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長城》最大的問題是,旣看不淸楚也聽不淸楚。(李銘訓 攝)
音樂 演出評論/音樂

野心不小,問題亦多

從《萬里長城》看中國歌劇國際化

吳文修是位具有理想的華裔歌唱家,一直在日本、台灣致力推廣歌劇藝術。一九八二年在台灣組成首都歌劇團,十一年來通過敎學、硏習、實驗及演出,在台灣培育了不少人才。今年六月底,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關閉整修前,更推出該團製作的第一齣大型中國歌劇《萬里長城》,作爲「台北世界戲劇展」的重頭節目。吳文修自己除擔負團長之職外,還身兼編劇和擔任男主角(另一位男主角則由莫華倫擔任)。

吳文修對這次《萬里長城》的製作,懷有很大的希望,在演出場刊中共列出六點目標:

㈠希望能達到全世界人類都能了解的藝術。

㈡能證明我們在國內對歌劇發展的紮根工作有了成果。

㈢能確定中國新歌劇之型態。

㈣達到高水準之演出,將來能在歐美國家繼續演出。

㈤希望政府更能了解歌劇的重要性,不懼於其巨額經費而裹足不前。

㈥使國內聽眾更能了解和有信心。

吳文修這六點目標不僅面對當前的台灣社會,更面向世界,想法不可謂不宏觀,目標不可謂不遠大。要使中國歌劇國際化,確實是一個很動聽的目標。

中國歌劇未有滿意作品吳文修提出具體新設想

在西方,歌劇藝術一直以來都具有崇高的地位,不少作曲家都視創作歌劇爲最終目標,即使在今日大陸、港、台的作曲家,不少人同樣將歌劇創作視爲藝術事業的頂峯,原因是要能成功創作出一部歌劇,單是作曲技巧,便要在聲樂和器樂上,包括獨唱、合唱、樂隊配器,人聲與樂器配合,有了充份的掌握後,才敢動手,在此之前,還要找到合適的題材,合適的編劇,和歌詞作家,作品脫稿後,製作能否成功,還有賴導演和一群台前幕後工作者,並不僅像管弦樂作品那樣有一個好指揮,好樂隊便成。

以往的事實證明,在沒有歌劇傳統的中國,要發展西方形式的歌劇,並不容易,以往的中國歌劇令人滿意的,筆者至今尙未見過。發展中國歌劇的道路實在太長,要探索的問題太多,過去好些作品都止於摸索階段,這次的《萬里長城》,同樣是在摸索,而且從創作、製作、到演出,都存有不少問題,能否達到吳文修設定的目標,自然存疑。不過,《萬里長城》和過往的中國歌劇不同的地方是,完全撇開了過去中國歌劇創作和製作過程中的「民族性」包袱,而這一點,也正是最値得注意和探討的地方。

吳文修指出的,《萬里長城》代表的「中國現代歌劇」,是下列三原則的總和:

㈠有中國背景之題材和旋律。

㈡合乎世界一流作品之成功因素:美妙的戲劇性之音樂,美妙宏量之人聲和戲劇性的人生變化的情節。

㈢能使觀眾聽、看完後,仍能餘音繞樑,心領神會,心滿意足。

此外,吳文修還提出六點「方法」來使中國歌劇能夠達到他們所追求的,包括能被全人類了解,能在歐美演出的六點目標,簡言之,該六點「方法」如下:

㈠作曲是以中國藝術歌曲型態之旋律爲主題配合西洋之近代型和聲和技法,原則不採用現代型十二音階之技法。

㈡原則上只採用至意大利作曲家Puc-cini,法國作曲家Debussy,德國作曲家Strauss爲止之和聲技法。

㈢時間不超過二小時半爲原則。

㈣演出歌劇最重要的是要有世界通用的發聲法……可以下列幾點之原則爲根據:感性的聲音、適合交響樂伴奏的廣闊音量、戲劇表達能力的聲音。

㈤舞台燈光以寫實和抽象爲主,佈景道具爲妥善保存盡量用網景,佈景宜完全寫實,燈光宜用來表現背景之變化和人物的心情。

㈥爲了達到學有專精,聘請德國及日本各位名家共同硏究。

吳文修提示這種設想,相信是他過去長時間經驗累積,加以觀察分析的結果,爲此《萬里長城》便成爲他這一連串設想下,呈現示來的實際成果,野心確實不小。

爲求全人類能了解接受完全揚棄民族色彩包袱

其實吳文修的設想不難明白。要將中國歌劇帶進國際舞台,便要採用西方歌劇的手法,以宏大的歌聲來演唱有中國背景之題材及旋律的中國歌劇。情況就一如大陸的藝術歌曲、管弦樂、鋼琴曲一樣,手法亦幾乎全是西方的,經過好一段日子,到九○年代的今日,似乎大家都接受了。

