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劇廣場「密獵者」劇團的導演鴻鴻繼去年改編自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的《三次復仇與一場審判──民主的誕生》之後,將於本月再度推出新戲《洪堡親王──夢遊者的正義》。《洪》劇乃十九世紀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身前的最後一個劇本,也堪稱是其最代表性的傑作。台灣的劇團會如何讓本地觀衆看了也有共鳴呢?本文將從排戲現場開始探尋這個問題。
地點:國家音樂廳芭蕾練習室
時間:三月廿一日、晚上
內容:《洪堡親王》第一幕、第一場的排戲現場
《洪堡親王》
5月7〜15日 19:30
5月13日 14:30
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五名演員在排練室的斜坡上等候。
「這個斜坡只是目前先替代的道具,到時的會更窄更陡,所以你們要靠近一點。滑下去時,也要眞的有『滑』的感覺……好,我們來一次吧!」
蹲在斜皮底下的導演鴻鴻解說著這場戲必須掌握的重點。
演員們閉上眼睛,雙手伸出,做著摸索的樣子(因為正式演出時,他們將被蒙著眼睛出場)。
飾演選帝侯的朱星朗身材不高,但長髮加上鬍鬚的造型相當獨特。而一旁的「納塔麗公主」姿勢也非常吸引人:她右手肘高舉但前臂又往下折,使手掌能盤住後頸;左手則從背後繞到身體右側以手背抱住右腰,面部無任何表情,與其他人成明顯對比。至於演洪堡親王主角的符宏征則在排練場中央,專注地編著手中的花冠,(暫時以一條手帕替代)。
在廿世紀反觀十七世紀的戰役
《洪》劇以一六七五年的費白林(Fehr-bellin)戰役為背景,描述洪堡親王率領軍隊戰勝瑞典人後,卻因為他在軍事命令下達前自己先行動,導致後來被法庭及選帝侯判處死刑。雖然最後洪堡親王獲得諒解,但是從這個事件,作者克萊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提出了「絕對權利」常導致「絕對腐化」的可怕事實。
克萊斯特這位十九世紀的德國劇作家在敍述這段史實時,還加入了他所擅長運用的「夢魘式」非寫實風格。譬如,劇一開始時,洪堡親王竟然在出征前在花園夢遊,半夢半醒的狀態下,他撞見了一見鍾情的納塔麗公主(選侯帝極為愛護的外甥女),導致他上戰場前都心神不寧。有趣的是,鴻鴻詮釋第一場戲時,讓淸醒的選帝侯以及其他角色帶上眼罩,而讓「昏迷」的親王看得淸楚,以反諷人在淸醒時,未必眞正「淸醒」或反之亦然。
台北版本將有獨特的詮釋
「劇本的部分改變不多,因為國內觀衆對克萊斯特的作品不甚熟悉,所以劇情方面會儘量交待淸楚,但是要『玩』的我還是會去玩!」因此這次《洪》劇在台北的版本比起近來歐陸所上演的,在演員肢體動作的呈現,以及舞台、音樂、服裝的設計上,都有獨特的詮釋。
在肢體動作方面,鴻鴻從各個不同角色的內在個性抽離出特色,再與演員一起發展一些代表性動作。如納塔麗公主原來的個性寡言羞澀,沒有幾句台辭。鴻鴻就和演員范瑞君溝通,以尋求一種「像傀儡、僵硬、被束縛」的姿勢,於是發展出前述雙手纏繞自己軀幹的造型。
另外,由於此劇的場景變化多端,從花園、戰場、監獄到宮中,礙於經費及實驗劇場的限制,鴻鴻也在這方面費了不少心思。直到有一天靈機一動,想出舞台中央可設計一拳擊台,一方面用來代表戰場上的瞭望台,另外又可輕而易舉地轉變成一座監獄。經過與首次擔任舞台設計的唐心田細心討論之後,原本在腦中的抽象點子一一具體呈現。至於其他的精心設計,如延伸到觀衆席的「司令台」等安排,則留給現場觀衆去親自體會。
重整劇作家克萊斯特的地位
克萊斯特是鴻鴻相當欣賞的才子。可惜對這位懷才不遇,在三十四歲就舉槍自盡的靑年,鴻鴻很遺憾竟然在藝術學院念戲劇時,沒機會接觸他。基於這種相「見」恨晚的心情,鴻鴻透露說他這次將把克氏的生平點滴由飾演選帝侯夫人的洪敬恒帶入劇中。
十點多排完戲,開車回家的鴻鴻一路放著羅大佑的《戀曲2000》,而正是這卷音樂陪伴著他構思《洪》劇的起承轉合。由於歌詞中恰巧也是關於國家、正義等相近的觀念,於是鴻鴻在取得使用權之後,就將專輯裡的四首曲子安排入這齣五幕劇做為串場音樂。
〈嘿!就這麼樣吧!〉在羅大佑熟悉的歌聲中,或許更能喚醒觀衆去思考《洪》劇中有關「個人自由意志與威權體制之間的拉鋸」。
(本刊編輯 林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