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舞蹈
奇而異哉,彭錦耀!
「媚皮易憤」、「間舞揷劇」相當完整地呈現了彭錦耀做爲一位編舞家所具有的獨特藝術內涵及創作手法,「1996怪譚」可說是彭錦耀將這些編舞手法運用到極致的模型。
-
戲劇
相遇 在瑣碎斷裂的細部
法國馬賽盲點劇團導演培松地,率領了六位法籍演員來台灣,與國內六位演員合作演出《1949 If 6 was 9》。本劇明年還將至歐陸巡演。也許《1949 If 6 was 9》與歐美前衛劇場風格相列,並不顯得獨特亮眼,它所實驗的、毋寧是台灣觀衆的視聽能耐與接受底線的閱讀技巧。
-
戲劇
美學的眞實或歷史的眞實
《紅旗.白旗.阿罩霧》顯然在歷史上的眞實上,遠比詩的眞實著力更深。
-
戲劇
本土劇場台灣旗 《紅旗.白旗.阿罩霧》的啓示
劇本扎實是《紅旗.白旗.阿罩霧》演出成效的一大功臣。劇中,中土與島嶼文化衝突的母題貫串全劇,處處呼應強勢與弱勢族群的對立,主題意念充分舒展,相當値得稱許。
-
音樂
北國來的「新」音 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
俄羅斯管弦樂團在當晚的節目中排出了半數以上的印象派作品,是否因爲他們是蘇聯解體後,新成立而不受政府干預可以獨立自主的樂團,或是指揮有意打破傳統的束縛,開拓更廣的空間?由他們的演奏中可以找到答案。
-
音樂
席維斯坦的魅力
席維斯坦偏重於表現音樂的內涵,而非追求技巧上的發揮,在席維斯坦溫文儒雅、穩重而成熟的指揮下,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似乎有脫胎換骨之勢,若非席維斯坦的功力,難臻此境。
-
回想與回響 Echo
僵化思想背後的教育危機
組合語言舞團三月間曾以實驗的性質演出「運墨、飛白、舞中行」。《表演藝術》五月號也登了兩篇該演出的回想。編舞者楊桂娟在此回應兩位作者的觀點,釐淸她創作的動機。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大自然的舞者 觀賞高麗與永子的人體雕塑
高麗與永子以緩慢的動作來模擬、延長時間的線條,用扭曲綁縛的肢體來表達另一種美,將舞蹈的敍事性透過抒情手法表現,來啓發新的哲學概念及新的人生觀。
-
回想與回響 Echo
記一場發生在南台灣的中澳舞蹈交流
三年前,兩校因參加在東京的舞蹈節而同台演出。如今,在南台灣小港新建的演藝廳,左中與昆大的年輕舞者再次透過中、美、澳、荷等編舞家作品的演出,達成更深入的舞蹈交流。
-
回想與回響 Echo
一顆劃過阿猴城上空的流星
今年五月十日的一齣屬於屛東自發的劇場演出,讓人眼睛一亮。展現出一種新的融合著現代女性與屛東某些特質而成的新氣象
-
回想與回響 Echo
解嚴了嗎? 談高中校園的劇場文化
在社會接受前衛藝術尺度已愈來愈開放的今日,作者認爲在「安靜到連呼吸的聲音都聽不見」的高中校園裡,小劇場的確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揮灑。
-
回想與回響 Echo
敍述者,現代劇場儀式的代言人
在布氏改革劇場理論繁浩中,敍述者更擴大爲表現形式來使用,成了虛構世界中唯一淸醒的評述者,成爲現代劇場儀式的代言人,他與人物之間融入/漸離的多重關係成爲現代劇場形式運用的最大變數。 他兼有面對觀衆直接評議、間接質疑、提供線索、呈現缺位(absence), 深化觀衆在劇場中的「觀看」與「知曉」的功用。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夏王與阿Q照個面 談京劇的現代化與本土化
都是京劇,但有時代新意與地方風味。《夏王悲歌》唱出大陸西部歌調,道出現代詩語;《阿Q正傳》唱出台灣歌仔調,口語中雜入台灣國語。兩岸京劇詫然不同的表演風貌,饒有可思。
-
優伶話語
傳統戲曲諺語散記7
傳統的批評家有二種:一是生活安逸,整日看戲聽曲、對戲評頭論足的戲虎;一是每「事」必到,對科儀過程吹毛求疵的師公虎。
-
戲說舊話
魯迅的戲劇觀(上)
魯迅不但對戲劇有濃厚的興趣,理解的也相當深刻,對戲劇藝術呈現的要求卻很苛刻。這種態度與他批評中國文化的激憤筆法,如出一轍,是「愛之深,責之切」。
-
專欄 Columns
集傳統之大成,開未來之新端
其實,所有開新端的作品,也並非完全抛棄傳統,毋寧是在旣有的成績上針對某一方面予以創建、革新。要想集大成,首先必須對過去的傳統有所把握才成。我們也有一個不薄的傳統,除了將近百年的現代戲劇之外,還有數百年的傳統戲曲及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地方戲曲在那裡,再加上我國現代戲劇所繼承的那一個久遠的西方傳統,這一切加在一起,遠遠超過了西方的當代新潮。
-
專欄 Columns
誰來協助文化發展?