但我看《萬里長城》演出後引起的反應卻並非如此。直覺上,不少觀眾都會提出疑問。故事是孟姜女哭塌長城,演員穿中國傳統古服,唱的是國語發音的歌詞,用的是有中國色彩的佈景,但除此以外,整個歌劇的風格都是西方後期浪漫派的,唱腔是意大利美聲唱法,爲楊耀章所寫旋律來配器的德國作曲家法蘭克.茂斯(Frank Maus)所寫的樂隊部分,同樣是西方浪漫派風格音樂,這樣子的歌劇可以稱爲「中國歌劇」嗎?甚至有人會對祇追求美妙宏量的人聲而放棄了咬字的淸晰度不以爲然(西方大歌劇便是如此),旣然是難以聽得淸楚唱的歌詞內容是甚麼,那豈不是和Puc-cini 所寫的,採用中國故事題材的歌劇Turandot沒有兩樣嗎?難道Turandot是「中國現代歌劇」嗎?

爲此,過去製作「中國歌劇」,便總是要求把「民族色彩」這樣的東西加進去,不僅音樂創作要有中國的民族色彩,演唱者亦要求採用較「土」的「民族唱法」來演唱,聲音是否美妙宏量,是否能傳得遠便顧不得了。這樣子的歌劇,中國觀眾是否能夠完全接受尙成問題,更遑論要打進國際舞台,成爲全人類都能了解的藝術(最低限度吳文修的經驗認爲不能,此點筆者亦相信)。

而吳文修揚棄了「民族色彩」的包袱所製作的《萬里長城》,是否便能夠成爲「全世界人類都能了解的藝術」呢?由於《萬里長城》仍未有機會搬到世界舞台上演,筆者亦不欲在此揣測,但從兩晚演出的現場觀眾反應來看,筆者的判斷是,這樣子的「中國歌劇」顯然難以被中國(台灣)觀眾接受。

箇中原因當然可以辯稱仍要讓觀眾有一段適應時間去習慣,就像當初「牛油味」濃厚的中國藝術歌曲也遭到不少中國人的抗拒一樣。

不過,我卻很直率地對楊耀章、呂麗莉等人說,《萬里長城》的題材,和音樂構想,都有可取之處,但撇開追求的目標不說,單就演出效果而論,在作品本身的創作、製作上,都存有不少待改進的地方,這些地方不改進,吳文修所提出來的目標,便不可能有機會達到。

劇本高潮應另作出舖排詠嘆調與樂隊效果不足

歌劇的特性是在於「歌」與「劇」的結合,《萬里長城》的劇本便有未達盡善之處。作爲全劇高潮壓軸的第三幕始皇覬覦孟姜美色,加以輕薄,孟姜突然拔出匕首要刺殺始皇的設計,便來得有點突兀,前後均未作出舖排交待,未能營造出緊張的高潮氣氛;其實大可在哭城時作出伏筆,孟姜得知喪夫後,悲憤化爲力量,要手刃始皇爲夫報仇,這樣觀眾的情緒便會因爲孟姜的刺殺計劃而被牽引出來。及至刺殺失敗,孟姜逃避始皇追殺,咒始皇被天誅,頃間雷電大作,長城再度大幅倒塌,孟姜在無路可逃時,跳下長城殉情,於是整個戲的高潮戲劇效果,便得以在第三幕不斷向上推,及至劇終前達於巔峰。

在「歌」的方面,則問題較多。所謂「歌」指的是音樂部分。旣是歌劇,證諸西方能留存到今日仍大受歡迎的歌劇,都必然有動聽的「歌」──詠嘆調。吳文修所提的六點「方法」中,便忘記了指出必須要有動人好聽的詠嘆調。《萬里長城》中較好聽的「歌」,祇有萬祖梁在第一幕第二場「蝶之緣」中的一些段落;全劇可以說仍是缺少眞正能令人難忘的詠嘆調。

音樂的創作,基本上由楊耀章寫旋律,再由法蘭克.茂斯這位來自德國的作曲家寫樂隊配器,手法上基本可以說是採用了吳文修所列舉的第一、二點技法,實質的效果卻是,樂隊部分祇發揮了爲演唱段落伴奏的功能,戲劇性效果顯得不足。

爲此,筆者向楊耀章建議,樂隊配器在許多地方地方應獨立處理,加強音樂的戲劇性;此外,若要達到某些獨特的音響效果,發揮更強烈的戲劇性時,現代的和聲技法,及無調性,十二音階等東西,均要在樂隊配器時加以運用,才能達到目標。所以,吳文修所提「六法」中的第一、第二點,所謂「原則不採用現代十二音階之技法」,及祇採用以Puccini, Debussy, Strauss的和聲技法爲主,實在不足爲法。

