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鑠齊
-
其他分類 專訪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主任
林朝號 吹動南台灣的藝術號角
預計在二○一二年完工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將在近期動工,這個嶄新的南台灣藝術標的,將展現怎樣的丰姿?本刊特別訪問到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林朝號,一談籌備處為打造這「南方兩廳院」的種種軟硬體計畫,從觀眾、人才到未來的節目規劃,期待當建築落成時,為南台灣展現最美好的藝術風景!
-
專題
柯一正 回歸「簡單」的幸福哲學
這幾年面對金融風暴的衝擊,很多台灣人都覺得自己不快樂、不幸福,痛苦指數偏高。怎麼樣才能得到幸福?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藍月」、「綠光」、「紙風車」,這三個美麗的名字都有著追尋幸福的本質,在台灣的影劇歷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而這三個名字來自一個宣稱自己「很幸福」的人遊走在影視、廣告、舞台之間,人稱「柯導」的柯一正。
-
藝妙人物事
王澤馨 芭蕾舞台造夢人
從二○○七年迄今,「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已經連辦三屆了,台上演出的是台灣觀眾難得有機會看見的各國首席芭蕾舞者,以精湛舞技展演芭蕾經典舞碼,令人對芭蕾藝術的認識更上層樓。而這幕後的重要推手,卻是一位熱愛舞蹈、亟欲與大家分享芭蕾美好的舞蹈工作者王澤馨。
-
演出評論 Review
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
劉學軒的《霸王別姬》無疑是全場的焦點,這不僅是全場唯一幾乎沒有參考原古曲的作品,更是唯一從愛情觀點進入這場歷史時空的場面調度。整首音樂最令人稱道者不在技巧的創新、曲思的大膽、和聲的實驗或是結構的革命,而是劉學軒創作了一個個動人的主題,在在都喚起了我們對於「旋律」的渴望。
-
演出評論 Review
理性與感性 一夜交錯的世代風景
林懷民的《望春風》!一個單一舞者穿著像小禮服又有點像私密襯衣的細肩帶連身短裙,戴著淡金色假髮站在燈火明亮處。她一人先是自己有地沒有地作著動作,而後音樂出,鋼琴版的〈望春風〉。英國鋼琴家史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把這首〈望春風〉彈成有一搭沒一搭、如首「敘述版」的曲子,把個女子獨處時的幽微、百無聊賴、又白日夢處處、顧影自憐的心情,款款道來,為〈望春風〉這首老掉牙的曲子,帶來了現代人人都能懂的新意!
-
焦點專題 Focus 幕後推手答客問
林懷民、辜懷群 要讓「新舞風」愈來愈年輕!
十年「新舞風」,帶給台灣觀眾多少驚艷!標榜小而美,精緻而前衛,主其事的「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新舞臺館長辜懷群,是怎樣看待這個獨特的異數饗宴?本刊特邀兩位舞評人陳雅萍與鄒之牧提問,由林懷民、辜懷群作答,探看內中感懷與思考。
-
演出評論 Review
「不適應」也是一種看的方法
羅伯.威爾森的戲總是在辯證「不適應」才是從同質性的文化制約中,解放出來的自由身體。因此從跨文化的角度看,是不是刻意讓魏海敏的戲曲表演方法,夾在噪音及冷光之中而露出的尷尬性,才能突顯我們對東西文化結合的想像?
-
演出評論 Review
巧妙設計,化說教於無形!
贊成以戰爭拓展財源的藍鼠王Bagi,與愛好和平的紅鼠王Tashi,兩者身形的大小,隨著劇情逐漸拉大,隱喻和平無形的巨大能量;劇中可靈活跳躍的Tashi與總是藏身於美金紙鈔華盛頓頭像之下,無法移動的Bagi無形中也暗示著和平的輕盈感。孩子總怕說教,這樣的巧妙設計,化說教於無形,配上契斯基適切的音樂及NSO到位的演出水準,真要為所有的藝術家鼓掌歡呼!
