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在他方
跟著莎士比亞 遊逛魅力倫敦
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當一個人厭倦了倫敦,他也就是厭倦了人生)英國文學家山繆.強生(Samuel Johnson)簡單一句話,道盡倫敦複雜、迷人、言詞難以盡述、畢生難以窮覽的風景與性格。廿一歲之前的莎士比亞,和今日許多藝術愛好者及創作者一樣,對於倫敦充滿了期待和想像,根據史料,來到倫敦後,人生地不熟的他,先是跟著劇團四處奔波,後來定居倫敦南邊Southwark,也曾經搬家到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附近,後來在Blackfriars置產。從今日的地鐵圖來看,莎士比亞生前活躍的區域,集中在倫敦一區東南方的泰晤士河沿岸,漫步於此,展開一段莎翁主題探索,不失為一趟另類有趣的倫敦行。
在倫敦遇見莎士比亞
不少倫敦當地觀光業者,早以莎士比亞作為噱頭,強打Shakespeare City Walk行程,中午十一點在指定的地鐵站集合後,由導遊帶領導覽,徒步逐一拜訪莎士比亞實際住過的房舍遺址、他可能拜訪過的教堂,曾經與朋友去的酒吧等景點。需事先預約,每人費用約為七鎊。
自己拿書按圖索驥,想在倫敦市遇見莎士比亞身影,也非難事。依考據,莎士比亞之前住過的一處房舍,就在今日的Blackfriars大橋接岸處,在那邊完成了《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等作品;他極可能是在今日的Southwark Cathedral教堂做禮拜,並在那邊出席了他兄弟的葬禮。鄰近的Gary Inn Hall,則為《錯誤的喜劇》首演之地,這棟房舍至今仍保存四百年前的部分景貌,入內參觀得先預約。
雖然莎士比亞身後葬在中部家鄉史特拉福,但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內的「詩人角落」(Poets Corner),依然有他的紀念雕像,與達爾文、狄更斯、牛頓、邱吉爾等名士共列。市中心的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中央,矗立著西敏寺雕像的複製版,一樣左手托腮作沉思狀,四周的海魚雕飾,象徵了知識與智慧,碑上還刻了《第十二夜》的台詞:Here is n
文字|Mosla
第210期 / 2010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