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摩登啟動新的一年 年初 SARS肆虐,藝文界首當其衝、損失最慘重的「非常現代」音樂節又捲土重來了,在國內觀眾的殷切等待中,來自德國的摩登樂集將緊接在甜美的新年音樂之後,在台北演出一系列現代之音。這次的曲目沒有太多變動,但是場次減少了,如歐陸當今正紅的音樂劇《白紙黑字》場地從前次的新舞臺換成國家戲劇院,卻只上演一場。而這次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新增的部分,摩登樂集將帶來一整場搖滾怪傑法蘭克.薩帕的作品,或許可讓台灣的愛樂者更加深切體會,在音樂的國度裡,樂種的分界已經遠遠被排除在藝術的考量之外了。 二月兩廳院音樂節目銳減,但卻是「寥寥幾場」重量級演奏會:相當受台灣聽眾歡迎的俄國鋼琴家普雷特涅夫(M.Pletnev)這次帶來的獨奏會,單從曲目上來看,也許習慣內容「值回票價」的人會覺得太輕薄,但這也正是考驗演奏者誠意與琴藝的好機會。指揮家艾拉.列汶帶領NSO與貝洛夫(M.Broff)和魯迪(M.Rudy)兩位鋼琴家則洋洋灑灑開出一桌大菜:浦羅柯菲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貝洛夫擅長浦羅柯菲夫的音樂,而從魯迪與羅斯托波維奇、史坦的鋼琴三重奏這個經典組合來看,他的布拉姆斯也很令人期待。 台灣愛樂者久違的鄭京和,這次經牛耳藝術公司力邀,將在林克昌的指揮下,與長榮交響樂團再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同樣屬於早慧的小提琴家,在婚姻與事業兩者之間,來自韓國家庭的鄭京和顯然與來自俄國的穆洛娃有著極大不同的選擇,婚後幾乎在國際舞台上消失的鄭京和,幾年前曾被樂評家譏諷琴藝已隨著走入家庭而燦爛不再,然而對於她的樂迷而言,再度聆聽舞台上的她已經與聆聽基頓.克萊曼一樣,意義已在演奏技巧之外了。只是,包括日前從下榻旅館鬧事鬧到兩廳院台前幕後的甘迺迪,牛耳不時端上這類「非凡意義」的菜色,饒富趣味之餘,似乎也是在低迷的藝術市場中持續往前奔馳的一種新法子?(林芳宜) 戲曲 提線偶戲,讓過年很有趣─泉州市木偶劇團訪台演出 新春期間能讓大人小孩盡興觀賞的演出不多,將於一月底訪台的泉州市木偶劇團,則會帶來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的各
-
最PAR!
如何活得好,大家最關心!
去年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台新藝術獎,為提昇藝術產業動態的議題性,今年分別與本刊及《典藏藝術》雜誌合辦「表演類」及「視覺類」之十大重要事件票選。十大重要事件的票選活動,透過由長期觀察表演藝術動態的台新藝術獎「觀察團」、「提名團」及國內各文化版記者們參與票選,所呈現出的選項結果有其指標性意義。今年的票選結果如附表。
-
最PAR!
給藝術家做夢的機會
「我們相信,體驗藝術與追求卓越有密切關係。」英國藝術委員會執行長彼得‧海魏特
-
最PAR!有法可循,給表演團體一個名份
台北市文化局長廖咸浩表示,這套規則不但能讓藝文團體建立公信,便利未來接受各界的贊助捐款外,亦能享有各種減免稅賦優惠。更重要的是,未來的政策制定,將有更明確的統計數字和參考依據,在明訂「權利義務」的情形下,讓表演藝術生態更具產業價值。
-
音樂指揮年年不一樣,買到票像中樂透
對於維也納在地人來說,緊張的時刻早就過了,或者應該說,現在該緊張的是下一次的新年音樂會。每年一月二號到二十三號,維也納愛樂透過網路接受購票登記,依據登記來抽籤,若是想要像買樂透一樣,多買幾張,增加中獎機率,重覆反而會被取消資格;接下來的三個月就等通知了,不是收到登記取消通知,就是收到繳款帳單。
-
音樂
無界限的聲響美學
「除了雷根與布希這類人以外,誰在乎被後人懷念?」一生脫不了詭異搞怪等印象的美國搖滾音樂家薩帕生前如是說,然而,在他過世十年的今天,他的行徑、為人與思想,仍然為大家所津津樂道。摩登樂集將以薩帕的音樂展開台灣首次的現代音樂節,帶著輕鬆的心情、張開的耳朵與開放的心靈,迎接搖滾現代的洗禮吧!
