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懾人穿越時空 開放演繹卻難覓感動
在亞維儂看合拍劇團《大師與瑪格莉特》俄國作家布爾加科夫最後的作品《大師與瑪格莉特》,經合拍劇團導演麥克伯尼改編搬上舞台,並在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小說原著具體描繪莫斯科的情況,並突破線性結構讓故事穿越時空互相映證或反詰,麥克伯尼也運用精準的舞台技術,大範圍投影融合動畫,讓場景與角色變換多端;但劇中均等演繹的故事線,卻讓人感到處處談到卻無法讀出核心,而開放式的結局也讓觀眾在看戲時因充滿選擇而飽含疑問。
俄國作家布爾加科夫最後的作品《大師與瑪格莉特》,經合拍劇團導演麥克伯尼改編搬上舞台,並在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小說原著具體描繪莫斯科的情況,並突破線性結構讓故事穿越時空互相映證或反詰,麥克伯尼也運用精準的舞台技術,大範圍投影融合動畫,讓場景與角色變換多端;但劇中均等演繹的故事線,卻讓人感到處處談到卻無法讀出核心,而開放式的結局也讓觀眾在看戲時因充滿選擇而飽含疑問。
今年七月的林肯中心藝術節排出三檔中國藝術家的節目:郭文景的室內樂歌劇《鳳儀亭》、陶身體劇場的兩支舞蹈和布袋戲師傅楊輝的《操偶師的故事》。三個表演固然各有不同,他們的創作者不同的生命歷程,更反映了中國藝術家愈來愈多元的藝術道路。
夏日的德國舞蹈盛會「舞在八月」,今年是以「語言與動作之間的關係」為主題,邀請超過卅檔的演出,辯證現代舞與「語言」之間的糾纏。擔綱開幕的是日裔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的新作品《鏡と音楽》,日式的肢體充滿精神層次的哲理。
為了迎接奧運盛事,英國的重要文化象徵莎士比亞當然不會缺席,以各種型態在一整年的活動中現身,如自莎翁誕辰四月廿三日起為期半年的「世界莎士比亞節」、大英博物館為莎士比亞舉辦的特展Shakespeare: Staging the World等。莎士比亞不但對各領域甚至各國劇場有深遠影響,也是英國受補助最多的劇作家,甚至有人倡議,別再補助莎劇製作了,把錢留給新創作吧。
以超級大偶街頭演出聞名的頂級豪華劇團,這次在巴黎夏日藝術節推出的新作《墜落街頭》,卻是不同以往的定點舞台戲,但是選自美國西部電影的題材頗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加上令人感到冗長的插科打諢,又很難得到大家關心的淘金者槍戰及刻意幽默呈現的技術部分,兩個小時的演出終於結束時很多人不禁鬆了口氣。
香港藝術發展局為了推動藝評發展,除了於去年推出「藝評啟導計畫」外,今年則推出「ADC藝評獎」,期望藉此發掘新一代的藝評人,而令人眼睛一亮的是金獎得主將獲獎金港幣五萬元,遠遠高於一般藝評稿酬。
斯特拉溫斯基的英語歌劇《浪子的生命歷程》,靈感來自於英國畫家霍嘉特的系列畫作《一名浪子的生命歷程》,他把八幅畫作串連的浪子故事,轉化為三幕歌劇。而在柏林國家劇院製作的版本中,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則把該歌劇導成一部「美國夢」;廿世紀以來的美國,顯然取代了十八世紀以降的倫敦。主角從一無所有,穿著白T-Shirt、牛仔褲的青年,變成暴富的、光鮮亮麗的幸運兒,不過,這齣「美國夢」不是白手起家的青年奮鬥記,而是爆發戶的自我毀滅歷程。
「變身提香2012」是由英國國家藝廊提出的計畫,針對三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提香三幅與希臘神話中狩獵女神戴安娜有關的畫作,邀請當代視覺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團隊參與發想,給予新時代的詮釋。除了有視覺術家針對畫作主題再詮釋的靜態作品外,皇家芭蕾舞團也邀請知名編舞家創作了三支芭蕾作品,並由參與計畫的視覺藝術家擔綱舞台與服裝設計,體驗創作形式的精采「變身」。
這個北京的夏天,劇院就像電影院,同四十度高溫一樣熱騰騰!除了有孟京輝、田沁鑫等名導量多又吸睛的作品,還有多齣經典巨作如王曉鷹《哥本哈根》、北京人藝《哈姆雷特》,另話題作家韓寒也首度有作品改編搬上舞台而且票價屢創新高,更彰顯戲劇市場的活絡態勢!
