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專題報導 Feature
傳統與現代的交感
再創傳統戲曲的新生命,尋找與現代觀衆心靈的契合點,是兩岸戲曲界共同關心、也在摸索實驗的重大課題。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余秋雨先生將《紅樓夢》編成黃梅戲,也將《白娘娘》重編搬上舞台,在大陸劇壇引起震撼,前者甚至再掀黃梅戲的熱潮。余秋雨先生去年十月間訪台參加崑曲會議,本刊特邀名劇作家貢敏先生作了一次對話,提出這兩齣戲的新詮觀點。
-
專題報導 Feature
敎育劇場:理論與實踐 敎育劇場硏習會側記
中華戲劇學會經過了一年多的籌備,得到了文建會、敎育部、婦聯會及國家劇院等單位在經費上及場地設施上的援助,請來了美國紐約大學的施羅爾和施南茜(Lowell Swortzell, Nancy Swortzell)兩位夫妻檔敎育劇場的資深敎授,在國家劇院舉行了從八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到三十日爲期三週的「敎育劇場硏習會」,開國內敎育劇場之首頁。
-
專題報導 Feature
戲劇敎育的兩種方式
敎育戲劇有心理治療的效果,敎育劇場有移風易俗的功能。無怪乎有些學者認爲,忽略戲劇敎育是一種文化上的近視和損失。
-
專欄 Columns
只因爲她的名字叫《黃河》
比起《靑年鋼琴協奏曲》的淸新,《梁祝》的抒情,乃至於文革時樣板戲的創意,《黃河》實在一無可取。
-
專欄 Columns
文化.語言.戲劇
借戲劇表達理念是可行的,藝術形式的自由追求是可貴的,這一切都表徵了對西方式的思維自由和個人主義的肯定。但如果只像從西方吹來一朶無根的花,如何扎入中國的泥土呢?
-
專欄 Columns
膚淺的美
正因爲我們的古人從來不討論美學,中國人的骨髓裏沒有美學的觀念,一旦談起美來,眞正是非常的感官,非常的表面。說中國人的美學就是綉花枕頭,是一點也不寃枉的。
-
演出評論 Review
歲末除舊覓新意
歲末天寒,舞蹈界頻頻出擊,舞碼似舊還新,內容則仍循著各自固有的軌跡前進。
-
演出評論 Review
才子佳人總關情
《春香傳》雖是來自韓國的民間愛情故事,然其故事情節人物完全雷同於中國歷來的才子佳人故事,其中歷歷可見《西廂記》、《牆頭馬上》、《何文秀私訪》、《玉堂春》等科舉時代典型劇碼的影子。
-
演出評論 Review
失去輔翼的前衛表演 《一個少尉軍官和他的二十二道金牌》
正如「前衞」一詞現今顯示的歧義曖昧使文字工作者爲難,《一個少尉軍官和他的二十二道金牌》的演出形式也如它詭異的劇名一樣使所有「發微言以示大義」的工作難堪,而正是在這個詮釋的距離上,等同兩者在我們的文化座標裏有了被接受的可能,但是,這並不意謂它的新鮮具有聳動的威力
-
藝術節 Festival
旗幟鮮明的紐約下一波藝術節
「下一波」已經舉辦到第十屆了,由於其大膽突進的精神,聲光俱美的製作,不但炒熱了紐約的冬天,更成爲世界表演新潮的風向球。
-
書介
爲台灣民間文化雕龍 《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硏究》評介
日治時期的戲劇活動是不應被這個社會割捨的,它的許多經驗足供現代人深省。當時的社會價値體系被現實政治支解的過程,更是台灣史上最應記取的經驗。
-
書介
「政治決定論」的歷史命運 《夢幻狂想奏鳴曲》讀後
這是一本介乎類書和史論之間的通俗讀物,最有價値的是介紹被作者稱爲「夢幻曲」的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年,亦即文革前十七年的演藝活動的部分。作者對大陸八十年代演藝活動的現狀顯然缺乏基本的瞭解。
-
回想與回響 Echo
透視不同時代的水晶體 與俄國導演一席談
一月中,高爾基劇團在國家劇院的演出,呈現出色的專業水準,也贏得觀衆的喜愛。本刊邀請歐茵西敎授專訪了劇團的執行導演,論及俄國戲劇和民衆生活的密切關係,從交換觀感中,達到更深一層的「交流」。
