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戲
-
即將上場 Preview 飛人集社「小孩也可以看」系列新作
《天堂動物園》 動物為引 思索移民議題
飛人集社劇團的「小孩也可以看」系列,繼「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之後,推出全新製作《天堂動物園》,故事以動物為主角,描述一匹外來的野馬如何融入新的動物族群,藉此隱射外來者/本地人的移居議題。在製作上,這次也將有新的面貌,如大型偶與面具表演的加入,將讓觀眾有不同以往看飛人作品的美感體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穿梭在柳暗花明之間
新加坡的華語戲劇近十年來發展蓬勃,類型包涵原創現代劇場、華語音樂劇、偶戲與社區劇場等,團隊也積極與觀眾互動以培育觀眾,並致力於演、編、技術等人才的培育。但面對新加坡逐漸趨向單一語言(英語)的社會環境,華語劇場團體也產生了危機感,他們自問:什麼是新加坡華語劇場?我們的定位是什麼?沒有了華語劇場,我們還是「新加坡劇場」嗎?華語劇場接下來的前景如何?透過創作,他們持續回答這個問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加坡劇場演員暨編導
鍾達成 從業餘到專業 不退卻的劇場熱情
看過王嘉明新戲《血與玫瑰樂隊》的觀眾,相信對劇中那個個子嬌小、多語流利,還發名片自我介紹的「理查三世」印象深刻他就是鍾達成,來自新加坡的演員、編劇暨導演。從非科班愛表演的業餘素人,到成為十指幫的專職藝術家,鍾達成看著新加坡的劇場發展,秉持著愛戲的熱情一路走來。這個月他將帶來獨角戲《根》,演出他的尋根歷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傳承偶戲技藝 法國加強硬體建設與專業認證
法國對文化藝術的保存與發揚向來不遺餘力,擁有悠久歷史與豐富傳統的偶戲,,自是法國政府致力的重點,早在一九八○年代就成立「國際偶戲學園」與「國立偶戲藝術高等學院」,為偶戲傳承培育人才。二月初文化部長阿祖雷女士更宣布偶戲將獲得文化部「國家標章」殊榮,未來除可享有更多預算,且學位認證與教育制度的層級都有所提昇,讓偶戲在國家殿堂的地位再上層樓。
-
企畫特輯 Special
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 要讓藝術不「偶」然
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以「無物不成偶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為主題,委託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策畫,透過「人才培育」、「在地連結」、「國際交流」與「作品研發」,以宜蘭傳藝園區為基地向外輻射,連結起在地與國際的網絡。藝術總監鄭嘉音,將以五年為一個階段,進行深入的人才培育和創作交流,廣泛培養偶戲創作者、製作行政人才、藝術種子教師和參與藝術的民眾。
-
企畫特輯 Special
傳承小戲展多元 見異同中拼創新
今年的亞太傳統藝術節首次以「戲曲」為主軸,以「展示戲曲發展徑路」為構思,以「小戲」與「偶戲」為策展主軸,分為「兩岸小戲匯演」、「亞太偶戲聯演」,及「當代戲曲精品」三個部分,並串連「104年資深藝人看家戲精華再現專案」與「美麗浙江、南戲源頭第九屆臺灣.浙江文化節」一起展演,讓觀眾從採茶戲、車鼓戲、本地歌仔、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等同台競演中,看到戲曲從傳統到創新等異同發展的繽紛多樣!
