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活動之一的「影像中讀台灣音樂史」攝影展6月1日至14日於台北社敎館展出。上圖後排右二為台灣第一位留日音樂家張福興,下圖為(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敎基金會 提供)
焦點 焦點

再唱一段「馬關」百年,思想起

「台灣音樂一百年」管弦樂之夜音樂會

一八九五年一紙馬關條約的簽定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汗涔涔淚潸潸走過曲折百年路,卻在一步一脚印中台灣累積出了自己的文化足跡。「台灣音樂一百年」音樂會將以音符引領我們思想起這段歷史的抑、揚、頓、挫。

一八九五年一紙馬關條約的簽定改變了台灣的命運,汗涔涔淚潸潸走過曲折百年路,卻在一步一脚印中台灣累積出了自己的文化足跡。「台灣音樂一百年」音樂會將以音符引領我們思想起這段歷史的抑、揚、頓、挫。

西樂在台灣──管弦樂之夜

5月25日 19:30

國家音樂廳

自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定,台灣不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到今天一九九五年,台灣走過它坎坷的一百年。這一百年台灣的歷史由不幸、哀傷、死亡到愛、新生和希望,它的努力培育出許多文化人才,也醞育了許多文化的資產。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戰火的洗禮與政權的轉移之下散失不全,今日如不開始去探索追尋,恐將隨著時光湮埋進記憶的底層,而隨著史料的流失、人才的消逝,文化史蹟不可復求。省思後,危機意識催促著白鷺鷥文敎基金會將此情懷付諸行動,關懷本土文化,籌劃「台灣音樂一百年」系列活動。希望藉此活動,喚起大家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記憶及重視,並進而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從回顧前人累積的文化資產中,喚醒眞正屬於台灣人,並進而開拓我們自己的天空。

活動計劃由三方面進行:分別在中央圖書館、社敎館及師大所籌辦的十六場演講,是以學術探討為基楚,邀請專家學者帶領我們一起進入台灣音樂的殿堂,同時介紹各種音樂的社會文化背景,讓我們對整個歷史的脈絡有概括的認識,做為展望未來的一個根基。五場大型演奏會及兩場南北管的演出則嘗試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台灣音樂風貌。除了室內樂、管弦樂、台灣歌謠之外,南北管的演奏更為難得;南北管可說是台灣最早的流行音樂,與前人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此次特別安排在大稻埕的慈聖宮廟口前演出,除了以音樂來喚醒思古幽情,表演場地更是舊時情景,讓我們有機會親身去體會前人陶醉在南北管中的種種感受,重溫舊夢。此外,「影像中讀台灣音樂史」攝影展也將在全省各地巡迴展出。整個攝影展的籌劃及準備工作可說相當不容易,我們走訪了老一輩的藝術家、畫家、文學家,找出已泛黃卻極具歷史意義的老照片,而將它們集合起來,就像是將一個個的音符串連成曲,為我們譜出台灣音樂史的旋律與輪廓。

管弦樂之夜介紹第一、二代作曲家

在這些節目中,「管弦樂之夜」可說是極具代表性的重頭戲之一。早期西方透過敎會人士的引進而在台灣撒下了種子,後來又有師範敎育系統的灌溉培育,產生了不少致力於西樂研究與創作的人士。像台灣第一代的新音樂作曲家江文也、陳泗治、呂泉生、郭芝苑,第二代的史惟亮、許常惠、劉德義、盧炎,以及後來年輕一輩的陳茂萱、馬水龍、潘皇龍、游昌發、侯俊慶……他們都是在台灣出生或生活,而且大部分受過西洋正統音樂的訓練,對台灣西樂的發展及創作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管弦樂之夜」的上半場節目就特別挑選第一、二代音樂家的作品呈現給大家,不過由於選取不易,而且又有時間的限制,我們只能先為大家介紹其中幾首:分別是江文也的〈台灣舞曲〉、史惟亮的管弦樂作品〈百衲〉、郭芝苑的三首交響練習曲及許常惠的〈白沙灣〉交響詩。