在大多數劇院都放暑假的巴黎,藝文愛好者最期待的就是「巴黎夏日藝術節」了。藝術節今年從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日開跑直到八月九日,為期廿七天、廿七個節目、在卅二個不同的場地演出,同時還有許多展覽及工作坊。今年開場戲是來自印度的《孟加尼亞誘惑》,是導演Roysten Abel為○六年德里電影節的開幕所作,五光十色、熱鬧非凡,頗有印度寶萊塢電影的排場。
因為財務困窘與票房乏力,老招牌的紐約市立歌劇團決定離開原本長駐的演出場地林肯中心,另謀出路,新樂季的節目分別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John Jay College、中央公園Delacort露天劇場等地演出。但調整與演出人員「新的工作關係」的做法,也造成勞資衝突可能一觸即發。
七月的柏林「感染音樂節」,以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松風》作為壓軸。這齣改編自日本能劇的歌劇,全以德文演唱,演出樂器也以西方管絃樂為主,但仍營造出東方的幽韻;而相對於靜謐的劇情與聲響,莎夏.瓦茲編創的舞蹈動作顯得橫衝直撞,和能劇中沉緩的肢體語言截然不同。
德國劇場的年度盛事「戲劇盛會」於今年五月六日至廿三日在柏林舉行。今年入選的十齣作品,都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讓觀眾在劇場裡觀看嚴肅剛烈的德語劇場,凝視當代社會的對峙。劇場的衝突,就是你我的碰撞,這的確是個不安的場域,這個美學架構讓德語劇場獨樹一格。
二月八日,美國十二個媒體,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紐約主要平面媒體及《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不約而同都刊登了他們對百老匯音樂劇《蜘蛛人:關掉黑暗》的劇評。不出所料,是一面倒的詆毀。背負了六千五百萬元投資人血汗錢壓力的製作單位當然不甘示弱,馬上發表聲明,指責批評家在作品「還沒定型前」就下論斷是不公平的。
「暢遊者」藝術節是德語地區很重要的自由獨立劇場藝術節,年輕的劇團在此發表創作,由資深劇場人擔任「教練」,給予適切的專業指導。今年的藝術節自三月十日於柏林起跑,七齣來自不同都市的嶄新製作參與演出。這七齣製作都展現了年輕人跨界的野心,偶戲、多媒體、裝置藝術、行動藝術都可在這些創作裡看到。
Comic Relief是個自一九八五年由知名喜劇演員編劇家Richard Curtis和Alexander Mendis發起的慈善活動,目的是希望所有倫敦人做一些有趣的小事或小小的改變,然後能夠有所貢獻、幫助他人的生活,尤其是幫助英國以外或非洲國家為主的慈善活動。自那時起,每年三月英國頂尖的喜劇演員便齊聚一堂表演,由英國國家廣播電視BBC轉播。而今年除了喜劇表演,還有其他許多活動不斷電地接力,就連時尚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也加入設計T恤義賣的行列,使其成為全倫敦入夏前最活躍的活動。
美國劇作家莉莉安.海爾曼的《雙姝怨》,在暌違多年後,再度搬上倫敦舞台。這次邀來知名演員兩大知名女星綺拉.奈特莉及伊莉莎白.摩斯演出,雙姝上台競飆演技,在媒體評論中,飾演壓抑角色的伊莉莎白.摩斯以細膩的表演贏得大多數的喝采。
發生於一八七一年春天的「巴黎公社事件」(la Commune)(註1)是法國歷史中知名的革命事件,人民自發地組成自衛軍的武裝部隊,並成立自治委員會,企圖實現民主、無階級的理想,但卻遭到政府軍血洗「平定」。今年適逢事件一百四十週年,除了巴黎市政府推出紀念活動(註2),劇場也有相關演出,讓觀眾在參與演出中體驗當年歷史。
「巴黎之西劇院」推出了第一屆女性戲劇節「她們獨自演出」,推出七個由女性創作及單人演出的作品,展現女性劇場創作者的才華與演出魅力。第一齣戲《烈焰求生》取材自俄國女詩人Marina Tsvetaeva一輩子不斷在寫的隨身手稿,女演員Natacha Rgnier的演出精采,導演也十分用心,整個演出不斷地呼應著寫實、非寫實之間的零距離。
標榜自己是「現代劇場實驗室」的藝術活動「怪異貨品節」,今年的壓軸演出是由導演諾基希勒執導的貝克特作品Limage,這齣戲全文不到十頁的內容裡是一個長長的句子,從頭到尾沒有標點符號,諾基希勒在這個創作裡稱自己是概念設計,他用影像、音樂、台詞、身體分別重現同一個時刻曾經發生的「各自事實」。
奧斯卡獎影后大熱門的新片《黑天鵝》也在巴黎掀起波瀾,重量級的法國藝文雜誌Tlrama週刊,特以這部描繪芭蕾舞者台下黑暗內幕與身心壓力的電影為引,製作專題探討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與舞校多年來被質疑近乎虐待學員及團員的「追求完美」。
藏身在北京重要商業區的「世貿天階」裡,「大隱劇院」以專業話劇劇場自我定位,由台灣設計師黃展春設計的空間,精細考量音響需求與中西劇場文化歷史,打造為可以「自然聲」表演的劇場。然而才開幕不到一年的「大隱」不僅是一座作風低調的豪華劇場,事實上是大陸第一個高調地企圖以「院線」方式開展營運的戲劇產業品牌的「旗艦店」。
戀愛與結婚,現在正是中國社會的熱門話題,據調查十二億人口中就至少有1.8億單身中國人忙著找對象。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話劇舞台,上海情人節檔期推出的製作,就有不少與婚戀相關的題材,透過喜感加笑鬧略帶一點悲涼的奇特組合模式,也反映了中國「剩男剩女」當下的心情與處境。
由「小劇場.大戲劇」主辦及製作的「亞洲劇力無邊界」是一個相當有野心的劇場節,內容雖只包含三個小劇場作品,但卻是來自廣州、香港和日本的創作,也有創作人帶領的工作坊、座談會等,似乎要發起一次小劇場的革命。這次節目以「日本」為主題的理念,是創作者回應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即便作為計畫主題有點讓人不明所以,不過也是一次有趣的嘗試。
當初捧出「海派清口」周立波的關棟天和孫徐春,近期再度推出「毛威的國語清口」,盼能再現高潮,分得票房大餅。但在毛威最近演出的《喝酒這點事》中,不僅演出場地張揚地擺出知名酒廠大酒瓶,連演出過程也不時地進行「置入性行銷」,這樣的演出真的能贏得觀眾青睞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