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兩男以肢體動作比武較量。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特立獨行人氣超旺的阿根廷編舞新銳

馬蔻絲《地球上之地獄》 把問題孩子變成明星!

「新科隆」在柏林是個聲名狼藉的區域,充斥著青少年的暴力群毆事件。馬蔻絲不僅跌破眼鏡地把此區的孩子變成能歌善舞的大明星,且再次讓觀眾對她的編導功力折服。雖然紀錄片《舞在柏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但《地球上之地獄》在探討青少年生活與異文化衝突的深度及藝術層次皆略勝一籌。馬蔻絲的作品豎立了新品牌的口碑,流行、不俗、刺激、前衛、大膽且魅力十足。

文字|俞秀青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安東尼奧尼計畫》中,整個舞台就是藍幕攝影棚。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劇場「演」電影 鋪陳「超大中年危機」

看比利時導演伊佛.凡荷夫《安東尼奧尼計畫》

來自比利時的劇場導演伊佛.凡荷夫,自二○○一年起就擔任荷蘭劇場第一把交椅阿姆斯特丹劇團的藝術總監,執導過多齣舞台劇,也導過數齣音樂劇與歌劇,甚至拍攝電影。擅長在劇場中運用多媒體科技的他,曾提過,他對於科技在劇場裡不排斥也不濫用,要用就要用對地方:「我從不只是為了美學上的需求使用這些技術,而是為了使戲更臻完整的必要需求。」在《安東尼奧尼計畫》一劇中也如實驗證了他的話。

文字|章芷珩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雷動天下舞團在黃花崗劇院搬演由近年創作力旺盛的李捍忠和馬波編舞的《輕描淡寫》。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廣州

廣東現代舞周「發現亞洲」 為中國現代舞打開世界之窗

為中國現代舞打開世界之窗

「廣東現代舞周」由香港編舞家暨重要的中國現代舞推動者曹誠淵於二○○四年創辦,今年已經堂堂邁入第七屆。愈辦規模愈大的活動可說是中國與世界的現代舞交流平台,今年舞周由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及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主辦,以「發現亞洲」為主題,集中邀約亞洲重要現代舞團隊和藝術家參與。除了舞蹈展演更包含了豐富的工作坊與大師班,讓年輕舞者得以密集地與世界舞壇互動激盪。

文字|陳國慧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巨大的潛水伕好奇地晃遊整個城市。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大人偶粉絲追星記

在法國南特看豪華皇家劇團《巨大的鐵達尼號與潛水伕》

豪華皇家劇團是法國知名的老牌街頭劇團,他們的特色是手工製作的許多怪異機械裝置、特效機器,並結合街景環境作演出。最出名的是他們的大人偶系列,巨大人偶隨著劇情在整個城市遊走演出,整個城市的人都隨著入戲。這回串連南特與聖納澤爾兩城演出的《巨大的鐵達尼號與潛水伕》,讓觀眾緊緊跟了三天,主角小女孩與叔叔潛水伕的相遇與別離,竟也催人淚下。

文字|謝東寧
第199期 / 2009年07月號
維歐雷特擔任總監期間,曾邀漢唐樂府到巴黎市立劇院演出《洛神賦》(2007年10月),圖為他與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合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城市劇院 山海塾《帷帳》世界首演

藝術總監同時交棒 卅八歲迪馬-西摩塔接任

巴黎市立劇院是巴黎指標性的演出場所,也是讓現下世界級藝術家最初能嶄露頭角的舞台,如五月初在該劇院首演最新作品《帷帳》的山海塾即是其一。該劇院日前舉行新舊任總監交接,在該劇院服務了四十年的維歐雷特,把領導該劇院的大任交給了年方卅八歲的導演迪馬西-摩塔,年輕世代會有怎樣的新風貌,巴黎人正在期待!

文字|羅苑韶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新銳藝評
「非常林奕華」製作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票房開售三小時門票便全部售罄。圖為該劇在台灣演出劇照。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市場逆境突圍 兩製作開賣就售罄

自去年爆發金融海嘯以來,香港的表演藝術節目票房大受影響,大部分演出的票房下跌百分之十至三十不等,部分更未及收支平衡,各個表演團體在今年籌備演出時都步步為營。不過,在逆市中,於二至三月舉行的香港藝術節,共有七十四場節目全院滿座,平均入座率超過百分之九十四;更有團體突破困境,訂出高票價之餘,於票房開售當天門票便全部售罄。

文字|潘詩韻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PAR表演藝術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羅浮宮邀請布列茲 從繪畫與音樂思考「未完成和完結」

接受羅浮宮邀請,利用博物館內部多元展演廳堂,布列茲和博物館方共同籌畫推出系列音樂會、演講、論壇以及展覽「作品片段」,思索「未完成和完結」課題,探討藝術創作過程。系列音樂會中的大型交響樂由布列茲指揮國立巴黎交響樂團演出,分別於十二月一日在普雷耶音樂廳、二日在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底下演出。這二場音樂會是羅浮宮首度嘗試以網路直播方式,對全世界樂迷發聲。

文字|羅苑韶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PAR表演藝術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蜘蛛人》音樂劇 歷經波折終於要起飛

百老匯最新的話題製作,莫過於六千萬資本的音樂劇《蜘蛛人》,由U2的Bono和Edge作曲作詞,加上《獅子王》音樂劇的導演茱莉.泰摩,令人頗為期待。但在製作過程中卻負面新聞不斷,又是傳言經費不足可能胎死腹中,又是演員檔期問題只好換角,現在終於定下了十一月十四日預演、十二月廿一日開演的日期,宣傳也已上路,波折多多的《蜘蛛人》終於要起飛了!