-
展覽戲姿百態生滅,泥中留住永恆
早年這些有一技在身的惠山老師傅清一色皆戲迷,他們會擠到碼頭上迎接自己喜歡的戲班子和演員,幫他們下船扛行李;看完戲,有的晚上就在家捏塑出自己最中意的某個場面的亮相動作,第二天還會把作品帶去請演員評鑑,有時演員也會提意見,甚至為他們重來一次定格的表演,讓他們看個仔細。
-
專輯(一)
轉進小劇場,戲曲求生機?
中國大陸的小劇場戲曲 聽上去只不過變換了演出空間,但事情沒這麼簡單;戲曲也會在大禮堂演出,但從未聽人說什麼「禮堂戲曲」。因此,「小劇場」的界定,顯然在空間之外別有他意。
-
專輯(一)
孵一齣未來新戲曲
北京的小劇場戲曲製作人洪業認為,小劇場戲曲在環境中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是否迅速創造利潤,或立即創作出一流作品,而是扮演著文化導引的功能。因為小劇場的「實驗」、「先鋒」印象,在這裡進行改革較不引起反彈,能成為戲曲實驗和創新的可能空間。這種特性也較能引起年輕觀眾看戲曲的興趣,使他們透過接觸小劇場戲曲,進而接受傳統戲曲,她說:「透過這幾齣戲,我想它能成為一種孵化器──戲曲改革的孵化器」
-
專輯(一)
減輕程式負擔,翻掘前衛因子
若和前年「當代傳奇」《金烏藏嬌》相較,這兩部同樣以《烏龍院》為底本的新創作,在文本方面不約而同地採用「不改編、不翻案」的做法,可見《烏龍院》劇本本身已經夠前衛夠顛覆了,在京劇藝術已經和當代觀眾產生隔閡的此刻,劇團思考的同樣都是:運用什麼策略才能把這齣傳統戲裡前衛的因子翻掘出來?當代傳奇採用的是華麗繁褥的舞台包裝與京劇程式身段的飽滿呈現,北京京劇院則改用簡約淡化的方式。從觀眾的反應看來,似乎後者比較容易為現代觀眾所親近。
-
專輯(一)
戲曲人作主,小劇場有大用
由戲曲人主導、在小劇場空間中進行的「小劇場戲曲」,在台灣的確是少見。《王有道休妻》在紅樓劇場引起年輕觀眾的熱烈回響,為這種創作模式博得了好頭采,未來,尚待每個劇種、劇團和創作者以各種企圖心的實驗去賦予小劇場戲曲在台灣的現時內涵。
-
舞蹈兼顧浪漫傳統與現代美感
台灣製作大型古典芭蕾舞劇最難之處除了舞者的足尖技巧外,舞蹈編排也是一項大挑戰;在舞台上要兼具炫技及展露現代美學觀,抓住看慣國外芭蕾舞者表演觀眾的目光並不容易。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此次公演《吉賽兒》,在芭蕾技巧上,不僅展現出學校芭蕾訓練的成果,也同時顯露出台灣芭蕾舞者邁向專業舞台的潛力。就整體舞台視覺而言,既能兼顧傳統浪漫芭蕾的唯美風格,又展露出現代舞台的美感。
-
舞蹈
視覺趣味亮眼,舞蹈融合順暢
《波波歷險記》不僅僅玩出舞台視覺效果,從故事的鋪陳到段落的安排,可以看出藝術總監羅曼菲的用心。雖然科幻奇遇故事不是新鮮題材,內容卻因應時代演進,融入電玩科技及虛擬世界的概念;同時也透過形塑外星人生活面貌隱喻地球人類百態,觀眾從台上現實或超現實人們生活景象中,得以獲得思考和想像自我生活的空間。
-
音樂
宛如抽象畫的交響戲劇
男女主角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卻完全由器樂來表現,並且還需包辦其他角色的代言,以及發揮情節推展與情緒轉折的功能。在魯丁沉穩地帶領下,呈現出整齊劃一的弦樂部、中規中矩的木管群、戰戰競競的銅管聲區、及謹慎應對的打擊族群,各部門皆頗能安步當車。但若說要進一步達到同時身兼歌劇演員的功能,怕是把原本就不具象的台詞,混淆得更加抽象了。
