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心貪婪的馬克白夫人,恨夫殺子的樓蘭女,陰騺倨傲的王熙鳳,到個性扭曲的曹七巧,魏海敏用高難度的角色,一次次試煉自己,成就精采。
台灣五十年的京劇裡,如果沒有魏海敏,旦行在傳統的深化與現代的創新兩條道路上,不管是深度與廣度都將缺了一大塊。
訪問約在「星巴克」,大片玻璃窗透著刺眼陽光,坐在酒紅沙發上的魏海敏,也有一股令人無法逼視的亮麗。穩居台灣京劇青衣祭酒地位,魏海敏有雙俊俏的鳳眼,深厚的戲曲訓練出清晰的咬字與沈穩中氣,但一身彩虹條紋線衫搭上嫩紅波浪捲圍巾的造型,又是十足俐落的現代女性。
正工梅派青衣學習「使壞」
五月國光劇團即將演出為她量身定作的新編京劇《金鎖記》,挑戰眾多張愛玲迷心中潑辣惡毒的曹七巧,談起此事,她神情有掩不住的興奮:「壞女人好演,但曹七巧的壞又要演得令人同情,一個演員碰到這樣的角色實在是太棒了,可以演得很過癮。!」魏海敏的曹七巧將從年輕演到老,如何在梅派真傳的根柢裡,創造出「京劇曹七巧」,再創她個人的戲劇高峰,令人拭目以待。
十一歲學藝,初學刀馬旦、後習青衣,在七年正規科班調教下,魏海敏是沈穩雍容、坐臥有度的正工梅派青衣,一指一眸間增減講求分寸,進退有規有矩。「使壞」,不在梅派百年來的字典裡。
但魏海敏使壞,不是第一次了。
對觀眾而言,魏海敏真正震撼性的變化,發生在當代傳奇劇場改編自莎劇《馬克白》的新編京劇《慾望城國》(1986)上。「在《慾望城國》裡,我第一次學會演壞女人,」演了十多年青衣的魏海敏坦承,一開始無法接受馬克白夫人這樣的角色,演起來心中有疙瘩,自己也不滿意。朋友紛紛勸她不要淌這灘渾水,卻激起了她不服輸的性格。自我要求高的魏海敏,開始放下對反派角色的成見,思考馬克白夫人的性格,心態與行為動機。
「她從小就是京劇明星,紅得很順,幾乎沒有負面評價,可是我總覺得有些內在的東西沒有出來。但在《慾望城國》中,她對角色的個性揣摩非常深入,讓我驚訝。」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回憶,這場演出讓她從此對魏海敏刮目相看。
從守成的演出者到角色靈魂的創造者
但自我要求甚高的她卻說:「回想起來,直到一九九一年在倫敦國家劇院時,我才真正覺得自己在敖叔征(即馬克白)夫人這個角色的表演上到位了。」在一次次眼神、動作、聲腔的調整下,馬克白夫人不再只是調唆殺人的執行者,而是野心大、城府深的複雜人物。這場演出讓英國戲劇界人士報以熱烈掌聲,跨越語言障礙,感受到魏海敏的表演強度。
從雍容嚴謹的《貴妃醉酒》到《慾望城國》裡的馬克白夫人,傳統京劇演員往往在「典範在夙昔」或是「開創新典範」兩端光譜裡,接受來來回回的挑戰,這中間是一條怎樣的取決之路?