文字|謝朝宗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一座450年的中國南方祠堂成為韓德爾希臘神話歌劇《塞魅麗》的主景。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北京國際音樂節 歌劇《塞魅麗》《白蛇傳》備受矚目

這次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兩部英文歌劇《塞魅麗》與《白蛇傳》的中國首演備受矚目。前者由當紅的中國視覺藝術家張洹擔任導演與視覺設計,把一座有四百五十年歷史的明朝祠堂搬上舞台作為原故事中的希臘神話場景;後者則是融入京劇概念,還讓青蛇一角由西方「乾旦」Male Soprano來詮釋。

文字|郭耿甫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聖丹尼國際舞蹈節」開幕節目,VA Wölfl的《12/…在左後視鏡的停車場伍爾沃斯》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兩個舞台 讓年輕人上陣飆藝

破繭.青年劇展vs.聖丹尼國際舞蹈節

法國劇院節目的時令,跟著學校行事曆走,每年從九月的開學,一直到隔年的六月底,完成一整個年季的演出。時序入夏的巴黎,各大劇院的節目,經過整個年度,輪番上陣的各流派名劇大導「講堂」搬演之後,放暑假前的五月檔期,留給講台下努力學習的學生上陣;我們可以在「破繭.青年劇展」與「聖丹尼國際舞蹈節」中,看年輕藝術家們,如何在這場期末考中,為我們展現劇場的未來面貌。

文字|謝東寧
第198期 / 2009年06月號
「玫瑰金口」舞台陳列像極話劇場景,絲絨沙發和玫瑰花佐以美酒,燈光伴舞音響樣樣齊全。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

力拼女版周立波

胡情雲演出「玫瑰金口」脫口秀

「海派清口」的脫口秀教父關懷,在與周立波分道揚鑣之後,找來上海滑稽劇團的當家花旦胡情雲,打造女版周立波,推出「玫瑰金口」演出。「玫瑰金口」在梅蘭芳、坂東玉三郎等名家演出過的蘭心劇院上演,也有與曾在此開講的周立波挑戰的意味。內容說的是「男人那點事」,但性別話題的分際,還有待精準拿捏。

文字|李翠芝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新專欄
法國編舞家Dominique Boivin創作的Transports Exceptionnels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舞蹈傘」藝術節 老幹新枝舞動好個秋

每年九月底至十一月初舉行的「舞蹈傘」藝術節(Dance Umbrella),邀集全球傑出的舞蹈團體,在倫敦各大劇場展開一連串演出,堪稱英倫秋際最大藝術盛事。今年在藝術總監Betsy Gregory的大力號召下,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以色列、義大利等二十一個團體共襄盛舉,老幹新枝齊聚一堂,不只重溫經典,也鼓勵立異求變,為老字號藝術節更添光芒。

文字|Mosla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卡琳.安德森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爵士音樂節 深秋樂動嘉年華

「倫敦爵士音樂節」的嘹亮樂聲已持續十六個年頭,十一月因此成為倫敦爵士樂迷最引領期盼的時節;為期十天的演出期內,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爵士風樂曲演出將近兩百場,從象徵帝國富力的皇家亞伯特廳、實驗風格強烈的巴比肯中心,到街巷中充滿人情招呼的咖啡廳及酒吧,爵士樂聲處處飄揚,吸引超過六萬名的樂迷共襄盛舉。

文字|Mosla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下河迷倉中的大門,就頗具「非主流」的意味。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下河迷倉「秋收」起藝 上海劇壇的非主流風景

上海劇壇的前衛劇場藝術基地「下河迷倉」,不但堅持免費為上海本土的原創劇團提供排練和演出場地,更強調上演的均是「非主流戲劇」。在這裡舉辦的「秋收季節.迷倉2010當代藝術年度交流展演」即日起開演到十二月中旬,此次主題是「從身體出發」,包括十三部表演劇碼、五項視覺展覽、八次主題論壇,在每個週末逐項呈現。

文字|李翠芝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天地混沌初開洪荒之中女媧始祖造人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未敢遊戲到底的顛覆

談「高行健藝術節」的《山海經傳》

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的劇作《山海經傳》首度搬上舞台,在五月三十日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舉行世界首演,這是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之「高行健藝術節」中最受人矚目的演出,由「香港戲劇工程」製作、香港資深藝術工作者蔡錫昌執導。高行健的每一個劇作都是一場徹底的劇場實驗,《山海經傳》探索的是中國神話和文明起源與當下的「我」的關係,本刊特邀香港劇評人陳國慧為本刊讀者評介這一場「實驗」的過程。