-
音樂
尋找台灣的姿態
台灣的作曲家,常常談到東方藝術裡的古詩詞與意境,藉以在歐洲文化的強勢壓力下,尋求出路。其實音樂在歷史上,跟語言文字的相關性只是其一,大家好像忘了另外一半,舞蹈,也就是音樂跟身體的關係。
-
戲劇
冷眼旁觀,寫一則跨世代寓言
作為《夜夜夜麻》的續集,劇作者在《驚異派對》裡,非常清楚地在角色與戲劇情境上,讓兩個劇本既相關聯又相類比,但劇作者對於兩個劇本的態度,卻有極大的差異。在《夜》劇中,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劇作者在情感深層對他們的同情與同感。到了《驚》劇,劇作者選擇站在安全距離外,冷冷地看著那群學運世代,讓觀眾看著他們如何以就是「暴力」本身的語言,演一齣「非禮儀喜劇」,暴露出自我的墮落與醜陋。
-
巴黎
荒謬的詩境
納許在亞陶的作品裡找到總結這齣舞劇主題的一句話:「事關能夠糾纏一個作家意識的所有問題﹕生活、戲劇、習俗、宗教、詩、永恆。」這部創作勾勒了一盤形而上學的線索遊戲,譬如﹕活潑的與無生氣的,嚴肅的與滑稽可笑的,偶然的與需要的。總而言之,《穹蒼不再》儘管晦澀難懂,但在漂亮佈景與細緻燈光的映襯下,仍舊展現了一系列奇特、美麗的場景,令人目不暇給。
-
崑山、蘇州
不以遺產自居,崑劇新編尋生機
本屆崑劇節的重點當屬全本戲的展演,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則為中國戲曲學院的《張協狀元》、北崑的《宦門子弟錯立身》、永嘉崑的《殺狗記》和浙崑的《暗箭記》。由於劇種特質的限制,崑劇新編戲經常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但在本屆藝術節上,多數崑劇團仍然願意推出新戲,可見得崑劇從業人員為這個古老劇種在現代社會尋求生機所做的努力。
-
現象‧現場
演不演?有關係!
同樣外延劇本的定義,甚至延伸為去文字、去語言,因此推翻了所有人對讀劇的刻板印象。傳統的讀劇就是唸劇本,呈現戲劇的文學部分;讀劇呈現就是以語言、文字為主的演員聲音詮釋。但是,這些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認識,現在毫不留情地被顛覆了。在這兩個讀劇節裡,戲劇非文學(導演、表演)的部分受到更多的矚目和強調,結果改寫了傳統「劇作家」的定義,擴張了社會大眾對劇本的想法,把讀劇發表會變成一個實驗演出的場域。
-
現象‧現場
同學們,一起來跳舞!
這項「與雲門共舞──雲門在中正」的駐校計畫,起先只是單純的駐校,把舞團直接從台北請下來嘉義,住進學校,學生有機會觀摩舞作排練、觀賞演出,不過在雙方更深入的腦力激盪後,決定開設課程,列入通識學分,供學生選修,除了希望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活絡課後的校園人氣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了學分的要求,參與者是出於自願選修,必須展現更高的企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