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國際

《茶花女》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好一個風華璀璨的感官世界!

德國劇場旅行筆記

電影╱劇場導演鴻鴻,是出了名的愛看戲,長期以來流連世界各大藝術節。去年十月,鴻鴻再度遠征德國,一個月內走過五個城市、看了廿八齣作品,包括歌劇、戲劇、舞蹈,以及來自美國、比利時的客席演出,令他大呼收穫滿滿。鴻鴻特別挑出他這次看的九齣精采演出,圖文並茂,為本刊讀者紙上導覽當今德國劇場的璀璨丰采!

文字|鴻鴻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萊茵黃金》開幕時,河底卵石間坐著三位萊茵河神的女兒,侏儒阿柏利希在她們左側,頂端的河水投影中偶有裸女游泳的電影片段。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八旬新手導演 在人間搬演神話

令人嘆息的拜魯特全新「指環系列」

歷經多次導演更迭、曲折不斷的二○○六年拜魯特音樂節全新「指環」終於在七月下旬登場,這次製作由高齡八十的劇作家多斯特擔綱導演,他讓神話故事發生的平凡人間,舞台上時時出現來來去去的現代人,只是都看不見劇中的神話英雄。 資深舞台導演、也是資深「指環」觀眾的楊世彭教授,再度親臨拜魯特觀賞,對這次的新製作,特為本刊暢談第一手的觀後感。

文字|楊世彭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音樂家在「放射系統 」的開幕演奏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廢棄抽水廠,變身藝術舞工廠

莎夏.瓦茲領軍 柏林藝術新空間「放射系統」啟用

這個座落在史普雷運河旁的空曠工廠可大有來頭,早在一八八○年,它是由柏林政府水利局蓋的第一座創新系統之抽水廠。歷經歷史煙塵,在民間資金與多位藝術家的努力下,今年九月以藝術空間「放射系統 」的新姿態現身,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應邀擔任榮譽藝術評議主席,帶著舞團進駐,成為柏林新的藝術灘頭堡!

文字|俞秀青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高街是遊人必到的地方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把「愛丁堡藝穗節」從想像中拉出

陰霾下,緊張又豐富的英國之旅

近年屢屢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目標的英國,不為恐怖主義所屈,盛夏的藝術節慶依然綻放繽紛。今年的愛丁堡藝穗節恰逢六十大壽,在英國甫完成戲劇碩士學業的香港劇評人陳國慧,趁此機會到藝術山城愛丁堡「朝拜」,看見豐富多彩的實驗作品,發現英國表演藝術界也吹起「日韓風」,異國情調又逗趣娛樂的日韓演出票房一片蓬勃。

文字|陳國慧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紐約Zvidance的《領土》Territories。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6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聯邦舞蹈博覽會

跑馬拉松 看世界最大舞蹈博覽會!

跑馬拉松看舞?這不是玩笑話,要參與兩年一度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聯邦舞蹈博覽會」這個世界最大的舞蹈博覽會,就得以馬拉松的體力與耐力,才能享受這個為期四天,展現五十位編舞家作品、上百個攤位,還有座談討論、影片欣賞目不暇給的舞蹈嘉年華。旅居德國的編舞家俞秀青,把她參與這個盛會的興奮經驗,與本刊讀者火熱分享!

文字|俞秀青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華嚴經》以「光」為重要媒介與象徵,深沉又奪目地展現心與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光影萬象 示現佛陀智慧

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

佛經《華嚴經》被譽為群經之王,是佛陀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首次宣講的佛法,首先展示佛境的莊嚴華麗,繼而講解因緣法,及修行成佛的階段。特別的是,此經不是用聲音語言演說,而是佛陀以全身放光演繹而成。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正抓住「光」為重要媒介與象徵,深沉又奪目地展現心與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文字|周倩漪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義裔編舞家葛瑞可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異國舞者巴黎驚艷 獨舞展演創新風景

巴黎上個月間,幾支獨舞作品構成的舞蹈風景,可看到以現代舞蹈語彙表現傳統文化、包容古典舞蹈形式、又大量援用舞台元素製造戲劇效果等舞作,分別是森山開次(Kaiji Moriyama)、香塔拉(Shantala Shivalingappa)、和葛瑞可(Emio Greco)的葛瑞可PC舞團(聯合創作人Pieter C. Scholten名字縮寫)。

文字|羅苑韶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倫敦West End劇院聚集,向來是戲迷必朝聖之地。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對抗景氣冷颼颼 劇院聯手促銷求活