同時,筆者更建議,儘管唱段是完全「西化」,但樂隊配器可考慮突出中國民族色彩效果,採用「非西方」的和聲組合,這樣子旣不影響唱詞的演繹,又能使演出時,有較鮮明的民族色調,且較易爲中國觀眾認同接受。

旣看不淸楚也聽不淸楚文化差距影響舞合效果

除作品本身外,製作最大的問題在於旣看不淸楚,也聽不淸楚。來自日本,舞台製作經驗豐富的奧畑康夫所設計的燈光,在整個演出中,大部分時間都太暗了。筆者不知道這是否便是在於表現抽象的人物心情。無疑地,這是一齣悲劇,但也可以採用強烈的燈光來表達強烈的悲劇性。《萬里長城》的燈光根本便難以令觀眾看淸楚演員的服裝顏色、布景,更遑論演員的面部表情了。由於燈光偏暗,很多時候便採用「追燈」來突出台上的演員,而「追燈」的控制又不見得很有效果,徒然令人感到有點用得太濫了。

更要命的是,不知是否爲了追求「美妙宏量」的人聲,吐音咬字的淸晰性被犧牲了,歌詞唱得較淸楚的祇有黃華倫。在唸白方面,演出者亦顯然缺乏專業訓練,演孟姜的呂麗莉,歌唱得很好,但到唸白時便明顯和她的唱功有很大距離,在這種情況下,觀眾即使聚精會神,仍未能聽得淸楚,加上偏暗的燈光,如非看得半睡半醒,亦會吃力非常。

另一方面,請來的德國導演Winfried Bauernfeind,從好幾個大場面的安排調度上,看得出舞台經驗相當豐富,但第一幕第二場終場前,差官將萬祖梁從舞台後邊帶下場則是敗筆。如從台前側邊下場,則孟姜從後抱住萬祖梁不放,最後昏倒地上,便能面向觀眾,而非背著觀眾,大大減去了感染力。

不過,最大的問題卻在文化的差距上,Bauernfeind顯然並不淸楚中國人的民族性和文化特點,第一幕第二場孟姜女與萬祖梁邂逅,竟然要孟姜女穿著性感肚兜,袒肩露臂,在陌生人面前唱了好一段時間,待至老父出現,仍無意將衣服披上。到第三場結婚洞房之夜,又一再以接吻方式來表達孟姜女與萬祖梁的恩愛,這顯然均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在舞台上搬演出來,或許能入「老外」之眼(要在國際舞台演出?),但若在中國觀眾眼中,徒然惹來笑聲罷了。

整個製作中最大的失望可能是佈景的單薄簡陋。大家均期待出現雷電大作,長城坍塌的驚天動地高潮效果,卻是「靜靜」地過去了。要知今日國際性的大歌劇製作,震撼性的舞台效果,已成爲吸引觀眾入場的重要因素。《萬里長城》的「賣點」正是在孟姜哭倒長城的場面,又豈可輕輕帶過了事?

據說這次製作經費爲一千萬元台幣,折算爲四十多萬美元,如果扣除創作費,及自海外請來的一群借將,作爲一齣新製作的歌劇,實在仍然有限,自然難要求有何特別舞台效果了。如果以《萬里長城》的製作和經費情況,要達到讓政府對歌劇「不懼於其巨額經費而裹足不前」的目標,看來就眞是不可能的事了。

大刀闊斧修正再演出讓中國觀衆認同接受

總體來看,吳文修提出的「中國現代歌劇」的型態,有可參考的地方,也有要修正的地方,《萬里長城》作爲一個實驗產品,亦從實踐中提供了不少可供學習的反面敎材。這個實驗產品其實有價値予以大刀闊斧地修改,再度搬上舞台來看看再度實驗的成果。

問題是,中國歌劇作品有機會搬上舞台已不容易,首演後難以避免地會引起不少批評,這雖是任何仍在探索過程中的藝術創作必有的現象,但因製作費用極爲可觀,首演時已被批評的中國歌劇作品能於修改後馬上重演的,可說並不多見。其實首演失敗的作品,如果有辦法修改,有成功機會,便應給予重演機會。祇有這樣,才可以一再經過同一作品的實踐經驗,予以比較,總結出一些有助於中國歌劇走向成熟之途的經驗。

爲此,筆者寄語《萬里長城》有關人等,應參考各方面之意見,完成修改計劃後,好去爭取重演機會,但目標卻不妨踏實些,先考慮製作出能讓中國觀眾認同接受的作品後,再考慮進軍歐美舞台的百年大計吧!

 

文字|周凡夫 香港樂評家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