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康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賴盈螢 不孤單的獨處
曾經不諳水性,小時候也曾有接近溺水的經驗,但對劇場演員賴盈螢來說,海永遠是非常親切、如家一般的所在,一有時間她就往海邊跑,跟海玩、被浪打,泡在水裡感受海天擁抱,「在海裡,對我來說是真的可以獨處的時候,很輕鬆,也不會覺得孤獨或是寂寞。」賴盈螢說。
-
藝號人物 People 台大外文系及戲劇系名譽教授
胡耀恆 盡畢生所學 為戲劇寫史
在台灣大學的教授公寓、胡耀恆老師宅邸,電視櫃上懸著一幅字,那是父親在他赴英進修時所寫,內容是蘇軾〈赤壁賦〉中的幾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短短幾行字,有著清廉自持的操守教誨,出國遊歷、博學多聞的殷切期盼,更多的是學習戲劇之人不能不具備的幾種特質:觸類旁通的想像力、觀看與聆聽時所覺察的美感。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林家麒 A:前輩 郭子乾
觀察、吸收、模仿 由外而內的修練心法
在舞台上、電視裡總是飽滿豐富、變化萬千的郭子乾,在劇場中每每令人瞠目驚豔、歎為觀止的林家麒,一拍即合地分享觀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學問,也交換了不少演員心情與生活近況。讓原來顯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漸漸明亮了起來,那股光亮來自他們發自內心對表演的熱忱,「喜歡演就不怕苦。」郭哥說,這是李國修老師手把手傳遞而來的熱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會終生愛上它。」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陳漢金 走回山找回青春
年輕時愛跑步、愛登山的陳漢金,在中斷多年後,最近又重拾當年興趣,再度走向山,還不時在臉書發表「別跟山過不去」的系列小心得,分享他與山相處的點點滴滴。他說:「自從去年開始慢慢恢復登山也正常地跑步之後,我覺得整個心態都變年輕了,如果可以這樣一直在活動、持續跟大自然接觸,其實不管是身體上或者心靈上,不敢說是回春或是脫胎換骨,不過我確實覺得煥然一新。」
-
即將上場 Preview 林奕華的首部音樂劇
《梁祝的繼承者們》 追尋「我是誰」的旅程
翻轉過四大名著的林奕華,這次將中國的經典愛情故事、以戲曲形式傳唱人心的《梁祝》重新塑造,轉化為音樂劇現身,把背景從原本的尼山書院改為藝術學院,在藝術學院的課堂練習裡,梁與祝、觀眾與演員們藉由許多課題反求諸己,於是「繼承者們」從創作中「學習看東西的新角度、認識自己的新方法。」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古今中外大師出手 但看「時間」的美麗與哀愁
今年的澳門藝術節以「時間」為題,邀來古今中外大師,跨過時空與觀眾一同「體驗時間的美麗與哀愁」。久遠的有時代相當的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前者更因逢逝世四百周年,有來自美國的《仲夏夜之夢》與來自南非的歌劇版《馬克白》加持。近代的有世界名導羅伯.威爾森親自演繹貝克特獨角戲《最後的錄音帶》,有勅使川原三郎從影史經典《安德魯之犬》發想的《迷戀》,還有法國前衛編舞家傑宏.貝爾的Disabled Theater林林總總,讓你只怕時間不夠,看不盡所有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社員》編劇
簡莉穎 把二次元世界立體化
