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行動,還是流動?
楊.裴普鮑姆設計的舞台,沒有一個不令人覺得,空間是立體的,時間是流動的,人物是活著的,因為,這三件事情,通過楊的設計,一直在互動、交流,演員的「戲」,既讓表演被看見,也帶動著環境的、情節的改變被看見。而這些改變,最終又會成為觀眾離場時帶得走的問號:當我們見識過足以被稱為震盪、震撼的不同,誰還願意往回頭路走?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寂寞,還是孤獨?
三個女人,都平凡,但是都有她們的自我。她們的堅持,看上去都沒有什麼特別,可是如果在看她們的故事時都有把細節一一看進去,《20.30.40》其實是一幅中港台過去卅年少有的現代女性肖像。即便會被認為很「中產」(布爾喬亞),可是,這也不能否定「她」的重要性:中產社會對於女性尋找幸褔的價值觀,張艾嘉並非照單全收,卻是提出反思。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玻璃房,還是偷窺窗?
導演賽門.史東的「玻璃房系列」,到了《史特林堡酒店》,終於因為沒有旋轉舞台,觀眾的視點,才不再似是有所擴大卻其實只是留在原地,因為,三幕劇的「三」幕,給予觀眾改換了位置觀看劇情的推進,做法是,每次大幕打開,就是不同上一幕的三層樓和六個房間。房間,當然是之前的房間,酒店的房間可以都一樣,但內裡的擺設換了方向就是另一間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所產生的彷彿、虛幻,便是前兩次旋轉舞台沒能做到的時空錯落。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從門隙看出去,還是從窗戶看進來?
觀眾未必都能區分各種觀看的性質,是以,「放大」便有新鮮、奇觀造成的興奮,「電視(劇)」又不會使形式凌駕了內容上的安全感。一新一舊一生一熟的配搭,因此並未因為科技進步而給劇場創作造就新的角度,新,就是開拓之前未有的想像空間。 舞台,是想像的天堂。導演,是從那兒來的信差。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墨守,抑或繼往開來?
由一百年前的英倫轉化成今日的紐約,由封建社會轉化成消費時代,由Bloomsbury Group 轉化成 Gay Activism,由一間廢置莊園轉化成上世紀九○年代的愛滋病人的善終之家,由歷史的繼承到文化的繼承,劇中有一句說話最教人一想三嘆:「如果不懂怎樣與過去對話,我們又怎能開拓未來?」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回憶,抑或開拓?
看碧娜搜索結集的創作素材全是回憶,集體個人,反映文化社會,反映未來現在,所以看她的戲,是making sense of (one)self in this big big world,每個人那麼渺小,但又唯一,每個人都只得一個自己,卻與數不盡的人同悲同喜。 這是一個每個人一生都適用的問號,用來了解最基本的一個字,人。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愛人,抑或被愛?
文化是集體對「我」的認同,藝術是「我」作為個體的提升,歷史烙印著多少由個人抹煞自我價值而產生的悲劇和教訓,所以,在沉重地提出反思的同時,《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可貴,難得在於,即便看似只有花前月下,兒女私情,沒有生靈塗炭,逼害殺戮,但我仍能在有意或無意地擦肩而過時感受到,自由和自我的掙扎與搏鬥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花在欲迎還拒欲拒還迎的時間,加上後悔的時間,比相聚的還要多。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懂得,抑或懷疑?
正是由於不能「一腳踢」,便必須借助各方有此才幹的藝術家們的幫忙,但統籌與導演是兩個崗位。前者是程序,後者是內容。所以,儘管我並不精於個別的藝術,但一定要認識它們在那方面能對作品發揮作用。由此百川入海,就是學習,也是決定要做一個怎樣的導演的必經之路。 從而體會,做導演,就是要做一個懷疑自己的人。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為了自省,抑或自我感覺良好?
《相愛相親》銀幕上的人在據理力爭,我漸漸感受到有一種能量傳播到銀幕下,他們誰是誰非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的努力溝通,使看戲的我也投入了當中的情感交流之中,銀幕上的人或許永遠無法清楚表達自己,但他們幫助我開始和自己聊起天來,由他們的問題,折射到自己的思想。
-
A Bigger Picture
華文現代劇場的現代,在那裡?
現代戲劇的精神如果不能應用在行動上,有多少因素,是源於我們的文化習慣把戲全部當成遊戲,無須當真? 現代戲劇再發展至當代戲劇,文化的脈絡就更不容忽略。就是觀劇文化,也因時間對有著不同生活體驗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以致製造不同的觀眾和期望。有多當代,或現代,不只是戲劇形式,是思維。
-
專欄 Columns
如果觀眾看不懂,怎麼辦?
