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爾基劇院四月的節目單,強打「流亡劇團」的《冬之旅》。(陳思宏 攝)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流亡劇團《冬之旅》柏林首演 難民在劇場發聲

柏林高爾基劇院成立的全新劇團「流亡劇團」,於四月初首演了《冬之旅》,由難民組成的演員透過一場為期兩週的德國、瑞士巴士之旅,在台上虛實交錯,演員把自己的真實故事、身分編織入戲,把在德國所體驗的各種文化震撼都說出口。作品《共同境地》曾來台的導演雅葉.洛能讓《冬之旅》充滿幽默,但笑聲並不輕盈,這齣戲把難民傷痛置放在舞台上,控訴戰火的無情。

柏林高爾基劇院成立的全新劇團「流亡劇團」,於四月初首演了《冬之旅》,由難民組成的演員透過一場為期兩週的德國、瑞士巴士之旅,在台上虛實交錯,演員把自己的真實故事、身分編織入戲,把在德國所體驗的各種文化震撼都說出口。作品《共同境地》曾來台的導演雅葉.洛能讓《冬之旅》充滿幽默,但笑聲並不輕盈,這齣戲把難民傷痛置放在舞台上,控訴戰火的無情。

四月八日,柏林高爾基劇院(Gorki Theater)全新製作《冬之旅》Winterreise首演,立即獲得劇評盛讚,票券熱賣。《冬之旅》的演員全部都是「流亡劇團」(Exil Ensemble)的成員,他們在德國都領有難民證。他們在台上獨白,說著各自的流亡、逃難,細數抵達德國之後的文化隔閡,在劇場揭露敞開的難民傷口。高爾基劇院以多元種族為美學特色,《冬之旅》是劇團全新代表作。

七位難民  組成「流亡劇團」

二○一七年一月,柏林高爾基劇院成立了全新劇團「流亡劇團」,七位演員全部是難民,分別來自敘利亞、巴勒斯坦、阿富汗。所有難民演員都拿到兩年全職合約,每一年推出兩齣製作,合約保障演員的穩定收入,且讓他們接受更進階的劇場職業訓練,讓他們日後能在德國劇場繼續工作。

高爾基劇院是公共劇院,所有經費都來自柏林公共資金。「流亡劇團」的經費高達一百廿萬歐元,經費來自德國聯邦文化資金、樂透資金、與墨卡托基金會(Stiftung Mercator)。文化是德國政府的難民政策之一,透過補助「流亡劇團」,讓難民演員在劇場裡訴說故事,縫合文化差異,促進族群諒解。除了柏林的「流亡劇團」,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也成立了「開放邊界劇團」(Open Border Ensemble),招攬有表演藝術背景的難民,讓他們在劇場裡大膽發出自己的聲音。

二○一五年歐洲爆發百萬難民危機,如今敘利亞殘破,戰火煙硝仍未停歇,德國廣納難民之後,如何讓難民安身?如何讓德國人接納移民?如何讓不同族裔,為德國帶來更多的故事能量?「流亡劇團」的《冬之旅》首演獲得滿堂彩,或許,劇場就是解答之一。

兩週巴士之旅  不輕盈的笑聲

《冬之旅》由高爾基駐團以色列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an)執導,她向來擅長把有移民背景的演員聚在一起,透過旅程、即興、集體創作,讓演員在舞台上大量獨白,盡情訴說個人的身體移動版圖。她的代表作《共同境地》Common Ground就是讓一群演員在台上訴說私密的巴爾幹半島傷口,曾受邀到台灣演出。

除了育嬰無法登台的成員,「流亡劇團」六位演員全部都是《冬之旅》的主角。舞台上一位德國人負責接待六位新來乍到的難民,為了讓難民演員們更加了解德國文化、政治、經濟,他與這群難民演員展開了為期兩週的德國、瑞士巴士之旅。舞台上虛實交錯,演員把自己的真實故事、身分編織入戲,把在德國所體驗的各種文化震撼都說出口。他們在德勒斯登遇見了反移民、反伊斯蘭的大型抗議活動,他們的性觀念與德國人的性觀念正面對撞,他們一路顛沛,失去至親,離散故事血淚斑斑。難民題材沉重,但雅葉.洛能讓《冬之旅》充滿幽默,許多橋段讓柏林觀眾放聲大笑。但劇場內的笑聲並不輕盈,這不是商業娛樂,《冬之旅》把難民傷痛置放在舞台上,控訴戰火的無情。

《冬之旅》在柏林首演之後,將在德國各地、蘇黎士巡演,國際邀約也不斷湧入。高爾基劇團希望透過巡演,在各地開啟更多的對話空間。難民危機讓德國新納粹、極右派政黨興起,國內有新一波的仇恨,直指少數族裔。許多極右派大聲疾呼,難民都是來德國吃香喝辣的吸血蟲。《冬之旅》是絕佳反證,「流亡劇團」的成員全都有專業的劇場訓練,他們不是來拖垮德國社會的米蟲,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故事,讓德國更多元,色彩更繽紛。

仇恨滋生之時,劇場再度反抗,以多元,抵抗單一武斷。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