇舞台的《原野》」,他並指出,天津人藝的《原野》,蘊含著對於二十年來導演藝術的反思,無論是在對待經典劇作的創作態度上,在對待導演的「創造」上,在與演員的共同創造的關係上,還是在怎樣發揚一九八○年代戲劇探索的精神,同時,又避免一些教訓上,都留下他思考的印記。

    文字|田本相
    第203期 / 2009年11月號
  • 京劇版《原野》以悲憫的態度看「復仇」,用「色不異空」的角度解讀原作。
    焦點專題 Focus

    京劇版《原野》,參悟「寬恕是福」

    京劇版《原野》由李寶春與黃宇琳主演,最癡狂也最人性的愛情,刀林彈雨兩相甘心。豐富的舞台意象:蒼鬱遼闊的原野,陽光灑出如黃金的愛情夢幻,象徵曹禺對人性不滅的信心;黑夜降臨在樹林時的迷茫,深深發掘了人的心靈之複雜多面,也傳達了「心獄」遠比牢獄可怕三分。

    文字|廖俊逞
    第203期 / 2009年11月號
  • 曹禹(1910-1996)。
    回憶與悼念

    曹禺之死:打上一個句點,留下許多問號

    大陸最知名的劇作家、戲劇敎育者曹禺,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安詳逝去。《雷雨》、《原野》、《日出》及《北京人》等知名劇作,都出自曹禹之手。晚年曾一再表示「我不相信話劇是『夕陽藝術』」的曹禺,同時也是中國及世界劇壇一致推崇的中國話劇先驅。

    文字|李立亨
    第50期 / 1997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

    慶曹禺大師百歲

    為了紀念中國戲劇大師曹禺的百歲誕辰,由他一手創立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特地搬演曹禺的四大經典:《日出》、《雷雨》、《北京人》和《原野》。當中的《日出》和《原野》為新排劇碼,後者五十年內從未被人藝搬上大劇場舞台,這次突破困難,邀來著名導演陳薪伊,並由人藝實力明星濮存昕、胡軍、徐帆、呂中連袂出演,令人期待。

    文字|郭耿甫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北京人》是原味演出。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

    慶祝曹禺百年誕辰 大型專題戲劇節揭幕

    今年適逢被譽為「中國莎士比亞」的劇作家曹禺百年誕辰,不常為特定劇作家舉辦專題藝術節的香港,也特地在今年十月至十二月舉辦「曹禺戲劇節」慶祝紀念,透過演出與書寫,引領香港年輕世代認識曹禺的不朽和當代性。除了演出與講座,「曹禺戲劇節研討會」也會同步進行。

    文字|陳國慧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12月16日學術研討會「戲曲與戲劇」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回首新世紀十年 探問華文戲劇創新活力

    去年十二月中旬在澳門舉行的第八屆華文戲劇節,主題為「新世紀華文戲劇研究」,旨在「探討過去十年來華文戲劇之種種面貌、創作特色、最新走向,以及對未來華文戲劇作出前瞻。」特別著眼於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華文戲劇發展,除了參與的演出希望是十年內的戲碼,在學術論文方面,也期許與會者提出對過往十年各地戲劇現象的觀察分析。

    文字|莊珮瑤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大陸〕 首屆曹禺戲劇奬頒發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評選的第一屆曹禺戲劇文學獎頒獎大會最近在北京舉行。十四個劇目獲此榮譽,包括戲曲《山情歌》、《鐵血女眞》、《甲申祭》,戲劇《結伴同行》、《水下村莊》,歌劇《張騫》,兒童劇《瀟灑女孩》等。曹禹先生因病不能出席大會,但他表示希望該獎的評選要評出水準、評出威信、評出特色,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推動戲劇事業的繁榮。據了解,曹禺戲劇文學獎今後每兩年評選一次,強調劇本的舞台性、文學性及思想藝術水準。 (蕭勇) 《樓上的瑪金》突破「封殺」 上海最負盛名的前衛劇作家張獻的新劇《樓上的瑪金》,特別邀請著名影星王志文及劉威主演,每場演出均門庭若市,三百個座位座無虛席,門票被炒高到二百元人民幣,光二十多天就回收十二萬元成本。 這齣轟動上海的話劇,敍述一位台灣商人穿梭於海峽兩岸,身處於兩個不同世界,而帶出了現實生活中兩種特殊人物──商場女強人和陪酒賣笑女人的特殊生態,對人性、性愛、金錢、道德作出無懼的剖析。此一「敏感」題材,被上海有關當局明令採用「新聞封殺」手段處理後,在大衆媒體上消失,但透過不同管道聞風而至的觀衆反而更多。 (周凡夫) 北京故宫計畫演出《杜蘭朶》 十一月初在澳州悉尼成功推出的露天大型歌劇《杜蘭朶》Turandot'今年三月將巡迴新加坡、台灣、漢城和東京,同時並計劃在北京的故宮上演,但估計需要兩年的準備期,因此大約要到一九九七年才能實現。 這次製作採用八十五公尺寛,四十公尺深的舞台、計二千支燈光、二千套服裝、二百五十人的合唱團、一百一十人的樂隊、四十五名芭蕾舞者、四十五個兒童、三百五十位臨時演員、二千名演員,外加九位獨唱家,飾演社蘭朶公主的是匈牙利女高音Eva Marton,飾演卡拉富子的是義大利男高音Lando Bartolino,柳兒一角則由澳洲的女高音Rosamund llling飾演。 計劃到北京故宮上演的製作規模,估計