-
回想與回響 Echo
藝壇動態 Bulletin
[台灣] 《無盡胎藏》再度法國行 作曲家陳揚曾說過:林秀偉的作品有人無法看完就想衝出去,有人則是看完了無法站起來。去年五月「太古踏舞團」的力作《無盡胎藏》登上了法國波蒂耶劇院(thtre de la Poitier)的舞台,演出一結束,巴士底劇院(thtre de la Bas-tille)的藝術總監克莉絲汀即刻邀請林秀偉於今年再度率團訪法。 在《無盡胎藏》中,林秀偉企圖運用水、火、地、風、空五大宇宙本質來幫助舞者找到內在的「力」,進而達到「識」的境界,在過程中遂步反應生命的更迭、綿延。 此次赴法演出,大抵延續原作風貌。主要舞者有林秀偉、蕭賀文等六人,音樂部份由曾獲金馬獎的史擷詠負責。 (楊純靑) 優劇場赴菲巡演 「優劇場」去年十一月巡迴全省演出《漠.水鏡記》後,將文姬歸漢的故事現代化爲一名台灣老婦返鄕探親前的掙扎,以《母親的水鏡記》爲題,在台南試演。今年元月廿六至二月十日,又應亞洲民衆文化協會(ACPC)之邀赴菲,分別在馬尼拉的文化中心(CCP)、市郊一所大學的校園、及Batangas地區一座漁村的廣場演出三場,內容爲《老虎進士》、《巡山頭》,及將古今兩版溶合爲一的《水鏡記》,合爲一整晚的演出。演員有三分之一爲當地演員,唸白以中、菲語(Jagalog)穿揷進行。 在菲律賓文化中心作室內演出時,與一名長期在倫敦工作的日本燈光設計師合作,呈現了神奇的視覺效果。優劇場已邀請他於今年十月來台,爲新版《水鏡記》設計燈光。 (閻鴻亞) 〔香港〕 九三年香港的音樂活動 一九九三年在音樂界是拉赫曼尼諾夫五十周年,古諾、柴可夫斯基一百周年,蒙台威爾第三百五十周年的逝世紀念年,是華格納、威爾第一百八十周年,布拉姆斯、包羅定一百六十周年,葛利格一百五十周年,布列頓八十周年的誕生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在看到內容之前,我們對貴刊的名稱是有著很大的想像的。我們以爲在現今多媒體表演日漸盛行,藝術範疇間的分界線逐漸模糊消失之際,「表演藝術」是用來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所帶起的多樣性藝術表演風格。因此對《表演藝術》的出現及命名便有如斯的設想,並希冀它代表著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有著兼容並蓄的精神。 可惜的是,我們發現,《表演藝術》的命名背後似未藏有太多可深究的意涵,在內容的選取上也僅止於以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爲限。即使我們能了解貴刊運作的限制並肯定其作爲一先鋒者的意義,仍無法免除對貴刊在此一思考上的要求。 台大人文報社 林怡君 怡君同學:謝謝你的來信。 爲什麼「表演藝術」該界定在「稱呼並頌揚如Robert Wil-son、John Cage等大師」的風格上而不及其他呢?作爲花了納税人的錢,也應該提供全體國民的相關知性閲讀的刊物,我們永遠不可能、也不應該把雜誌的内容只限定在「多媒體」或特定的「多樣性表演」的範圍内。事實上,我們在創刊的試刊號上就作了John Cage的紀念單元,並以他爲當期的海報。迄今才出到第三期,我們已報導評論過許多不屬於「兩廳院可供演出的型態」的演出,包括若干「地下」表演,包括上山下海廟前街口的許多民藝活動、民間演出,我們的「兼容並蓄」當然永遠不會夠,但也更不可能只以校園標準爲標準或只以Wilson、Cage爲標準。 但是,我們仍以「跨越藝術阡陌的決心」和「兼容並蓄的精神」與您共勉。 編者 敬覆 幾個月來,《表演藝術》的內容與報導爲熱愛表演藝術的我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訊,至爲感謝,然而,閱讀刊物中的劇評時,卻發生如下兩點疑問: 1.有些節目我沒有看過,而表演又是「曇花一現」的東西,缺乏與劇評文字相對應的可能,所以,劇評中「表演細緻」、「缺乏整體節奏」等等劇評家的個人論斷,只能視爲生花妙筆下的散文,可是: 2.卽使我有幸看過這些節目,也無法對這種「直觀外推」後的結論盡表認同,於是產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莎劇的昔顏與今貌