-
其他分類
跨界製作蔚然成風 本土創作扶搖而上
整體而言,雖然時代的形式不利,不過音樂圈的生命力仍相當旺盛,在創作和展演上都有可觀的表現,且跨領域演出似乎成為一股趨勢。唯跨領域製作仍充滿各式問題,在文化與技術的深度與廣度的整合都有極大的改進空間。 令人欣慰的是幾個主要的公立樂團除了例行的社教演出與定期公演外,也逐漸意識到本土音樂創作的重要性,開始更多主動參與國人音樂創作之展演。
-
藝妙人物事
張金蓮 開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
出身舞蹈科班,曾經是光環舞集的舞者的張金蓮,離開舞台後,與藝術的緣分持續在各種類型創作中延續:陶塑、銅雕、繪畫、攝影、詩文、歌唱,從身體的體悟、大自然的呼應,綿延不絕、生發沛然。「人生就是開花的過程,把屬於自己的花開出來!」世界的美,生命的豐厚,張金蓮將之融入身體,欣然綻放。
-
其他分類
Two is One 西方的前衛在東方
兩廳院旗艦製作、首屆臺灣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歐蘭朵》,於二月二十一日世界首演,這個結合西方前衛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與京劇名旦魏海敏的演出,西方前衛與東方傳統的相遇,這中間的碰撞激盪,最後出來的舞台成果,在在令人矚目。 二月十七日中文戲曲版《歐蘭朵》舉行第一次的彩排,兩廳院邀請多位藝文界蒞臨觀賞,次日並邀請與會座談,以下即為此次座談的摘要。
-
特別企畫 Feature 數位科技vs.劇場
數位DNA 為劇場鋪陳進化之路
結合數位科技的結果,使得劇場從以往對情節與角色的著重,往提升與擴大觀眾感官涉入的方向前進。不過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數位科技對劇場敘事或劇作的影響。如同電影的出現,讓二十世紀劇作出現類似蒙太奇甚至倒敘的寫作技巧。完全成長於網路世代的下一代劇作家,他們的語言表達與創作思維,自然會帶上數位時代的經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數位科技vs.舞蹈
科技流轉中 舞動繽紛革命
在十年前仍有很多愛舞蹈的人對科技的介入懷有很深的敵意,擔心科技的過分蓬勃會威脅到舞蹈原本的存在價值。隨著時間的過往這種疑慮似乎自然消失,因為我們已經發現原本身體力行的舞蹈行為是無可取代的藝術形式,同時那種標榜跨領域舞蹈與科技結合的作品,有時幾乎可以被當做是另一種新興的表演形式來對待。
-
專題
胡秀麗 異國培灑舞蹈種子
受過嚴格的俄式芭蕾教育,也曾被下放勞改,從台上的亮麗舞者到教室裡的認真教師,胡秀麗不斷地燃燒著她對舞蹈的熱情,在美國仍然不辭艱辛地創辦舞校,為栽培未來的舞蹈種子盡心盡力。她說:「走了一遍在身體,現在是如何給學生。」把一生鍛練的藝業傳授給學生:「看到學生進步,比什麼都開心!」
-
回想與回響 Echo
龜山島的意象
《凍水牡丹》如此巧妙地將母親形象、歌仔戲、時空情境,透過舞者、歌者、戲中戲,與廖瓊枝本人疊合。其交織手法不循直線鋪陳,而是穿梭進退,偶有大片渲染,偶有停頓。這片拉開的大幕底,於是就有了戲劇人生的人影穿梭,也有音樂渲開的色彩空間,更有舞蹈抽象隱喻的感性魅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專訪台灣版 《歐蘭朵》女主角魏海敏
京劇不一定要姓「京」,要能夠跨出去
羅伯.威爾森的《歐蘭朵》有英、德、法三種版本,擔綱演出的皆是世界一級女演員。此次台灣演出,由傳統戲曲界第一名旦,國家文藝獎得主魏海敏獨挑大樑,挑戰歐蘭朵這個忽而男聲,忽而女聲,既是古代奇男子,又是現代獨立女性的奇異角色。向來對東方文化崇仰的威爾森,如何透過京劇的寫意美學,打造東方版的《歐蘭朵》?本刊專訪魏海敏,談她與威爾森在排戲過程中的跨文化交流和衝擊,以及如何共同激盪出,融合京劇元素與意象劇場的獨特表演美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版《歐蘭朵》排練現場直擊
從每天一朵玫瑰花開始的「創造性破壞」
威爾森的執導方式與工作習慣,不但與東方不同,也和一般西方劇場的製作過程有很大的差異,使得排戲過程中有很多困難。不少西方演員在接受他的形式化指導時,也會渾身不舒服不過威爾森其實非常尊重魏海敏,他每天早上到現場時,都會送一朵玫瑰給魏海敏,並用擁抱來表達他的鼓勵。
-
藝號人物 People 找回台灣失落的美好價值
吳念真 「情義」打造「通俗」好戲
吳念真戲裡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小人物,講的也是再平凡不過的處世之道,卻因為劇裡頭的角色、情節都是大家所熟悉,所以格外有共鳴和認同感,觀眾被喚起共同記憶的同時,也重拾某些台灣被遺落的美好價值,而這其實來自吳念真自己對創作的堅持、生命的信仰情義。未來,無論電影、廣告、舞台劇,不管在哪一個領域,相信吳念真還是會跟觀眾繼續搏感情下去。
-
新藝見/新銳藝評
人生四季:在愛與被愛之間
人總是互相取暖又不斷傷害彼此,總是親近而後疏離,後退而後再靠近,在反覆中循環著,宛若一個不曾終止的迴圈。生命中有許多說不出口的祕密,英才早逝的伍國柱彷彿是顆明亮的彗星快速地劃過天際,而《斷章》就像個窗口將祕密釋放,在漫漫長夜中閃爍,留給人們不會遺忘的點點餘韻。
-
其他分類
鑑往知來 向世界發聲
身為兩廳院迄今最龐大的旗艦計畫,《黑鬚馬偕》在台灣上演之後,目前必須將目標望向歐美:台灣的歌劇和歌舞劇,要如何進軍國際?過去在這方面我們又做過哪些嘗試?鑑往才可以知來,在此重整旗鼓之際,不妨回溯過往國人進軍歐美舞台的成績;一來向他們致敬,二來尊重自己的歷史、成就才可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