    文字|蕭勇、周凡夫
    第27期 / 1995年01月號
  • 劇中江明飾周樸園。
    中國話劇

    重現劇壇經典 李行談《雷雨》

    睽違四十年之後,中國戲劇大師曹禺的經典作品《雷雨》終於在台灣粉墨登場。重新投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李行,特別談及對《雷雨》新的詮釋角度、執導手法,並藉此劇表達對曹禺的敬意。

    文字|江世芳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 《夏王悲歌》氣勢懾人。
    焦點

    成功的京劇探索

    西部京劇《夏王悲歌》無論在戲劇情節、人物性格變化上,在舞台氛圍及服裝上,集中地強化了戲劇張力,令人過目難忘。京劇《原野》還原到曹禺原創時的戲曲手法,平平實實、正腔正調地展現了「五好、三老實」。

    文字|徐亞湘
    第42期 / 1996年04月號
  • 歌劇版《原野》演出劇照。
    回想與回響 Echo

    巨星隕落懷曹禺

    曹禺在去年底過世了,曾寫過《曹禺劇作論》的田本相,寫下了他親炙大師過程中的點滴心情。其中談到曹禺自述《王佐斷臂》故事的啓示:「明白了,人也殘廢了,大好的光陰也浪費了。」更是令人低迴不已。

    文字|田本相
    第51期 / 1997年02月號
  • 姚樹華以模型說明《北京人》的舞台場景。
    焦點

    解錮《北京人》 從五四的氛圍走到台北的舞台

    歷史的洪流,沖走了我的溫柔,時代告訴我,要學你的風流。──姚樹華〈遙遠的靈魂〉

    文字|胡惠禎
    第11期 / 1993年09月號
  • 1980年的曹禺
    中國話劇

    曹禺新論

    三月的《原野》、四月的《雷雨》、九月的《北京人》,曹禺這三部代表作今年都將登上台北國家劇院的舞台,他領航四十年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也將在下個月來台演出。新一代的觀衆,終於有緣接觸這位中國最知名的現代劇作家。我們特邀精硏曹禺的劉紹銘敎授撰寫評介,提出面對曹禺的一種態度,一種看法。

    文字|劉紹銘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 老舍的《龍鬚溝》已成政治傳聲筒。圖爲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劇照。
    中國話劇

    中國話劇:三○年代及以後

    話劇是二十世紀初由西方漸次移植到中國的一個新的劇種。它與中國傳統戲曲最大的不同是以對話取代歌唱;以模擬生活中的行動取代象徵的程式動作;以搬演當代的生活取代歷史故事。在經歷了早期「文明戲」的興衰和學校劇團及「愛美的劇團」(即業餘劇團)的努力之後,到了三○年代,中國的話劇已經步入了成熟期。

    文字|馬森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 曹禺原著的《北京人》,原是企圖以一種距離角度,觀察嘲弄那個時代犧牲者的可笑復可憐。
    戲劇

    送舊迎新,非關曹禺

    姚樹華導演的《北京人》,意欲將寫實主義形式的曹禺原作改頭換面,把主題從四〇年代的北京人原始主義,轉換爲九〇年代的台北文化評論;在形式上則轉換成後布萊希特的風格。然而,由於導演無法在中國/台灣文化落差中,尋找到眞正內在的共同核心議題,使得演員的夾議夾敍成爲說書人的扯談,無法推展眞正布萊希特式的辯證效果。

