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umns
專欄

 

 

 

文字報導與表演藝術評論人,戲棚下徛厚久,淡薄來講普通人的故事。
蜉蝣ㄘㄗ

看不見的泉州城

多年以來,我一直想望泉州南管音影,因為曾身在彼城,被南音包覆,很難不憶起那周身瀰漫的音暈。即至今年看到泉州「空城紀」,固然無一絲音聲,畫面裡光亮的建物、平整的馬路也恍如異境,我才猛然想起,那個靜好的聲音曾經襯著青石板路叩叩的回音才顯揚。而青石板路,挖個精光,刨骨剔肉,還給了時間。

文字|紀慧玲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
工廠直營 客製化 兼差投資少量可 另徵場主/台主 入群喊+1留ID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最近在忙什麼

「最近在忙什麼」──這似乎是稀鬆平常的對話起手式,但經常,我不太知道怎麼聊這件事;常常在想還是來做件T恤,上面詳列近三至六個月乃至年度的工作項目與規劃,參與什麼劇組,順利嗎正在經歷什麼問題?投了哪個補助案,上了或是沒上,知道原因或不知道原因;正在跟哪個場館單位互動;經歷什麼樣的製作技術資源環境系統問題;被什麼人搞到或被什麼人拉了一把;我的感受是喜悅、是不爽、或是厭世、或是欣慰等等(覺得被打敗了/覺得意志堅強/覺得被療癒了/覺得豈有此理)。內容定期更換隨時補充,在各式工作、看演出、大小劇場相關活動的現場穿著,在遇見同業先進後輩友人時,問起:「最近在忙什麼,還好嗎?」派上用場。

文字|李銘宸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
郭亮廷&周伶芝,資深同學,一起寫稿、翻譯、看戲、看中醫。專欄名稱是女兒取的。
黑夜白

孩子在睡前拒絕了晚安吻

阿莫多瓦在隔離日記裡,寫下抵抗幽閉恐懼的片單,那些生命為何如此的關聯。我想到他的《痛苦與榮耀》,對於努力生活與愛的捍衛,創作讓人最終明白,命運是禮物。我們孤寂但並非完全地孑然一身,持續的書寫收容靈魂,安放意志,在漫漫長夜裡也可遙想透在地下洞穴裡的天光、一隻鯨鯊背上海波的浮光,引領我們穿越距離,為著下一次的相遇。

文字|周伶芝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
耳得之為聲,目遇之成色;沒有框架的人,說無遮攔的事
思想不短路

地球、病毒:故事,就從一張照片說起

一九六八年的聖誕夜裡,負責先遣探路的阿波羅8號太空船首度繞月飛行,太空人無意間拍下一張從月球地平線緩緩升起一輪藍色星球的照片!那是人類首次從外太空的遠方視角回觀地球,在玄黑寂靜的宇宙畫布烘托下,一圈藍海白雲綠地的景象讓人凝視許久而不能自已。諷刺的是,在那彷彿時空凍結的神聖畫面下,地球主宰者正經歷著慘烈的越戰、方興未艾的文革

文字|樊慰慈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文字報導與表演藝術評論人,戲棚下徛厚久,淡薄來講普通人的故事。
蜉蝣ㄘㄗ

破在家,還是好出門?

潘京樂懷抱八角月琴,坐在幕邊彈唱模樣,幾乎沒印象了。「『前聲』潘京樂最神,他會隨著劇情人物『演出』,模擬小旦假嗓時,嘴巴噘得小小的,臉蛋隨著小旦婀娜神態左右搖晃;劇情緊張時,他瞪大眼神,『演』給其他後場看,鑼、板胡知曉,節奏跟著就急促起來。」這般鮮活,挺像作假,廿五年記憶淘洗的結果是,自慚遺忘能力無比噓稀。

文字|紀慧玲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工廠直營 客製化 兼差投資少量可 另徵場主/台主 入群喊+1留ID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賺錢的手段(藏在細節裡的天使紅蝦)

也有服務盡善盡美出了名堂但食物食之無味的,也漸漸好像不再奇怪,或者,讓你用沒想過的方式進食,主打前所未有的用餐經驗,食物平凡的可以但沒有用這種方式吃過吧!進食的體驗成為特色主菜,沉浸於原來可以這樣吃的用餐感受,而不是吃到什麼味道,吃進什麼養分。到這邊,不知道為何突然想起友人小李子說過:「強調自己不加味精的餐廳通常都不太好吃。」

文字|李銘宸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起飛總在兩年後
平心而論

起飛總在兩年後

批評、抱怨工作很容易,但要理出自己的想法,沒有兩年的「忍功」,真的不易掌握分寸,職業舞者如此,藝術行政如此,教學也是如此,但唯獨對於我不夠熟習的寫作,似乎兩年半了,還沒能掌握到自己最理想的狀態。預設的主題,常隨著文氣轉到了別處,想說的重點,總被有限的措辭局限了,這種全然的「活功夫」,當真更是來得不易。

文字|平珩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面對未來……願原力與大家同在
音樂飛行

面對未來……願原力與大家同在

如何將目前視兩岸為輸贏的「有限賽局」,轉變成一場「無限賽局」,即使在不符我們最佳利益的情況下,透過堅持我們固有的價值、信念、美德,發揮美好善良的光輝人性,而非忙著對內在外動摟動手拼輸贏;或許在令我們驕傲的民主制度與言論自由之外,是否還有心想像一個更好的中華,這或許將是維持賽局進行,繼續留在這「無限賽局」的關鍵性要素。

文字|陳樹熙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戲劇,是你的廳堂,還是我的廚房?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你的廳堂,還是我的廚房?