在許多人眼中,魏海敏是祖師爺賞飯吃的天賦型演員。然而,魏海敏很清楚,沒有演員可以靠天賦吃一輩子。時時挑戰自己的性格,讓魏海敏從守成的演出者,一躍成為角色靈魂的創造者。一九八二年,魏海敏到香港觀摩京劇名伶梅葆玖、童芷苓的演出,讓她深深震懾:「原來京戲不是一板一眼而已,它也能演出生動、自然且細膩。在他們的演出裡,我看到『境界』二字。」
魏海敏說:「唱得了好戲最大的原因是要看過好戲,打開了視野。」第一次,在京劇生涯裡,她強烈地感受到學習的目標,並開始想去體會京劇更深層的內涵。
於是,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一年,拜了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為師。這位入行超過二十年的名伶,毅然放下身段,誠誠懇懇地從基礎的動作、表情學起,連共鳴發聲都作了一次徹底的學習。「在大陸每個流派都有系統,但台灣並沒有規範。」魏海敏扳起手指,細數起四大門派的特色,「重新學習京劇,學習正正本本的梅派方法。」
用《樓蘭女》解放肢體
如果說與梅葆玖的學習是一個戲曲演員對專業基礎的錘鍊,那麼在現代劇場裡肢體與聲音的開發,則讓魏海敏一個勁斗翻出了祖師爺山門外。參與當代傳奇劇場,對魏海敏產生重大影響。《慾望城國》突破了魏海敏固守行當角色心理,然而,一直要到改編自希臘悲劇《米蒂亞》的《樓蘭女》(1994),才解放了她:「在《樓蘭女》,我真的跨越了一道門,之後你叫我在台上跳踢踏舞,我也敢,心理障礙可說是完全克服。」她笑著說。
魏海敏在這齣戲中,第一次接觸到現代劇場的訓練,她形容那是大開眼界的感覺。 林秀偉要她在漆黑的房間放鬆自己,想像自己是動物或植物,羅北安和李永豐則教導她劇場肢體:「像演員間手的觸碰、身體的互動,這在京劇裡哪會有啊?男女對唱都互相不看的,都只看觀眾!」
沒有京劇鑼鼓,《樓蘭女》在音樂上結合了印加音樂,卻仍保持京劇的發聲技巧等精髓,葉錦添設計的服裝華麗沈重得動都動不了,非程式化的演出,對傳統訓練出身的魏海敏來說,她成功地將自己歸零重塑,也重新創造一套表演方式。雖然口頭上輕描淡寫,但能成功挑戰自己,仍讓她掩不住得意:「《樓蘭女》雖然沒有京劇元素,但不是京劇演員也真的唱不了,因為那個耐力,一般演員動不了的。」
魏海敏說:「老戲是個銀行,演老戲就是在吸收養料;而演新戲完全是在創作,但如果沒有傳統的積累,就沒法創作出好的作品。」魏海敏就在傳統與創新間吞吐養份與機會。二○○二年演出國光劇團《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的鳳辣子,不但台灣演出博得滿堂彩,遠征京劇發源地北京與上海,同樣令對岸的戲迷讚嘆傾服。作家亮軒特別撰文稱讚魏海敏,表情動作合於戲曲表現的美感,同時展現戲劇表現的張力,「在許多時候,這兩者未必能夠兼備,她卻做到了,是為當家青衣,果然名不虛傳。」
完整塑造王熙鳳
魏海敏一直是個不放鬆、不偷懶的演員。為了戲劇達到高標準的呈現,她高度自我要求,對別人也十分嚴格。年輕演員與魏海敏合作,都格外繃緊神經,因為走位錯誤或音調失準,她指正的重砲絕對不留情面,很多人私下表示「很怕她」。「台上像王熙鳳,台下也像王熙鳳,」一位戲劇界人士表示,魏海敏十分強勢,合作伙伴壓力都很大。不過,「劇場本來就需要這種人,太客氣反而不好,」王安祈持平而論。
從野心貪婪的馬克白夫人,恨夫殺子的樓蘭女,陰騺倨傲的王熙鳳,到個性扭曲的曹七巧,魏海敏用高難度的角色,一次次試煉自己,打磨同儕。她深知,一朵煙火再美,也不算完整,唯有每朵煙火都爆開,才能成就滿天的精采。
PAR人物小檔案
魏海敏
●1957年生於台北,祖籍河北省清宛縣,魔羯座。
●由於父親熱愛京戲,讓她與京劇結緣。十歲進海光劇校習藝,初學刀馬旦、後習青衣。啟蒙老師為周銘新女士,後拜師承梅蘭芳大師之名青衣奏慧芬老師。
●海光劇校畢業後,再入國立藝專進修,於1986年畢業。