隔了四百年的漫長歲月,莎士比亞的喜劇悲劇歷史劇仍不斷在全球的每個角落搬演、翻新、複製。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其他作者的作品享有同等的榮耀,具備相似的生命力。在代表莎劇的表演藝術與傳承的英國皇家莎劇團首度來台演出之際,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四百年前的莎翁、孕育他的土地,以及他身後日益燦發的光芒
-
即將上場 Preview
繽紛的早春
二月裡葛瑞.卡爾的低音提琴,充滿義大利巴洛克風情的I Musici,帶著「來自靈魂的歌聲」再度抵台的卡瑞拉斯,聯管營造的「浪漫的婚禮」,「名人名嘴吟唱」追懷黃自短暫耀眼的一生;「光環舞集」以特有的東方肢體語彙展現人體的力與美;廖瓊枝以一生顚沛淬練出的技藝衍繹《陳三五娘》 的悲情。 新春伊始,已有一片錦繡繽紛
-
近期演出
聯管音樂會──春風少年
聯合實驗管弦樂團這個樂季除了引進多位國際級的指揮與獨奏家,推出套票銷售辦法,爲台灣樂迷提供一種新的消費形態外;從敎育的角度來看,聯管對提高國人欣賞古典音樂能力和興趣方面也不遺餘力。聯管今年除了前往成功嶺,中南部和東部巡迴演出外,更與兩廳院合作舉辦多場「國中生音樂會」和「勞工音樂會」。其中,尤以二月四日晚上七時半於國家音樂廳演出的音樂會「春風少年」別具敎育功能。「春風少年」的策劃與一般「國中生音樂會」有別。「國中生音樂會」演奏時間約五十分鐘,並利用多首通俗簡短的樂曲來介紹古典音樂。「春風少年」則與傳統交響樂音樂會無異,長度約一個半小時,曲目包括序曲,獨奏曲和大型管弦樂作品,可是曲目通俗熱鬧,讓年輕的樂迷們能在輕鬆的氣氛下領略到聽音樂會的樂趣。這場「春風少年」音樂會曲目包括布烈頓的〈靑少年管弦樂入門〉,羅西尼的〈威廉泰爾〉序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西班牙隨想曲〉和二首低音大提琴獨奏曲:杉奇的〈卡門幻想曲〉和波特西尼的〈塔朗泰拉舞曲〉。指揮由德國西南電台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奧爾貝擔任,國際著名低音大提琴家卡爾(Gary Karr)擔任獨奏。
-
近期演出
「天打那」要令觀眾「失重」
出身國立藝術學院的表演創作者一向追求穩實、洗練的境界,「天打那實驗體」卻是一支異軍突起。這個結合音樂、戲劇、舞蹈、美術四系學生的「地下」團體,已經在一些戶外空間做過環境劇場的實驗,拼貼各項專業表現,而化合出前衛的激烈風格。這個月他們要在皇冠迷你藝術節中演出《中介──失重的游離符象》,動用錄影、投影、裝置藝術和舞蹈、音樂、戲劇的元素,與觀衆作密切的互動。沒有傳統的觀衆席,也沒有情節邏輯,他們要作表演藝術與觀衆的「中介」。導演王也民曾經執導鞋子兒童劇團的《無鳥國》,在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演出光頭一角,也有滑稽突梯的特殊表現;因此,這次演出不難期待一種疏離與幽默的複合體質。
-
近期演出
范崇毓二胡主奏
用二胡擔任半場台灣民謠的主奏是首次的嘗試,由大陸作曲家周成龍改編。這些耳熟能詳的民謠包括〈思想起〉、〈阿美族舞曲〉、〈草蜢弄雞公〉、〈丟丟咚〉等。希望藉著熟悉的音樂,喚起昔日的人情味與熱忱,是主奏者的另一番心情。此外亦包括一些大陸作品,如〈彝族山歌〉、〈二泉映月〉等。 主奏樂器除了二胡之外,還有低音二胡、高胡及板胡,伴奏方面還包含有樂團的編制及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