江文也是三芝人,這位台灣最早留日的聲樂家也是一位創作豐富的作曲家,作品曾在國際樂壇的大賽中獲獎,江文也在日本學成後轉赴北京,擔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敎授,這位傑出的音樂家在經歷了坎坷的歲月生涯,於一九八三年病逝大陸。這次將演奏的〈台灣舞曲〉完成於一九三四年,可說是江文也的成名之作,創作此曲時年僅廿四歲。他在這首曲子中採用了台灣高山族民歌為素材,充滿了強烈的台灣風土色彩。這首管弦樂作品基本上是以二管編制,全曲分為快板、中板、快板三段體裁,調性明朗,構築於五聲音階上的主題則以不同的木管樂器來作對答式的呈現,弦樂部分時而拉長音,時而以撥彈伴奏,大體而言,很少用來演奏明顯的旋律,創作手法在當時十分獨特出衆,可說是屬於前衛派的作曲家。第二首是史惟亮的作品〈百衲〉。史惟亮是遼寧營口人,曾先後前往西班牙及奧地利學習音樂,後來又擔任省立交響樂團第四任團長及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任,對國內的音樂敎育有其貢獻,一九七七年病逝。〈百衲〉是一首單樂章的曲子,以室內樂的型式來表現,演奏的樂器只有二支長笛、一支低音管、一支法國號再加上弦樂五部,等於是一個小樂團的編制。而郭芝苑是苗栗苑裡人,曾赴日攻讀理論作曲,抗戰勝利後輟學歸國,一九六七年他又再度前往東京繼續作曲方面的深造。郭芝苑是位一生執著於音樂創作的作曲家,曾經獲得金鼎獎作曲獎、吳三連獎、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獎、國家文藝獎……等十餘項獎,在音樂創作上的成就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的作品採用了很多的台灣民謠做為素材,而這次的三首交響練習曲即是以四首湖北民謠為主題,可說是他利用民謠做成交響練習曲的一首傑作。最後一首是許常惠的〈白沙灣〉交響詩。許常惠是彰化人,自師大音樂系畢業後便至巴黎留學,在巴黎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學習音樂史及作曲,回國後他也致力於音樂人材的培養及傳統音樂的探索及研究,許多樂壇上的中堅大都出自他的門下,在傳統音樂的提倡方面,亦是國內的領導人物。〈白沙灣〉交響詩的創作緣起於一九七三年的冬天,當時許常惠應邀到白沙灣的友人別墅中閉門作曲,冬天的海邊海嘯狂烈,風浪兇猛,許常惠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出表現冬天憤怒海洋的曲子。

串連鄕土情感的組曲

「管弦樂之夜」的下半場節目在總製作人的籌劃下,將演出比利時作曲家貝邁克的作品《春之頌組曲》及《白鷺鷥組曲》。貝邁克是台灣女婿,與台灣的淵源深厚。這兩首組曲便是以他對台灣的特殊情感為創作動力,而以西洋作曲方法而作的管弦樂曲。第一首《春之頌組曲》是由大家所熟悉的〈六月茉莉〉、〈一剪梅〉、〈四季紅〉、〈白鷺鷥〉、〈補破網〉、〈白鷺鷥之歌〉及〈丟丟銅〉這六首歌曲之旋律為主題重新編為管弦樂曲的創作組曲。我們在欣賞民謠的同時,也能體會欣賞到管弦樂曲壯大的情懷。第二首的《白鷺鷥組曲》則是由〈桃花泣血記〉、〈桃花過渡〉、〈春宵吟〉、〈一隻鳥仔哮啾啾〉、〈心茫茫〉、〈安平追想曲〉、〈滿山春色〉及〈天烏烏〉這八首民謠所串連而成。其中的〈桃花泣血記〉初創於一九三二年,是台灣第一首創作民謠,具有時代性意義,台灣創作歌謠在它的帶領下,開始了往後八年的興盛時期,我們現在所吟唱許多動聽的歌謠,幾乎都是這個時代的作品。這個特殊的曲目更是大家所不能錯過聆聽的。

「台灣管弦樂之夜」的內容多樣化,兼具了嚴肅及輕鬆的樂曲,作這個特別的安排設計,目的乃在於希望邀請各階層的人士共同來參與欣賞,不僅讓專業的音樂人士能夠肯定它的價値,也要使初次接觸音樂的朋友能感受到聆聽樂曲的喜悅,因為音樂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希望大家能夠以愉快的心情,一齊陶醉於美妙的音樂世界中,並進而喚起我們對音樂文化的愛護,支持及重視,刺激更多的人投入創作的工作,為未來的台灣音樂史譜出更優美、燦爛而足以傲於世人的樂章!

 

文字|陳郁秀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