簡莉穎說,她其實沒有特別常看BL類型作品:「之前看過的大概就是《同級生》吧!以及追了很久、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結局的《烙印勇士》。」身為一個動漫迷,「我比較喜歡魔法少女這種類型,像是《魔法少女小圓》和《少女革命》;京Ani(京都動畫製作公司,Kyoto Animation的簡稱)那些以校園為題材的動畫我也滿喜歡,例如《冰菓》,或是《TIGER X DRAGON!》(虎與龍)。他們的人物很鮮活、在日常中創造出很大的非日常,非常細膩的描述生活中各種事物,看得時候會想說:『你們這群學生怎麼可以因為一點點小事情就鬧成這樣,玩得這麼開心!』感覺相當有趣。」回過頭來看這齣同樣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結合搖滾與BL元素的《新社員》,簡莉穎其實也與那些她所喜愛的創作者那般,成功的塑造了一個令人嚮往的世界。 重點仍在人與劇情 這其中有苦澀的青春、酸甜的愛戀,期待被了解的心情,與那些不可言說的腐女趣味,「與其特別說是寫BL劇本,不如說我用自己熟悉的動漫語彙去呈現這個作品。對我來說,等於是把我自己和許多人的生命經驗那些我們曾經閱讀、曾經因為種種原因而將自己沉浸在二次元裡、沉浸於虛擬世界中,進而喜歡或著迷將這樣的心情與原因具體化。」簡莉穎說,由此角度切入,她汲取其中相通的元素,也注入一路寫來的創作理念,「我覺得說到底,所有作品的基準就是要把人跟劇情描繪出來。譬如說少女漫畫,它寫人跟人之間的情感,著重在這些人的個性是什麼?他們怎麼會走在一起?即使是專門賣腐的作品,或許有讀者會期待出現十八禁的肉愛,但其實大家想看的還是有劇情的東西。」 雖然自己稱不上腐女,簡莉穎在姐姐的「薰陶」下,對這類作品也都略知一二,也為了蒐集資料開始瀏覽部落格,深入研究腐女心,「我會去看『低調腐女求生記』,讀摸哥的文章,也看下面的留言,他們有獨樹一格的用語和文化,非常好笑、超精采、梗一堆,藉此可以了解他們說話的語感。那是屬於他們的語言,如果要表現這樣的人物,就必須抓到那個語言的感覺。」她也試圖在《新社員》裡加入一般「女性向」作品中較不受重視的女性角色,「BL創作常常不會出現很多女生,就算有女生出現,也可能被描寫成助攻的角色或是阻撓戀情的壞人。這個現象其實蠻微妙的,明明是由女生創作、從腐女視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小說家
陳又津 從腐女到創作
陳又津說她要去三重高中國中部演講,介紹BL給學生,腐女總給人低調的印象,在教官注視下的學校禮堂,螢幕上播放著《大奧》(當然是男女逆轉的吉永史作品)和《新社員》,小說家口中推薦的是圍繞愉虐主題的BL漫畫《變愛》和木原音瀨,在場「男生一片傻眼,女生歡聲雷動。」這些是她喜歡也認同的作品,無所謂低調與否,經典文學她沒少讀,要演講還是選擇這樣的內容。從台大戲劇系一路讀到戲劇研究所,成為小說家的契機,卻是因為投稿「角川華文輕小說大賞」進入決選,從此踏入「原來這樣寫也可以」的虛構世界。她的小說《少女忽必烈》有著遊民女孩與寫不出劇本的研究生,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角色,虛實交錯著,在是故鄉又不是故鄉的台北與三重街道上演,融合城市書寫、鄉野奇談與綺麗幻想的故事,恣意遊走在各種類型與議題之間。 自創BL小說 以日治時代為背景 「我從國中就開始看BL,那時候讀女校,不知道為什麼膝上就會傳來一本。」陳又津說,當時有本就看也沒什麼特別的想法,直到後來接觸同志運動,才發現BL作品之妙,「這兩個文化其實完全扞格不入,BL的套路大部分屬於言情式的,比較難以著墨在現實的部分,它的轉折、或是其中的寫實因素,有時候只是為了加深劇情的衝突。」她試著稍微客觀分析,「我覺得BL小說相對來說是蠻商業化的,比較接近通俗小說的類型。他知道你現在想看什麼、期待什麼,於是照著那個邏輯,或刻意反過來走,每個環節都是有算計過的,當然重點也不是要跟你說,同志真正面對的是怎麼樣的情況。」 身為職業小說家兼腐文化愛好者,陳又津當然也有自己的BL創作,去年陸續於雜誌刊載的兩個短篇〈霧鎖雨港〉和〈來,夏天的夜晚要開始了〉其實是同一個故事的節錄版本,「小說原名叫《雨夜花》,當初因為這首歌開始查了一下日治時代的台灣,特別想知道當時被稱為『台北一中』的建國中學,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地方?一研究發現不得了,那時候他們會練劍道、有自己的武道館,校慶還有人男扮女裝。一九三五年的台灣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歷史事件,我就迷上了這一年。」她說,那年春天有一場大地震,傷亡記錄甚至比九二一還嚴重,「就覺得想要把這樣的事件、那樣的歷史氛圍寫出來,但我跟歷史又沒有很熟,於是就試著用BL的套路去寫一個發生在那個時代的BL小說。」 日本畫家當主角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新社員》演員