-
戲劇新訊
《紅舞鞋》 踢踏舞與現代偶戲的奇遇
「踢踏舞」節奏分明的動感,「偶戲」內斂細膩的操控,性格質地迥異的兩種表演藝術,要如何發生在同一個舞台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作《紅舞鞋》突發奇想,找來踢踏團隊「音踏」合作,運用踢踏聲響、戲偶加上現場樂手演奏,以無語言的方式演繹安徒生的經典童話《紅舞鞋》。表演者不僅要腳踩踢踏舞步,雙手操作戲偶,有時還要搭配歌唱。導演林孟寰說,這是國內外首次偶戲與踢踏舞的跨界合作,在長達一年的工作坊和排練下,逐漸趨近融合。 《紅舞鞋》為安徒生最膾炙人口的殘酷童話。少女遭受天譴而狂舞不止,直到砍斷雙腳才能停止林孟寰表示,當代詮釋多著重於慾望與體制間的拉扯,延伸至道德、政治與性別的探索,此次演出將時空挪移至近代,以奇幻戲偶伴隨踢踏聲響,賦予《紅舞鞋》全新的面貌。舞台上,操偶師穿鞋學跳踢踏,踢踏舞者接受偶戲訓練,兩個不同藝術領域的表演者,拋開本位,以安徒生的詩意文字為靈感發展表演片段,激撞出獨特的劇場創意。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古舞團《回來》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舞蹈作品選擇在非劇場的空間呈現,從倉庫、廢墟到古蹟甚至百貨公司中庭,藉著演出和空間對話,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演出場域的選擇,不僅是藝術家玩形式的創新發想,也展現了表演藝術的有機性。 舞 蹈家古名伸多年來帶著舞者征戰各種空間,證明「舞台」不設限。十年前的《出走》,到這次她選在自家桃園大溪的百年老宅推出古舞團廿周年特別演出《回來》, 連演廿場,別具意義。除了古名伸親率三代舞者呈現擅長的即興舞蹈,還融入戲劇偶戲、影像科技、現場音樂及互動裝置。精銳盡出的陣仗,看得出是她想藉老房子 與新靈魂的對照,進行自我生命和創作歷程的整理,也讓當代藝術的多樣元素在百年建築裡碰撞出新的火花。 有趣的是,舞團還作了演/餐合一的安排,看表演之餘,還可以享受當地食材烹調的美食。走一趟大溪,有看有吃,再來個小鎮半日遊,何樂而不為?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人偶同台 解碼克萊斯特的寫作狂熱
安德烈.克里根堡執導、柏林德意志劇院製作的《海布龍城的凱西》,是去年柏林各大劇院為紀念作家克萊斯特逝世兩百年紀念,把克萊斯特重要的劇作都搬上舞台的製作之一。面對這部號稱「一齣盛大的古裝歷史騎士劇」,克里根堡並不照本宣科,而是大量穿插克萊斯特生平自傳書信,追尋還原創作的源頭、線索與路徑,回溯鬱鬱不得志的傳奇一生,並與故事情節交相對照呼應。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作,無法定義、無所不在
演奏家?作曲家?作家?視覺藝術家?歌手?發明家?這些簡單的頭銜似乎都很難說明蘿瑞.安德森的真正身分,這位多元的藝術家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不斷地挑戰自己所能給觀眾的她創作的全部。為了能更完整地介紹蘿瑞.安德森這位多面向的創作者,在我們製作這期雜誌的特別企畫時,曾向她提出想多要一些以往演出的資訊或錄影,但是得到的回答卻是「抱歉,我不喜歡回顧過去。」沒錯,只面對未來,這就是蘿瑞.安德森,一位自七○年代就邁開大步灑脫前行,即便是現齡六十歲仍不改其前衛作風的全才藝術家。這次她將帶著她的《妄想》Delusion在三月份首度訪台,讓台灣的觀眾也能親炙她如詩般的現場演出。 如果說蘿瑞.安德森是前衛的代表,那麼本期的另一專題【跟著偶戲.上天入地】,無疑地就是古老技藝傳承的延續。但是在廿世紀來劇場藝術經歷劇烈、且不斷地的演化發展、革命跨界之下,偶戲也紛紛衍生出了不同的面貌,忽地也「前衛」了起來。從燈光、投影、精密機器等等各式地高科技媒材的加入,到操偶師思考顛覆偶與自己、觀眾的三角關係,以及重新思考製偶材質的再運用與再詮釋,甚至近年來在歐洲都有「偶」喊出了不應再為「偶」的正名口號!但是無論如何,偶戲在在挑戰的,還是如何將「偶」化實為虛、以「戲」化虛為實,在物與人的真實與想像之間,跨越鴻溝,衝擊、拼貼初不屬於這個三維空間的「意外」場景。在本屆的「2012臺灣國際藝術節」中,共計有來自中外的四齣偶戲要在國家兩廳院的實驗劇場上演。如果您厭倦了真實的世界,那不妨翻開雜誌,在了解偶的神秘後,來劇場享受一段意外的旅程吧! 當然,春天也是個適合四處走逛的季節,如果您對現代都會的節奏感到乏味,想要慢下步伐、換個氛圍,享受傳統在地的人文風情,那麼在本期雜誌中也準備了【南瀛走春.府城漫舞】的特別企畫,與讀者一同探訪這個位於台灣西南沿海、漢人最早在台灣本島開枝散葉的所在,也帶大家見識一下,在古蹟與美味之外,一群堅持在家鄉創作的舞蹈工作者,努力用肢體與音符所打拚交織出來的、不一樣的府城舞台。
