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玲
-
焦點專題 Focus
愛情豈是百憂解? 「臨川四夢」故事新說
相對於湯顯祖以夢入戲的創作特色,《玉茗堂私夢》主要以戲回應夢的意象,劇中既是夢夢交錯,還有戲戲交台:杜麗娘夢醒處,正是淳于棼入夢際,也是女演員拒絕上台時。劇中戲劇和人生互相接棒,不只呈現真實與虛構如鏡像,也讓兩者在互映、互涉之餘,互相糾纏、互為因果。
-
戲劇
莎士比亞不是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在台北」的五個作品主要以詮釋個別劇作為主,而這些演繹經典的創作者,又似以「語言」為其重點。無論是玩弄油腔滑調的文藝語調、抑或生吞活剝乾澀的譯語、還是走火入魔地拆解語音、乃至拋棄語言和大師來個雞同鴨講,對這些集合台北的創作者而言,「莎士比亞」幾乎等同於語言,一種高不可攀又難以馴服的語言。
-
戲曲
國際化的死角
《金烏藏嬌》的創新企圖,不只擺在角色重新詮釋,更大一部分如編導所言,是在於「金烏」的重新堆砌。然而這個堆砌,似乎偏離了重點,反倒弄巧成拙地堆砌了一場意向並不明顯的繁瑣。燈光的多重切割,甚至道具的裝飾堆積,不斷給予觀衆大量的文化符碼,但它們的意義,沒有超越填補空白的心理焦慮。
-
戲劇
鴻鴻床上的愛麗思
導演選擇扮裝大師出場,確實加深全劇的後設韻味,讓這齣戲真正成為「桑塔格的《床上愛麗思》」,而不只是一齣名為《床上愛麗思》的西洋近作,這是值得讚譽的。但是,若僅停留在這樣的層面上,究竟是四兩撥千斤的巧思?或是避重就輕的迴避心態?大師出場,只怕毀譽參半。
-
專欄 Columns
搖頭丸,藝術的神話與汙名
藝術的反社會論,既是(社會給予的)汙名也是(藝術家自封的)神話。然而,二十一世紀重複藝術反社會的汙名/神話,時間錯置了,歷史角色也錯亂了。藝術家們群起抗議這樣的汙名化,是因為深知所謂的解嚴變遷,並不曾真正改變人們心中需要威權、習慣警檢的祕密吧?
-
專題
演出好不燦爛,說理真箇艱難?
現今的台灣劇場作品的多種嘗試,並不缺乏美學特色;然而,坊間評論對表演形式的描述距離美學系統的整理,卻還有一大段路要走,現今還沒有看到任何足以取代八〇年代「顚覆說」、「抵制說」乃至「後現代說」的美學論述。本文試從開創性的理論角度,正視當代表演訓練呈現的創作方法與形式,呼籲解決戒/解嚴文化時期的焦慮,整合與串連劇場教育與創作界零散的美學,以建立台灣現代劇場的表演體系,乃至審美觀點。
-
專欄 Columns
「文化政策」待補的空白
台灣人已目睹權力更張的世紀之歌,這樣的經驗難道還不足以令吾人再論「文化與政治」時,掌握更世故寬廣的空間,而不再自限「抗爭」位置?當昔日的反對論述完成革命企圖、正式執掌權力之際,過往主宰性的文化政策及晩近反對性的文化抗爭,是否都可放在同樣的歷史天平上,接受衡量分析與檢驗?
