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專題

向宇宙下訂單>>戲劇類

文字|吳季娟、吳子敬、李憶銖、陳正熙、楊美英、楊智翔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向宇宙下訂單>>舞蹈類

文字|田孝慈、吳孟軒、許慈茵、張懿文、劉俊德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向宇宙下訂單>>音樂類

文字|王寶祥、李欣恬、林伯杰、劉馬利、賴曉俐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向宇宙下訂單>>戲曲類

文字|李易修、林銘亮、陳健星、游富凱、張啟豐、劉美芳
第350期 / 2022年12月號
特別企畫 Feature

來場成熟的冒險!(五)

從民間到機構的銀齡創作光譜

台灣30年的熟年累積

當高齡成為不可避免的常態,從個人以至社會,該如何重新看待老化的可能?而對當前的高齡世代,多在退休後才有時間探索自我,在此情景之下,「藝術」成為了一個有潛力的方式;「銀齡創作」開始進入策展與觀演者的眼界,藉之肯認長者生命價值,連結世代對話,並形塑新的藝術可能。 機構:從樂齡計畫到青銀共創 為回應高齡社會,國家兩廳院自2015年起逐步推動「Outreach樂齡計畫」,藉由講座、體驗活動與工作坊,邀請長者接觸藝術。並於2018年結合共融概念,邀請劇場、聲音、舞蹈等藝術家參與,並推出由13位55歲以上的素人長輩演出的《該我上場!》。進而在2019年與加拿大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Mammalian Diving Reflex)合作,由創作者達倫.多奈爾(Darren ODonnell)重塑搬演《我所經歷的性事》,徵選6位65歲以上素人演員,以性為觸發,在台上談論生命經驗。2022年甫剛結束的演出《Wolves》蘇格蘭巴羅蘭德芭蕾舞團(Barrowland Ballet)台灣青銀共創版,亦在銀齡參與者,集結青年世代參與,共同對話創作。 從工作坊的認識自我、連結他人,到《該我上場!》以演出自我表達展現,更在《我所經歷的性事》聚焦在特定議題,將個人敘事的意涵範疇拉大,以個體故事微縮歷史軸線。2022年的《Wolves》更是進一步挑戰參演者,離開自我敘事,挑戰銀齡表演者的身體。編舞家Natasha Gilmore 長期與混齡族群工作,相信只要有跳舞的慾望,人人皆可站上舞台;而這樣的展演慾望,亦帶領樂齡長輩,體驗不同的生命狀態。

數位是現實的倒影 時刻意識著「反殖民霸權」

側記「去殖民化與數位化」專題講座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26

在世界的盛宴中,安然「做自己」

側記「來自內在的創作:時間、存有與認識自我的藝術」講座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26

讓「他者」為我們自身產生意義

側記「既定模式與『他者』」講座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26

讓「世界」這個詞語有更多解讀的可能

側記「從亞洲到歐洲,如何形塑策展概念與實務?」講座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26

在各個環節中「永續」流動

側記「表演藝術未來的流動性:重新思考與形塑跨文化合作和國際巡演的永續發展」講座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