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
跨文化、跨劇種 讓我們再靠近莎士比亞一點!
莎士比亞的劇本耐人玩味,提供多種角度解讀和不同面向探究,尤其對人性精闢的觀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世界共通性。面對開放性的文本,導演要採取何種觀點詮釋,將莎士比亞帶到當代觀眾面前,考驗著創作者對莎士比亞的理解和個人的美學策略。本篇帶你一覽台灣劇場界對莎劇不同的詮釋觀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蘇格蘭國家劇院共製
馬克白夫人沒發瘋? 《馬克白後傳》借古諷今
以莎劇演出為核心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歷任藝術總監的帶領下,不止奠定了全球莎劇的權威地位,也戮力於實驗和找尋莎劇的當代詮釋。與蘇格蘭國家劇院共製的《馬克白後傳》,由重量級劇作家大衛.葛雷格執筆,這齣改寫自悲劇《馬克白》的寓言,連結當代觀眾對於浮動、不確定的國際情勢中,人民如何安身的自我詰問。
-
戲劇新訊 《仲夏夜之夢》台語版
阮劇團《熱天酣眠》 台式愛情大亂鬥
繼取材自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妻子學校》的《金水飼某》後,嘉義的阮劇團再度挑戰西方經典本土化,新作《熱天酣眠》改編自莎士比亞知名喜劇《仲夏夜之夢》。故事融合南部的庶民文化,描述海神媽、山神公爭吵不休之際,還不忘派手下好爺插手人間事,亂點愛情光明燈。四個陷入感情糾葛的年輕人,陰錯陽差步入這場戀夢陷阱中,展開一場荒唐盲目的換換愛風景。 《熱天酣眠》由林榮三文學獎得主吳明倫改編,全劇將莎劇的韻白轉譯為台語發音,兼具俚俗氣味和地方特色,展現嘉義人自有的直率、粗魯與野蠻,一種獨特的生猛風格;情節則刪去旁枝末節,更集中於青春和愛情的主題上,符合南台灣的風土民情。導演陳信伶說,《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四百多年前寫下的「致青春」,是每個愛情喜鬧劇最初始的原型,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就如劇中台詞「人若是底咧戀愛,不管時攏咧眠夢」,可說是「愛到卡慘死」!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跨文化、跨語言的藝術激盪
今年倫敦從世界各地邀請了卅七個國家的劇團,以母語演出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除了向莎士比亞致敬,也彰顯奧林匹克世界共同參與的精神。參與的國家也被賦予可由其母文化的角度,「重新想像」莎士比亞的自由。許多國家引用其文化傳統及素材和莎士比亞文本對話,重新「發現」莎士比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呂柏伸 改變舞台景觀 打造豫劇新貌
呂柏伸在英國接受現代戲劇的訓練,主要專注在「戲曲與莎士比亞(戲劇)結合」的跨文化研究,參與臺灣豫劇團的豫劇演出,剛好可以檢驗自我的學習理論。從《劉姥姥》到「豫莎劇」的二部曲《約/束》與《量.度》,呂柏伸仍尊重戲曲表演傳統,但從視覺上革新,在信任感增加之後,更開始強化演員對角色的認識,甚至以現代劇場觀點重新思考戲曲音樂的處理。
-
倫敦
全世界的舞台 都有莎士比亞
為了迎接奧運盛事,英國的重要文化象徵莎士比亞當然不會缺席,以各種型態在一整年的活動中現身,如自莎翁誕辰四月廿三日起為期半年的「世界莎士比亞節」、大英博物館為莎士比亞舉辦的特展Shakespeare: Staging the World等。莎士比亞不但對各領域甚至各國劇場有深遠影響,也是英國受補助最多的劇作家,甚至有人倡議,別再補助莎劇製作了,把錢留給新創作吧。
