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柏林

「感染!」藝術節 開墾歌劇新道路

暫時在席勒劇院落腳的柏林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im Schiller Theater)舉辦「感染!」(INFEKTION!)藝術節,從七月一日到十七日,推出十二齣新歌劇、三場音樂會、以及持續兩天的研討會,為本樂季畫下精采的句點。這次的「感染!」藝術節有許多「跨界」,當代劇場名導、編舞家、藝術家齊來加入歌劇陣營,成功地吸引到許多年輕觀眾。

文字|陳思宏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亞維儂

亞維儂藝術節,不再「亞維儂」?

屆滿六十五歲的亞維儂藝術節,近年來風波不斷,今年還被右派大報質疑有「拒絕往來的黑名單」,為某些團隊與藝術家叫屈。而藝術節當初的理想性漸漸變淡,亦令人扼腕。更耐人尋味的是二○一四年起的新任總監人選之出線過程,也是十分戲劇化,讓人摸不透執政者的背後玄機,不過新人選Olivier Py也頗令人期待。

文字|謝宜靜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上海

「紅劇」當空照 因應時代也需轉型

在「中共建黨九十周年」的大旗下,中國影視與劇壇莫不著力放送宣揚主旋律的「紅劇」以資慶祝。上海所有的藝術院團,不約而同都為其獻上大力歌頌的作品,浦東東方藝術中心舉辦四年的「名家名劇月」今年也趁勢主打紅劇,推出了十四齣劇目、共計廿六場樣式各異的演出。在差異甚大的時空背景下,這些歌頌革命英雄的戲,也必須擺脫以往標籤式單薄的詮釋手法以求轉型拼市場。

文字|李翠芝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廣州

經濟政治陰影下 「廣東現代舞周」將說再見

今年舉辦第八屆的「廣東現代舞周」,向來堅持獨立運作,並以推廣中國新生代舞者、編舞、作品,和強化國際交流網絡的包容、多元的形象而聞名,卻在愈來愈重的經濟壓力下,正式宣告要「暫別廣東」;而今年主辦單位也遇到政治陰影,原本的主題「挪威.挪威」因諾貝爾和平獎事件致使團隊無法入境,只好臨時改為「中國舞蹈新勢力」系列因應。

文字|陳國慧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挑戰感官超體驗 作曲家扮演造物主

史托克豪森連篇歌劇《光》之《星期日》世界首演

○七年底過世的現代音樂家史托克豪森,生命中的最後巨構七齣連篇歌劇《光》的最後一齣《星期日》於今年四月初於科隆的Staatenhaus am Rheinpark的兩個廳進行世界首演。由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的Carlus Padrissa執導的演出華麗驚人,史托克豪森在劇中挑戰觀眾除了味覺之外的每一樣感官,整齣五景的《星期日》可以說是五場從不同角度讚美神的宗教儀式。

文字|沈雕龍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對當代社會的血肉攻擊

阿根廷導演羅德里哥.賈西亞的「屠宰攤」劇團

出身阿根廷首都貧民窟、定居於馬德里,身兼劇作家、導演和舞台設計的羅德里哥.賈西亞,成立了名為「屠宰攤」的劇團,這個團名也說明了他對劇場形式的一種美學途徑:對當代社會的血肉攻擊。賈西亞的每部作品都像一枚炸彈,扔擲向高度資本主義的恐怖世界。充滿挑釁、喧鬧、狂暴的文本,也以西方社會文明為脈絡,進行自省式的批判。

文字|廖俊逞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巴黎

巴黎夏日藝術節 寶萊塢風演出揭幕

在大多數劇院都放暑假的巴黎,藝文愛好者最期待的就是「巴黎夏日藝術節」了。藝術節今年從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日開跑直到八月九日,為期廿七天、廿七個節目、在卅二個不同的場地演出,同時還有許多展覽及工作坊。今年開場戲是來自印度的《孟加尼亞誘惑》,是導演Roysten Abel為○六年德里電影節的開幕所作,五光十色、熱鬧非凡,頗有印度寶萊塢電影的排場。

文字|謝宜靜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德語劇場 就是要讓你不安

柏林「2011戲劇盛會」

德國劇場的年度盛事「戲劇盛會」於今年五月六日至廿三日在柏林舉行。今年入選的十齣作品,都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讓觀眾在劇場裡觀看嚴肅剛烈的德語劇場,凝視當代社會的對峙。劇場的衝突,就是你我的碰撞,這的確是個不安的場域,這個美學架構讓德語劇場獨樹一格。

文字|陳思宏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柏林

「過渡」表演藝術節 惡女惡男大集合

「世界文化之屋」的「過渡」表演藝術節在六月中登場,今年的主題是「觀者」,所有表演都跨越觀眾與表演之間的疆界,觀眾必須窺視、參與、評論,不再被動凝視。台上的行為藝術挑釁的不單單只是考驗觀眾忍受瘋狂的能力,而是與社會無止盡對話,表演者把激烈的嘲諷交棒給觀眾,劇場裡的革命還是需要觀眾走進社會裡去完成。

文字|陳思宏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倫敦

英倫出品《戰馬》奔騰 跨海勇奪東尼獎

由英國國家劇院製作的舞台劇《戰馬》,跨到大西洋彼岸,一舉奪得本年度東尼獎最佳舞台劇獎,更囊括最佳導演、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及音效設計等大獎。載譽歸國之際,也引發劇評討論,認為保守黨政府大舉刪減藝文預算之舉,恐有害未來藝術發展活水,期待政府要正視栽培基層劇場的創意生力軍。

