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昆穎(左)與楊富民(右)(劉璧慈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三) 林昆穎X楊富民

「地方藝術節」潮流來襲,歸返地方與駐紮家鄉的兩種觀看(上)

以「地方」為單位的策展、藝術節╱季、音樂祭等,在近年蔚為風潮,像是今年下半年單就花東地區就有「臺東藝穗節」、「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光祭」、「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橫跨不同藝術領域與族群,主辦單位也包含公、私單位。但,這些藝術節各自的定位為何?訴求的主題與觀眾是什麼?真的與這個「地方」有絕對的關係?反過來說,這些地方藝術節又非得、或只能與這個地方有連結嗎?

於是,本期雜誌邀請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擔任客座總編輯,並作為對談人,與甫完成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規劃的林昆穎,從一個「從未離開花蓮的花蓮人」與另一個「離開花蓮許久的花蓮人」的對話,重新開啟我們對「地方」、「策展」與「藝術節」的想像。

以「地方」為單位的策展、藝術節╱季、音樂祭等,在近年蔚為風潮,像是今年下半年單就花東地區就有「臺東藝穗節」、「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光祭」、「Taiwan PASIWALI Festival 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橫跨不同藝術領域與族群,主辦單位也包含公、私單位。但,這些藝術節各自的定位為何?訴求的主題與觀眾是什麼?真的與這個「地方」有絕對的關係?反過來說,這些地方藝術節又非得、或只能與這個地方有連結嗎?

於是,本期雜誌邀請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擔任客座總編輯,並作為對談人,與甫完成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規劃的林昆穎,從一個「從未離開花蓮的花蓮人」與另一個「離開花蓮許久的花蓮人」的對話,重新開啟我們對「地方」、「策展」與「藝術節」的想像。

時間:2022/12/08  10:30-12:00
地點:大稻埕
主持 黎家齊
記錄整理 吳岳霖

Q:昆穎跟富民都是花蓮人,卻是很不同的案例,一位離開花蓮許久,一位則一直居住在花蓮。想就你們過去的經驗,對於花東地區的移居與定居有什麼觀察?

林昆穎(簡稱林):我從小就有個直覺,我要離開花蓮。大學上來台北,與花蓮的關係就是「空空」的,返家就是過節,很少去感受到「花蓮到底有什麼好玩的?」。我老家是飯店業,從小都每天看到大量遊覽車來來去去的,旅客就是來觀光,來玩的,去太魯閣、去石梯坪,風景名勝,我從小一直聽到這些地方,但都沒有真的去過,也沒有愛上過。接近30歲時,因為藝術團隊的關係,開始想尋找地方材料,開始探索,回到花蓮的眼光開始不同了,與花蓮有關的事物開始有趣,愈挖愈深。

楊富民(簡稱楊):我沒有離開花蓮,是因為對自己家鄉情感太深。至於,「社區營造」是從我父母開始做,從小就跟著他們。現在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是我父母一起創立的,然後帶著社區裡的孩子們一起做事。像現在在灌明年即將整修完成的戲院的水泥,就有很多哥哥、姐姐們回來幫忙,都是小時候一起在協會裡做事情。因為大家都有在社區一起成長的經歷,所以對「家」的感覺也會更強烈。

我大概3歲的時候,父母搬回花蓮,因為工作忙碌把我交給阿嬤照顧。同時,我阿嬤也在照顧有智能障礙的表哥,那時候剛好是在學語言的黃金年齡,直到後來,父母才發現我講話怪怪的,於是我上幼兒正音班一直到小學3年級。到了民國90年初,開始盛行文化體驗,每個社區都在做文化導覽。記得我第一次導覽,帶的是一群看起來就像老師的人,但我講話會結巴、講不清楚,他們都一直鼓勵我,這讓我慢慢敢在人群裡講話。所以,我覺得我的語言治療是在社區裡面完成的。

雖然沒離開過花蓮,但過程中也遇到不同階段。像是昆穎提到18歲離鄉的那種感覺,我仍然有過。雖然我的第一志願是東華大學華文系,但還是會去面試其他大學,去到台中、台北等地方,走出火車站看到那個畫面,還是會激起冒險感,好像住到這個城市會是件好玩且興奮的事情。

但在我面試完一個禮拜,再次回到花蓮火車站的那一刻,走出後站,看到山,才發現那座山像是定錨,標記了自己的家。在離開花蓮的那一個禮拜裡,我都在想怎麼跟我媽說要離開花蓮;但一回到花蓮、看到山,這件事情就連講也不想再講了。

林:你怎麼那麼好,我那時候一心只想離開花蓮!(全場笑)

我出生的時候,花蓮市有一個很大的城市移動,火車站從位於海邊的舊站移往山邊,從東邊移到西邊。這個動態很大,舊火車站的產業型態開始改變,慢慢沉寂,大概就是1979年到1980年左右。

在2000年前後,有一批人從外地遷居花蓮,特別的是這批人有些帶著文化性,是深度探索的開發者,喜歡花蓮,也就在花蓮定居了。最早是開咖啡廳,然後從咖啡廳蔓延出整理型的文化事業,花蓮的氣息跟文學是緊密的。有趣的是,花蓮的地理性,讓這些棲居者得以散點開發,慢慢再連結起來,成為隱性卻綿密的連線網絡。

楊:我的觀察是大概在2014年到到現在,就像昆穎講的,可以感覺到有一群特別的文化分子來到花蓮定居。但是,這不能完全歸結於學運,因為我認為學運是某種累積的結果。就像我問我同學、或是移居到花蓮的人,他們都有一種跟上一個世代差別很大的台灣意識持續在成長,這種意識慢慢推動大家開始去探索台北以外的台灣——強烈探索台灣是什麼?

移居的人對外都顯得很積極,但內在可能是焦慮的——他們大概都說,我來這邊尋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我會想問:你在台北又有什麼好不安身立命的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林昆穎

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創意總監。近年擔任台北世大運開幕導演群、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2021、2022)、台灣文博會總策展人(2021、2022)、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藝術總監(2021、2022)。

楊富民

東華華文文學系畢業,現為社區工作者。任職於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專職社區營造與輔導、地方發展、青年培力及地方文化與藝術工作。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