-
藝視窗 News
倫敦奧運前,宣布啟動玫瑰劇院出土計畫
【國際】 倫敦奧運前,宣布啟動玫瑰劇院出土計畫 莎士比亞是英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英國人為了保護與推廣莎士比亞,可說是不遺餘力。為了迎接將四年後將到來的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在倫敦奧運即將展開的前夕,倫敦市政府於7月13日舉辦記者會,宣告啟動「玫瑰劇院出土計畫」(The Rose Revealed project),要把這座莎士比亞待過的劇院,完全挖出土,並重建成一座可供演出的展覽中心。目前可看到的玫瑰劇院考古遺跡,是在1989年所發現的,但實際上,玫瑰劇院還有三分之一左右,被埋在土裡。 這個計畫將會申請樂透彩基金會的補助,如果一切順利,玫瑰劇院出土計畫,可以在2016年竣工,恰好迎接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目前玫瑰劇院已出土的部分,在1999年以考古遺址的方式公開給大眾參觀,並在2007年開放提供演出。玫瑰劇院重建基金會的董事Janet Suzman說:「這是我們唯一擁有,並可以拿來跟奧林匹克運動會相比的珍貴遺產。對我們來說,在奧運期間刻意提出莎士比亞作為焦點,是有其重要意義的。我們會持續跨欄的。」(耿一偉) 伍迪.艾倫新片《愛在羅馬》呈現歌劇之愛 導演伍迪.艾倫新片《愛在羅馬》To Rome with Love以歌劇為題材,在美國票房告捷,於六月底在上演後,短短一週,全美就獲得35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這部電影是以一位退休的歌劇導演Jerry,跟他的女兒到義大利見其未婚夫,沒想到卻發現他的準親家居然有著完美的歌劇嗓音,但卻只在洗澡時才唱得出來。這齣喜劇探討了主角對歌劇的熱愛,而伍迪.艾倫本人則飾演Jerry。 實際上伍迪.艾倫對歌劇的熱愛,可從他2008年在洛杉磯首度執導歌劇,看出端倪。當時他執導的作品,是浦契尼《三聯作》Il Trittico的第三部《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這齣以喜劇為主的歌劇舞台與服裝,伍迪.艾倫採用了黑白片時代的電影風格
-
特別企畫 Feature
喜劇哈哈鏡 演繹人生現實難解
喜劇就像小丑本身,是個行走江湖的瘋癲者,不受理性約束、擁有犯規的天分。時至今日,它的樣貌仍然多變,但高明的喜劇一定蘊藏批判的力量,像一面哈哈鏡,將混亂世界的現狀納入諷喻,在變形中演繹人的異常和解離。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豫劇《量.度》 河南梆子再與莎翁交手
繼《約/束》之後,臺灣豫劇團再度挑戰莎翁經典,這次挑上的是喜劇《量.度》,透過研究莎劇多年的學者彭鏡禧與陳芳的編修,這次的劇本忠於莎士比亞原著的奧義,保留論辯的哲思,探討寬恕與七情六慾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同時兼顧法、理、情。而導演呂柏伸更期待藉由莎劇對人性的深度刻劃,結合傳統戲曲的美學,提供觀眾思辨的空間。
-
上海
復排《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 焦晃莎劇榮光轉淡
在「話劇王子」焦晃號召下,原上海青年話劇團在人民大舞台推出了莎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一群年屆七十的表演藝術家,不計一切困難地為夢想的經典戲劇聚合。但現下盛行的是快、簡、喜、險的娛樂式刺激視覺的劇場文化,《安》劇票房的失利,也印證了莎劇悲劇美學的時不我予。
-
焦點專題 Focus
作者已死,那我呢?
