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即將上場
蘿拉費琪演唱會
從小就全家隨父親旅居於南美洲烏拉圭的蘿拉費琪(Laura Fygi)是第一位打入美國吿示排雜誌爵士樂排行榜的荷蘭歌手。 羅拉費琪在台共發行五張專輯,尤其在《秋水伊人》專輯中邀請到法國電影配樂作曲家米榭勒格航(Michel Legrand)爲她編製新專輯。此次來台偕同其專屬樂團,從拉丁爵士情調到電影主題曲,涵蓋拉丁、古典和藍調的多重唱腔。
-
即將上場
俄羅斯國立管弦樂團
一九九八年是拉赫曼尼諾夫一百二十五年的冥誕,「俄羅斯國立管絃樂團」將特地來台演出拉氏作品,其中對音樂專家而言,相當具挑戰性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 No.2)全曲長度近四十分鐘,此次音樂會將由旅奧鋼琴家陳瑞斌與樂團在台北(11/08)、台中(11/05)及高雄(11/07)三個場次演出;其他曲目還有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綺想曲》(Italian Capriccio)及第四號交響曲。 11/4嘉義、11/6新竹與11/9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主題爲「俄羅斯之夜」,曲目有格林卡的《羅斯蘭與盧德米拉序曲(Ruslan and Ludmila)》、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柴可夫斯基《花之舞》(出自《胡桃鉗》Nutcracker)」等,每場上半場還有古俄羅斯浪漫歌曲的演唱,由得到蘇聯人民功勳獎章(由前蘇聯政府頒發,是一種對藝術家對國家貢獻卓著的肯定)的庫留金娜嘉林娜(Kulioukina Galina)演出,曲目包括《草灘小鴉(Meadow Duck)》、《歇閒謠(Soobotheya)》、《到我家走一趟吧!(Koomanyok)》等詼諧小調。
-
舞蹈
風格的承續與突破
楊桂娟從中國傳統題材找靈感的編舞風格,這種抒情且溫婉的舞蹈形式在「世紀末的美麗」中可探尋一二。現代舞除了承續以往的編舞脈絡之外,更重要的是探索肢體語彙的新意象,面對第十年創作生涯的壓力,她努力突破了。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藉著嬰兒油, 光環舞者又一次如魚般地 悠游於舞台的大海中。
-
台前幕後
拿鞋子盛裝眼淚!?
皆爲舞壇新生代的野草莓舞團及三十舞蹈劇場,將分別於耕莘藝術季演出新作,鞋子、眼淚、蘋果紛紛出籠,展現兩團編舞者的創意。
-
台前幕後
揮灑編舞創意的舞台
「雲門舞集2」的藝術總監羅曼菲表示,舞團方向以創作爲重心,目的在鼓勵年輕人發揮潛力,爲台灣的舞蹈創作注入新血。舞團願意免費提供舞者、道具、場地,給年輕編舞者一個無憂的創作環境。
-
焦點
金陵粉墨憶三夢
張繼靑是中共建政後第一代崑曲演員中的佼佼者,有「崑曲皇后」的美稱。她擅演三齣以「夢」爲名的折子戲──《牡丹亭》中的〈驚夢〉、〈尋夢〉,以及《爛柯山》的〈痴夢〉,所以又有「張三夢」的名號。本月份張繼靑將應邀來台,一人獨挑四天五場的專場演出,台灣觀衆可以藉以感覺其獨特的魅力。
-
焦點
一則美麗而神秘的傳說
許多戲迷在大陸早就看過他、熟悉他、喜愛他,但是眞正展現張派特質的幾齣戲,像是《狀元媒》、《楚宮恨》、《西廂記》、《望江亭》、《詩文會》,卻都是在兩岸分裂之後新編的,渡海來台的戲迷們從沒看過這些戲,跟著唱片痴狂學唱之餘,紛紛猜測著劇情的本末原委,原本眞實存在的張君秋,竟因朦朧而如遙遠之傳說。
-
焦點
華麗的長笛世界
在二十世紀影響國際樂壇的幾位重要長笛演奏家中,即將來台的奧地利演奏家舒茲堪稱是德奧古典樂派的繼承者。他師承尼可萊,一九七〇年二十四歲時,被任命爲維也納愛樂首席長笛家至今,在歐洲管樂界被認爲是復興德奧長笛音樂的代表人物。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百無禁「技」
從早期打游擊戰般地接case演出,到現在公司、工作室的出現、專業科系的成立,在分工愈細的情形下,台灣劇場的技術工作者的生態也有了改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實與理想的長期角力
劇場技術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藝必須在演出時間及經費的限制下,做到最大的發揮,才能讓演出順利呈現;而要達成一場完美演出,需要各部門達到共識以及通力合作才能成就。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他們,都曾走過「雲門」……
翻開台灣的劇場史,雲門實驗劇場是許多劇場技術工作者心中的第一筆紀錄,它在當時提供學習成長的機會、訓練出許多優秀的人才,這樣的影響,至今還深深被人懷念著。
-
藝術之旅
紛戰孕育出的馬其頓
從西元前六世紀建立馬其頓王國到今日,幾經宗敎變革與民族征戰,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國家,雖然飽受戰爭的摧殘,卻在多種民族多元文化的衝擊、融合下,發展出高度文化。
-
柏林
回歸傳統與自我定位
由於往年的世界戲劇節多以影像、視覺的戲劇爲主,而受邀的劇團也多所重複,因此,這次在決選、策畫節目上,主辦者即欲給予世界戲劇節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風貌。「回歸傳統與尋找自我定位」也就成了柏林世界戲劇節的重心。
-
挪威、奧地利
幸福的爵士子民
往爵士樂節去的和往阿爾卑斯山去的backpacker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多著便鞋,後者則足裹登山靴;前者讀著音樂節目表,後者讀著地圖。 歐洲每個大都會幾乎都有兩個以上的爵士樂節,然而,許多品質精良的爵士樂節實際上發生在像Saafelden這樣的小城。
-
戲劇
捨不下的繫念
《在路上》可以說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小品,但編導者的保守態度、和表演者本身的局限,使得《在》劇呈現出編導者對於戲劇動作的處理不足、對於所謂「拼貼」與「重構」的誤解、影像特質的忽略和抛不開的寫實意識框架等的問題。
-
戲劇
意象的祭儀
郭文泰的劇場作品《開紅山》運用了中國民間信仰中,祭儀裡「暴力」與「血腥」的元素,另作詮釋。或許因爲祭儀無可模仿、身體律動無可複製,當編導企圖以理性來安排這一場仿祭儀的戲劇情境,演員以未曾發掘神秘力量與節奏的身體來「表演」時,這一切,眞的只餘「意象」的傳遞,卻無所動心驚魄。
-
舞蹈
呈現生活新意象
三十舞蹈劇場運用多媒材延展舞台時空,企圖在肢體動作與思考邏輯之間取得一個制宜的平衡點。
-
舞蹈
視覺與肢體的對話
雖然「世紀末的美麗」以「純美」與「僞美」的辯證爲名,內容卻並未停留在美學形式的單純探索上。舞者互動之間,處處洋溢著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慾。
-
舞蹈
動作質感的變貌
「秋水紅扇」演出三位風格迥異編舞家、五支不同面貌的作品。這幾支舞碼由不同表演者年齡層的舞者演出,形成身體表現及動作質地的明顯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