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ice
生活

藝@展覽

篠山紀信的攝影 精心安排的謊言?

以替十八歲時的宮澤理惠拍攝全裸寫真集造成轟動,在日本藝能界有神一般地位的攝影師篠山紀信,他的鏡頭下除了有女星的美麗形貌外,其實還有許多對日本社會的多角觀察。這次在北美館展出的七十二件攝影作品,具現七十歲的篠山紀信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八大主題,分別呈顯上癮東京、篠山廣角、藝術家、女星、歌舞伎坂東玉三郎、東京胴體、魅影、夢幻等。

文字|吳垠慧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談畫說樂

未來的憧憬

華格納的催化

就像貝多芬對十九世紀浪漫風格音樂所造成的全面性影響一般,華格納(1813-1883)的音樂創作與藝術哲學則普遍的影響到「世紀末」的思維,不論是音樂或美術,文學或戲劇。華格納「未來音樂」、「整體藝術作品」的概念,不只導引維也納與巴黎的音樂創作擺脫因循保守,而邁步向前開創新局,在一八八○年代左右,「華格納風潮」(Wagnerism)形成之後,這兩個藝術都會的美術創作也反映出這股潮流的波瀾壯闊。「後華格納時期」的音樂與美術,彼此能擦出怎麼樣的絢爛火花?

文字|陳漢金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專題

舞蹈治療 開啟潛意識之鑰

舞蹈治療被定義為「一種心理治療,使用動作進行情緒、認知和生理的個人整合過程。」舞蹈治療開啟個案自我身心狀態的敏銳覺察,對自我開放的程度影響治療的成效。舞蹈治療師以啟發與引導的方式,透過口語或肢體動作協助個案或團體成員。參與者藉著肆意地舞動身體,「體察」身體慣性動作的轉變、「覺察」內在的潛意識,進而面對與解決個人內在的衝突與不安。

文字|莫嵐蘭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藝@書

表演,就是要活生生的!

親訪《演員與標靶》作者迪克蘭.唐納倫

知名英國劇場導演迪克蘭.唐納倫是當代重量級的莎劇導演,他與尼克.歐默洛所創立的「與你同行」(Cheek by Jowl)劇團,製作了多齣精采新詮的當代莎劇,唐納倫與俄國演員合作的全男班《第十二夜》曾於二○○八年訪台演出,給台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根據多年與演員工作的實務經驗,他寫成了《演員與標靶》The Actor and the Target一書,以流暢而幽默的文筆深刻剖析演員的工作與表演觀點,已由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副教授馬汀尼翻譯中文版並即將出版。馬汀尼老師在出書前,特地在英國訪問了作者唐納倫,一談他對表演的思考與劇場工作的關注焦點。

文字|馬汀尼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藝@CD

見山是山不是山

當我們忙著將文件貼上標籤,分門別類放入不同檔案夾裡,有人正朝著自己心中嚮往的聲音前進,沒有國界、沒有局限。史汀《搖滾交響夢》與吳彤《我一直聽見自己的笙音》,兩張以「跨界」為發想的專輯創作,讓兩位東西方搖滾歌手,勾勒出他們對音樂的寬闊視野,也讓人在聆聽時對其中的萬千變化,不斷湧出驚喜與感動。

文字|鄭逸伸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德東歌劇的重鎮—

德勒斯登薩克森國家歌劇院

座落於德勒斯登易北河(Elbe)畔的薩克森國家歌劇院(Schsische Staatsoper Dresden),它的歌劇院廳本身還有另外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塞帕歌劇院」(Semperoper);塞帕(Gottfried Semper,1803-1897)是這座歌劇院建築師的名字。已有近一百七十年歷史之久的塞帕歌劇院,經歷了兩次劫難被毀後又再度重建,今年正好是它戰後重建的二十五週年。

文字|吳孟珊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談畫說樂

追憶逝水年華

聖賞斯與布拉姆斯的懷舊

在還沒進入「世紀末」之前的十九世紀中葉,無論是音樂或美術的主流,都充滿著「追憶」的精神,這個承平年代的大部分藝術家們,較少望向前方去進行大膽的創新實驗,而是經常回顧著過去,反芻著傳統的精髓──一個洋溢著懷舊傷逝(nostalgia)的時代。儘管這個眷戀過去的時代,將逐漸隨著現代社會的興起而解體、消逝;它可說是介於浪漫時期與「世紀末」之間的過渡時期。