人都很複雜,但不就是因為這些複雜性,才使人生被比喻為戲?怎麼很多時候走進了戲劇世界,觀眾反而被扁平化了,就算當上「主角」,也只是被控制的偶,而非被重新發現的「我」? 創造觀眾,其實是不斷追求不想與你交心的人發生愛情。辛苦背後,是我作為戲劇創作人對於這個「愛人」的未知的無限好奇。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恰似你的溫柔
他要他對所做的事有感覺,而感覺於長久麻木的他,就是恐懼。他的心跳和呼吸加速,就如畏高的人低下頭看著雙腳的立足點。然而,他不由自主地放棄反抗,呼吸更快了,但他在那似乎可以信任的人的引領下,試著怎樣可以不以最習慣的方式做自己,那種陌生,以及害怕,叫做溫柔。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國王不自拍
亨利五世的人格魅力,來自他的勇者無敵。《戰爭之王》中,他抹黑了臉,走進戰壕,混在士兵之中聽取自己在他們心裡是怎樣的君主。你別說,戴安娜當年擁抱愛滋病人,(象徵式)走進地雷區宣傳拆除地雷等媒體活動,還都帶有王者風範,反而在鏡頭前眼睜睜否認有負妻子的查爾斯,更像是《戰爭之王》中常常對著鏡子顧影自憐的理查三世。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堵一趟八十分鐘的車
我只看見女主角酗酒、失控、自殘,任何人都能理解的一個不能接受自己被遺棄的女人的行為(模式),但任何一個這樣的「女人」都是米蒂亞嗎?米蒂亞不是一個「受害者」,而在這部現代版的《米蒂亞》裡,觀眾被放在的位置,還是「同情」,因為「懂」。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誰吃了我的夢?
電影,好夢惡夢,都是夢。想做好夢的去看《吃吃的愛》,做之前做之後,面對都是現實。而想和現實玩捉迷藏,就是走進別人的故事裡做著自己的夢。《吃吃的愛》做的夢比較直接,就是現實中得不到的,看見別人得到,自己可能也有片刻安慰。這樣的夢,誰都知道不真實,可我們都會想把生活靠近那裡,讓夢變成現實。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那有王子不照鏡
正是在他認真地玩著「我不能輸」的遊戲時,我恍然明白《理查三世》近年在莎翁劇作中名列「最受歡迎排行榜」前茅不是沒有原因,理查三世的悲劇,就是現代人最能認同的悲劇:沒有被人慾望的外表,就不會被愛;不會被愛,便等於沒有價值;沒有價值,又為何要苦苦與生存摶鬥?要與生存搏鬥,唯一辦法,就是寧可扭曲內心的自我,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外表醜陋 。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要炸藥,不要炸雞
這位導演的「設計」於我,都是以「眼見為憑」make believe的平面時間,綁架了角色,觀眾,和《哈姆雷特》作為戲劇所需要的立體時間,也就是經由創作,讓被看見的事物,從眼睛折射到內心,再成為領會的過程。 「看見」,從不代表能讓人有所領會,就如煙火漂亮,但當一切都是剎那光輝,它們便只是帶來「口感」的炸雞,香脆滋味,卻絕對不是炸藥。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如果櫥窗能說話
SS現代版《三姊妹》如果令人留下印象,這幢玻璃房子占的功勞一定最大,因為,觀眾就算不知道契訶夫不認識三姊妹,但自己的慾望確實有被它提了出來。導演呢?如果說全劇每個在台上的人都(活得)很「真實」,也是歸功他們在房子裡的一舉一動都和現實中的我們是一模一樣。問題卻在於,充滿日常動作的生活化調度,就代表我們所見到的這些人很真實嗎?
-
企畫特輯 Special
我和台灣觀眾相會的鵲橋
在這十五年裡,國家戲劇院就是撮合我和台灣觀眾(幾乎)一年一度相會的鵲橋,沒有這個舞台,有些作品不能由孕育到出生,有另一些,則不能繼續成長。對於這個我把它視為另一個家的「福地」,言之不盡都是情感與感激。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卅年後再見《1980》
《1980》最感動我的「光景」,是一個女人在迎著灑水器,揮動被水噴濕的頭髮起舞。音樂靜靜的,燈光幽幽的,她的快樂顯得如此卑微,然後灑水器戛然而止,陪她起舞的音樂也跟著消失。獨剩她有那麼一秒鐘的失落,然後默默走開。 很多的所謂功過,不也是這樣走到盡頭?《1980》的演出時長三小時半,它的結束,也不過是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