-
巴黎
第一屆11戲劇節 偶戲主題跨省分行銷旅遊
由羅亞爾河區三省Mayenne、Sarthe及Maine-et-Loire的十一個藝文機構聯合推出的「11戲劇節」從一月上旬起首度舉辦,以偶戲為主題,邀十四個團體推出十六齣戲在一個月內到各地輪流演出。配上周邊的展覽、工作坊、藝術村、演講座談等等,這個橫跨不同省市的藝術節除了在場地、資金上都得到地方政府、媒體及商家的全力支持。
-
巴黎
世界偶戲節 奇幻異想的天堂
開始於一九六一年,每兩年舉行一次(註)的法國沙勒維爾-梅傑爾市(Charleville-Mzires)的「世界偶戲節」(Festival Mondial des Thtres de Marionnettes)今年慶祝五十歲生日,從九月十六日到廿五日十天之間,估計超過十五萬名觀眾將前往觀賞來自廿五國的一百五十個偶戲團演出,是全世界偶戲團及戲迷們心中的朝聖之旅。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場導演
法蘭克.索恩樂 與偶共舞詩意劇場
台上以骨頭、骷髏、骨架所組成的嶙峋軀體,輕盈地舞動著,一旁的操偶師,也與之翩然共舞操偶的正是法蘭克.索恩樂,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場創辦人與導演,承襲德國文學傳統《浮士德》的主題,與魔鬼交手進而觸碰存在的慾望與脆弱,死亡意象總是圍繞著索恩樂的創作。五月,他將首度訪台,演出他的單人偶戲《飛跳.詠嘆調》,展現暨黑暗又充滿詩意的獨特美學。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偶戲撞擊」 迸出不同的創意啟發
如果你是一個偶戲人、當你覺得你有一個好主意,想要試試看靈不靈,或是你的新創作做到一半,想看看觀眾的反應,你可以試著參與在美國偶戲圈很流行的一種活動「偶戲撞擊」(Puppet Slam)。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最常出現的是偶戲夜總會(Puppet Cabaret)、偶戲大雜燴(Puppet Potpourri)等等。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國際默劇節 沒有語言的神奇花園
倫敦的冬日凜冽且憂鬱,日照時間短少,但每年冬季舉辦的國際默劇節(London International Mime Festival),總能以獨特的戲劇形式和幽默感照亮寒冷的冬夜。長達半個月的二○○九倫敦國際默劇節甫落幕,包括舞蹈、偶戲、默劇、馬戲等多元的形式,在五個重要的展演場所演出,今年的表演團體來自英、美、法、德、俄、西班牙等國家,而默劇節已經舉辦了三十多個年頭,成為倫敦歷史最悠久的戲劇節之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面具、符號學、偶戲 成就導演江山
茱莉.泰摩 橫跨表演藝術界的女獅王
要能成為一位橫跨偶戲、莎士比亞、歌劇、音樂劇、電影的女性導演,茱莉.泰摩的確是個奇葩,她的命運就跟《獅子王》裡的辛巴一樣,也經歷了一段流浪的旅程,才到主流市場,奪回她的王位。當然,我們都知道辛巴有兩個好朋友彭彭與丁滿,泰摩也在三位奇貌不揚友人的協助下,讓她成為劇場界的女獅王,這三個好友分別是面具、符號學與偶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果戈里的經典「偶」來演
《涅夫斯基大街》被俄國詩聖普希金譽為果戈里內容最豐富的小說,俄國新興的波圖丹劇團將其改編為偶戲,將一八三○年代的街景忠實呈現,把果戈里深富哲理的小說,透過懸絲傀儡轉化成愛戀的瘋狂、以及天馬行空的幻想與現實永無止境的糾纏。此作並榮獲俄國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金面具獎」。
-
戲劇 偶戲《悟‧空來也》告訴你
戈壁沙漠跟《西遊記》有什麼關係?
「無獨有偶」的作品首次加入京劇元素,以京劇中耳熟能詳的角色孫悟空為主角,加上京劇中的臉譜與象徵符號,結合現代偶劇形式,並運用現代劇場的特性,重新建構天地人三者空間的關係。
-
新西遊記
稀有動物生存手記
戲偶本身沒有生命,只有存在,它的生命經由操偶演員與觀衆共同賦予,當生命產生刹那的喜悅,是偶戲演員與觀衆共同分享的,這種無形的交流一直吸引著我。 一九九七年夏,我離開工作五年的九歌兒童劇團,踏上西方的取經之路,望著兩年來尊尊以血汗製作出的戲偶,學習的點點滴滴也湧上心頭。
-
藝術節 Festival
偶戲的傳統與現代 寫在1995台北國際偶戲節之前
有位偶戲專家曾說發明偶戲的人是世界第一位玩洋娃娃的小女孩,雖屬談笑,但也反映它的生活性與民間性。從偶戲的普遍性與多元性來看,台灣偶戲在傳統基礎之外,應有條件在劇場做各種嘗試與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