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藝術節 Festival
跨越時間與國界的音樂盛宴 一九九六台北國際樂展
在六年國建中,文建會在「文化」項逐次推出「台北國際合唱節」、「台北國際偶戲節」、「台北國際戲劇展」、「台北國際舞蹈節」及今年三月上場的壓軸──「台北國際樂展」。與過往幾次「國際」展演相較,「台北國際樂展」可以說是參展團體與演出種類最多的;由於音樂的多樣性,由樂器的組合到曲目的挑選,其所能變化出來的菜單在沒有超級巨星或團體的烘托下,倒也具備「跨越時空」與國界的「國際樂展」相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進駐,點燃社區生氣
隨著各級機關政府近年來「社區主義」計畫的大力推動,及住民自覺思想的抬頭,-時間台灣似呈現一片社區主義熱的景象。在社區發展中,藝文活動與專業表演藝術活動是不相同的,在此多半是業餘、自娛成份較濃,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近年來有許多社區已自行發展出具專業規模的藝術活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傳統風光不再,另類大放異彩 體檢八十四年的「藝術節」!
從民國八十二年兩廳院籌辦「台北國際藝術節」時,就有「該不該整合國家文藝資源」的聲音出現。三年過了,又增加了近十個各式的「節」,「資源」到底被浪費了沒?整合了沒?是少數人受惠或是全民福祉?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街巷暗膂的奇花異草 私人個性劇場探訪
過去一年來各種小型演出場地的出現,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五花八門的想法在這裡被呈現,這些作品或許不成熟,或者具有強烈的實驗企圖,但卻像熱帶雨林所開發的奇花異草,兀自綻放。
-
美國
話劇《西遊記》到美國一遊
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去年在美國被搬上舞台,並獲得芝加哥杰夫獎中的兩個獎項。該劇從西方的角度詮釋東方經典,還原唐僧「主角」地位,並佐以現代舞台觀念,中戲西演的古裝英文話劇《西遊記》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
印度舞
爲神而舞 印度的古典舞蹈
和許多古老的文化一樣,印度的音樂、舞蹈和藝術最初都和神話及宗敎息息相關。幅員廣大、人種衆多的印度自然有許許多多的舞蹈,一般可以粗分爲古典、民間和部落(即少數民族)三大類。記載最詳,傳播最遠,而被公認最具代表性及藝術性的是古典舞,即:南方的婆羅多、西南的卡塔卡利、北方的卡塔克和東北的曼尼普利。
-
劇場對談
台灣可不可能出現「同性戀劇場」?
我覺得問「台灣爲什麼出現同性戀劇場」,就好像是問「台灣爲什麼有異性戀戲劇作品」一樣令人不解。社會中有異性戀就會有同性戀。異性戀者有權表達他們的情慾。同性戀者同樣也有權力表達他們的情慾。 邱安忱(戲班子劇團編導) 我認爲台灣社會不但不開放而且是在倒退。正是因爲台灣社會如此不開放,所以才會有爲數不少的同性戀作品要出來,要喊出「看吧!我們就是不一樣!」的聲音。 陳培廣(台北故事工作體編導)
-
台前幕後
他們的脚印
人的脚掌是全身穴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同時,那兒也是人體最敏感的位置。歡喜扮戲團在對六十歲以上的團員做訓練的同時,也對團員的脚部做特殊的按摩和精神上的分享。在分享和訓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許多我們早已忽略很久的「秘密」。
-
台前幕後
舞蹈中的書法美
中國文字的字形字體變化多端,在書法表現上即使同一字體又分好幾家不同的門派,每一門派各具特色風格,因此用於舞蹈的展現便有了非常多的可能性。
-
台前幕後
《情聖正傳》:凡夫俗子的脫軌情想
《情聖正傳》主人翁最大的悲哀來自於生命的平凡。最有趣的部分則是平凡生活的脫軌出錯。
-
優伶話語
傳統戲曲諺語散記3
如果我們不企圖在鄕野、在自己身邊蓋起一間間「曲館」的話,我們這些「豬母」,以後恐怕連打拍子都會出問題
-
舞蹈
繡在屛風上的鳥
從演出的服裝、音樂、舞蹈各方面來看,都可以了解到製作的嚴謹與細心。然而,即便是技術性的成就都已到了相當的程度,在缺乏一個基本的演出理論之下,「梨園舞坊」的演出似乎顯得單薄、茫然不知所以。
-
舞蹈
太常之樂、燕饗之舞
整體而觀,有其幽靜之嫻雅,淸風之飄逸,在今舞蹈園林中,委實是一株千年種子復生的新芽。此一藝術形式,猶如唐明皇時代的「梨園」,屬於太常雅樂舞式。
-
舞蹈
如傾聽朋友訴情的小品
《手提箱女子的肖像》不會是一個曠世的經典,卻是一個如朋友傾訴心情自傳式的雋永小品。而這個小品在偌大的劇院演出,拉遠了說的人及聽的人的距離,總覺得少了那一份傾訴的親密,卻多了一種塡不滿的空洞。
-
戲劇
從《日蓮,喃喃自語的島》談起
演員鄭自忠的詩作《喃喃自語的島》全詩五四七〇字,它在「喃喃自語」這個文字意象上,和在臨界點劇場的這場演出中,機械化、反複性身體與聲音轟炸,是相輔相成的,這是一場身體、聲音、文字充塞的演出。
-
戲劇
語言的混沌與認同的困境
《潦過濁水溪》所反映出的語言問題,似乎說明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過度仰賴演員個人的生活經驗,而較少來自有系統的訓練。
-
名家訪談
大脚小脚文明脚,笑語梅戲情未了
小脚放了之後,它長一點兒,可又長不大;男人最恨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文明脚。不過文明脚有功勞,它是大脚的先驅,它開先河,敢爲天下先。我們這一代戲曲工作者的處境就是這樣,如何爲優秀歷史傳統中的表現型態,注入這個時代的意識,讓當今的觀衆能接受;一門藝術能夠征服當代靑年,它就有生命力。
-
歌仔戲
國樂加入歌仔戲音樂的伴奏(下)
國樂加入歌仔戲伴奏,不是去取代或掩蓋原有傳統樂器的表現,而是在保留發揮傳統樂器的藝術風格前提下,使歌仔戲音樂的表現功能更豐富、更充實。因此,我以爲應以點到爲止,同時也應考慮樂器的組合在音響上以平衡而不失調爲宜。
-
戲曲現代化研討會
傳統舞台
自宋代勾欄至淸代茶園,舊式戲園一直沿用的三面敞開的方形伸出式舞台,早已作爲文物古蹟,只有少量遺存了。然其所包蘊的特性,至今仍有生命力。
-
戲曲現代化研討會
用傳統戲曲音樂材料作曲的幾個問題
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西洋傳統音樂、現代音樂融合在一起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只要運用它們各自獨有的、或者彼此相通的因素,不要用到相互矛盾的材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