人事的佈局其實很能反映國家領導人的政治智慧,也會不留情地透露他們的政策心態。就部會首長的任命來看,今年六月內閣改組牽動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任命,也有些耐人尋味。專業上的考慮、俗雅間的取捨,以及政治性的分配都値得觀察。
-
即將上場
屛風第一次演劇祭
邁入第十年,從小劇場走向大劇場的屛風,蓋了一座屛風演劇場,挑選小劇場時代的三齣劇本於「演劇祭」演出。繼七月演完《從此以後,她們不再去那家Coffee Shop》之後,八月份還有《民國76備忘錄》、《沒有「我」的戲》。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現代音樂協會擴大徵求會員 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擴大徵求會員,對象分三類: 1.愛樂會員:歡迎所有喜愛與關心現代音樂人士加入,參加者不限年齡、性別、所學等。 2.正式會員:⑴作曲家必須提出涵蓋三種或三種以上編制之作品五首,其總長不得少於三十分鐘。⑵演奏家必須提出演出現代音樂五場以上之節目單。⑶音樂學家必須提出五篇有關現代音樂之文字論述。(除符合前述條件之外,並需經理監事會議通過) 3.贊助會員:凡喜愛音樂並贊同協會理念,願意定期贊助協會之個人或法人,均歡迎成爲協會贊助會員。 詳情請洽(02)702-5449莊效文。 (編輯室) 亞洲靑年編舞家硏習營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將於八月十九日至九月十一日舉辦「亞洲靑年編舞家硏習營」活動。此次參加的靑年編舞家有四人,包括台灣的蘇安莉、香港多空間藝術總監馬才、城市當代舞團嚴明然,和來自大陸出身廣東現代舞團,目前任職於城市當代舞團的喬揚。 硏習營於八月十九日上午十點半舉辦舞者甄選。 詳情請洽(02)896-1000轉舞蹈系辦公室。 (編輯室) 台北芭蕾舞團舉辦「芭蕾硏討會」 台北芭蕾舞團爲推廣國內芭蕾敎育,自七月二十七日起以全省各地芭蕾敎師爲對象,分別在高雄、台南、嘉義、台中、桃園、宜蘭及台北縣市等地,舉辦「芭蕾硏討會」。 此項硏討會將以演講、座談和示範敎學方式進行,與各地芭蕾敎師在敎學觀念及方法上交換意見,並針對台灣孩子的體型討論適合他們的肢體使用法,期望能整理出一套有系統的敎材,供敎育主管單位作爲未來芭蕾舞蹈敎學的參考。聯絡電話(02)707-8003。 (編輯室) 中澳舞蹈交流頻繁 ㈠中澳舞蹈聯合演出:由左營高中舞蹈實驗班和澳洲昆士蘭工技學院舞蹈系,於六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在高雄聯合
-
焦點
勁道十足的爵士舞
說起爵士舞,像「渾身是勁」、「動感十足」這樣的形容詞就會出現。不規則的節奏、附點音符的跳躍、高度變化的精力流動,使得爵士舞在衆多的舞蹈形式中獲人們的靑睞。因爲爵士舞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使得爵士舞能與各種舞蹈形式融合,發展出爵士舞的豐富面貌。但也因爲這樣的開放性,容易使人混淆,究竟爵士舞是一種什麼樣的舞蹈?它是怎麼開始的? 從美國黑奴運動開始 基本上爵士舞的發跡可以追朔到二〇、三〇年代,發生在美國的一項抵制黑奴運動。任何可以激發叛亂的聲音被禁止,黑人的這項天賦異稟卻自行找到出路,用身體表達與生倶來的律動感。由這些非裔美籍的黑人舞蹈也很快地影響了白人,像當時一些綜藝表演(Min-strel Show)就是以白人扮黑人演唱黑人歌曲的形式,在各地做樂團、雜耍的巡迴演出。爵士舞和爵士樂的淵源除了從它發跡的歷史背景可以做証之外,從一種直接以爵士樂曲風命名的Bebop Jazz爵士舞也可以瞭解。基本上爵士舞蹈的進行大多是以爵士樂來伴奏的。最令人激賞的爵士舞課程也是有爵士樂現場伴奏的,多樣化的節奏變化、對位、重覆旋律和切分音的運用,舞蹈與音樂在當下的交互作用,呈現全然的活力。 融合時下的流行舞步 由於前面提到爵士舞的開放性格,使它能逕自與芭蕾、現代、百老匯歌舞結合,甚至沒有族群、地域的阻礙。依照每個民族性的不同,爵士舞所發展的風格迥異。導致爵士舞像一塊饑渴的海綿,隨時吸收,不管年代的潮流如何轉變,它總能吸收每個時代的特質,變化出領導群雄的舞蹈形式。這種最明顯地顯現在爵士舞與街舞的關係上。隨著通俗流行音樂的創作風格之異變,和偶像歌手發展出來的特殊動作氣質,直接影響了爵士舞的走向,例如:比吉斯(Bee Gees)樂團帶動的迪斯可爵士、約翰.屈伏塔、麥可.傑克遜的動作類形,和許許多多舞曲帶動的爵士舞形式。 由於爵士舞富娛樂性、易於傳達感情、容易親近的特質,相較所謂純藝術的舞蹈類型,一直擁有更多的支持者和學生群。在爵士舞的敎學方面,有各坊間和敎育機構所發展出來的所謂Free Jazz。大部分的專業訓練的建立,要歸功於Jack Cole和Katherine Dun-ham以及在百老匯、好萊塢成功的著名舞者、編舞者,他們所創造、宣吿的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