鮑奕安、高華麗 從戲裡到戲外的受寵若驚
鮑奕安說,小時候受到姐姐和她朋友的影響,看過幾本BL漫畫,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喜歡愛你的感覺》這部作品裡,男主角眼中除了相戀的情人之外,其他人的臉全是日文文字繪(へのへのもへじ)那樣簡單、毫無差別的五官。高華麗則是因為參與了《新社員》演出,第一次知道原來有這樣的類型創作,也慢慢搞懂了那些詞彙和英文縮寫,諸如:同人、二創、CWT(Comic World Taiwan,台灣同人誌販售會)、ICE(In Comic Energy,動漫之力─同人誌販售會)是些什麼內容。在《新社員》的舞台上、架空的原東寺高中裡,鮑奕安是學生、高華麗是老師,他們各有不同的搭檔配對與戀愛習題;現實生活中兩人已交往多年,台上台下的感情狀態隨著演出落幕,意外成了粉絲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天啊,從來沒有碰過這種狀況!」 身為第一線面對觀眾、詮釋角色的演員,他們肩負著轉換二次元至三次元的過程中最重大的責任,鮑奕安說:「關於表演風格,其實導演跟我們反覆討論了很多次。有些東西如果用過於寫實的手法去處理、呈現,對於我們鎖定的觀眾族群來說,會不會反而是有距離的、不是他們所認識的BL。」高華麗也理解到:「通常在這樣的作品中會有很多角色類型,讀者會自動將人物歸納分類,譬如這個角色是個『傲嬌的受』,這時候如果演出的東西超過了這個面向,可能會產生疑惑。」於是整個排練工作,有很多部分是在摸索,「畢竟這還是一個劇場作品,我們不是把漫畫搬上舞台而已,導演也不希望太過平面,可是演出來到底會是什麼?當時完全沒有可作參考的範例。」鮑奕安說。 《新社員》最終是成功地獲得了觀眾的認同,「我覺得做音樂劇算是蠻聰明的方式,」高華麗說,「如果單純演戲的話,就少了漫畫的魔幻。像這樣進入歌的部分,離現實有點距離,反而很容易呈現那個二點五次元的世界。」要說這齣戲「成功地獲得觀眾的認同」,這樣的描寫其實太平淡了,「在首演之前,我們都不能預料觀眾會如何反應,一開始票房也沒有特別好。」鮑奕安說,「那天開始演出之後,漸漸聽見台下傳來一陣陣驚呼聲(鮑奕安示範了一個有些壓抑卻又情不自禁地小聲尖叫),那時候就想說『天啊,從來沒有碰過這種狀況。』」這些都只是開始而已,接下來他們「從來沒有碰過的狀況」一波接著一波席捲而來。 彷彿棒球迷置身球場的感覺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虛擬遊戲世界 攻占真實人生
電動遊戲發展迄今半世紀,已經不只是宅男宅女的私房偏好,從撲天蓋地的電玩、手遊廣告充斥在電視節目的各時段中,就知其影響力已超越虛擬世界,電玩遊戲變變變,可以是電影或動畫,可以是舞台劇,也可以是電視劇作為一項商品,電玩也有其藝術價值,它成了某種養分,如其他各類型作品那般,持續影響著這個世代的創作者。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遊戲裡聽故事 用電玩悟出道理
執著,是蘇洋徵(蘇大鴉)電玩人生的源頭,不管是與老爸用成績打賭換來遊戲主機,或是破關過程堅持不棄,只要有「變身」、「機器人」到「奇幻文學」和「電馭叛客」幾個關鍵字,就難逃他的手心法眼。對他而言,電玩遊戲的設計有劇情、有思辨,與他現在的編導專業頗有相關,許許多多的遊戲旅程與觀看經驗,也逐步建立他獨特的敘事風格。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遊戲裡拍電影 讓魔獸演音樂劇
風行多年的經典遊戲「魔獸世界」就像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玩家不只扮演角色、交友聯誼,也可拍電影,還能製作音樂劇。以製作「魔獸世界」的機造影片為主的AFK PL@YERS導演徐漢強,與作曲家王希文、編劇許孟霖合作,讓魔獸演音樂劇,製作出五集《艾澤拉斯之歌》。玩電玩,也能汲取出無限創意。
-
焦點專題 Focus 深耕台南