紀蔚然自問,莎劇可以被當代劇作家自由挪用、僭越、撒野,但是當演員背著劇本念台詞,他們難道不是受到劇作家的支配和控制?「作者已死,那我呢?當劇本上演的時刻,作者死了嗎?」劇作家就算死了也陰魂不散。於是他的改編不只疏離地調侃莎翁,讓說書人發出「莎士比亞能寫擅掰,劇本總是又臭又長,但是他卻漏掉了安東尼和女王久別重逢的感情戲」這些議論,也後設地批判他自己這位劇作家,讓提詞者幹譙。
-
焦點專題 Focus
戲中戲中戲 綻放豔后多角光芒
李小平指出,克莉奧佩特拉不只是讓羅馬大將安東尼沉醉溫柔鄉的豔后,也是一位女性君主,柔情似水與權謀兼具,不應該只有擠眉弄眼獻媚的單一姿態,而要像切割鑽石一樣,切出豔后更多的內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務實製作 集體打造劇場風景無限
如同唐納倫多次在訪問中說到,他是個相當務實的人;與我同行的莎劇搬演風格便是在劇團成立初期,估量現實中的各方條件所發展出來的在這些現實的挑戰之下,集體演出無疑是搬演莎劇最有效的做法。對觀眾來說,看著演員在下個時刻換了角色演,更是觀戲的樂趣之一。演員分飾多角與角色的性別交換,也時時帶領了解莎劇的觀眾對莎劇產生不同的解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觀點看唐納倫《暴風雨》
寫實訓練精準肢體 映照當代俄國社會
常有人將寫實表演和肢體劇場拿來做比較,誤以為寫實表演不強調聲音和身體的訓練,但這些傳承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訓練的俄國演員正好清楚地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在《暴風雨》一劇中,正因演員的身體訓練有素,才能完成許多出人意表的驚喜場景:如費迪南「被迫搬運千百根木頭,還需要一一擺好」的戲,精靈愛麗兒搖身一變為木頭,不但清楚點出精靈的身分,舞台上也不需要任何道具,演員本身的重量也足以令對手演員完全不需要「演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翻轉語言迷宮 鋪展劇場無限可能
莎翁以語言的精準度,顯示了再多的形容面對神祕也嫌不足,但同時,他的語言也創造了聽覺和畫面。這也許是所有人面對莎劇時,都能感受到的無以全面掌握與魅惑。而對非英語系國家的劇場演員與導演來說,更要面對語言轉譯後如何呈現莎劇精要內涵的問題;而透過劇場形式的巧創,重置語言的呈現方法,也鋪展了劇場更多可能,轉化文本的象徵,以劇場演繹劇場的隱喻和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島上的世界大舞台
莎翁的最後劇作《暴風雨》,就像把世界這個大舞台放在一座孤島上,搬演其中的愛恨情仇,一六一一年成書至今,此劇成為最常被搬演的莎劇之一。但近代導演如何透過劇場重新解讀這個莎翁經典中的經典?本文列出五個精采版本,讓讀者窺見其中奧妙。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人就是愛哈姆雷特
不論在語言傳統與現代觀點上,德國的莎劇製作都能雙軌並進,不落人後。但是,為何德國人對哈姆雷特情有獨鍾呢?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培認為哈姆雷特是一位追求真理的英雄,他的to be or not tobe,乃求證過程中所必經的心理煎熬。哲學家的態度,反映了好思辯的德國人對哈姆雷特的認同。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歐斯特麥耶:我想打破詮釋《哈姆雷特》的一貫傳統
曾於二○○六年率領德國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訪台演出《玩偶之家─娜拉》與《點歌時間》,讓台灣觀眾驚嘆驚艷的托瑪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將在三月下旬帶著《哈姆雷特》,來給台灣觀眾一個全新的莎劇體驗。趁此機會,本刊專訪了這位年少竄起、迄今依然引領風騷的德國導演,一談他執導《哈姆雷特》的想法與對自身創作的分析。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劇場的聲音 聲音的劇場
從容地遊走於古典、電子、實驗、民謠、爵士、流行等領域,將音樂化作一道道黑暗之光,以聲音的體貼、以歌詞的詩意,撫慰都市人的心靈,用樂器用聲效用歌唱用唸白,帶我們張開耳朵,聽見世界,看見自己,觸得到夢。她是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雷光夏。 橫跨劇場、電影、廣告配樂,創作型流行歌手最愛的鍵盤手,他的音符如水般清新甘甜,通過雙手在琴鍵間淡緩流瀉而出,沒有過度渲染的情緒,總是為聽者留白,通過旋律的流動,灌注自己的喜悅與哀傷。他用音符與世界對話,他的音樂是想像的色彩。他是全才音樂人陳建騏。 仲夏台北,雷光夏與陳建騏將要以莎士比亞為題,透過音樂召喚莎劇經典場景。本刊邀請兩位音樂人對話,暢談創作之路上,音樂以及音樂之外,其所創造的。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無敵變形金剛
21世紀,百無禁忌「玩」莎劇!
莎士比亞的作品,歷經數百年各家錘鍊,到了現在依然是劇場導演最愛挑戰的劇場文本,或是揉雜多元文化,或是乾坤大挪移轉換時空,或是電影廣播相互參照,總之就是「愈玩愈好玩」,而且厲害的是,能讓觀眾看了超級變變變的各家展演之後,還會想找到原典,一讀莎士比亞的無邊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