    文字|黃建業
    第13期 / 1993年1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亞曲盟將於菲律賓舉行大會暨音樂節 亞洲作曲家聯盟明年一月將在菲律賓召開第十八屆大會曁音樂節,中華民國總會除了積極推舉我國作曲家許常惠角逐下任大會主席外,並籌組一支集結作曲家、原住民及漢人樂舞等演奏團體共七十多人的龐大隊伍前往。除發表國人作曲家十首作品外,並演出傳統音樂與舞蹈。 亞洲作曲家聯盟與國際現代音樂協會是當前最重要的國際作曲家組織,每屆大會有各國報吿、現代音樂作品發表會、硏討會、作曲比賽、傳統藝術表演等。 此次台灣獲選發表作品的,包括何能賢、洪崇焜、黃妙萍、許雅民、石佩玉、李志純、絲國正、王怡雯、陳慶章、許博允等十位,其中王怡雯的《三重奏》還被評選爲參選「靑年作曲獎」的台灣代表。傳統器樂發表部分由涂惠民指揮、采風樂坊演出,長笛、鋼琴、弦樂四重奏等,將邀集國內傑出的演奏者參與。 除了發表作品的作曲家之外,許常惠、馬水龍、錢善華、鍾耀光、潘皇龍、曾興魁、張己任、李子聲、盧炎等多位音樂家都將前往,由音樂家樊曼儂擔任總領隊;演出團體包括漢唐樂府、原住民藝術代表團隊原舞者舞團等,將呈現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音樂、舞蹈。 (編輯室) 新興表演場地 台北誠品書店敦南店於上個月正式開幕,地下二樓的藝文空間佔地一百五十坪,除平時可作爲展覽、辦活動場地外,並有專業劇場燈光、音響及投影設備,可提供表演團體演出時使用。該場地還可以吸音隔板分成九十坪、六十坪兩個場地使用,以出租、合辦等方式供有興趣的團體或個人。 詳情請洽誠品書店企劃部:(02)775-5977 擅長以黑色幽默漫畫表達政論意見的魚夫,將多年前旅遊歐洲時在巴黎和平咖啡館所得到的靈感,落實在剛開幕的魚夫咖啡館裡。 魚夫咖啡館以魚夫推薦咖啡爲號召,並斥資購入專業劇場燈光及音響設備,在開幕之初免費提供場地及設備讓藝文界人士演出。 咖啡館的演出場地尙未正式推出,已有各界人士紛紛探詢,魚夫咖啡館將成爲愛好藝術活動人士的新聚點。 有意演出的團體請洽魚夫咖啡館:(02)523-9234

    文字|本刊編輯部、蕭勇、襲加
    第49期 / 1996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東光戲院提供免費場地 位於台北錦州街與林森北路口的東光戲院,爲結合文化育樂,特提供地下室一樓中庭場地,佔地四十坪,供各學校社團、演藝團體舉辦各類演藝活動用。連絡電話:375-7672。  (編輯部) 省交第四屆徵曲比賽 省立交響樂團舉辦的第四屆創作曲發表會,以「承文化薪火,傳時代新韻」爲主題,徵求「混聲四部合唱」作品。稿約時間自即日起至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五日止,詳情請洽:(04)339-1141轉151。 (編輯部) 多面向舞蹈劇場五週年回顧展 多面向舞蹈劇場爲慶祝五週年,目前(8/27-9/11)正在誠品書店敦南店的藝文空間舉辦回顧展,展演歷年舞蹈作品的精采段落、舞台佈置及舞蹈攝影。此外,並計劃在年底推出一大型製作,爲此,公開甄選舞者,預訂於九月九日進行甄試,有興趣者請速洽:740-9353。 (編輯部) 〔大陸〕 曹禺劇本獎 中國戲劇家協會決定,將兩年一屆的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從今年起正式更名爲「曹禺劇本獎」,首屆評選工作現正在進行,並擬於十月召開頒獎大會。 (蕭勇) 1994莎士比亞戲劇節 今年是莎士比亞(1564-1616)誕生430週年,上海已擇定九月二十至二十六日舉辦莎氏戲劇節,邀得美、英、德、澳的劇團演出莎劇《第十二夜》、《馬克白》等,並有上海越劇院演出《王子復仇記》及台灣的當代傳奇劇團演出《慾望城國》。 圍繞戲劇演出的,還有莎劇評論、莎學硏討、專題報吿等一系列學術活動。 (編輯部) 中國小百花越劇節 1

    文字|本刊編輯部、蕭勇、周凡夫
    第23期 / 1994年09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新銳藝評 Review

    集體「母性」與個體「女性」

    評余彥芳《四媽俱樂部》
  • 看戲不忘電影

    以真實人生舞動的《舞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