台南人劇團 開拓一畦藝術的園圃
立足台南卅年的台南人劇團,五年前移居台北北投,卻未放棄台南這個「起家厝」。留守台南的團長李維睦因緣際會租下321巷的舊建築,除了持續在台南維持排練與演出,也與其他鄰居一同打造「321巷藝術聚落」,因為空間特色,也發展出不同以往的表演形式,參考飛人集社的「超親密小戲節」,舉辦了結合表演、藝術「夜市」的「321小戲節」,今年跨入第三屆。李維睦說這方園地,希望能持續提供各種團隊使用,「讓新的劇團養成、讓他們感受到有人支持。」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給下一輪音樂盛世的備忘錄
二○一六年一月十日,搖滾迷會記得這個日子。那深印在一個世代心中的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終於離開地面,回返他的宇宙。他曾以他驚人的音樂與奇豔的裝扮讓世人驚詫又迷醉,但他留下的是什麼呢?那一個音樂盛世又留下了什麼?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符宏征 批判實驗 搖滾不死
從各式各樣的音樂聲響中,掘取創作的能量,是喜愛音樂的劇場導演符宏征重要的養分來源。對他來說,搖滾樂的批判與實驗精神,讓人可以聽到更多更遠的可能,「一首歌背後的意義,若能讓每個人以各種角度去連結,作品也就變得比較意思。」像愛爾蘭的U2、德國樂團 Einstrzende Neubauten(新建築倒塌)、中國的崔健,他們「至今不滅的持續力,影響是可以很久遠的。」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林奕汎 熱血沸騰 表演共振
從機械單音的「小蜜蜂」、「超級瑪利歐」,到今日氣勢磅礡、百人樂團加持的交響樂曲,電玩音樂早已超越你我的想像,跟著電玩玩家人數日益龐大,電玩音樂也成為最夯的音樂會曲目,這一波熱潮,出身古典樂的鋼琴家林奕汎因緣際會趕上,成為波士頓電玩交響樂團VGO的班底。他因此與搖滾結緣,愛上搖滾樂演出時台上台下共振交流的熱烈氛圍。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電影搞鬼 感應集體恐懼
你可能在哪個時代的電視靈異節目,或現在的「關鍵時刻」或「新聞龍捲風」之類的談話節目,聽聞過鼎鼎大名的「紅衣小女孩」,去年這個台灣知名的靈異傳說被搬上銀幕,在已經很久沒有生產恐怖片的台灣影壇造成影迷的熱烈討論。不同於歐美的殭屍或吸血鬼,也異於港泰的幽魂冤鬼,這屬於台灣的鄉野傳說,怎麼引發屬於台灣人特有的恐懼?監製曾瀚賢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人的執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廣播說鬼 苦練看不見的恐怖
這曾經是許多台灣學子的共同記憶:深夜時分,扭開收音機,傳出主持人低沉嗓音,故事,就這樣開始當年打造多個膾炙人口廣播劇節目的李若梅,從播音員開始紮實地練就一「口」好功夫,當年火紅的「午夜奇譚」節目,靠著引人入勝的氣氛、天馬行空的故事、峰迴路轉的情境、面面俱到的細節,直至今日仍為不少聽眾細數懷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戲曲扮鬼 先瞧腳下功夫
花旦科班出身的「京劇小天后」黃宇琳,拿手招牌戲之一就是〈活捉三郎〉,她飾演因紅杏出牆、威脅丈夫宋江而被殺的閻惜姣,化作鬼魂後仍對情人三郎念念不忘,於是施展鬼步,一探情郎。這其中要演出美麗的鬼姿,黃宇琳強調重點就在京劇的蹻功,運用這難練的技巧,成功塑造各種不一樣的女鬼。在京劇裡,要當美麗的阿飄,從足下開始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劇場弄鬼 玩人的不完美
在闃暗不見天日的劇場中,談「鬼」好像蠻理所當然,但真正在劇場演鬼戲的卻真的不多,曉劇場近幾年的《夏日微涼夜話》系列,也因此獨樹一幟,讓觀眾印象深刻。編導鍾伯淵從東方文化裡找到「鬼」存在的意義,「鬼對於東方世界的重要性,在於它表現的是人的意念。寫作鬼戲其實就是意念的轉換。」「鬼,是人們不完美的過去。」鍾伯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