●於1991年拜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為師。
●曾獲多次國軍文藝競賽最佳演員獎、國家文藝獎與旦角金像獎、十大傑出青年,並於1996年榮獲中國大陸的戲曲演員最高榮譽梅花獎。1996年十一月,更當選「1996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乃是中國第一位女性獲獎者,同時是以京劇藝術成就獲頒此項榮譽。
●1995年成立「魏海敏京劇藝術文教基金會」,致力於京劇藝術的推展與薪傳。
PAR名詞解碼室
四大門派
這裡指的是由民國初年「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位旦角演員所傳下的表演流派。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於是誕生了上述「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表演各有其特色與專長戲碼:梅蘭芳表演雍容華貴、典雅清麗,而且勇於創新,對後世演員影響甚大,代表戲碼有《宇宙鋒》、《奇雙會》、《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尚小雲嗓音寬亮剛勁,代表戲碼有《昭君出塞》、《梁紅玉》、《雙陽公主》等;程硯秋 唱腔深邃沉郁、外柔內剛, 尤擅刻畫柔韌、堅毅、深沉的婦女性格,代表戲碼有《梨花記》、《龍馬姻緣》、《花舫緣》、《紅拂傳》;荀慧生 擅青衣、花旦、刀馬旦,尤以扮演天真、熱情的少女見長, 代表戲碼有《丹青引》、《釵頭鳳》、《香羅帶》等。
他們眼中的魏海敏
吳興國、唐文華、李小平:「她真的很直率!」
提起魏海敏,吳興國、唐文華與李小平三個與她相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不約而同地直呼「她真的很直率!」
二十年前邀請魏海敏合作《慾望城國》,讓當代傳奇劇場一戰成名的吳興國表示,魏海敏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演員,心直口快,在表演專業上非常堅持。「她排戲從來不給面子,要做哪樣就哪樣,」身為導演的吳興國解釋,傳統劇場裡,主角本來就有很大發揮空間,從小演主角到大的魏海敏,自然很有自己的想法。
魏海敏的主見不只針對國內同儕,對國外導演也一視同仁。吳興國回憶,在排演《奧瑞斯提亞》時,魏海敏原本對「母親在台上被殺」的劇情非常不能接受,頻頻向美國導演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抗議,經過幾個月動之情、說之理的開導,才接受導演的安排,讓眾人鬆一口氣。
對同輩尚且如此不拘客套,對後輩而言,魏姐的強悍作風,自然是猶有過之。與魏海敏合作過《李世民與魏徵》、《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等戲的導演李小平,感受深刻。「所謂『是龍就要有性』,你準備不好就要聽她的,」他表示,魏海敏會主動挖掘角色內涵,所以與她討論劇本,一定要研究得非常透徹,提出獨特的觀點、想法,才說服得了她。「她是個有想法,願意挑戰自己、精益求精的演員。你要夠認真,她才會接受你,」李小平有感而發。
魏海敏、吳興國、李小平都是火象星座,個性霹靂火爆,對角色詮釋也很有主見,所以「為藝術的爭執」時時刻刻在排練場上演。身為天秤座的演員唐文華,則多半扮演緩頰的角色。「她的個性就是有什麼說什麼,會當著面說『你這樣根本不對』,有些人很難接受,」唐文華表示,所以當排練氣氛因此變很僵時,他就會去買飲料、點心請大家,藉此軟化氣氛。「她對藝術要求嚴謹而務實,每齣戲都認真以待,跟她演戲是棋逢對手,所以格外精采。」唐文華說。(王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