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提因病取消亞洲巡演 表演者請假麻煩多
上個月芝加哥交響樂團的亞洲巡演,本由音樂總監慕提風光領軍,未料慕提得了流感又患疝氣,只得告假休養,讓許多引領的樂迷扼腕。表演者因病取消演出前例不少,也讓主辦單位或團隊為後續收尾大傷腦筋。
上個月芝加哥交響樂團的亞洲巡演,本由音樂總監慕提風光領軍,未料慕提得了流感又患疝氣,只得告假休養,讓許多引領的樂迷扼腕。表演者因病取消演出前例不少,也讓主辦單位或團隊為後續收尾大傷腦筋。
○七年四月開工、原本預定在二○一○年開幕的漢堡易北河愛樂廳,就跟最近幾個德國大型建設一樣走上工期延宕、預算超支的命運!這個由名家設計、蓋在港口舊倉庫上、以波浪為造型的建築,預算從七千七百萬歐元飆到六億歐元,令納稅人非常不滿,為了減低損害,漢堡當局決定把建造的合約全部在網路上公開,供各界檢驗。
兩年前遭逢文化補助預算刪減的英國文化界,在熱鬧的奧運年之後,又要面對新一波的預算刪減;連串的報導也顯示之前預算刪減的效應陸續浮現,藝文團隊處境之艱困有目共睹。二○一三,對於藝文界而言,顯然是具嚴峻挑戰的一年。
獲選為「二○一三歐洲文化首都」的法國第三大城馬賽,在歷經籌款困難、新建文化場所進度嚴重落後、協辦者相繼退出、主席換人等等波折下,終於在一月上旬展開相關活動。但整個策劃與執行問題重重,也因資源分配不均導致某些區域居民不滿抗議。
中港藝文交流日趨頻繁,香港的表演團體也愈來愈有機會到中國演出,呈現香港多元化的藝術面貌,也漸漸發揮文化滲透力量。最近由「南方報系」旗下《南方都市報》主辦的「2012深港生活大獎」舉行頒獎典禮,香港劇場人詹瑞文與鄧樹榮即分別以喜劇《桃色辦公室》與《打轉教室》獲得「年度藝文人物獎」。
藝術團體如果要為新製作或新計畫募款,現在多了個新管道:網路募款平台Kickstarter.com,讓人描寫自己有「創意目的」的點子,告訴大家為什麼需要錢來實現這個點子,然後給一段固定的時間(通常是一個月),讓出點子的人向網友募款。去年該平台給募款者的金額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而電影是最大的受益類型。
擅長在非劇場空間如窖、倉庫等不起眼,也讓人意想不到的地點打造表演舞台的Shunt劇團,在暌違四年後推出新作《建築師們》The Architects,選在隱身住宅區的工廠中演出,劇情取材源自希臘神話牛頭人身獸米諾陶的故事,演出過程模擬一趟豪華郵輪之旅,卻結束在黑暗的地獄中,見證米諾陶的死亡。
由藝術家自己組織起來管理創作權的公司Adami創立近六十年,在業界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今年首度決定頒獎對某一個新進劇團提供經濟支援,還舉行了頒獎典禮送出獎金三萬五千歐元。獲獎的「沒脖子劇團」被視為目前法國最具想像力的劇團,以集體創作與即興表演為主,八年七個作品,豐富的創意贏得劇場與觀眾的口碑。
國家大劇院的成功專業腳步與充滿話題吸睛的造型,也點燃了全中國另一波造院工程,特別是落後南方已久的華北各省,無不端出大、多、絕美的大劇院計畫。近幾年已啟用或將啟用的就有山西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濟南文化中心、瀋陽文化藝術中心等,但劇院管理和內容供應都構成各劇院的挑戰。
文學家白先勇筆下的「尹雪豔」,在作者的堅持下一直未能在電影或劇場中具體形象化,但導演徐俊提出以上海話演出《永遠的尹雪豔》,卻能正中白先勇下懷,欣然同意改編搬演。該劇將於五月在上海首演,除有張叔平、金覆載等藝術家參與,目前已確定由胡歌擔任男主角,而「永遠的尹雪豔」仍在尋覓中。
在紐約百老匯,近來爆發了一樁離奇的詐騙案:一位希望藉由將音樂劇《蝴蝶夢》推上百老匯舞台證明自己能耐的製作人Ben Sprecher,因籌募資金找到神秘大金主,卻因「金主病逝」消息引發投資者懷疑,警方進而揭發這是一樁仲介者藉由介紹「金主」詐騙仲介費的案子。
從二○一○年九月起開始整建更新工程的柏林國家歌劇院,原本預定二○一三年十月就要重新開幕,卻因種種不可預知的因素,已經兩度宣布延後重新開幕日期;近期又因工程超支逾時,柏林市議會將原建商撤換,預防整建計畫大失控。
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的《趙氏孤兒》,在演員名單公布後引發爭議,在這齣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的戲劇中,十七個角色中竟只有三名亞裔演員入選,其餘的多屬白人演員!英國的亞裔演員群起抗議,亦獲得美加澳、香港及其他歐洲相關團體的響應。
位於雷恩市的布列塔尼國家戲劇院十一月舉行了「搬演戲劇節」,除了有精采豐富的劇場演出,也同時舉辦了「劇場現況」系列的六場座談會,邀請大眾與各國創作者、製作人、劇院團體總監及官員,交流探討歐洲的劇場現況,並把主題放在劇本地位及表演形式的討論上。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承辦的「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於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九日舉行,呈現十八檔來自世界各地最當代最前線的戲劇作品。今年主題定為「多元創意」,不僅能看見歷史與現代的結合,也能體會到東西方文化的交織和碰撞,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令人目不暇接。