文字|魏君穎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北京

在社區拚出專業戲劇節 東城區發展戲劇有魄力

五月上旬在北京東城區揭幕的「南鑼鼓巷戲劇節」,不過是第二屆,規模就從第一屆的四齣戲發展到四十齣戲,整整擴大了十倍,而且具備國際性的視野,參演品質重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讓戲迷除了看到世界級的經典,也同時看到青壯輩編導演的新作。這也是近年東城區大舉投入資金,戮力發展戲劇產業的成績之一。

文字|郭耿甫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香港

中國戲曲節 粵劇《李後主》新版揭幕

今年的中國戲曲節自六月初開始進行約一個半月,規模似乎較去年小,但也配合傳統與創新並重的主題,當中不乏有心思的安排。開幕大戲是粵劇《李後主》新繹本,由剛在中國憑《情話紫釵》獲得「時尚戲曲大獎」的資深導演毛俊輝執導,由葉紹德編劇,粵劇紅伶龍貫天、南鳳及尤聲普擔綱演出;貫徹新舊融和的精神,《李後主》加入了不少現代劇場的設計元素。

文字|陳國慧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劇場「演」電影 鋪陳「超大中年危機」

看比利時導演伊佛.凡荷夫《安東尼奧尼計畫》

來自比利時的劇場導演伊佛.凡荷夫,自二○○一年起就擔任荷蘭劇場第一把交椅阿姆斯特丹劇團的藝術總監,執導過多齣舞台劇,也導過數齣音樂劇與歌劇,甚至拍攝電影。擅長在劇場中運用多媒體科技的他,曾提過,他對於科技在劇場裡不排斥也不濫用,要用就要用對地方:「我從不只是為了美學上的需求使用這些技術,而是為了使戲更臻完整的必要需求。」在《安東尼奧尼計畫》一劇中也如實驗證了他的話。

文字|章芷珩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透視液態社會的愛無能

伊佛.凡荷夫以現代觀點詮釋莫里哀《憤世者》

凡荷夫認為,劇中角色的人際網絡,沒有父母、兄弟姊妹,也沒有家族血緣,就如同生活在液態社會的現代人,看似交流密切實則關係疏離,兩人關係的崩解,漸次開展至家庭、城市、社群,再到國家,直至全球化下的世界。因此,凡荷夫把全劇搬到當下時空,阿爾塞斯特與塞莉曼娜之間對愛的辯證貫穿全場,液態社會中愛的不可能,也成了導演詮釋該劇的嶄新觀點。

文字|廖俊逞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巴黎

「她們獨自…演出」戲劇節 展現女性創作力

「巴黎之西劇院」推出了第一屆女性戲劇節「她們獨自演出」,推出七個由女性創作及單人演出的作品,展現女性劇場創作者的才華與演出魅力。第一齣戲《烈焰求生》取材自俄國女詩人Marina Tsvetaeva一輩子不斷在寫的隨身手稿,女演員Natacha Rgnier的演出精采,導演也十分用心,整個演出不斷地呼應著寫實、非寫實之間的零距離。

文字|謝宜靜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波茨坦

「波茨坦舞蹈日」 旅歐台灣舞者綻光彩

波茨坦重要的現代舞蹈中心「波茨坦工廠」每年都舉辦的「波茨坦舞蹈日」,也是德國舞壇的年度盛事,今年活動於五月底到六月初舉行,將由法國編舞家瑪姬.瑪漢的經典作品May B揭開序幕,節目中經典作品與前衛舞作並列。而且今年也邀來台灣舞蹈人參與,旅歐舞者孫尚綺與蘇文琪都應邀發表作品。

文字|陳思宏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北京

中國國家話劇院入新厝 不再流浪準備大展鴻圖

章子怡、李冰冰、王曉鷹、孟京輝、田沁鑫等明星級的藝人編導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直沒有專屬的劇場,終於在歷時四年的興建後,有了位於廣安門外大街二七七號的「家」,並於五月中開幕啟用。這個新家包括一大一小兩個專為「話劇」演出而設計的劇場,「國話」並演出《四世同堂》與中、法合作的《打造藍色》作為開幕慶祝。

文字|郭耿甫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繽紛印度 樂在傳統中的旺盛活力

兼容並蓄、歷久彌新的古國文化與藝術

對台灣人來說,印度是個「又近又遠」的國家,它是對台灣影響深遠的佛教的源頭,但因境內民族眾多也呈現了非常多元特別的文化景觀。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在藝術上傳統的部分仍是最大主流,對表演的欣賞,則是聽到喜歡的音樂常會載歌載舞、搖頭晃腦,喜歡的段落會隨時鼓掌,但不喜歡時,則毫不留情地直接走人。

文字|李秋玫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彼得.胥坦獲頒大獎 親身讀劇《浮士德幻想曲》

在聖彼得堡看第十四屆歐洲劇場獎

今年四月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辦的「歐洲劇場獎」,將大獎頒發給德國劇場與歌劇大導演彼得.胥坦,並搭配舉辦為期一週的藝術節,讓大師與青壯派創作紛呈。這次戲劇獎最具巧思而又深具含意的地方是:典禮由七十四歲的胥坦以讀劇演出來畫上句點!

文字|李立亨
第222期 / 2011年06月號
巴黎

怪異貨品節 貝克特「長句」L’image壓軸

標榜自己是「現代劇場實驗室」的藝術活動「怪異貨品節」,今年的壓軸演出是由導演諾基希勒執導的貝克特作品Limage,這齣戲全文不到十頁的內容裡是一個長長的句子,從頭到尾沒有標點符號,諾基希勒在這個創作裡稱自己是概念設計,他用影像、音樂、台詞、身體分別重現同一個時刻曾經發生的「各自事實」。

文字|謝宜靜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