-
戲劇
持劍之心,戒慎當須自在
戒慎之外,如何自在,當是創作者的下一階段任務。畢竟,用力而不露痕跡,戒慎而依舊自在,是「戲」與「生活」兩個極端之間的神妙地段,也是所有創作者共同意欲神遊的目標;這應該不是獨求於《持劍之心》者的苛責。
-
戲劇
媒體.劇場:「再現」的思辯與迷戀
Zodiac旺盛的實驗企圖,尤其明顯地表現在它對劇場與媒體再現功能的辯證上:它既深刻地思考又熱切地迷戀兩種媒介的再現企圖,它既可以讓劇場與媒體互相辯證又可以讓它們狼狽為奸。
-
愛丁堡
沒有明星的愛丁堡藝術節
通常論及邊緣與主流,總是凸顯兩者的拉鋸抗衡。談小劇場和主流戲劇,吾人也慣以前者對後者的挑釁顚覆撥撩為論述重點。然而,在此時的大西洋彼岸,這似乎並非恆常不變。事實上,當實驗性質的演出和主流戲劇的主要區別在於彼此資源不同,而非風格企圖的迥異時,筆者反而看到一個飽滿充實的戲劇/表演文化的存在與滋生。
-
戲劇
超文本表演,誇語言書寫
《蒙馬特遺書──女朋友作品二號》不多加任何台詞情節,但卻是以重組敘事結構的方式,和原著以及它的讀者對話。這樣「忠於」原著的劇場呈現,也許有人以為未能超越原著小說文本的成就,但實在又比時下文學市場機制對原著的習慣閱讀,更高明且内斂。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史觀的解構與重塑
女性主義表演史觀建立的目的,正是挖掘重建那些被過去既有史觀篩漏遺忘的表演活動事蹟,而所謂的女性主義的特定政治性格,又恰好是讓吾人解構既有史論,重新檢視被深埋遺忘的過去,並據此重塑建構未來史觀的主要關鍵與動力。
-
戲劇
陷溺在自我論述的海市蜃樓中
在討論《綠房子》時,筆者無意比較中台兩地戲劇的差異,而是將該作品視爲一種樣品,希望從《綠房子》的自我邏輯與矛盾中,尋覓大陸目前的部分文化翦影。
-
戲劇
舶來的同志情說了什麼本土意?
文化的挪用還包含了一些潛意識的扭曲,因而總有些出人意表的演出。不論我們多麼的小心翼翼、刻意迎合,大約都無法避免不小心使出的褻瀆手勢。旣然如此,論同志情說同志愛,何妨輕鬆一點,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肢體,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訴說。
-
戲劇
《京劇啓示錄》啓示京劇錄
京劇或其他形式傳統戲劇中的一段唱腔、一個身段,都可以成爲濃濃的鄕愁,在這歷史經驗與記憶中,往往還混雜了許多像是政治介入或戲劇庸俗化等的不堪。無論多麼不堪,如果我們無法面對,鄕愁只會成爲愚蠢的情緒,無法化成生命的智慧,李國修經過十載努力,終於在舞台上參悟了舞台與生活間詭譎的互動。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革命或反革命?晚淸到民初舞台上的性別表演
本世紀初新劇舞台上的反串表演,雖然有別於傳統劇場的做法,乃至被用來向舊勢力和新政權挑戰,但它並不圖顚覆性別角色的規範,有時甚且還呼應著旣有的兩性藩籬觀念。本文從社會及文化角度,提出扮裝及性別表演所衍生的諸多問題。
-
戲劇
五花八門的「女」節
《女節》一系列表演,除了沾帶一個「女」字以外,她們對女性議題的看法,其實各有懷抱,心思不同,交集少的可憐。 唯其如此,我們反而可以從這次參與女節的作品,一探台灣活動於劇場的二十至三十歲之間表演工作者,特別是女性們,對這個流行風尙的反應(或者無動於衷),以及這股「女性」風潮在舞台上發酵情況。
-
戲劇
彩色語言花手套、粉紅寶藍螢光綠
「似乎暗示創作者急欲擺脫兩性性別觀,以及對女性的壓抑。」一股帶著台灣風情的女性表演風潮,正在蘊釀當中。
-
戲劇
語言的混沌與認同的困境
《潦過濁水溪》所反映出的語言問題,似乎說明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過度仰賴演員個人的生活經驗,而較少來自有系統的訓練。
-
焦點
環境劇場加「跨文化」表演 《奧瑞斯提亞》劇場初探
專硏「跨文化表演理論」的前衞劇場導演理査.謝喜納受邀來台執導由《當代傳奇劇場》以京劇形式演出的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他如何把前衞、京劇融合在一起呢?作者以謝喜納在台的導演助理兼翻譯的身份,爲我們寫下第一手的觀察與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