文字|陳漢金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專題

肢體律動 引你看見身體的風景

身體的律動課程,不是「舞蹈班」,不學芭蕾也不學現代舞,而是帶著你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享受和身體談戀愛的愉悅。雲門雲門舞集舞蹈教室的「生活律動」課程,讓三歲到八十幾歲的人找到「玩身體」的樂趣;無垢舞蹈劇場的「輕鬆玩」課程,則把舞團訓練的內容轉化為有趣的活動,讓大家能在輕鬆的肢體開發中,增強對身體的自信。身體的律動課,讓人人都可以是一輩子的舞者。

文字|盧家珍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專題

結合傳統哲思 舞起健康身心

民間的養生舞蹈「敦煌養生舞」與「元極舞」

目前台灣坊間出現許多強調以舞蹈為媒介的養生方法,都以簡單易學為入門要點,在輕鬆的狀態下,不僅疏絡經骨,達到流汗減肥的效果,更將中國傳統「氣」的觀念引入,凝神聚氣,讓現代人緊張的身心都獲得平衡,其中隱含著中國傳統以形、氣、神為核心,探求生命開展的的哲學思想。其中「敦煌養生舞」與「元極舞」均強調以舞蹈的方式理氣、舒活經絡、雕塑體態,並促進身、心、靈平衡達到人體自癒的功效。

文字|莫嵐蘭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藝@書

《劍橋劇場研究入門》 試圖給劇場新定義

長久以來,劇場研究幾乎被視同戲劇文本的研究,但到了今日,劇場研究來到了一個領域、定義、研究焦點都正待轉變的關鍵時刻。由於劇場本身具有高度複雜特質,不論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他們想研究的題材。《劍橋劇場研究入門》一書,盡可能攤展劇場研究的所有摺縫,一方面揭示新世紀劇場研究的面向,一方面也似乎也含有重釐劇場的新定義之意。

文字|林乃文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
藝@展覽

日治時期台灣寫真館的影像魔力

老照片不只有悠悠的歷史氛圍,更是充滿魔力的時代印記。現在正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的「凝望的時代: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展覽,展出攝影工作者簡永彬花了廿多年的時間,從台灣各地、日治時期台灣人所開設的「寫真館」後人手上,蒐集到大量影像資料,包括照片、玻璃底片、老式攝影器材等。多幀百年前的老照片首度曝光,讓人窺見舊時代的人文風景。

文字|吳垠慧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全球劇場巡禮

馬戲世界的香格里拉—加拿大蒙特婁La TOHU

從垃圾掩埋場變身為世界新馬戲的創發中心,位於加拿大東岸蒙特婁市的西北地區,由加拿大國家馬戲藝術協會、國家馬戲學校、太陽馬戲團共同創立的La TOHU,自二○○四年六月開幕迄今,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馬戲藝術訓練、創意發展、製作及表演中心。它不僅以匪夷所思的專業設施聞名於世,也因太陽馬戲團無遠弗屆的影響及推波助瀾,使得加拿大已經與「新馬戲」畫上等號,La TOHU也成為馬戲世界的神秘香格里拉。

文字|李惠美
第212期 / 2010年08月號
藝@書

音樂的美好與折磨

一個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一個是因為《鋼琴課》的優美文筆才受到英語世界重視的作家,《想飛的提琴手》和《鋼琴課》都是在探索音樂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樂路的理由」,奈茲則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樂這條路的條件」。他們兩人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同時,也受到音樂的折磨。

文字|吳家恆
第212期 / 2010年08月號
藝@展覽

素人畫家洪通筆下的流轉世界

素人畫家洪通是台灣的藝壇傳奇,從未受過訓練的他五十歲才開始提筆作畫,卻展現出素樸有力又充滿奇想的創作,在一九七○年代掀起「洪通狂潮」。此刻正在台北紫藤廬展出的「生命在萬化中流轉─分享洪通,周渝私人收藏展」,難得地展出多幅洪通的大幅畫作,讓觀者得以重溫他那充滿魔力的藝術之美。

文字|吳垠慧
第212期 / 2010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