在十一月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進行同時,也舉辦了「節與城: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邀請來自亞洲各華文城市的策展人、學者和藝評人,探討「藝術節如何有機地與社會、藝術家和觀眾連繫對話,使文化能植根於城市?」而這次的交流,也有助於往後建立各城的藝術節網絡。
身兼畫家、設計、教授和導演四職的迪米崔.克里莫夫,是俄國劇壇急速竄紅的導演,他以戲劇張力十足、視覺意象豐富的表現方式,在劇場中打造超越語言的觀賞經驗。克里莫夫的每個製作都像一個巨大的無底洞,深深擄獲住觀眾的注意力。在他的作品裡面,有一種原始的共通性,將每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者緊緊串連在一起。
筆者有幸透過莫斯科藝術劇院院長牽線,結識了克里莫夫並相約見面。克里莫夫非常準時,跟一般的俄國人不太一樣。他與我約定五點半,五點卅分一到,他本人便從遠方飄逸著灰白色的長髮,風度翩翩地走進來。 沒有任何一點架子,溫文儒雅的氣質讓人如沐春風。我們走進國王劇院(Kings Theatre)的貴賓休息室, 由於適逢愛丁堡首演過後,我們便從劇評的討論聊起: Q:你在意劇評嗎? A:(笑)很不幸地,非常在意。 Q:你會因為評論的關係而調整戲的內容嗎? A:不會。(停頓)喔對了,今天的訪問我會比照戲裡面的狗,Venya,接受英國媒體訪談的邏輯:「是、不是、還好。」(停頓,學狗叫)汪汪!(大笑) Q:(笑)從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或陽光劇團的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的創作脈絡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早期的作品比較風格化、晚年作品回歸平淡。從二○○二年開始擔任導演之後的這十年,你覺得自己在創作過程中有任何轉變嗎? A:一開始當導演的時候,我只要抓到一個方向,便會很開心地想要順著走,就好像你踏上滑雪板站穩之後,便緊抓不放。但是現在我比較喜歡邊進行排練邊改變遊戲規則。從前我會直線性地引導觀眾進入我的作品,現在我喜歡迂迴地非線性引導(手在空中比劃著)。 Q:演員在你的作品裡面扮演什麼樣角色?你平常是怎麼跟他們工作的? A:非常重要。至於怎麼和他們工作,實在很難形容,就好像要你形容怎麼跟老婆相處一樣。一段關係裡面,你們的互動和行為會不斷地改變。例如在婚姻裡,是愛在牽
《奧菲歐》、《奧德賽的返家》與《波佩亞的加冕》是十六、七世紀作曲家蒙特威爾第流傳至今的唯三歌劇,柏林喜歌劇院即以此可算是現代歌劇源頭的三聯劇製作揭開今年下半年新樂季。導演寇斯基(Barrie Kosky)的製作,幾乎是把四百年前蒙特威爾第的歌劇,作成一場現代的大型綜藝歌舞秀。
今年十月適逢阿爾比名劇《誰怕吳爾芙?》登上百老匯舞台的五十周年,由芝加哥「草原狼」劇團製作的《誰》劇剛好於此時首度搬上百老匯,剛好趕上慶祝。這個製作由該團兩位台柱詮釋男女主角,與其他版本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夫妻權力關係的改變。
在當代德語劇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兩大劇院柏林的列寧廣場劇院與慕尼黑劇院,都以創新、激進的劇場風格聞名,今年也各自慶祝五十與一百周年的誕辰,前者以專書呈現半世紀的歷史風華,後者則以資料網站羅列百年大事。
APP程式正火紅,表演藝術界也不能忽視這股力量!為了吸引年輕族群走進音樂廳,倫敦七個主要樂團與兩大場館,聯合開發了Student Pulse手機程式,希望透過更親近大眾的行銷工具,提供更合用的資訊服務,讓觀眾與古典音樂的距離縮到最短。
第五屆的東京表演藝術節於十月份登場,在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衝擊後,藝術節特別關注表演藝術如何理解並表達所面對之殘酷而複雜的現實,所以這次的主辦節目系列的十二個團體,演出主題均集中於反映國際情勢和當代社會議題。另公開徵選的「新生代展演」今年首度向其他亞洲國家徵件,台灣的林文中舞團《小南管》和再拒劇團《美國夢工廠》也在角逐的一百八十個團體中脫穎而出獲選。
文化部長龍應台上任後首度出訪美加,因為本身為暢銷作家的魅力,所到之處也掀起陣陣龍捲風,頗受包含中國在內的媒體重視。龍部長訪紐約的行程四平八穩,可惜沒有拜會紐約重要的表演藝術機關,在對岸中國戮力對美輸出表演團隊的此時,龍部長似乎也應該在推介台灣藝術家方面多加把勁。
由德國知名劇場雜誌《劇場今日》邀請多位德語劇場劇評人進行的年度評選,日前出爐,柏林的HAU劇場獲「年度劇場」殊榮,也為甫卸任的藝術總監李林塔爾的成績單畫下完美句點。另尼可拉斯.史戴曼執導的劇場馬拉松製作《浮士德I+II》,則榮獲「年度演出」、「年度戲劇顧問」與「年度演員」三項。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