金融海嘯威力驚人,倫敦劇場界也難逃淹沒厄運!不少製作因賣座冷清被迫停演,再好的卡司也無法引客上門,為了求生存,各家劇院只好從「票價」下手,大幅降價刺激買氣,不但有四十五齣節目聯手推出優惠,票價十五鎊起跳,連《歌劇魅影》金牌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也破天荒推出家庭套票,讓一家四口進劇院一人只要六百多元台幣。

文字|Mosla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荷西.李蒙舞蹈基金會藝術總監卡拉.麥斯威爾接受國家藝文獎章。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美國國家藝文獎 表演藝術獲獎多

小布希任內最後一次 還加頒五項總統公民勳章

美國國家藝文獎是最高榮譽的國家級藝術與人文成就獎,每年均邀全美相關領域代表提名人選,總統最後評選並宣佈獲獎名單,表揚對國家藝文創作、研究、發展、教育和推廣等等有特殊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去年十一月四日是小布希總統任內最後一次決選該獎並頒發獎項,九組得獎者中,就有五項屬於表演藝術領域。

文字|王如萍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柏林「美麗山區」市政府外觀。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在古蹟中舞動生命關懷

柏林「美麗山舞蹈之夜」演出紀實

由柏林美麗山區市政府所主辦的藝文活動「美麗山舞蹈之夜」,每年徵選舞蹈家參與演出,演出場地就在市政府裡的古蹟大廳「光庭」。雖然只有一夜的演出,市府仍大費周章地架設舞台、燈光與觀眾席,並負責全部的宣傳行政事宜,讓參與的藝術家能心無旁鶩地編創表演,且因場地的自由,讓觀眾能輕鬆地觀賞。

文字|俞秀青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紐麥爾編作《馬勒第三交響曲》芭蕾舞首度在巴黎巴士底歌劇院演出。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勒交響樂入舞,紐麥爾活化芭蕾風景

市立劇院推迪馬西摩塔作品 , 總監劇碼引矚目

三月間,巴黎兩座指標性劇院分別有二個重要首演,一是巴黎歌劇院演出美國編舞家紐麥爾(John Neumeier)以馬勒《第三交響曲》全曲編作的芭蕾舞作《馬勒第三交響曲》Troisime Symphonie de Gustav Mahler,另一是市立劇院新任總監迪馬西摩塔(Emmanuel Demarcy-Mota)執導的霍法特(dn von Horvth)劇作《卡西米爾和卡洛琳》Casimir et Caroline,同時呈現巴黎承襲並固守傳統,以及新創作不斷衝撞尋找新觀眾,兩個截然不同的企圖。

文字|羅苑韶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Clytemnestra描述靈魂人物克萊特曼絲特拉與丈夫、情人與兒女之間的愛恨情仇,帶出女性內心世界的細膩、複雜、矛盾與掙扎。圖為去年九月該舞試演會現場。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許芳宜主演Clytemnestra 葛蘭姆經典浴火重生

專訪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

瑪莎.葛蘭姆舞團走過兩次重大的經營危機,終於在現任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的步步為營下,重回正軌,財務也獲得平衡與穩定發展。去年展開葛氏經典Clytemnestra的重建計畫,以紀念該舞的創作五十週年,並由台灣舞者、前葛蘭姆舞團首席許芳宜擔綱主角,去年九月的試演會即博得眾人喝采。

文字|王如萍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英國人特親切》以誇張、反諷的方式來討論移民議題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英國人特親切》 引爆「種族歧視」爭議

英國國家劇院新作 諷刺挑戰移民議題

由重量級劇作家理查.賓編作、國家劇院總監尼可拉斯.希特納擔綱導演的《英國人特親切》一劇,上演以來爭議不斷。這齣挑戰英國社會不願談論的移民議題的諷刺劇,為了搞笑與誇張,以刻板印象呈現不同地方來的多種族群,惹惱了被「諷刺」到的各方人馬,甚至在該劇舞台上當場演出標語抗議劇碼。

文字|劉郁青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周凡夫一套四冊的《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書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演藝文獻陸續出版 為香港劇場留史

近期香港有多本劇場史料記錄出版,如《香港舞蹈年鑑(2006-2008)》、林克歡的《分崩離析的戲劇年代》、獨立樂團「盒子」的《盒子經》、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前進十年》等。這些演藝文獻的出現似乎是民間陸續地自發補白不足,但長遠來說香港需要的是一所演藝資料館,以為香港的表演藝術留史。

