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非洲特快車」的藝術家們來到Euston Station,就在月台上敲擊起熱情的非洲節奏。
倫敦

「非洲特快車」巡迴英倫 放送非洲現代樂音

由布勒樂團主唱戴蒙.亞邦一手策劃的「非洲特快車」計畫,今年與倫敦二○一二藝術節合作,包下一列火車專車,巡演多個英倫城市,滿載八十多位藝術家的非洲特快車即將施展音樂魔法,到各地的車站月台、購物中心、學校、醫院及辦公室和樂迷不期而遇。戴蒙.亞邦非常期待能夠藉此將現代非洲音樂介紹給英國觀眾,呈現其中的熱情與力量。

文字|魏君穎
第238期 / 2012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技術懾人穿越時空 開放演繹卻難覓感動

在亞維儂看合拍劇團《大師與瑪格莉特》

俄國作家布爾加科夫最後的作品《大師與瑪格莉特》,經合拍劇團導演麥克伯尼改編搬上舞台,並在今年的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小說原著具體描繪莫斯科的情況,並突破線性結構讓故事穿越時空互相映證或反詰,麥克伯尼也運用精準的舞台技術,大範圍投影融合動畫,讓場景與角色變換多端;但劇中均等演繹的故事線,卻讓人感到處處談到卻無法讀出核心,而開放式的結局也讓觀眾在看戲時因充滿選擇而飽含疑問。

文字|鄭成功
第238期 / 2012年10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倫敦

全世界的舞台 都有莎士比亞

為了迎接奧運盛事,英國的重要文化象徵莎士比亞當然不會缺席,以各種型態在一整年的活動中現身,如自莎翁誕辰四月廿三日起為期半年的「世界莎士比亞節」、大英博物館為莎士比亞舉辦的特展Shakespeare: Staging the World等。莎士比亞不但對各領域甚至各國劇場有深遠影響,也是英國受補助最多的劇作家,甚至有人倡議,別再補助莎劇製作了,把錢留給新創作吧。

文字|魏君穎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巴黎

頂級豪華劇團《墜落街頭》 粉絲觀戲心情也「墜落」

以超級大偶街頭演出聞名的頂級豪華劇團,這次在巴黎夏日藝術節推出的新作《墜落街頭》,卻是不同以往的定點舞台戲,但是選自美國西部電影的題材頗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加上令人感到冗長的插科打諢,又很難得到大家關心的淘金者槍戰及刻意幽默呈現的技術部分,兩個小時的演出終於結束時很多人不禁鬆了口氣。

文字|謝宜靜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從「倫敦夢」到「美國夢」?

看斯特拉溫斯基歌劇《浪子的生命歷程》柏林製作

斯特拉溫斯基的英語歌劇《浪子的生命歷程》,靈感來自於英國畫家霍嘉特的系列畫作《一名浪子的生命歷程》,他把八幅畫作串連的浪子故事,轉化為三幕歌劇。而在柏林國家劇院製作的版本中,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則把該歌劇導成一部「美國夢」;廿世紀以來的美國,顯然取代了十八世紀以降的倫敦。主角從一無所有,穿著白T-Shirt、牛仔褲的青年,變成暴富的、光鮮亮麗的幸運兒,不過,這齣「美國夢」不是白手起家的青年奮鬥記,而是爆發戶的自我毀滅歷程。

文字|沈雕龍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提香經典三畫作 當代大膽「變身」

「變身—提香2012」計畫的舞作與展出

「變身提香2012」是由英國國家藝廊提出的計畫,針對三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提香三幅與希臘神話中狩獵女神戴安娜有關的畫作,邀請當代視覺藝術家與表演藝術團隊參與發想,給予新時代的詮釋。除了有視覺術家針對畫作主題再詮釋的靜態作品外,皇家芭蕾舞團也邀請知名編舞家創作了三支芭蕾作品,並由參與計畫的視覺藝術家擔綱舞台與服裝設計,體驗創作形式的精采「變身」。

文字|魏君穎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北京

大腕、名導、經典、話題 一次看盡舞台劇廿年演進

這個北京的夏天,劇院就像電影院,同四十度高溫一樣熱騰騰!除了有孟京輝、田沁鑫等名導量多又吸睛的作品,還有多齣經典巨作如王曉鷹《哥本哈根》、北京人藝《哈姆雷特》,另話題作家韓寒也首度有作品改編搬上舞台而且票價屢創新高,更彰顯戲劇市場的活絡態勢!

文字|郭耿甫、中國國家話劇院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柏林

藝術總監送舊迎新 「喜歌劇院藝術節」歡慶第五屆

七月初上陣的「喜歌劇院藝術節」,在一週內一口氣演出七檔製作,讓歌劇迷樂得天天到劇院報到。這次的活動也正逢新舊任藝術總監交接:任期屆滿十年的荷莫基為喜歌劇院打造了新氣象,卸任後將轉至蘇黎士歌劇院;接棒者是澳洲籍的巴瑞.考斯基,他表示想要把歌劇的定義擴大,從巴洛克歌劇到現代音樂劇都一把抓,要讓歌劇院興盛,受到觀眾歡迎。

文字|陳思宏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在森林裡,誰有資格指責浪子?

在柏林看薩爾茲堡音樂節製作《唐.喬望尼》

德國導演古茨為二○○八年薩爾茲堡音樂節執導的歌劇《唐.喬望尼》,首演時雖然引發爭議,創新的詮釋卻已成為票房的保證。古茨的製作中,讓所有的劇情在一座旋轉舞台上的森林中進行,舞台上的林木高聳不見頂,大自然的巍巍之貌延伸到舞台的框架之外;霧氣冉冉,在枝幹間輕拂著蕨葉和鱗蘚,讓這座森林沒有固定的外貌,籠罩在一股神秘的氣氛之中。這個荒山野地的一角,若是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人會知道。那麼,唐.喬望尼一干人等來這裡做什麼?

文字|沈雕龍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睡兩百年,浪漫已過時?

看霍夫曼的浪漫歌劇《不死之飲》

霍夫曼創作於一八○八年的「浪漫歌劇」《不死之飲》,在完成後兩百零四年的今天才有機會首演,由德國艾佛市的艾佛劇院於四月底製作演出。在這齣以波斯為背景的歌劇製作中,的確呈現了「異國風情」與「童話性」的「浪漫」元素;劇作者馮.索登也借劇中人之口呼應十九世紀初打破舊世界階級區別的「自由、平等、博愛」理念,但當劇作家「藝外」的意圖不能被理解,而配樂又不夠劃時代時,一部作品就會顯得漫無目的。

文字|沈歲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