作業三部曲背後的意義和功效,如是在同學經歷三個步驟後一目了然。一是如何由觀察開始,掌握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就算天天使用廚房也不見得知道它長什麼樣子,把它做成模型的過程,可以趁機看個仔細;二是把現實中的「正常」,藉創作賦予的法力,進行「異常」的轉化沉悶可以變成有趣;三是把對外部「空間」的觀察,創造,移植到自己身上不論性別,社會角色,抑或最表面的外觀,自己皆可以像「我的廚房」般,被重新認識,重新創造。

文字|林奕華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嚴肅藝術的「無用之用」
音樂飛行

嚴肅藝術的「無用之用」

面對世間苦痛危難時,筆下蒼白無力的音樂會令我氣餒,呂克特與馬勒在午夜還可把一切交付給「超越生死,守護著一切的上主」,而信不了神、經常半夜失眠的我,要不然就只好閉眼撇頭,要不就是重新尋找投射「音樂之矛」的新方向,重新找到新角度切入我們的社會、生活與教育,找尋到新的「無用之用」。

文字|陳樹熙
第326期 / 2020年02月號
戲劇,是直航,還是漫遊?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直航,還是漫遊?

楊德昌也不是每齣作品都是長篇小說如《牯嶺街殺人事件》,不過,刻劃生活瑣碎如《一一》,也許看在我的那位朋友眼中,也會一樣「看不了太久」。不怪他,因為片中的人物不算多,只是當劇情隨著視點改變前進,看戲的我們,仍是要有「分神」的能力,才會把很多的現在,聯想到過去,又把很多的過去,放回到現在。而這讓我想到,「線」不只是「線」而是「索」,我們的思緒,畢竟也是源遠流長的河流,需要自己鍥而不捨,來回往返地探索。

文字|林奕華
第326期 / 2020年02月號
在自己的職業中,做最好的與最真實的自我
演出製作事二三

在自己的職業中,做最好的與最真實的自我

資歷是幫助得到一個位置的第一步,但要擁有,是需要努力與有表現的。當下在每一個位置上的工作,都是為下一位置的準備。更是不讓位置設限個人的付出表現。在位時,觀察一個環節點與整體連結的相互影響與共存。事務處理的立場與身處的位置是相關的,它需要依據。經由個人的學識、歷練發展,找到一個價值判斷,要勇敢地支持著,再適時地發揮力度與影響力。

文字|林家文
第326期 / 2020年02月號
第一名
平心而論

第一名

一般而言,當賣座未達滿座時,開演前「適度」地自行調整座位其實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地方場館,多半會「睜一眼閉一眼」的見怪不怪,但在苗北,場內服務同仁是人手一張購票座位表,因此很容易辦識出觀眾是否變動座位,問起吳主任怎麼敢那樣「堅持」行事?他睜大了眼說:「當然要這樣啦,不然怎麼推不同票價的座位!」

文字|平珩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戲劇,是窮追猛打,還是空手入白刃?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窮追猛打,還是空手入白刃?

原著是「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電影則聚焦在「現在式」,一如小說開篇,金智英已為人婦,鄭代賢也發現妻子的異狀,然後成長的回憶只是一切的前因,往事的閃回,全不妨礙金鄭夫婦所面對的現實。是以,「改」的篇幅,都只是移花接木,「編」的部分,是負責把原著的暗場,重構為電影中可以讓觀眾情感投入的男女主角對手戲。

文字|林奕華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道不盡一切的淚水
平心而論

道不盡一切的淚水

舞者們在接近演出、緊鑼密鼓排練期間,還要分神配合學校各種「奇怪」的時間出動,有時在早上七點就得開始暖身,有時是一天連跑三場,甚至不時還須兵分二路或三路,才能因應學校們都想要的「好時間」。而講座通常不可能「一套走天涯」,舞者還得依講座時間長短及人員組合準備不同素材與內容,種種「壓力」終於逼得讓他們有一天問起:「這樣跑,到底有沒有效果啊?」

文字|平珩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
做「白工」?
音樂飛行

做「白工」?

藝術行政源於受到藝術感召,「魅力領導者」是團隊的靈魂,行政就是這佈道團的工作人員,然而大多數藝術家們稱說這是「術業有專攻」,該交給其他人做好專心創作,然而就像是巴蘭欽找接班人時問Peter Martins的:「你想做這一切嗎?」「從編舞、排練、監督製作、管理營運、行銷包裝、基金募款?」Peter Martins說:「OK」,巴蘭欽說:「Good」,然後兩個人喝起咖啡聊天你說呢?

文字|陳樹熙
第324期 / 2019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