文字|陳國慧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有「天下第一腿」名號的姬蘭,在《獨舞》中延展著她美麗的柔性身軀。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歷經巔峰的璀璨 低調奢華的身影

看西薇.姬蘭與羅素.馬利分特舞作《推》Push

整晚的演出,或許沒有偉大的編舞或創新的點子,但我看到兩位資深老舞者,對舞蹈的執著、對舞台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尊重。姬蘭沒有猛抬腿地賣弄技巧,反之,褪去鮮豔奪目的鵝絨,奮力地壓低重心,克服長手長腿,磨破膝蓋地練習每個細節。紐約《村聲》的名舞評家Deborah Jowitt以標題〈巨星,寧靜的光茫〉,恰如其分地形容這個演出。

文字|俞秀青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周立波梳著「新克勒」式的小分頭,身穿西裝,架起台詞譜架,用一口漂亮的上海話,一個人撐起一台戲。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周立波一張嘴,「海派清口」撐起半壁江山

去年到今年,上海最夯的話題人物,非周立波莫屬。他以「海派清口」的上海話脫口秀表演,不但做政治模仿秀,甚至談論財經問題,蔚為時尚。今年春節期間,大陸各地衛視轉播普通話版本的「壹周立波秀」,又成了觀眾和媒體討論爭議的來源,對於他能否征服北方觀眾乃至海外觀眾,將「海派」文化發揚光大,又或是曇花一現,還是未知之數。

文字|李翠芝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紐約愛樂明年是新音樂總監愛倫.吉伯特(見圖)上任首季,當然是要傾盡全力以求一炮而紅。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新樂季節目公佈 節目減縮但仍有好料

紐約愛樂迎新開出精采菜色 大都會四檔首演令人期待

開春以後,傳統上是美國表演藝術機構宣布新季節目的時候。這原本是最讓樂迷劇迷興奮的日子,滿心期待九月開始有什麼不可錯過的節目。然而自從去年年底以來,由東到西不斷傳出的大小團體破產、縮編、取消演出的消息,突然叫人警覺:別以為有表演可看是理所當然的。

文字|謝朝宗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舞者們在新古典主義的石柱下,多處巧妙的用身體連結、玩味空間。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莎夏.瓦茲 再度以肢體與建築對話

《新博物館對話09》 舞動博物館的歷史

在二戰中受創嚴重的柏林重要文化地標博物館島,從一九九○年起展開為期十五年的修復計畫,其中的「新博物館」在今年三月終於重新開幕,該館邀來柏林知名的編舞家莎夏.瓦茲,為這個歷史性的建築激發新想法,用不同美學、角度來發揮這個空間。於是瓦茲編作了《新博物館對話09》一舞,集結七十位舞者、音樂家、歌者,帶著一千名觀眾遊走博物館空間,藉舞蹈肢體尋索博物館的歷史。

文字|俞秀青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陽光劇團新戲《未竟之業》演出時的大廳,身著百年前服飾打扮的演員,正在招呼吃飯喝酒的看戲觀眾,正面大牆則是劇中電影情節的冒險旅程地圖。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陽光劇團《未竟之業》 借古諷今理想熱情不再

離上次作品《浮生若夢》發表四年後,陽光劇團的新戲《未竟之業》Les naufrags du Fol Espoir 終於在今年二月三日舉行首演,這個眾人引領期盼許久的四個小時大戲,推出後果然又引起一陣劇場旋風,上演都已經快兩個月,至今媒體還是佳評如潮、推薦不斷,看來大師莫努虛金的作品,已經不單只是場戲劇演出,簡直是拋出一個可以引起眾人討論的社會議題了。

文字|謝東寧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莎夏.瓦茲的《即興曲》,贏得觀眾極熱烈的掌聲!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女神呼喚,世界響應!

碧娜.鮑許舞蹈節(Fest mit Pina)2008

由德國舞蹈大師碧娜.鮑許擔任藝術總監的「碧娜.鮑許舞蹈節」,在去年十一月於杜塞道夫、埃森與烏帕塔三個城市舉行,連續三週,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舞團與舞者群集,共呈現超過七十場演出。演出者多數是不同舞蹈型態的個中翹楚,演出水平比一般舞蹈節要高!距上次舉行時隔四年,簡直就像是舞蹈界的奧林匹克。本刊德國特約作者俞秀青親臨現場,為讀者帶來現場盛況!

文字|俞秀青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