文字|陳國慧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賈寶玉》的開場,何韻詩一襲白衣隻身站在雪中,背光走進舞台。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塊頑石的還魂 滄桑歷盡的釋然

看非常林奕華《賈寶玉》

《賈寶玉》是非常林奕華劇團廿周年及香港歌手何韻詩出道十周年的紀念作,去年十月首演。香港鬼才女編劇黃詠詩安排的情節從「還魂」概念出發,讓紅樓劇終後的賈寶玉,在回到太虛幻境後決定重遊故地,在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前提下,再經歷一次大觀園的種種。而林奕華則在每一場中加入「顛覆」,將原著文本轉移至現代語境。

文字|李晏如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數位全閱覽
《聲光園》在九龍寨城公園展演,圖為其中由Ulf Pedersen 創作的WABI SABI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即將迎接「不惑」 戮力打造新銳舞台

預覽2011香港藝術節

今年邁入第三十九屆的香港藝術節,在迎向「四十不惑」的路上,除了依然引進多元的國外精采節目,更戮力打造新銳現身的舞台。今年推出的「新銳舞台系列」,是運用香港藝術節的製作經費與專業團隊管理資源,由藝術節親自主辦,將演出《唐人街繁華夢》等四檔節目。此外,舞蹈方面也邀來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演出經典作《康乃馨》,一起展演的還有鮑許的相關影片展。

文字|莊彗彗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演員有意識地透過鏡頭表演這件事,直指現代人極具「表演性」,既私密又公開的的生活。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透視液態社會的愛無能

伊佛.凡荷夫以現代觀點詮釋莫里哀《憤世者》

凡荷夫認為,劇中角色的人際網絡,沒有父母、兄弟姊妹,也沒有家族血緣,就如同生活在液態社會的現代人,看似交流密切實則關係疏離,兩人關係的崩解,漸次開展至家庭、城市、社群,再到國家,直至全球化下的世界。因此,凡荷夫把全劇搬到當下時空,阿爾塞斯特與塞莉曼娜之間對愛的辯證貫穿全場,液態社會中愛的不可能,也成了導演詮釋該劇的嶄新觀點。

文字|廖俊逞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暨首席指揮閻惠昌表示:「我一直希望能演出一首具有大草原那般博大氣派的曲子!」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成吉思汗》 磅礡氣勢展豪情

香港中樂團開季音樂會大器演出

去年才剛登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出,被《紐約時報》讚譽為「眼看與耳聞同樣精采」的香港中樂團,今年新樂季的開季音樂會,就演出意義非凡展現豪情壯志的大型史詩交響樂《成吉思汗》。原曲演出用上一整個樂團,再加上六十多人的合唱團,並將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馬頭琴、呼麥、長調,以及短曲、嘲爾合唱、四胡等團體運用在曲中,形成近兩百人的龐大陣容。而改編成國樂版本,更突顯了蒙古族音樂的風味。

文字|李秋玫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女主角林真華的表現很受好評,左為飾自稱中國通的Stephen Pucci。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蝴蝶君》名編劇黃哲倫推新劇

《中式英語》叫好不叫座 悵然揮別百老匯

以《蝴蝶君》在百老匯打響名號的華裔劇作家黃哲倫,去年在芝加哥推出新作《中式英語》,試演成績斐然,順勢挺進百好匯,雖然劇情背景是經濟正在崛起的中國,頗具話題性,雖然評論不差,製作群也卯力宣傳放送口碑,但仍不敵百好匯先天態勢,在演完一百廿八場之後,悵然揮別下檔。

文字|謝朝宗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表演動機》以編導在便利商店的工作經驗出發,找來店長與合作過的女演員,以即興表演方式,檢討在大都市中年輕創作者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的議題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人生作為排練場 劇場作為第二自然

談2011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自九月中到十一月初舉行,節目除了十檔主催作品呈現精采的前衛之作外,還有針對年輕新銳藝術家開展的「新銳公募」系列十一檔演出。而我所看到的幾檔演出作品,明顯受到311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創作形式上,是對大自然的恐懼,這些作品主要都是反映了都市或現代文明中的主體認同危機。

文字|耿一偉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塔塔劇院場外有畫家繪製的圖騰,設計上色彩非常鮮豔。(李秋玫 攝)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繽紛印度 樂在傳統中的旺盛活力

兼容並蓄、歷久彌新的古國文化與藝術

對台灣人來說,印度是個「又近又遠」的國家,它是對台灣影響深遠的佛教的源頭,但因境內民族眾多也呈現了非常多元特別的文化景觀。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在藝術上傳統的部分仍是最大主流,對表演的欣賞,則是聽到喜歡的音樂常會載歌載舞、搖頭晃腦,喜歡的段落會隨時鼓掌,但不喜歡時,則毫不留情地直接走人。

文字|李秋玫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